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694300000038

第38章 要做就做得令人欢喜

佛陀与阿难,迦叶两位侍者行脚。到了中午,三人口渴,正好附近有处瓜田,佛陀便请阿难前去化缘西瓜。

阿难来到瓜田化缘,可看守瓜田的年轻女子一见阿难就果敢而恼怒地拒绝了他的要求,并将阿难赶出了她的瓜田。阿难失望地回到佛陀处,向他诉说了刚才的经历。佛陀听后,便让迦叶前去。

迦叶到了瓜田,那年轻女子一见他便向他顶礼,殷勤地问候他,还主动挑了一个最好的西瓜给迦叶。

迦叶抱着西瓜回到佛陀处,向佛陀请教为何阿难与自己的境遇会如此不同。于是佛陀便向他们讲述了两人过去生的因缘。

数万劫前,迦叶与阿难同为出家人,二者经常结伴行脚。某盛夏的一天,二人在路上碰到一具已然腐臭的猫尸。走在前头的阿难看见了掩鼻走过;而走在后面的迦叶,却慈悲地将死猫掩埋,为它三皈依。

最后,佛陀说:“那死猫转世后便是那瓜田中的女子。她之所以能得人身,便是因为当年迦叶为她皈依祝愿。所以她才能对迦叶心生欢喜;阿难之所以受到辱骂,就是因为当年一念嫌恶之心。”

佛陀口中的“心生欢喜”,即是心存感激,这份感激是女子对迦叶善行的回报,行善、回报之间的来往即是佛说的因果报应。在佛家看来,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彼此的因缘际会中生生不息地存在着,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以外的事物,关系到他们将来如何对待自己。

身为修行八十余载的高僧,本焕长老向很多人开示过“欢喜”二字,他说:“对国家、对人民、对佛法有利的事情就做,要做就做得令人欢喜”。在他看来,令他人欢喜即是令自己欢喜,联通你我欢喜的桥梁无非一个善字,一个缘字。善由缘生,缘因善结,可并不是所有的善都能缔结令人欢喜的缘分。

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时,法缘非常兴盛,每次讲经时,人都挤得水泄不通,故信徒间就有人提议,要建一座较宽敞的讲堂。

一位信徒用袋子装了五十两黄金,送到寺院给诚拙禅师,说明是要捐助盖讲堂用的。禅师收下后,就忙着做别的事去了,信徒对此态度非常不满,因为五十两黄金,不是一笔小数目,可以给平常人过几年生活,而禅师拿到这笔巨款,竟连一个“谢”字也没有,于是就紧跟在诚拙的后面提醒道:“师父!我那袋子里装的是五十两黄金。”

诚拙禅师应道:“施主不必多言,我已经知道了。”说这话时,禅师并没有停下脚步,信徒便提高嗓门道:“喂!师父!我今天捐的五十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呀!难道你连一个‘谢’字都不肯讲吗?”

禅师刚好走到大雄宝殿佛像前停下反问道:“你捐钱给佛祖,为什么要我跟你谢谢?你布施是在做你自己的功德,如果你要将功德当成一种买卖,我就代替佛祖向你说声‘谢谢’,请你把‘谢谢’带回去,从此你与佛祖‘银货两讫’吧!”

施善行善不是黄金交易,与人钱财,不一定回收利润。倘若有一种所谓的善行,是通过他人有无回报来衡量的,那么佛祖、菩萨就是世间最不会行善的人、最不会让人欢喜的慈悲,因为他行善布施从来不求人给回报。

行善的时候,就单纯地做行善的打算,而不起“将来可能会用到他”、“他可能会回报更多”等等功利性的心念,看到人家可怜应该同情,但是同情就是同情,施与帮助之后,心无一事,才是佛法布施的道理,否则受者、施者之间就会有“要回报”、“求回报”的负担,因此即便做了好事、结了缘分,也不过是一种负担。

这一佛理是本焕长老所推崇的,他曾亲笔题写“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悬挂于自己的厅堂之上,为的就是时时提醒自己要利益众生、度化众生。他主持的弘法寺弘法寺香火极盛,但在招待游客的餐饭、住宿上始终坚持免费供应的传统。

