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常劝世人要“活在当下”。所谓“当下”就是指: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待的地方、周围的人;“活在当下”就是要你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这些人、事、物上面。
下面和上面其实是一个意思。可以上次对调段落。
那么,最值得我们珍视的是什么?是不可追回的过去吗?是遥不可及的未来吗?其实都不是。本焕长老说,最值得我们珍视的就是当下的实在。他曾在弘法寺对众人开示道:“我们真正地用功,要好好地,时时刻刻地把持我们当下一念。”
《金刚经》中说:“过去心不可得,现下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意思是说,一切众生的心都在变化中,就像时间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要说现在,却已经变成过去。心不可得,一切感觉、知觉都留不住。
因此,面对无可把握的一切,我们只能安住在当下的每一刻,不给自己制造多余的烦扰与牵挂。
有一天老禅师带着两个徒弟,提着灯笼在黑夜行走。一阵风吹过,灯灭了。
“怎么办?”徒弟问。
“看脚下!”师父答。
脚下,即当下,当一切变成黑暗,后面的来路、前面的去路都看不见时,如同前世与来生,都摸不着。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当然是“看脚下,持当下一念”。如果说世间真有来生、前世,它们的存在是因为我们在自我安慰。遇到今生的不幸,便用前世做借口,说那是前世欠下的;对今生的不满,便用来生做憧憬,说可以等待来生去实现。问题是,前世、来生不过一个痴念,人们受不了现实的苦和绝望,才给自己编造了一个梦。
既然我们身处的每一刻都在不断地成为过去,然而未来终归无法提前到来。不妨把踏实的脚印和无限思量安放在脚下的路上、当下的时间里。本焕长老口中的“持当下一念”是在说路要一步步走,做事必须从眼前入手,按部就班地做,投机取巧只会欲速不达。
有个小和尚负责清扫寺院里的落叶。这是件苦差事,秋冬之际,每次起风,树叶总是随风飞舞。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都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
小和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摇树,以为这样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他一整天都很开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满地落叶。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的。”
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整棵树的凋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想要早一天从扫落叶的劳累中解脱,一次性地把枯叶摇落,是一种违背规律的妄想。时时刻刻持当下一念,认真地劳作、平实地活在当下,像为枯叶送行一般,迈着平常的步履走坚实的路,才是最现实可靠的生活态度。
不动歪脑筋,持当下正念,是活在当下,除此之外,它还要求一种全身心地投入生活的方式。
著名的越南高僧一行禅师曾说过:“生命的意义只能从当下去寻找。逝者已矣,来者不可追,如果我们不反求当下,就永远探触不到生命的脉动。”
如果我们摒除杂念,用心体会当下的这一刻,就会发现这一刻没有任何思绪,无知无求,达到了一种无心自在的境界。诚如石屋禅师偈子云:“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在这番自在的境界中,和芬芳相遇,是因为我们放下了过去的伤感,未来的焦虑。
人只能生活在今天,也就是现在的时间中,谁都不可能退回“昨天”或提前进入“明天”。“昨天”是“存在过”的,不可及;“明天”仅是“可能存在”的,同样不可及。对不可及的事情怀有留恋、抱有期待,即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傻事。
活在当下,并非不回忆过去,不展望未来,而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饿了吃饭,渴了饮茶,不为昨天的事犯愁,也不为未来的事烦忧。一旦着手做一件事就专注地把这件事做好,让他人欢喜,让自己欢喜。
来源《禅悟人生大全集》
心为苦乐门,向内看则步步莲花生
手携刀尺走诸方,线去针来日日忙;
量尽别人长与短,自家长短几时量?
——宋·石屋清珙
一个人的富足、安宁、幸福,不在于他拥有得多,而在于计较得少。心的力量是巨大的,心中有满足感,不计较外界的得失、是非,便能静定,不生苦恼;心若强大,便能不忘失自己,尊重自己,肯定自己;心若无挂碍,便能在世间安身,在劳累中感受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