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民国模范作文(日记篇)
827700000010

第10章 偶感 (1)

最光荣的一天 ■

九月九日 星期二 晴 华氏78°

今天是我国历史上最光荣的一天,这光荣是由八年抗战的军民鲜血换来的。

回忆民国二十年“九一八”,日寇开始进兵我东北;二十年“二八”,日寇又在上海挑战;以后几年间,日寇由关外逐步推进到长城以内。全国人民要求抗战的热潮不断高涨,终于在二十六年“七七”在卢沟桥爆发了伟大的抗战。

最初两年多的时间,中国在远东方面独力抵抗日本***强盗。直到三十年十二月八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英、美两国对日寇宣战,此后中国得到盟国更大量的援助。

三十四年,是中国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当时日寇由湘、桂进兵,一面打通桂越线,一面威胁到贵州省。幸亏我前线、后方和沦陷区里的军民合作,才把危局挽回过来。三十四年,中、美联军打通了滇缅路,太平洋上的美军也节节胜利,直逼日本三岛。八月六日,美军开始用原子弹爆炸日本广岛,九日苏联对日宣战,大兵进攻东北。我国抗战局势,也就急转直下。到了八月十五日,日寇投降,九月三日,我们在南京受降。九月九日(就是今天)九时,日寇代表正式签订降书。八年艰苦抗战终于光荣结束了。

佚名

这是一位民国少年眼中的抗战史。

爱用国货 ■

九月二十九日 星期一 晴 华氏67°

现在上海市面所卖的日用品,十样总有八九样是外国货:从头到脚,穿的东西是外国货;从厨房到厕所,用的东西也都是外国货。甚至小到如国书钉、梳子、拍纸簿等,都是从外国运来的,蔻丹(指甲油)、金石、纸烟等奢侈品、化妆品,更不用说了。最令人痛心而惭愧的是,中国名义上是以农立国,上海人吃的米,上海纱厂里用的棉花,却有许多也是由外国运来的。中国本来是世界最大产丝细的国家,三十五年时上海的丝织厂用的原料,却大部分还仰给于日本的生丝。所以,每月海关上的统计报告都是“入超”。“入超”,换句话说,就是经济外溢。一个国家的经济外溢,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出血。人出血过多,生命就有危险;国家经济外溢过巨,国力就会不振。国父中山先生早就指出这个危机,促醒国人及亟起挽救。

挽救这种危机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治本的办法,就是振兴本国实业,发达国内生产;另一种是治标的办法,就是提倡国货,拒用外国货。

今天,我们开家庭会议,全家人一致决定:从今天以后,除了少数中国自己还不能制造的日用品外,一律采用国货,不再买外国货。我觉得这个决定很有意义。如果全上海的家庭,都像我家一样做起来,我相信对外国货的打击是相当大的。我今天还写了几封信给亲戚朋友们,把上面的意思告诉他们,劝他们也用国货。

佚名

因爱国而产生狭隘的想法,虽有失理性,却也可以理解。

国庆纪念日 ■

十月十日 星期五 晴 华氏63°

今天是国庆纪念日,上午举行纪念会。王校长报告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的历史。他报告时,像讲故事一样,讲得有声有色,叫人听了好像身临其境一样。可惜我不能把他的全部报告一句一句笔录下来,只能记其大意如下: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闭关自守的局面就被帝国主义打开了。到1894年中日战争失败以后,中国的国势越加衰落了。李鸿章虽然发起“自强运动”,但结果几千万元的海军建设费却被慈禧太后拿去修造颐和园了。接着康有为等发起的“维新运动”,锣鼓刚响,戏子还未出台,便已收场。满清政府表面上口口声声说要“变法”,但它的用意只在缓和人心,并没有立宪的诚意。这时,摆在中国人面前的救国之路只有一条——革命。

1905年,国父中山先生便以兴中会为中心,联合黄兴领导的华兴会等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自此,革命的力量就集中起来,组织和行动也统一起来。

虽然1907年的浏阳起义,1907年的潮州起义,钦、廉起义,镇南关起义,成都起义,1908年的钦州起义、河口起义、安庆起义等相继失败了,但是到了1909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牺牲后,革命运动已弥漫全国,如大火燎原了。

