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848700000013

第13章

滕王阁

崔世召

阁中帝子安在哉,只留些孤鹜落霞,点缀江山,万里文章归故郡;

此地阅人亦多矣,要惟是闲云潭影,迢遥冠盖,一时谈笑付春杯。

滕王阁,在江西南昌赣江边,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始建。屡毁屡建,今已重修。《平冶楼联话》引刘道川《鹤琼漫志》载此联。崔世召(1590?~?),字秋谷,明福建宁德人,官至刺史。帝子:指唐王勃的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万里文章:指唐王勃《滕王阁序》。故郡:指南昌。阅人:聚合的人。闲云潭影:集自《滕王阁》诗“闲云潭影日悠悠。”冠盖:官吏的服饰和车乘。此借指官吏。春杯:即酒杯。司空图《诗品?典雅》:“玉壶买春。”

上联写滕王阁人文。首句化自王勃《滕王阁序》“阁中帝子今何在”,直切滕王阁。“孤鹜落霞”,浓缩《滕王阁序》写景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只留得”,慨叹景色依旧,人事已非。“万里”,称美《滕王阁序》广为传诵。一个“归”字,强调《滕王阁序》为南昌人文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联写登阁盛况。首句惊叹登阁游人之多。“要惟是”,强调登阁所观赏到的美景的吸引力。“迢遥冠盖”,官吏从遥远的地方而来,托出滕王阁知名度之高。结句反映游赏者的浓厚兴致。一个“付”字,借酒助兴。此联融情入景而见作者雅怀,文气充沛。

赠魏裔介

孙承泽

司马有时称独乐;

希文无地不先忧。

孙承泽(1592~1676),字耳北,号北海,又号退谷,明末清初顺天(今北京)人,明崇祯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入清,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此联见《魏贞庵先生年谱》。魏裔介(1616~1686),字石生,号贞庵,清直隶柏乡(今属河北)人。顺治进士。官至吏、礼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谥文毅。司马:此指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独乐:语出司马相如《上林赋》:“务在独乐,不顾众庶。”希文:北宋大臣范仲淹,字希文。先忧:语出范仲淹《岳阳楼记》名句“先天之忧而忧”。

上联言魏裔介之乐。联语将魏裔介比作司马相如,隐含称道魏裔介治学著述独得其乐。魏裔介治朱程理学,著述甚丰。下联言魏裔介之忧。联语将魏裔介比作范仲淹,隐含赞扬魏裔介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联语以类比托出主旨,化句精炼,俗逸庄雅。

萧相国祠

倪元璐

除去祖龙苛,闿怿万家歌武始;

评量功狗当,高名一代属文终。

倪元璐(1593~1644),字玉汝,号鸿宝,明浙江上虞人。天启进士。官至户部尚书。谥文正,追谥文贞。萧相国祠,在浙江绍兴,祀萧何。祖龙:指秦始皇。祖:始。龙:人君像。苛:苛政。闿怿:欢乐。“闿”,通“恺”。武始:以武功开始。功狗:《史记?萧相国世家》载,汉高祖定天下,大封功臣,萧何得头功。武将有不服者,高祖云: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只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文终:萧何卒谥文终。

上联赞萧何之功。联语以万家百姓对除去秦始皇苛政的喜悦,托出萧何推动历史进程之功。下联评萧何之功。联语以刘邦所举打猎之例,肯定萧何在开国一代臣僚中名望最高,此联选材典型,评价中肯。武始文终,尤显萧何才俊功高。

虞姬庙

倪元璐

今尚祀虞,东汉已无高后庙;

斯真霸越,西施羞上范家船。

虞姬庙,在浙江上虞。虞姬,秦末人,项羽姬妾。项羽被汉军围困垓下,兵少粮绝。他哀叹大势已去,自刎死。联见《楹联丛话》。高后:即汉高祖刘邦皇后吕雉。佐刘邦定天下。斯:指虞姬。西施:春秋越国人。越国大夫范蠡设美人计,由越王勾践将她献给吴王夫差为妃。范家船:借指范蠡所设美人计。

上联切庙祀生发。意谓至今人们还在庙中祭祀虞姬,而才到东汉高后吕雉已无庙宇。“今”与“东汉”,从时间上比较;虞姬享祭,高后无庙,二人相比,虞姬千古。下联切美女生发。谓虞姬真是称美吴越的美女,连西施也为自己曾作美人计的钓饵而感到羞愧。一个“霸”字,赞虞姬作为美女超胜于人。联中将虞姬与西施类比,烘托虞姬貌美品高。一个“羞”字,对西施持论有失公允。此联通过对比臧否人物,烘托虞姬形象。“西施”对“东汉”,尤妙。

筇竹寺

普荷

托钵归来,不为钟鸣鼓响;

结斋便去,也知盐尽炭无。

普荷(1593~1683),一作通荷,号担当,明末清初云南晋宁人。本姓唐,名泰,字大来。明天启诸生。入清后,削发为僧于鸡足山。筇竹寺,在云南昆明。托钵:僧人化缘乞食。结斋:指游方僧在所居庙宇结束寄居生活。

