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847900000011

第11章 独立之路 (5)

在战略进攻核力量方面,苏联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远程轰炸机的射程到七十年代末分别达到1 1000公里,7000公里,1 2000公里。1972年美、苏签署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性武器协议时,苏联只有大约2 300枚洲际弹道导弹弹头,总投掷重量约300万公斤,而到了1979年,签署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性武器协议时,苏联拥有的洲际弹道导弹弹头已经达到3500枚,投掷重量约为400万公斤。

战略防御力量方面,苏联在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其国土防空军除了防御敌方大规模空中袭击之外,又增加了两项新的任务:一、洲际弹道导弹的防御;二、空间防御。苏联建立起反弹道导弹系统和反卫星系统,成为八十年代初世界上唯一拥有这两样武器的国家。在这些方面,苏联再次走在美国前面。

1979年底,苏军入侵阿富汗把美国逼到了战略防线的边缘,卡特政府不得不改变对苏政策。美国政府于1980年1月23日强硬地宣布:“外部力量企图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尝试都将被视为对美国切身利益的进攻,美国将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包括军事力量在内——打退这种进攻”。二强之争已经进入到火爆的状态。

然而,苏联最终没能够赢下竞争,说到底,还是因为经济实力不如美国。据统计,苏联的经济仅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在先进科学技术和实用工艺技术方面,苏联都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西方集团。苏联出兵入侵阿富汗几乎是再现了美国陷于越南战争那样的泥潭。可以讲,在八十年代后期,是苏联人自己拖垮累垮了自己。苏联的战略攻势已呈强弩之末,并开始战略收缩。反观美国,美国的政策则愈显强硬。美、苏之间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表现为对抗与缓和的潮起潮落,而是战略平衡从根本上被打破了。雅尔塔会议上构建的世界格局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和苏联的解体,而最终以美国的全胜而告终。

(三)高边疆

“高边疆战略”虽然是美、苏争霸白热化的时代产物,但并没有因为苏联的溃败而宣告结束。正如前面指出的那样,“边疆”的理念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具有独特的含义,边疆精神是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边疆”的主旨便在对地球的外层空间进行新的开拓,从而使得太空领域成为“美国新的边疆”。

美国政府明确了战略思想,美国太空署(NASA)代表美国人民开拓新领域、新疆界,浩瀚的宇宙虽然充满危险与太多的未知,即使付出“挑战者”号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沉重代价,美国民众仍然支持航天事业的发展。

显然,“高边疆”是美国的国家战略,美国利用空间技术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消除由苏联军事力量所形成的对美国及其盟国构成的现有的和日益增长的威胁;二、用“确保生存战略”取代“相互确保摧毁战略”这种危险的理论;三、提供安全和挖掘空间巨大工业和商业潜力的动力。

宇宙太空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全新空间:失重、近乎完善的真空、无限的热力吸收、无菌环境等等优势,这些蕴涵有工业和商业的巨大潜力。从民用方面来讲,对宇宙的开发将会迎来一个新兴的时代:宇宙时代。届时,美国的各行各业因此可能得到新的发展,几十万人会因此获得就业的机会。“高边疆”将“为美国和世界开辟一个希望和繁荣的新时代”。具体地讲,空间有着取之不尽的矿源和太阳能。通信产业早已为挖掘空间经济潜力打开了突破口。随着空间运输费用的下降,空间工业化的步伐势必加快。

从军事方面讲,在“高边疆”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美国建立了航天司令部、“防务技术研究小组”和“未来安全战略小组”等等。为进一步研究激光和粒子束等空间武器,美国还要建造永久载人太空站。既然已经制订出开拓太空的经济计划与科技计划,里根总统提出了“第二次革命”的观点,要用宇宙时代取代核子时代。说到底,美国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争夺宇宙的军事“制高点”。为实现“高边疆”战略,多种用途的高性能航天飞机必不可少。多种用途自然也包括军事用途,美国政府理所当然地要谋求盟国的参与。所以,“高边疆”战略对世界政治、外交、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高边疆”战略公布之后,立即受到美国政府、军方和公众的关注。这项“星球大战计划”不仅仅局限于军事战略,而且还包括火箭技术、航天技术、高能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在内的高技术发展战略。正是由于这些高技术战略计划的实施,使美国牢牢占据了科技制高点,并直接导致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

