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管理口才学:实现成功管理的宝典
845800000038

第38章 振聋发聩 一呼百应 (6)

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时用英语发表的演讲,其正文部分就是紧密围绕开头部分所提出的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巨人”这一主题来进行论证的。恩格斯首先论述马克思在创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上的巨大贡献:一是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发现,二是剩余价值的发现。这两大发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最伟大成就。然后,恩格斯再论述马克思的伟大革命实践。“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是恩格斯对马克思最深刻最崇高的评价。接着指出了马克思以毕生的精力参加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再按时间先后,用大量事实作例证来论证的方法,就马克思以笔作武器的对敌斗争和革命的组织工作两方面对他从1842年到1883年逝世为止四十年的革命战斗历程进行了概述,雄辩地证明马克思是一个以毕生精力亲身参加实际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演讲的“中间”,根据主题和演讲形式的需要,有各种不同的讲法。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演讲《改造我们的学习》,先论述改造学习的依据,接着论述改造学习的理由,最后针对存在问题指出改造学习的三点具体建议。这种根据逻辑思维的自然顺序,一层深入一层的论述方法,叫“深入法”或“递进法”。193。年,鲁迅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上的演讲《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先提出总论“我以为在现在,‘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然后以“为什么呢”一语提起,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容易变成“右翼”的原因和根据。这种先总说,提出主张和观点,然后分开论述的方法,叫“总分法”。还有排比法、问答法、对比法等等。上述各种方法,有时单独使用,有时结合起来使用。

比如,邓小平在1978年9月16日的谈话《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主要用的“深入法”,但在比较中国革命和苏联革命时,也用了对比法。演讲的“结尾”,是演讲的最末部分,又叫“结束语”。“编筐编篓,难在收口”。演讲有了好的开头和正文,还得有好的结尾。只有善始善终,演讲才既能在热烈的掌声中开始,又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如果虎头蛇尾,就会使听众的情绪一落千丈,失望而去。可见演讲的结尾也是极为重要的。由于演讲的内容和场合不同,演讲的结尾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结尾是在充分论述了问题之后,以精练的语言总结全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结尾用决心和誓言来表明演讲者的坚决态度,以坚定听众的信念,增强演讲的感召力;有的结尾是向听众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大声疾呼,激励听众;有的结尾给听众提出对未来的展望,鼓舞听众为创造美好未来而树立起信心。总之,结尾无定法,妙在巧用中,只要能使听众加深认识、鼓起激情、耐人寻味的结尾就是成功的。演讲的结尾切忌画蛇添足,切忌冗长拖拉,切忌陈言套话。

二、程序技巧

演讲者在登台演讲之前,要情绪饱满,文雅庄重,举止、姿态都要保持优美合度。如果演讲前已坐在主席台上,则要求坐姿端正,态度自然,愉快谦逊,彬彬有礼,给人良好的印象。切不可忸怩作态,局促不安,羞答答不敢抬头望人。但也不可显得过分一本正经,正襟危坐,严肃傲慢,给人一种自以为了不起的感觉。当主持会议的人介绍和邀请演讲者上台演讲时,演讲者就应及时地走上讲台。登台的步伐快慢要适宜,既不要急匆匆连走带跑,也不要一摇三摆,故意缓慢。举步移脚要稳健、自然,表现出庄重的风度。昂首阔步,或者俯首弓背,都是不可取的。走上讲台以后,演讲者应向听众颔首微笑,或者行礼,并以敏慧而偷快的目光遍巡听众。如听众人数较多,应先注视中部听众,然后再移目左右前后环视一周,以表示对前来听讲的听众的感谢之意。在讲台上,演讲者要注意选择自己站立的位置,最好不依靠讲台来掩护自己。因为凭靠讲台,手和全身就难以随心所欲地表演自然动作,不能充分发挥态势语言的配合作用。即使在讲台后面进行演讲,也不要把身体紧挨着讲台,更不宜用两臂僵直地撑着讲台。

