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援建
849000000017

第17章 迷彩之师 (16)

“农房重建是先进,场镇重建也不能落后。”王加潮甚至动用了自己的私人关系,请大学同学、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高级工程师林晓玲来给场镇的房屋作鉴定。

林晓玲带了三位专家,一户户地鉴定过去,场镇1800多户每户一表一档。200多万元的鉴定费,他们一分不要。

随后,指挥部与镇政府展开了细致的宣传工作,配套了激励政策,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方式,全面推开场镇重建工作。

8月底,镇区的危房全部拆除。9月,镇区重建全面开工。如今,镇区需维修加固的房屋已完工,正在进行风貌改造。人字顶、小青瓦、白粉墙、玻璃门、踢脚线……简朴统一的外观,典型的川北风貌。

无论在建设势头上,还是在时间进度上,沙州的场镇重建工作再一次走在前列。11月8日,罗强来到沙州镇,对这里的场镇重建情况非常满意。他当场拍板:12月底,全市场镇建设现场会也放在沙州开!

两个现场会,无疑是从另一方面对台州援建工作的肯定和评价。

茶坝乡“七匹狼”

宁波市援建指挥部茶坝乡分部由宁波慈溪市和海曙区共同组成,而现在的茶坝乡是由原茶坝乡和原三元乡撤并组成。

“慈惠茶坝,海纳三元”,援建人员用这样诗意的语言把两地连接起来。2008年8月27日,慈溪市、海曙区两地选派的马百壮、叶华、陈锋、余志敏、陈建东、卢大庆、高君恺七人来到茶坝乡。七人就是七个儿郎,他们自己戏称是“七匹狼”。

茶坝乡是宁波市援建灾区三镇一乡中最偏僻、经济条件最差的区域,最高海拔1400多米,被称为青川的“小西藏”。用指挥长马百壮的话来说,他们每天都享受着“腾云驾雾”的特殊待遇。

然而,这云雾却不是轻松享受的。

这是高山上茶坝乡天气很冷的一天,也是6000多村民和孩子心里最温暖的一天,2008年12月23日,重建茶坝九年制学校和卫生院两个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看过新学校设计效果图的村民,不禁猜疑道,就凭山上的七个宁波人,建设这样漂亮壮观的学校,在明年9月1日前干得出来吗?他们知不知道在茶坝搞建设比登天还难?单说县城乔庄镇到茶坝43公里的黄茶路,这条鬼见愁的路就要摔掉他们的几颗大牙!

开工仪式热烈而隆重,日子依然平淡。

村民们不以为然,心想七个宁波人,不过是把几句大话留在了一片冰冻的土地上!因为看见50多名宁波建设集团的员工,在工地上圈了个木板围墙,整天在工地上挨冻,村民们议论,老天爷不把宁波人冻回去,还算他们骨头硬。

日子一天天逼近春节,七个宁波人整天忙,像七匹狼上山钻山沟、下山跑县城,而学校工地上不见大动静。转眼就到了除夕,七个宁波人不见了,宁波建设集团的员工也没人影了。

他们还会回来吗?正月初一没人影,初二还是看不到宁波人,他们的板房指挥部门窗紧闭。沉不住气的是家长,孩子们的心中始终充满希望。

初七这天,七个宁波人像从天上掉下来一般,宁波建设集团的50多名员工也一个不少出现了。村民们反而为这帮宁波人发愁了,算算日子,新学校建成到开学,还剩下半年多的时间。

最要命的难关还在后头,只有一个春季还能干点事,一到夏天,那个把人心浇透的雨下个没完没了,山下涨洪水,山上泥石流,上山无路可走,下山也无路可去。这可不是从山下背一瓶酱油到茶坝,那可是要用一块块砖、一袋袋水泥、一根根钢筋建起的三层楼学校!

“晴天青山绿水,雨天穷山恶水。”茶坝村民的这句口头禅很快得到应验,大雨、洪水一起向宁波人扑来。

村民们并不知道七个宁波人早就立下雄心壮志,并不知道宁波建设集团是一支有着丰富经验的“王牌军”。

茶坝乡没有任何建材,为保证学校和卫生院工程质量,所有建材全部从乔庄乃至成都采购运来。

一下雨,援建人员就下山了。身上揣着宁波特产“大红鹰”香烟,沿途寻找运建材上山的车。凡是跑过一趟茶坝的大车驾驶员,绝对不想跑第二趟。一路上看不到运建材的大车,他们急得就想哭,只要看到一辆大车,马上送给驾驶员一包“大红鹰”,一遍又一遍地道感谢。本来就一肚子火的驾驶员把火全部发到他们身上,他们就赔上笑脸。哪怕是看到坏在路上的大车,指挥长都不合情理地暗暗高兴,毕竟建材在路上了,靠近工地了。

一下雨,工地就断“粮”一两个星期。没活儿干,工人耗不起留不住。曾经就跑过一个木工班,项目经理又下山去把他们请回来。

多雨的日子,山里树木长野菌。援建者心里最焦急,那焦急也如菌般地疯长!