人们好奇便问本焕长老的弟子印顺,为什么这样作。印顺和尚说:“寺庙是民众灵魂的家园,其一砖一瓦都来自社会捐赠,每一炷香都寄托了每个人的愿望,向游客们收取门票和香火钱是不应该的。寺庙倾力做慈善,多年来捐作慈善的钱数以亿计,仅汶川大地震一下就捐出两三千万,当时寺里只剩下百万维持开销。而本焕长老对此表示,庙门还开着,有什么怕的。”

本焕长老信善信缘,行善结缘,即使在己身拮据时依然能淡定地应对,足见其禅宗的胸怀:毫无保留,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地帮助别人。正所谓“救尽天下苍生,心中不留一念”,这才是真正的佛境界,除此以外,皆是非欢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行善欲求行得满足,让人在接受的时候感到欢喜而非负担,应当抱持不求回报的心态,一心为他人着想,让一切施予了无痕迹。

想了做,做了成,处处逢归路

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功夫总是闲;

能信不行空费力,空谈论说也徒然。

——明·憨山德清

好高骛远的人,头脑里常常动着各种念头、各种谋略,自认为心怀大志,只是机会还没到或者是还没有执行而已。殊不知踏实地走一步路,胜过说一百句空洞的漂亮话。想了就去做,不要心存等待。人的心胸、志气要大,落脚点却须实在;着眼宜深宜广,行动起来却要稳当。

想了要做,做了要成

佛法劝诫人们戒除妄念,因为妄念是人心底一种狭隘的欲望,往往脱离了人们生活的现实而存在。脱离了现实的基础,任何想法都会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难以实现。就如同谁都想成为世界级的富翁,谁都想拥有纵横天下的智慧一样,目标固然好,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判定,触手不可及的期望不过是狂妄而已。

所以本焕长老说:“你们年轻人妄想多,想了还要做,做了以后还要成!”长老并不否认年轻人的“妄想”,想法多并不是坏事,但想了之后要能够去做,还要能做成,要通过恰当的方法使“妄想”变作现实。

一个年轻的小和尚在逛集市的时候,看见一位老人摆了个摊子,只见老人旁边有一个盛满水的大木盆,里面有许多大鱼游来游去。老人不卖鱼,只是向有意捞鱼者出售渔网,捞鱼者捞起来的鱼无论大小,都归捞鱼人所有。小和尚一时善心大发,他想:“我要把这些鱼都捞起来,然后全部放生。”

于是,小和尚买下了一只渔网,在大木盆里去捞鱼,然而鱼还没捞上来,渔网就碎了。于是小和尚又买了一只渔网,接着再捞鱼,然而还是在捞上鱼之前渔网就破了。小和尚又买了第三只渔网,结果还是同前两次一样,在鱼还没捞上来之前,渔网就已经破了。

这时,小和尚见老人眯着眼看自己的蠢样,心中似乎在暗自窃笑,他便气愤地说:“施主,你这网子做得也太薄了,几乎一碰到水就破了,那些鱼又怎么捞得起来呢?”

老人回答说:“小师父,看你是个出家人,应该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没想到你也不懂啊。当你心中生出意念,想要捞起多少鱼的时候,你可曾打量过你手中所握的渔网是否有那么大的能耐?当你沉迷于眼前的目标之际,你衡量过自己的实力吗?”

虽然小和尚想到之后,能够立刻动手去做,却在做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无法达成目标。像小和尚一样空有远大目标,却不顾及目标可行性,也不为实现目标制定切实可行方案的人,往往难以成事。做事需要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然后衡量现状,不为自己无能为力的事徒然嗟叹,也不为成功的遥远而临阵退缩,而要为现在能做到的事尽心尽力,从触手可及的目标做起,一步一步前进,最终实现理想。

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座山之间有一条小溪,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二人成为好友。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已过了五年。

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没有在意。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十天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受不了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到了左边这座山的庙里,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诵经读书,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很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

左边这座山的和尚微笑着说:“来,我带你去看。”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我就不用再下山挑水了,可以有更多时间诵经打坐,钻研佛理。”

没有规划的人容易随波逐流,一无所得。目光远大的人,会有长远的计划;有长远打算的人,会实实在在做好眼前的事。而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本焕长老认为:“行贵在坚持,贵在不间断。不能说今天行了,明天就不行;此时行了,彼时就不行。”同时,还需要有专注不移的工夫:“修行人,如果想把功夫用好,要时时刻刻和在在处处行,白天行,晚上也行,坐着行,走着也行,醒着行,梦中也行,那才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