开场白是演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如同乐器定音一样,对整篇演讲的基调和成败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对于演讲者来说,要想取得演讲的成功,必须博得听众的好感。因此,演讲者要和听众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引起他们的浓厚感情和密切注意。在演讲之初一旦失去听众的注意,到后面想重新恢复,那就困难了。正如戏剧大师曹禺所说,开场白“应该咬住听众”。因此,从演讲的最初几句起,就要像磁铁般地吸引住听众,这就要求演讲者有一个精彩的开场白。开场白作为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第一座桥梁,它的任务在于:建立演讲者与听众的感情联系和思想交流,打开场面,引入正题。杰出的演讲者的良好开场白的秘密,就在于他能够根据不同的演讲内容、对象、环境和气氛,用巧妙的方法,不同的角度,新颖的含义,来开拓演讲的道路,建立密切的联系,创造成功的条件。

例如:

有一位著名的演说家到一所警察学校去作演讲,他一进会场就发现,场内尽是说话的、看书的、打瞌睡的,直到他站在讲台前,状况仍然如此。他于是停顿几秒钟后,说:“同志们,今天我来到你们警察学校,一上台就发现了一个秘密!”他说到这里,话语突然停顿,会场上的嘈杂声也随之消失,听众马上抬起了头,急于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你们想过没有,全国十三亿人口,只有谁有权利在头顶的帽子上级上我们庄严的国徽?”说到这里,又一次停顿。于是,全场气氛为之一振,听众陷入深思。“你们!你们!只有你们!人民的卫士!”此语一出,引起强烈反响,全场顿时肃静。台下学员们立即收起了正在看的书报,戴正了帽子,系好了风纪扣。

这样的开场白,一下“镇”住了会场,比起演讲者在话筒前高喊“安静!安静!”有效得多。又如:

一位“十六大”精神宣讲员对同一类型的听众(工厂里的青年工人)作了两场宣讲,不同的开场白却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

第一场的开场白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第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听众不等他继续说下去,就喧哗起来:“又是老一套,像老和尚念经!”“别讲了,我们党委书记早就讲过了!”

第二场的开场白是:“朋友们,在我还没有演说之前,我想请大家做一件事,请大家伸出自己的双手摸一摸自己的口袋。大伙儿能掏出多少人民币来?恐怕掏不出多少来吧!那么,大家想不想增加一点呢?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到2020年,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要再翻两番。这意味着什么呢?……”听众立刻兴奋起来,乐于听他讲下去。

显然,第一种开场白是失败的,第二种开场白是成功的。

继开场白之后,演讲者即展开演讲主题,对演讲的内容加以阐述和论证。这是演讲的主体部分。一般说来,演讲的展开,应按讲稿或提纲的顺序进行,不宜随意增减,即兴演讲也应按想好的腹稿进行。因为讲稿或提纲是演讲之前经过深思熟虑、认真准备而写成的,按照讲稿或提纲去演讲就比较集中、比较有条理地阐述中心内容。当然,带讲稿并不等于念讲稿。念讲稿式的演讲,演讲者往往只顾看稿纸“讲”而顾不上“演”,缺少丰富的表情和形象的动作配合,因而使演讲变得死板、生硬、平淡而缺少应有的艺术性。

从听众来说,也会因为照本宣科而降低对演讲者的信任,影响对演讲的重视程度和注意力,而且由于念稿式的演讲表现力和艺术性都差,对听众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就小了。最好的办法是带讲稿而不念讲稿。带上演讲稿并把它摆放在讲台上,一方面可以表示演讲者郑重其事,有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演讲有恃无恐,如果偶尔忘掉了演讲内容(特别是一些需要准确说明的数据),可以随手翻看。因此,要求演讲者作演讲时,既不是念讲稿,也不是背讲稿,而是脱离稿子讲,既“讲”又“演”,“讲”“演”结合。在演讲过程中,当听众中响起热烈掌声和欢笑声时,演讲者不宜跟着听众一起鼓掌,应当谦虚、自然地静立以待平息。若演讲者需要喝水,最好利用听众鼓掌、欢笑之时,否则也应在一个段落的内容讲完以后趁机喝两口。在演讲兴高采烈时,演讲者要留心防止失态。

