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天下蜀道
848900000022

第22章 "非遗"如珠缀蜀道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蜀道沿线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体现蜀道特征和文化多样性价值、世代传承的口头传说、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技能等。

这里,对蜀道沿线列入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部分“非遗”作分类简要介绍,以展示古道精彩的人类文化遗产瑰宝。

第一节 天籁美曲响古道

一、川北薅草锣鼓

川北薅草锣鼓以阴平道上的青川为代表,是田坝群众劳动和说唱音乐结合的新形式。薅草季节,一人击鼓、一人敲锣为伴奏,唱歌助兴帮工。曲调明快、浑厚、热闹,充满野性,极富感染力,流行于川北各地。

薅草锣鼓有完整的演唱程序:主要有“牵线子”,即出工前,锣手和鼓手敲锣打鼓,提醒帮工到田坝;“起歌头”即锣鼓手一阵锣鼓后,说开场白,提出任务要求;“安五方”,拜东西南北中五方神灵;“说正文”即正式唱歌,或说古,或根据现场即兴编唱新词,进行表扬、批评;“耍歌子”,薅草久了,歌郎改唱逗人发笑、滑稽有趣的唱词,鼓舞情绪、消除疲劳;“办交接”,薅草劳动收工前,歌郎代表主人用歌声表示谢意。

一阵锣鼓一阵歌,歌停锣起,锣止歌扬。薅草劳动整天充满欢快的气氛。

二、巴山背二歌

巴山背二歌分布在巴山各地,以巴中为代表,是脚夫背二哥在背运途中歇气时连唱带吼的高腔山歌,是民间劳动歌的一种特殊歌种。

背二哥常年在崎岖古道上背运重物,爬坡下坎,劳动强度大,险情多,大都结伴而行,相互帮助。在背运途中歇气时,由“起杵”(领头人)支撑好背夹子,大声吆喝“也嘿”或“啊伙”之类的叹词,提醒伙伴们该休息唱歌了。背二哥一个接一个停下脚步,舒展身体,跟着“起杵”唱起歌来。一人领,众人和,节奏短促,唱腔高亢激越,风格粗犷豪放。结束时有长气短叹的甩调。

背二歌魅力无限。在传承过程中,造就了一批山歌手。文艺家们从中学习、借鉴,创作了一批音乐、舞蹈作品,一些作品被选入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民间文学作品选》。

第二节 民间艺术美民间

一、蜀锦织造技艺

汉唐后金牛道上蜀郡成都生产的一种彩色织物叫蜀锦,织造技艺达到一定高度。据《纪锦裙》介绍,锦裙上面织着二十只鹤和一只鹦鹉,中隔花卉界道,绣技精湛。产品分被面、衣料、装饰几类。绣制手法有:方方锦,在织物单一底色上,以彩色经纬丝配成不同色彩的方方;月华锦,由几种彩色经纬排列成由浅入深的色彩;雨丝锦,即用白色和其他色的经线作色的相间、疏密不同的排列,其状如雨丝;浣花锦,即用梅花或其他单朵花组合成旋涡花飘的锦样;铺地锦,即用细小花纹作地纹组织,再装饰大朵花卉;散花锦,即满地花排列。

二、蜀绣

蜀绣,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与蜀锦并列为蜀中之宝。蜀绣以严谨细致、平齐光亮的针法形成独特风格。代表作《芙蓉鲤鱼》绣屏,花繁如云,鱼戏于水。绣面不见一点水纹,却又真切地感到游鲤在水中嬉戏。还有皮毛质感强、神态自然、逗人喜爱的《熊猫》,以线代墨、绣画合一的《薛涛制笺》,双面绣《水草鲤鱼》,衣锦纹满绣的《文君听琴》等都是蜀绣中的精品。

三、成都漆艺

古代,成都生产的漆盆、漆凳,一般是在木胎上直接涂漆,再在上面朱绘龙纹。器物上或用色漆描绘双禽、神仙之类彩色花纹,生动流畅。成都漆器以“雕花填彩”独具一格,即用炼制后的生漆涂在各种底胎上,再反复研磨、雕花、填色、抛光,最后制成各种器皿,线条流畅,平整光亮。近代,成都漆艺又开拓隐花、暗花等新工艺,使漆器工艺丰富多彩,更上一层楼。

四、绵竹年画

绵竹,是全国年画主产地之一。绵竹年画始创于唐宋,明清盛极。总体特征朴质、喜庆、明丽、谐趣,形式有门画、斗方和画条。分红、黑货两大类:红货包括年画、门笺与喜条;黑货指木板拓片,先起稿,后刻版,印墨版、敷彩、开脸,全用黑线填彩,质朴简练。绵竹绘画雕版艺术精湛,情调高雅。