终于到了1911年(清宣统三年),武昌的革命同志联合当地的新军(本来是满清的军队)再行起义,清总督瑞征以下文武官僚,仓皇逃窜,革命军接着收复汉口、汉阳,组织了军政府。各省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都纷纷起来响应:湖南、陕西、山西、江西、云南、上海、贵州、苏州、浙江、南京、广东、广西、福建、安徽、四川各地相继独立。满清政府见大势已去,就自动逊位了。

佚名

校长概括得好,作者记录得也好——在文中,可以看到民国人眼中的辛亥革命。

大智若愚 ■

十一月十日 星期五 阴 华氏56°

“大智若愚”,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学识卓越的人表面看上去,却像是很愚蠢、很笨拙的一样。

这是什么缘故呢?今天我与姐姐讨论了这个问题。

姐姐说:“凡是学识卓越的人,他观察一件事物,思考一种问题,总是面面俱到、深思熟虑,不肯马虎从事,不肯轻率下判断的。因此,他的态度很冷静,说话很慎重,反而使人觉得他是不善辞令、行动迟钝,好像一个呆子一样。你说是吗?”

我说:“是的,我们校里的王校长就是这样的人。他上了讲台,总是像小学生背不出书一样,想了又想才开口说话,而且说话时还带点儿口吃。但是仔细听他所讲的,却非常有条理,讲得又很幽默,自己一点儿也不笑,听的人自然会为他的话引得发笑。你如果把他讲的话一字一句地记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一字也不多,一句也不少,组织非常严密,用的字也都很有分寸的。”

姐姐又补充说:“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些学识卓越的人,往往因为太专心研究高深的问题,对于极普通的常识,也看得非常重大了,常常因此闹出笑话来。如大科学家牛顿,替一大一小的两只猫开一大一小的两个洞给它们进出,就是一个例子。”

佚名

还有谁曾经对一个成语如此深究呢?钦佩作者和作者的姐姐有如此的钻研精神。

云中的感想 ■

十四日 雪寒

北风呼呼地吹着,雪花鸭掌般的飞下来,这几天的积雪足有一尺光景,铺满地面上所有的一切,发出它洁白的光芒,照耀得人们都疑是处在琉璃世界中一般。今天晨起,觉得很是寒冷,到校时就多穿了一件衣服,这时雪还没有停,北风仍是呼呼地吹着。我走在风中,不觉引起了我许多的感想。我想:若是有钱的富翁在这种天气至早九点钟才起身,穿狐裘,还嫌冷,屋中生着火炉,关着门,还约了朋友饮酒赏雪。自以为是雅人韵事,得意非常。

但是那些穷人在这时候穿着七孔八洞的破衣服,宿在破庙中,饥寒交迫,路上行人又少,无从讨乞,自以为不如速死,省得在世上受苦,一个个伤心流泪。还有拉车的和做工的人,个个在风雪中奋斗,一富一贫,就相差到这样。唉!这是什么道理呢?

我正想得出神,忽听“当当”的钟声,我才恢复了常态,看着雪花仍是一片片地飞着,北风仍是呼呼地吹着。

文/汪国铄

这是什么道理呢?本应不识愁滋味的孩子问出这句话来。谁又能回答他呢?昂首迎飞雪,无语问北风吧。

神童义犬 ■

十二月十九日 星期五 晴 华氏45°

白天忙着看书,晚上偷偷地去看电影。这电影名叫《神童义犬》,使我很感动。情节是这样的:

有个美国的女孩子,她的爸爸妈妈都很忙,没有工夫照顾她;请了个女家庭教师,又完全不懂儿童心理,动不动就责备她,连她欢喜的一只狗,都不准她养在家里。

这只狗原是从军队里逃出来的军用狗。家庭教师打电话告诉军队里的长官,他就来领回去了。失去了狗,这个女孩子伤心极了。她和邻家的小朋友们商量,决定拿钱到军队里去买回来。

但是军队里的长官说:“这事我做不来主,你要买军用狗,该到华盛顿去请求参谋总长。”小孩子们只好回来。谁知道那狗同女孩子玩得很熟了,也很想念她,又从狗营中逃出来了。小女孩又惊又喜,就决定带着狗到华盛顿去见参谋总长。参谋总长告诉她,军用狗要被派到前线去救护伤兵,传达情报。小孩子们应该爱国,把军用狗献给国家,让它为国家服务。女孩子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忍痛把这只狗献给国家了。