在成都采购建材的人也急,找到的大车驾驶员一听说跑青川,没有一个愿意,就更不敢说从乔庄镇还要到茶坝。跑过青川的驾驶员都知道,从金子山下绵广(绵阳至广元)高速就数青川行路最艰难。从金子山到县城乔庄70公里,途中要翻酒家垭大山42道急弯险道,稍不留神,车翻人亡。从乔庄县城到茶坝还有34公里高山路段,上百个如鬼门关似的弯道更加凶险。

工地十万火急等建材,耽误一天工都耗不起。

采购人员只能到处找车,成都找不到,就到成都周边地区去找,最远找到距成都60公里的大邑县。

乔庄镇到茶坝只有黄坪的12公里好走,剩下的31公里山道极其险要,路窄弯急坡陡,两车相会就堵,最要命的还是雨天,到处路塌方。再加上修复黄坪公路工程上马,一边施工,一边通行,一条路上就更加拥挤。

黄坪桥限重车载重35吨,从成都来的大车都是12米长,载重60多吨,驾驶员要么把建材卸下一半,跑茶坝两个往返,要么就地卸货掉头就走。当30多吨重的泵车这天突然出现在群峰之间的工地上时,茶坝乡男女老少大开眼界,他们从未看见过如此庞大的汽车,更无法想象它是怎样爬上山的。当泵车高高扬起浇注长臂后,男女老少欢呼雀跃,小孩子直呼“导弹车来了!”

乔庄镇到茶坝沿途要经过黄坪乡和瓦砾乡,沿途都是要抢时间开学的学校工程,还有卫生院工程以及民房、桥梁等工程都需要建材,半路拦截建材那是家常便饭。

马百壮经常盼一天都看不到开上山的大车,就在夜晚等车上山。只要有车把建材运上山,他就送烟请吃饭,笑脸如花儿般灿烂,全凭真诚感动驾驶员,希望他们多跑几趟。他备下的100条“大红鹰”香烟,全部送了出去。

到茶坝,越野车常常需要开3个小时,托底、陷进坑里时有发生。大地震后,原本狭小的黄茶路部分路段地基垮塌,更加难行。商砼运输车、搅拌机等大型设备进不来,水泥、砖石等建材也拉不进来,只好把机械设备拆开用小车转运,然后再拼装起来,建筑材料也是这样用小车多次转运。

黄茶公路修复阶段,堵车十分严重,为保证上山的车能通行,马百壮采取非常计策,组织指挥部、宁波建设集团、乡政府三方联合成立道路应急保通小分队,每天上路疏导交通。

雨季山下沙石涨价,本来每立方米70元,现在价格翻倍,不买要延误工期,只能不计成本咬牙买下。

工地缺电,宁波建设集团从宁波运来三台发电机。

缺水,指挥部从山上接一条管道。

雨水、塌方、路断、涨价、运输难、停电缺水、断粮断炊、通信不畅……

面对一切困难,七个宁波人和宁波建设集团员工在乡政府的配合下,不叫苦,不畏难,抓住分分秒秒推进学校和卫生院建设工期。

马百壮说:“大事迎头上,小事就靠磨。”

磨破一张嘴也要磨。

有件事,他实在磨不动了,只能下山去磨嘴皮,最后找到广元市副市长、青川县委书记吴连奇,吴连奇给茶坝乡开出一份《重点督办事项》书,解决了问题。

尽管施工环境相对较差,但在进度上茶坝“七匹狼”丝毫不强调客观原因,坚决抢抓施工进度。2009年3月13日晚上11点,虽然夜已渐深,在茶坝乡学校建设现场依然是一片繁忙的劳动场面。施工单位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施工,建筑队分为四个组,巧字当头,使用商品混凝土建设,不仅速度快,而且质量也超越了传统的自拌混凝土。24小时不间断施工。5月25日晚,学校屋面结顶时,由于黄茶路路况差、车辆多,商砼车运输困难。工程建设组两位同志迅速组织黄茶路抢修保通应急小分队,率队赶赴各路段进行现场指挥,夜间连续作战14个小时,才得以保证商砼车全部进入学校工地,屋面顺利结顶。