演讲中,还要求演讲者有“人戏”的认真态度和思想境界。演讲者登上讲台,就像演员走上舞台,运动员进入赛场,战士跃入战壕一样,要使自己进入“角色”,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集中于演讲内容之中,满怀着对听众诚挚的爱去倾吐,不但用逻辑的力量,而且用感情的力量去征服听众。

演讲者在进行演讲时,既要能进入“角色”,淋漓尽致地表达演讲的思想内容,又要能够出“戏”,从“角色”中跳出来,随时观察和控制听众和会场的动态。演讲中要留意听众的反应,不能只是埋头讲,或者无目标、无重点地随便看台下,而是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会场,要从观察中发现问题,从观察中检验效果。通过观察看到现象,找出原因,决定对策。如果听众听得津津有味,会场安静,气氛好,就表示演讲成功,不妨照原计划讲下去,但决不可因此自满自傲起来,把内容有意拉长和随意生发。倘若发现听众对你的演讲没有兴趣,甚至出现反对的声音,场下秩序不好,就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保持镇定,从容不迫地、不露破绽地理智处理,改善和扭转混乱的局面,以实现预期的演讲目的。例如2003年12月11日香港媒体报道:

温家宝总理访美期间,应邀在著名的哈佛大学发表演讲。开始演讲没多久,立即有一位坐在前排的金发女学生突然站起来,手持标语,高喊“西藏自由”的口号。温家宝微笑说:“请允许我继续讲下去,我不会受到干扰。”现场师生立即报以热烈掌声,折服于温家宝的儒雅风度,示威的女学生最后被校方人员请出会场。温家宝坦率地说:“许多人想来哈佛演讲,因为哈佛名气大,精英荟萃;但又怕来哈佛演讲,因为这里的师生问题很尖锐。我不一定能回答得很好,但我敢说老实话!”现场顿时又是一片掌声和笑声。回答一名兴奋的中国留学生时,温家宝不忘调侃说:“看来她比我还紧张!”到了第二个问题,温家宝主动微笑着要求主持人:“让美国人问!”在整个演讲和问答过程中,温家宝始终面带笑容,思维清晰。

如果演讲者在不利的气氛下不能保持理智和镇静,对听众进行讽刺、批评,甚至发火,就容易激化对立情绪,造成不愉快的僵局,使演讲陷于被动。观察、控场、随机,是演讲中相互联系的几个环节,也是演讲者必须具有的几种能力和技巧。演讲者应根据听众的种种反应,确定控制会场的相应措施,随机应变地避开和克服演讲中出现的障碍和被动,并变被动为主动,使演讲生色增辉、风趣动人。在演讲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和漏洞在所难免,如措辞不当,读错字音,遗漏语句,碰翻茶杯等。这些都不要过分关注它,自然地越过去就行了。有的演讲者在出了差错后就神色不安,吐舌头,抓耳朵或使劲地摇头,这些都是有害的多余动作。如果偶尔忘掉了下面的内容,也不必显得慌张,补救的办法,可以重复一遍前面讲过的一两句话,给自己一个回旋的余地,迅速地翻一下讲稿,或者改谈大体上能够连贯的内容就可以了。

第五节 演讲技巧 (4)

演讲的结束语,是演讲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是演讲留给听众的“最后印象”。正如拿破仑所说:“兵家成败,决定于最后五分钟。”所以,演讲的结尾同开头一样,都是最能显示演讲艺术的环节,对整篇演讲的成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出色的开场白能够赢得听众的兴趣和注意力,而精彩的结束语则能使演讲者的演讲给听众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怎样才算是演讲的正确、精妙的结尾呢?如何才能在最佳时刻给听众留下深刻的“最后印象”呢?美国作家约翰?沃尔夫说:“演讲最好在听众兴趣未尽时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