书城古言梦续红楼之花落花开
678000000058

第58章

黛玉长长叹了口气道:“我也只有和姐姐说说心里话吧,身为女子,将来也不过是嫁为人妇,相夫教子,可夫君是什么样的,我们完全无权选择。妹妹只怕遇不到这样有情义的男子。唉,真不知道那个女子在哪儿,我若能见到她,一定要告诉她萧公子的心意,成全她们。”

妙玉沉默,方道:“我知道有很多人对妹妹也是情深义重的。”

依次起到水溶,他眼中温柔、关切,想到宝玉极尽呵护,想到依宸情深款款,宝钗尴尬,几番试探,黛玉回了身,避开妙玉的目光道:“相濡以沫,末若相忘于江湖。”

黛玉翻开眼前经书道:“我心已静,佛前诵经最适合我了。”

妙玉望着她,她与她同是身姿纤弱,如若无骨,心中无尘,出言道:“你若坚持,我也不反对。”

黛玉回头笑道:“除非你离开这里。”随后道:“听说萧公子相思成疾,形消骨立。”边说边摇头叹息。

妙玉几乎把持不住,脸上苍白,坐下来,捧了经书来看。

黛玉呆呆地看着她,心里感叹,遇了真情两字,再冷漠的人也要化了。知妙玉心里难过,也不再有心情待她,黛玉便告辞出来。他也会在她心里掀起狂澜吧。

栊翠庵外

伫立在怡红院的松树下,彷徨无思,徜徉过潇湘馆外的竹林,风过竹叶声,无神到了栊翠庵外,呆呆寻了处坐下,只望着庵中的梅树,想着林妹妹和妙玉相知,到这里来,便如见到林妹妹一样,在这里来思林念妹妹,不会给林妹妹带来风霜。

此时此刻宝玉也无情,情至深处,已无情。

曾经多情,情天下如水女子,却只衷情,那个飘逸多情,孤标傲世,世外仙姝,百花精魂的妹妹,那个重情,与他灵魂相知,惜他胜过惜她自己的女子。

曾经想与她相知相许守一生,同死同归,与她吟风诵月,听她的笑语,慰她的泪水,痴看她的娇颜,执着她的手,共同走过风风雨雨,到银发如丝。

为她,他日夜心悬,为她,担了一身的病。

如今一道口谕,断了他的痴念,让他成了负心人。

恨自己曾经多情,害了金钏、晴雯两灵秀女儿,恨自己懦弱,难违母命,心中情思化作血泪。

如今只落无情。

只有无情相待妹妹,求得妹妹的平安。

只有无情相待钗裙,保得她们的平静。

只是

冷淡宝钗,是否太无情?她是他的妻,她的天字出头,她的一生唯系。宝玉摇摇头,他是他,宝钗是宝钗,两条路上的人,他走他的小路,她走她的大路,那条大路上的花开得再艳,对他,也只是路旁的景色,终究是歧路,只能越来越远。

他知道,她对他有些许情,她几度羞露情意,只是她与他,道不同,谋不同,她看重的,更多的不是他宝玉,而是这个名字给她带来的……这些,他都给她了,唯独不能给她情,他的情,只给了林妹妹,林妹妹在,他的心在。

将来,也许,他也是在庙宇里安身,听钟声,敲木鱼,诵读经卷。

松、竹、梅,曾经的相知,永远的相忆,彼此在心。

那块石,不是他的。

尾随宝玉而至的宝钗,远远看着宝玉,宝玉一反平日的醉态,失魂落魄的一路走来,宝钗心里不是滋味。她叹息,终究,他还是在意她,终究,她们在他的心里,而不是她薛宝钗。

她为他做得少吗,婚前,他的衣物她亲手来做;她一再督促他读书上进;她帮他做功课;元春试才时,她提点他用字;他屋里的人,她处处关心到;他挨打,她心痛,她第一个为他送来疮药;为他,羞露雪臂;为他绣鸳鸯;为他,无论时间早晚,她跟在他的身后,为他,与湘云交好,为她,咽下心酸,对林妹妹示好;为他,挣得上上下下好名声,

她是薛宝钗,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她的任何付出,都要有所回报,都要人尽皆知:湘云的回报,她得到了,是要借湘云的名义,传宝钗的仁厚;黛玉,这贾府中与宝玉同位的女子,她的回报,是要黛玉礼让于她,无论是宝玉的情,还是贾府中的重要地位。而对贾府众人的付出,是要他们承认她宝二奶奶不可动摇的人选资格。

她得到了想要的一切,唯独得不到宝玉的心。

她不在乎,她是口冷心冷的宝钗,她理智,她冷静,她有心机,自信总有一天,她会得到宝玉的全心爱护,宝玉的眼里,心里会只有她。任是无情也动人,她贤淑,她温柔,她无情。即使没有宝玉的情,她要的是贾府的势力,贾府的生活,她依然活得精彩,她依然可以为妈妈、哥哥谋得更好的生活。