五、麻柳刺绣

麻柳刺绣出产于金牛道沿线广元市朝天区麻柳乡,是在织物上用针、线等构成色块、图案的手工艺品。相传这里居民系羌民族,喜穿图案服饰。当地农村风俗以针线活评品妇女,故女孩从小就拿针学绣,民谣云“谁家女儿巧,要看针线好”。麻柳刺绣选用黑、白、红土布,彩色土线为原材。绣花女不用打底稿,胸有成竹,临时安排图案、比例,采用全挑全绣、半挑半绣等手法数丝而绣,飞针走线,绣出枕套、围腰等多种生活用品。这些绣品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组合巧妙。中国美术馆负责人曹振峰考察后,题词赞曰:“可赞麻柳绣花女,装点秦岭巴山秀。”麻柳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六、白花石刻

白花石刻,金牛道上广元民间石雕工艺品。选材于古道大巴山中的一种赤(绿)白相间的白花石。这种石料十分坚硬,质地细密柔润。艺人根据石料大小、形状、纹理,因材设计,采用深雕、浅雕、镂空技法,纯手工精心刻成文房石砚及生活用品、摆件。代表作品有魏礼先的苏武牧羊砚台、荷花鹭鸶糖缸,刘玉琼的奔龙行云笔架、剑门关画屏、双龙圆雕笔筒等。

广元白花石刻玲珑精致,精美绝伦,享誉国内外,多次参加博览会,常作为地方政府赠送贵宾的高级礼品。

第三节 坝坝戏里笑声高

一、汉调桄桄

汉调桄桄,又名汉调秦腔、南路秦腔、桄桄戏,源于明末关中秦腔传入蜀道汉中地区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梆子声腔剧种。唱腔属板腔变化体,既有秦腔高亢激越之声,又不失陕南音乐优雅柔和之美。唱腔板路包括二流、慢板、尖板、拦头等。伴奏有文、武场之别。表演追求极度夸张,有“箍桶”、“吊毛蓋”、“揣火”、“变脸”、“换衣”等多种独特技巧。《夕阳山》、《刘高磨刀》等100多个剧目为汉调桄桄独有。

二、川北灯戏

川北灯戏,是流行于川北一带的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舞小戏。流传中心地带阆中、南充、苍溪、南部、昭化、江油、西充、仪陇、巴中、广安等地。常于春节、清明、迎神、婚嫁、丧葬时在农村演出。是一种综合性、娱乐性、参与性很强的艺术形式,被誉为“传统戏曲的活化石”。

三、阆中皮影

皮影,俗称灯影,是用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表演时,用灯光把剪影照射在幕布上,艺人在幕后一边操作剪影,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阆中皮影兴盛于清道光年间,不断兼蓄融会外地皮影技巧和其他表演艺术形式,形成独具风格的精美皮影戏。

四、翻山铰子

翻山铰子,是米仓道上巴中地区极富男子汉气息的民间舞蹈。“铰子”系铜质小镲。舞蹈的基本动作是挥动、击打铰子。表演者铰子手合着音乐节拍,挥动双铰,时而放长或收短铰子上所系的绳子,一会儿甩过头顶,一会儿又绕过腰腿飞转,在身上不同部位击打,做出许多惊险动作,展示各种舞姿、造型,展现男子汉的青春活力。

翻山铰子动作舒展,刚健有力,气氛欢快,是山区群众喜爱的民间舞蹈。

第四节 民风民俗诉民情

一、都江堰清明放水节

为纪念蜀郡李冰率众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的历史功勋,从东汉末开始举行祭李冰仪式。北宋时,官方正式把清明节定为放水节,并由地方官员主祭,主要内容为读颂词、献贡、祭江河、砍杩槎放水。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中期,放水实现电动化,放水仪式暂停。1990年恢复,由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主祭,祭品是整头猪羊;增加仿古仪式,由穿古装者焚香点烛,祈祷巴蜀大地风调雨顺,五谷丰收;最后由扮演李冰者在仪仗队的簇拥下放水。放水节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崇德报恩思想。

二、天水伏羲祭典

祁山道上甘肃天水伏羲庙祭祀活动始于明代成化年间。规格高,祭文由朝廷颁布,一年两祭。清代和民国时期,仪礼从简。新中国成立后,祭祀日期改为农历正月十五至正月十七,仍一祭三日,包括迎礼、大典、送礼等内容。1988年天水市人民政府把农历五月十三(民间传说是龙的生日,又传伏羲转化为龙)定为“伏羲文化节”。

三、宝鸡社火

陈仓道上陕西宝鸡社火包括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古老的民俗,是靠扮演走型、技巧取胜的艺术。最有特色的是宝鸡县、陇县的社火脸谱,造型奇特、色彩明快。宝鸡县赤沙镇的血社火表演,通过化妆、造型等技艺,展现以斧头、铡刀、剪刀、锤子等利器扎入“坏人”头部、面部等的场景,以体现惩恶扬善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