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车流量猛增,路网交通日趋繁忙,闭路电视监控的弊端开始显现。由于闭路电视探头和“电子眼”一样都是安装在路口较低的位置,监控的视角和范围受到很大局限。林维望想:监控探头为什么不能安得高一点呢?在经过一番论证和实验之后,深圳一些高楼楼顶上出现了电子探头,通过转向和变焦控制既可以宏观观察整个路段的通行情况,也可以微观查看某个点的细节,闭路电视监控的威力被无形放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99年火车站东广场交通的整治。当时东广场交通非常混乱,拥堵频发,交警到现场时秩序好一些,交警一离开,秩序又乱了。交警通过安装在东广场旁香格里拉酒店楼顶的闭路电视探头监视广场交通情况,调度警力去管理,到后来加装了27倍的镜头,交警直接用该闭路电视探头进行车辆违章上下客的现场取证。这是最早的“视频抓拍”。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东广场的交通秩序有了显著改观。随后,经过10多年的发展,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功能也一次次拓展,从交警勤务考核到视频抓拍交通违法,闭路电视监控的威力越来越大。
(张杰荐自《党史天地·解密》曹颖/文)
标:陈云一封信救出红军一个师
1934年11月下旬,红军前卫部队突破国民党军在广西全州、兴安之间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 27日,红一、红三军团主力迅速向西抢渡湘江。而红五军团梯次布置在湘江东岸掩护全军。
30日,红一、红三、红九军团和军委一、二纵队勉强渡过湘江。然而,担负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由于军团部与师部的通讯联络中断,在此生死存亡之际,红五军团中央代表陈云写信派人火速送给红13师师长陈伯钧,信中指出“这是紧要关头,关系中国革命的命运,希望你们下最大的决心,赶快渡过湘江”。
当天深夜12点多,陈伯钧在石塘圩接到陈云的信时,红13师距江边还有45公里,且部队打了三天三夜,没吃一顿饱饭,指战员又饥又饿,兼之未睡觉,可以说疲困到了极点。但和陈云一样深知兵贵神速的陈伯钧,立即组织部队执行陈云的指示,连夜跑步行军45公里,终于抢在敌军合拢之前渡过湘江。而担任红五军团后卫的红34师,在几小时后的12月1日中午到达湘江边时,渡口全部被敌军占领,被阻于湘江东岸地域,师长陈树湘、政委程翠林及大部指战员均壮烈牺牲。 (摘自《人物》)
标:宋美龄为何屡次拒绝会见丘吉尔
当1943年宋美龄访问美国受到热烈欢迎时,英国也向宋美龄发出了邀请。英国外相艾登向顾维钧保证,一定用最庄重堂皇的仪式来接待宋美龄。力邀宋美龄赴英国做国事访问,正是英国政府希望与盟邦中国加强友谊关系的一种姿态和行动。宋美龄应罗斯福总统邀请访问美国,美国政府已给了宋美龄非常隆重的接待,而她在各处的演讲更是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认为,不论从中国在同盟国中的地位这一角度考虑,还是从宋美龄在中国的地位来看,宋美龄出访英国,必将有助于增强中国对英国政府和英国人民的友好关系。
但是宋美龄对于是否访英,却迟迟未作决定。因为宋美龄虽然喜欢英国文学,但对于日本侵华以来英国的表现一直让人失望,所以对英国人没有信心。经过几番考虑之后,宋美龄最后以身体不适为由,婉言拒绝了英国的邀请。
1943年5月,丘吉尔访问华盛顿,并且带来了100多位重要将领及官员,其中包括在印度的陆海空军司令长官,这是从来没有过的规模。宋美龄立即告知蒋介石这一消息。蒋介石主张会见丘吉尔,对宋美龄说:“丘吉尔即到华府,如能与英相见面,则于公私均有益……”
同时,蒋介石在重庆以国民党政府名义召见美国驻华代办,发表声明:“此次丘吉尔首相在华府期间,凡与中国有关事项,或与太平洋有关问题,如有会议,请约蒋夫人与宋部长出席参加。”顾维钧也认为这是正式通知,罗斯福、丘吉尔必能重视,请宋美龄及早准备一切。
遵照蒋介石夫妇的指示,顾维钧大使开始积极活动,以安排丘吉尔与宋美龄会面。5月15日,顾维钧找到哈里法克斯说丘吉尔与宋美龄有极好的见面机会。丘吉尔尽管行程紧张,可是他也希望能与宋美龄谈谈,这对于英、中合作和远东局势没有坏处。