随后,美国将军用航天系统纳入军事编制序列,组成部队的第四序列:即所谓的“天军”。军事航天力量的建设有如开了“天眼”,已不仅仅是简单地“提升战斗力”可以形容。美国的军用航天系统、空间监视系统和洲际弹道导弹系统,已经形成一支达摩克利斯剑,高悬在世界各国的头上。

1991年1月17日,美国发动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海湾战争,调动了七十多颗卫星编织成一张天网,覆盖整个中东——印度洋地区,直接为战争服务,担任侦察监视、通信保障、导航定位、气象保障等。

1999年3月24日,美国在科索沃战争中也启用了五十多颗卫星参战协同,巴尔干半岛乃至整个欧洲上空都有“天眼”监视。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航天技术与装备再次在实战检验中大显身手,极大地提升了战场感知、指挥通信、精确打击等方面的能力。卫星通信的带宽比1991年海湾战争增大了十倍,卫星导航GPS/INS组合制导精度达到米级,使精确打击能力比海湾战争时提高了十倍。

当然,冷战结束之后美国虽然不再频繁使用“高边疆战略”这几个字眼,然而“高边疆战略”作为美国一项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仍旧得到继承和进一步发展。在军事上,它主要体现为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制和部署。

1993年,随着克林顿总统的就职,“星球大战”计划宣告终止,但是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想法仍旧是共和党的政策。2001年初,小布什政府一上台,内阁班子便明确无误地发出信号:美国不仅要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而且还要把这一系统扩大到欧亚的盟友。同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小布什以“确保美国免遭恐怖分子”和“无赖国家导弹袭击”为由,宣布美将单方面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 反弹道导弹条约 》,从而为美国全力研发、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扫除了法律障碍。

在工业和科技发展到今天的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开发空间的重要性。所以除了美国主要竞争对手俄罗斯之外,其他大国也迎头赶上。和平利用太空,或许是人类最佳的选择。然而,全世界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面对美利坚民族的“心理边疆”?美国人“心理边疆”的下一个目标又会是哪儿?

附:美国天军

美国空军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空军,实现了“全球到达、全球作战”的战略构想。然而美国空军必须适应新世纪的使命和挑战,满足新形势的要求:能应对或预见各种不测事件;应对来自任何方面、任何形式的威胁;适应非传统环境和以本土为基地的远程投送方式;应支持国家的信息需求;应对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突发事件迅速作出反应;以最少的人员伤亡和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可以预见,美国空军新的战略目标的推出,是基于航天技术的高速发展,卫星信息侦察、跟踪监察、制导导航及航天兵器的广泛运用。空间已经将欧洲、非洲、太平洋、中东、中南美洲和美国大陆连成一体,军事活动冲破了地理概念的束缚。当空间变得越来越重要的时候,自然会被纳入联合军事行动之中。此时此刻的美国空军因其战略构想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不可避免地催生了“天军”这支新型的军种。

天军的任务

1985年全美航天司令部的成立,标志着美国天军的诞生。1993年,美国又建成了太空战争研究中心,包括太空战研究室、太空战学院和第527太空进攻中队。美国的战略目的已经不再掩藏:抢占太空制高点,利用高科技太空战略,完成高边疆的美好构想。

近来,美国空军正在勾画二十一世纪天军的蓝图:组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太空作战部队;“航空航天”部队,并将之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军种。航空航天部队将依托美国在航空航天方面的优势,在2025年形成新的战略能力:全球攻击,迅速进行全球机动,精确交战,信息优势和敏捷的战斗支援。

天军的构成有防御作战部队、进攻作战部队和作战保障部队。防御作战部队主要实施截击敌方洲际导弹和军事航天器;进攻作战部队主要实施依靠天基武器对空中、海上和地面目标进行打击;作战保障部队主要是进行对天、对空、对海、对地的观测、监视、识别等,并从事太空作战的运输、燃料加注、航天器的建造和维修等。