上联写本寺僧。意谓本寺僧化缘回寺,并非为了钟鸣鼓响之时赶上斋饭。“不为钟鸣鼓响”,言外之意是为了虔诚修行。下联写游方僧。意谓游方僧人用毕斋便离去,他们也知道寺庙缺吃少烧。僧人靠布施生活,寺庙“盐尽炭无”,亦从寺院拮据这一侧面反映当时社会贫困现实。此联是寺僧生活写实,质朴感人。

季札墓

郑鄤

星斗芒寒君子墓;

风雷灵护圣人碑。

郑鄤(1594~1639),号峚阳,明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天启进士。《粟香随笔》载此联。季札墓,在江苏江阴申港。

上联切墓。意谓延陵剑冷光闪烁,这是君子季札之墓。联语隐用“挂剑长林”典。《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季札出使北方,路过徐国,遇好友徐国公子。徐公子喜欢上了他的宝剑,季札因出使需要,未便相赠,等回来时,徐公子已死。季札遂悬剑于徐公子墓旁树上,以示对亡友的吊唁,信守自己的初衷。“星斗”,此借喻延陵剑。联语用典赞季札美德。下联切碑。意谓神灵以风雨雷霆击毁季札墓碑是为了保护圣人孔子的手迹。“圣人碑”,孔子亟称季札重友谊,讲信义。季札死后,孔子手书“呜呼,有吴延陵季子之墓”,被刻石立碑于季札墓。相传明初一次雷雨中,此碑被击毁。联语解释墓碑被毁的原委是为了保护孔子的手迹,借民间传说表达对季札的仰慕之情。此联切墓、碑故事以揄扬墓主,光彩照人。

宣府巡抚署

刘永祚

谨关梁,完要害,千里长边,幸一烽未起;

省刑罚,薄税敛,六年镇抚,愧五技已穷。

刘永祚(1594?~?),字锡仲,明陕西韩城人。万历进士。朱应镐《楹联新话》云,刘永祚宣府巡抚任上,为抚署题此联。关梁:关津河梁,为水陆交通要道。梁,桥。完:保全。要害:此指关系全局的重要地点。长边:漫长的边境。烽:烽火,指战事。省刑罚、薄税敛:语出《孟子?梁惠王上》。省:减省。薄:减轻。技:方法。

上联说巩固边防。一个“谨”字,强调防守严密。一个“幸”字,是刘永祚对政绩的自谦。《楹联新语》谓:刘永祚巡抚宣府时,“练兵戢民,边鄙静谧”。“一烽未起”,点明“谨关梁,完要害”的结果。下联说施行仁政。省刑罚,薄税敛,为仁政大目。“六年镇抚”,切宣府巡抚任期。“五技已穷”,可见其尽心尽职。“愧”,谦辞。此联为刘永祚施政纲领实录,《楹联新话》谓刘永祚能克践所言。此联明大旨,见大节。

自题

杨文骢

随处傍莺花,杉桧道林空四绝;

清梵空鹫岭,云烟岳麓瞰三湘。

杨文骢(1597~1646),字友龙,明贵州贵阳人。万历举人。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京口,与清兵隔江相持。兵败后不屈死。《六碑龛贵山联语》载此联。莺花:莺啼花开,此泛指美景。道林:指道林寺,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下。有唐代书法家欧阳询《道林寺碑》。鹫岭:即灵鹫山,在中印度。为佛说法之地。云烟:岳麓山被云气烟雾笼罩。三湘:泛指湖南全省。

上联赞赏书法名品。“随处傍莺花”,抒发热爱大自然的襟抱。一个“空”字,赞誉《道林寺碑》书法超出“四绝碑”。《旧唐书·李华传》云,李华为法慎律师碑,张从申书,李阳冰篆,称“四绝碑”。联中,“四绝”当指此。下联赞赏岳麓名山。“空”,岳麓山环境清梵(清静)超出鹫岭。一个“瞰”字,赏景亦见高远意趣。杨文骢有文藻,善书画,此联即反映其雅致。联语借比较烘托主旨,气息不凡。

湖心亭

张岱

如月当空,偶以微云点河汉;

在人为目,且将秋水剪瞳人。

张岱(1597~1676),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侨寓杭州。清兵南下,祝发入山,著书立说。以散文名世。有《陶庵梦忆》等集。《对联话》云,此联悬于杭州西湖湖心亭中。

上联设譬写亭小巧。意谓湖面倒影,明月高悬于太空,湖心亭像偶然点染在银河上的一小朵云彩。“如月当空”,借太空倒影以显西湖之大。又以“微云”喻亭而显其小巧。水天交相辉映,湖心亭玲珑可爱。下联设喻写亭亮丽。意谓以人的眼睛比西湖,姑且将湖心亭喻为秋水映出的瞳孔。秋水明澈,又以“瞳人”设喻称美湖心亭亮丽。此联以形象的比喻,巧妙的烘托,描绘湖心亭的别致,境美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