宝玉的心里想着别人,说不心痛,是骗自己,她面色如常,含笑走了过来,如不期而遇。

恰此时,庵门大开,白衣飘出,黛玉与妙玉双双轻盈而出,那一份体态风姿,触了宝钗心弦,心中不爽,她自诩美貌,可她纵有千娇百媚,万种风情,不若两人清冷的一瞥,纤柔的一笑,轻盈盈的莲步生花,举手投足,俱是绝代风华,摄人魂魄。

宝玉心中狂喜,能见这里见到妹妹,如能说一说藏在心的知心话,心里也舒心一些。抢步上前,伸出手,喊道:“妹妹!”眼中露着欢喜。

黛玉也是一惊,多日不见宝玉,陡见清瘦,宝玉乍现的喜色也难掩落寞,黛玉心中一酸,顾不得妙玉在侧,哽咽道:“宝玉,你可好。”

宝玉哑着声音道:“妹妹可好。”

妙玉叹息出声:“妹妹,还是放不下。”

黛玉、宝玉同低下头,黛玉道:“妹妹自然一切都好。”

妙玉道:“难得相聚,不如我们庵中一叙,我叫她们沏上好茶。”

黛玉摇头道:“见与不见何异,不如止步。”

宝钗堆起笑容走来,人过带风,笑道:“真巧,都到齐了。”

黛玉、宝玉强压抑的情思,彼此露出的关切,落在宝钗眼中,宝钗心里也不免伤感,为他二人叹息,若不是她,宝、黛二人该是美满、幸福。她为了她与薛家,硬生生隔开了这二人,她心里有少许的内疚。

摇头,抛掉才生的丝丝歉意,她不能退步,宝玉是她的夫。

宝钗忙笑意盈面,款款走来,心下道:莫怪我无情。

宝钗杏眼一眨,看着黛玉,又看看妙玉,道:“还是多久前,我们在这儿聚过,说体已话。”

宝玉霎时冷了心,脸上情意消失,在他和林妹妹之间,总夹着宝钗。曾几何时,就是这样,他走到哪儿,宝钗如影相随。怪不得妹妹曾经对他和她冷言冷语。

黛玉稳了心神,转向宝钗。

宝钗笑道:“你们兄妹在这里呢,怪不得我遍寻不到。”说罢,伸手拂了拂宝玉襟上的细摺,嗔道:“小丫头就是不经心,衣上的摺也没弄掉。”

又为宝玉正了正冠,道:“什么时候才能自己照顾自己,总让人跟着你操心。”

然后对黛玉微微一笑,道:“颦儿,你不知道,你表兄总是丢三落四的,害得我时时提点着。”

宝玉避开好的手,冷冷道:“你若不喜,倒也不用你费心。”

宝钗面不改色道:“如今袭人也不尽心了,凡事都靠我一个人。凤丫头病着,好多家事推给我,我看不久,这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都要我来处理呢。”

黛玉已然明白宝钗此举何意,出声道:“嫂子能者多劳。”

宝钗看了黛玉片刻,方道:“你们兄妹也有段时间没有好好聚了,不如同到潇湘馆坐坐,说说话也好,不然宝玉他也是惦记你。不要因为为,而让你们兄妹生分。”

宝玉闻言,心生厌恶,何必提着心在此装腔作势,转念一想,或者她另有目的?!

妙玉冷着脸道:“你们谈。”回身进院。

宝钗扬言道:“不请我们进来吗,我们讨你杯茶喝。”

妙玉道:“我这里不留不洁之人。”伸手掩上院门。

宝钗呆了呆,黛玉对紫娟道:“我们回去吧。”

宝玉举步道:“我送林妹妹回去。”

宝钗道:“我和你送颦儿,看看颦儿有没有什么需要。对了,前儿我送你的琴谱,你看了吗,改日我倒要听听你的琴。”

黛玉有些不耐,冷着脸答道:“还未有空看呢,嫂子想听琴,请人过府来演奏即可。我可不是专等着给嫂子抚琴的。”

三人同行,一路无话,到了潇湘馆外,黛玉也不留客,任他二人离去。

而妙玉回到庵里,拿起经书,旋又放下经书,眼里涌出泪。

懒懒的躺在园子里的摇椅上,微闭双目,阳光暖暖的撒在身上,一层圣洁的光晕。

紫娟拿了条薄锦被盖在黛玉身上,黛玉未动,只想着对妙玉所言,不知妙玉听进多少,心里是否有所触动。

鸳鸯进了院子,见黛玉睡着,便轻声对紫娟等人道:“老太太叫姑娘们过去,前儿的刘姥姥来了,让姑娘们去听听乡野趣闻,省得整日在家闷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