讲究效率、追求进度但绝不放松质量。身着迷彩服的援建者们就是那一道道风景线的坚强卫士,对工程质量进行着严格的把关。有一次,因为部分塑钢窗安装不符合要求,工程建设组同志对相关责任人大声斥责,严令整改。对工程质量出现的问题,不留任何情面,而在生活上又与参建方融洽相处。时间久了,工人们对茶坝分部这些工作狂的个性熟悉了,也敬重了,于是“七匹狼”又多了一个可爱的昵称——“疯子”。

2009年9月1日,重建后的茶坝九年制学校开学了。在茶坝这样恶劣的交通运输条件下,短短11个月的时间,异地重建学校居然能如期完工,七位宁波人和宁波建设集团没有耽误孩子们一天的入学时间。

第三章 (8)

“七匹狼”还动情地说,对待家属,他们也成了“骗子”。家属知道茶坝乡交通不便、多有险情,最担心队员外出。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尽管有时本来在山间或者返回路上,但对后方“汇报”时往往统一口径:“在茶坝待着呢,没有外出,安全,放心吧!”当然,也有露馅的时候,那便是刚好外出在没有信号的路段上。有一次,陈建东和高君恺在寻找水源的过程中,在一条深沟里走了不到20米就遇到了3条蛇,其中一条在崖壁上距离他们不到50厘米,直接打了个照面,幸好当时已有准备,才有惊无险……

为了推进项目,当一回“骗子”的何止是马百壮他们。从绵广高速路段金子山出口至白家乡大约20公里,但由于路况太差,弯多弯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20公里的路程,开车要一个半小时,驾驶员都怕跑这段路。有两次由于没有车,指挥长鲍顺国从竹园镇徒步走到白家乡。其中,有一次是冒着倾盆大雨走了4个多小时。

项目施工中经常遇到一些想象不到的难题。2009年5月,在运输白家乡卫生院的污水管道时,拉管道的驾驶员是成都人,他不知路程有多远,运到竹园就不愿再运。鲍顺国就“骗”他说:“半个小时就到白家乡。”由于大雨路滑,足足走了一个半小时才到达。驾驶员很生气,发誓:“永远不会再走这条路了!”鲍顺国说,当时,他心里那个愧疚啊,真如五味杂陈。但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善意的谎言吧!

任何一项事业如果有这样一群人,也就不难理解在茶坝这样的环境中,重建的学校能如期交付使用。“七匹狼”付出的辛劳换来的是金灿灿、沉甸甸的“天府杯”、“钱江杯”和茶坝人民的口碑!

青瓦与红瓦

姚渡镇西北与甘肃文县相邻,东南与陕西宁强接壤,是名副其实的“鸡鸣三省”之地。从白龙湖对岸看过来,依山而建的姚渡镇清晰地倒影在白龙湖中,青瓦白墙与水中的蓝天白云交织为一体。在这一片青瓦白墙中突然出现两抹桔红色,像一大一小两朵盛开的鸡冠花,这就是玉环县的援建成果:姚渡镇中小学校和姚渡镇卫生院。

凡来到姚渡镇看过学校和卫生院的人,无不对这两个项目印象深刻,夸赞一番。并不是这两个建筑搞得有多么宏大,也不是装饰搞得有多么豪华,而是一种味道,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让人过目难忘。色彩搭配、格调布局,让人有种爽心悦目的感觉。这两个建筑除了它的固有功能外,还增添了一个观赏功能,因而成了姚渡镇的两大景点。

而这一切倾注了玉环县援建指挥部指挥长陈学杰不少心血。

陈学杰,1987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曾任教3年,后在玉环县政府办、计生局、县委办、人事劳动局、组织部等多岗工作,援川前是玉环县发改局局长。陈学杰在玉环就有“秀才局长”的美誉,对诗词、书法、绘画都有爱好和研究。来到姚渡镇搞援建,没想到有了很好的用武之地。一开始,陈学杰就提出要把每个援建项目都当做一个作品来打造,从规划编制到具体实施,从图纸设计到施工建设,都亲自过问,亲自把关。特别是项目的后期阶段,到了外部装饰和绿化等环节他更是花尽心思。比如学校和卫生院项目建设是由副指挥长吕招威分工负责,到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时,他对吕招威说:“前阶段你辛苦了,这两个项目的质量、进度等大事由你管,接下来绿化、装饰等小事交给我吧。”

那段时间,陈学杰跑工地更勤了。绿化布局、苗木花卉品种、围墙样式、出入口布置、书画作品悬挂等,一个细节、一个环节地打磨。对花箱式样颜色,对雕塑作品多次斟酌,力求最佳效果。他还利用回玉环开会之机,发动文联的朋友,为姚渡学校和卫生院创作许多书画作品,并亲自去装裱,就是对书画作品悬挂的位置,他都要作一番细致的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