天军目前主要的参战任务是通过地面预警雷达系统和卫星预警系统,跟踪监视敌方军用航天器行踪和探测敌方导弹发射。美国的预警卫星可以在敌方导弹发射后一分钟内将有关数据传输到美国军方的综合指挥部。军事侦察卫星可以超越国与国的边界,同时侦察地面1?郾63亿平方公里的面积,定位精度在10米范围之内,可以发现7厘米大小的物体,分辨出单兵所携带的武器,还能识破伪装和发现地下、水下目标。

在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军运用了五十多颗军用卫星,为战场提供空间侦察和支援。卫星宽带通信在战争中表现得尤其充分。美军使用的卫星通信频道带宽相当于20万部电话同时使用的带宽。B-52重型轰炸机投掷的GPS卫星制导的“联合直接攻击炸弹”为美军特种部队提高准确的空中支持。

再如,任何美军士兵在发现塔利班目标后,便可通过随身携带的便携式“支持者”全球定位导航系统(GPS),计算出目标的经度和纬度,通过卫星电话将方位坐标直接传送到美国本土佛罗里达州的空军基地。“捕食者”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在夜晚拍摄的图像可以立即通过卫星传回美国中央司令部作战指挥中心分析,然后经过卫星加密,向无人侦察机发出攻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成员的指令。美军将太空技术运用于实战中的效果便可见一斑。

当然,按照美国天军的战略构想和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天军的航天武器大多处于研发阶段。目前能够设想出来的武器系统共分四类:一、定向能武器系统:激光、射频/微波、带电粒子束武器;二、动能武器系统:智能卵石拦截弹,大气外弹头拦截系统,电子炮等;三、天雷系统:功能强大的反卫星,和由控制系统组成的网状天雷阵地;空间站及宇宙飞船上安装的反卫星、反导弹武器系统,地面预警雷达系统和卫星预警系统,跟踪监视敌方军用航天器行踪和探测敌方导弹的发射,为其他军兵种提供侦察、预警、通信、导航等作战保障支援。总之,为了确保美国在空间控制的领先地位,美国正加紧研制太空武器,其空间军事研究经费每年有近百亿美元之多。

天军的作战平台

根据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天军的装备大致可以分为航天飞机、载人飞船和空间站。航天飞机是目前最有效的交通运载工具。它在军事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部署、维修、回收天空实验室、天文望远镜以及各种卫星;对未来太空武器进行太空实验,譬如高能激光、粒子束等;载人操纵各种侦察设备进行侦察;直接作为航天战斗机和航天机动舰队进行太空战或攻击空中、地面、海上目标。

载人飞船和空间站通常搭配使用。载人飞船是返回地面的航天器,空间站是长期运行在太空的轨道站,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航天站。作战时可以作为指挥部和武器发射平台,是“天军”的空间基地、空间工厂、空间实验指挥中心和作战指挥中心。

太空战特点

由于航天战是敌对双方在外层空间和宇宙间进行的军事对抗,并为陆战、海战、空战提供军事支援,所以具备了几大特点:高度自动化、高度协调的整体作战体制。航天兵器由于集成了侦察系统、通信系统、指挥系统、控制系统、武器打击系统和供应系统,所以具备高度的作战效率,能够精确地打击目标。海湾战争中,美国借助太空技术指引新式激光制导炸弹,命中率达到1∶10。目前通过GPS定位数据,能够更准确地锁定目标,误差率已经限制在10米之内。

航天战广阔的空间已经完全打破了战略纵深,再无前方后方之说。军事对抗的重点已由有形的地域对抗向无形的信息网络空间拓展。未来作战行动中的信息网络的控制强度,不但会夺取陆、海、空多维空间的自主权,而且还将深刻地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心理。

太空武器具有如此众多的优势,势必带来新形式的军备竞赛。航天器的数量越多,太空的火药味就越浓。人类面临的“人祸”就可能越可怕。正因为如此,国际不乏仁人士志高声呼吁:和平利用空间,防止太空军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