这时,她爸爸和妈妈因为女孩子的失踪,在家里急坏了。他们接到参谋总长的电话,就赶到华盛顿来接她回家去。爸爸和妈妈非但一点儿也不责备自己的女儿,反而埋怨家庭教师不懂得教育儿童,把她辞退了。

后来,那条军用狗果然在前线立了许多功。参谋长因此特地写信给这个女孩子,谢谢她,同时又送了她一只小狗给她做伴呢。

从这部电影里可以看出美国人对儿童教育是很注意的,做父母的,做官吏的,都很爱儿童。这一点,在我们中国也在开始提倡。

佚名

原以为美国电影发达仅限于如今的好莱坞大片,没想到民国时期美国电影就已经在熏陶中国少年了。可见,先进文化的渗透力总是很强的。

谨慎和懦弱 ■

二十五日 晴

谨慎,换句话说,就是小心翼翼;懦弱,换句话说,就是畏首畏尾。表面看来,两者似乎无甚差别,其实相差不可以道里计。

懦弱和谨慎,我们中国人大都不去细分,以为它一而二,二而一者,甚至有人把懦弱的态度谬作谨慎。那真是错误极了。

谨慎和懦弱的分别,不在表面,而在实际。一个谨慎的人必定临事不苟,古人所谓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他虽在不停地干他分内的事,但无时不惧有偶然的失败。认认真真做,仔仔细细做,不放弃,亦不后退,放胆去做,刻刻留心,以稳便迂缓的方式达到成功的目的。

懦弱就不同了,一个懦弱的人不估计自己的力量,他不体念事业的艰难与否,一味怕难,一味退缩,好比是一个因噎废食的人,因为食塞咽喉,就此放弃进食,他不知道吃饭应该要细细咀嚼,他亦不知道通利了咽喉而再吃。所以,懦弱的人是决计不会成功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一生谨慎,但他亦十分勇敢,通俗皆知的空城计,他估计司马懿不会知道他有这种绝大的冒险,终于吓退了司马大兵,然而他的放胆处就是谨慎处,要不然兵临城下,假使仓皇地退出,懦弱地不去挺身以抗,那还会不失败吗?

古人云:“胆愈大而心愈细。”胆大的便不致流为懦弱,细心亦就是谨慎。我们固不必临难而遽退,我们亦不应当临事而大意,更不要误作懦弱就是谨慎才好。

文/冯芹芷

那些把谨慎当做借口来掩饰自己懦弱的人,应该好好拜读一下。

残忍的父母 ■

十一月二十五日 星期二 阴 华氏47°

从前听祖母说,古时候碰到荒年,常发生“易子而食”的惨剧。我总不相信,天下竟有这样残忍的父母。

今天看到报上载的“灌县惨事”,才知道这种惨剧现在还在重演着。那则新闻是这样的:

灌县北门外灵岩山脚下,有一姓刘的农夫,家里本来很穷,近来因为米价高涨,一家大小五口,生活无法维持,子女终日啼哭,要东西吃,没有东西给他们吃。夫妻两人急得发疯了,就把两个年幼的儿子抛到沸水锅里烫死了。还有一个11岁的女儿,已经很懂事了,父母两人挖了个坑想把她活埋了,她看情形不对,拔脚就逃,结果仍旧被父亲捉住,掷到坑里去埋了。

这时,母亲忽然伤心得很,失声大哭起来,惊动了邻人,都来问询,这幕惨剧才公开出来了。邻人们想援救那三个孩子,已经来不及了!

天哪!天下真有这样残忍的父母的。

灌县是四川省的一个县,四川省本是有名的出产米粮的省份,为什么种田的人反而吃不饱饭,养不活自己的子女,要做出如此伤天害理的惨事呢?

佚名

一人之罪,往往是众生之罪。做出这样的事情,一定是有原因的!

不要忽视体操课 ■

五日 雨

我常常看见几个同学逢体操课的时候,或是请假,或是躲避,对于体育,毫不注意。还有许多同学,或因头痛,或因脚痛,只要有一些小毛病,就不上体操课了。因此,上体操课时总有几个缺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