于是就由罗斯福出面,特意安排宋美龄与丘吉尔会晤,以图缓解两国的紧张关系。罗斯福请宋美龄在5月23日去白宫参加午宴。可是,宋美龄接到罗斯福夫人的电话邀请后,以身体“不适远行”为由拒绝。罗斯福自然明白其中的奥妙,这只不过是托辞,但他认为不必过分拘泥于礼节。因此,又建议改在5月26日,以便宋美龄能“不误医生约定打针的时间”。宋美龄并不理会罗斯福总统的安排,拒绝赴华盛顿(当时宋在纽约)会见丘吉尔。
在这件事情上,宋子文也曾劝其妹妹以大局为重,并为其妹妹安排了与丘吉尔会晤的时间,但还是被宋美龄拒绝了。在这种情况下,顾维钧、宋子文认为她更应该去华盛顿,当罗斯福总统有意在微妙的局势中提供解决办法的时候,谢绝邀请是很不礼貌的。
可是孔令伟还是坚持:“作为妇女,应由丘吉尔来拜会,现在中国对日战争不很顺利,蒋夫人不应该显得过分迁就,不然的话,他们会爬到你头上的。因此,蒋夫人一定要比以往更坚定,保持尊严。”
宋美龄再次拒绝了邀请。对于这件事,她在见到顾维钧时做了解释:“丘吉尔目中无人,一定要我去华盛顿见他,我谢绝了。因为在国际关系中和个人关系中,礼仪和尊严都至关重要,必不可少。无论如何我在政治上没有外交部长之类的职务,所以有条件表现坚决一些。”结果,宋美龄因为“尊严”未到华盛顿,丘吉尔因为“事太忙”不能到纽约,双方终未见面,直到两人参加开罗会议才第一次相见。
宋美龄的做法有其道理。英国战时在远东的表现的确令人失望,一直是一种老牌殖民主义者的心态与架势,即使在成为盟国后亦无多大改观。但是宋美龄拒绝在华盛顿会见丘吉尔,拒绝去英国,使英国很伤面子。1943年7、8月间,为修复中、英关系,宋子文访问伦敦时,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外交部常务次官贾德干都没有到火车站迎接,这种轻慢中国的一种姿态,也许是一种报复表示。英国政府的如此反应,倒证明了宋美龄当初决策的正确。
(摘自《宋美龄的外交生涯》阳雨 张小舟/著 团结出版社/出版)
标:上甘岭上的志愿军“夜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中有一批精通外语的巾帼英雄。她们和男战友一道,有的深入前线坑道进行对敌广播喊话,开展瓦解敌军的工作;有的在战场上收容、讯问放下武器的敌军被俘官兵;还有的在战俘营参加对“联合国军”战俘的管理。刘禄曾就是她们中的一员。
刘禄曾1947年考入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学习国际法专业。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临近毕业的刘禄曾,毅然报名参加志愿军。上甘岭战役中,作为一名英文翻译、敌工干部,刘禄曾在志愿军24军70师上甘岭前沿阵地399.8高地的坑道里,每天冒着生命危险,不间断地开展对美军的广播喊话工作。在白天,刘禄曾拿着一个长柄喇叭,透过坑道的洞眼,向着距离不足100米的美军用英语喊话。
到了晚上,广播小分队使用手摇发电机通过安装在山顶上的大喇叭继续进行对敌广播。夜深人静的时候,向敌军播放美国歌曲。刘禄曾充当音乐节目主持人,谈吐优雅,用词幽默,被一些美国士兵称为“夜莺”。
上甘岭战斗结束后,很多敌军俘虏竟提出想要见一见这位播音员小姐。
(摘自《人民政协报》)
标:彭德怀给一匹马发慰问电
1950年3月29日,国民党特务勾结国民党伊吾县县长艾拜都拉,趁我军立足未稳,以7倍于我的兵力发动突袭,占据伊吾城四周高山,燃起了叛乱战火。驻守在伊吾城的我人民解放军当即反击,不到1小时就夺回了北山主峰碉堡。北山主峰山势陡峭,道路崎岖。叛匪对北山碉堡实施着严密的火力封锁,碉堡中我军的补给完全中断,水的供给最为紧迫。
山下的2连决定由战士吴小牛带上一匹身经百战、驰骋疆场6000多公里的枣骝马去完成送水的任务。当日黄昏时分,吴小牛牵着驮负两大桶水的枣骝马出发了。途经开阔地带时,他就拉马快跑,在隐蔽地带稍事休息后,再往山上爬。枣骝马很通人性,当叛匪开火袭击时,它就随吴小牛就地卧倒;当北山右侧主峰战士们开火压制敌人火力时,吴小牛轻轻拍一下枣骝马,如同听到命令的它便冒着枪林弹雨,以最快的速度冲上主峰。将水送达后,枣骝马浑身上下热汗直流,喘着粗气,战士们亲切地给它擦汗时,它就摇摇耳朵,表示“谢意”。
胜利完成了首次任务后,枣骝马就单独执行任务了。每天傍晚,吴小牛将两只大木桶放上马背,有时还会捆上弹药、粮食、信件等,而后将它拉到路口,指指北山主峰。枣骝马仿佛知道自己在执行特殊而艰巨的任务,它背驮大木桶独自沿后山的小路下去,混入山下的马群,然后又悄悄绕到小河边为木桶装水。令人称奇的是:这匹训练有素的军马在负桶取水时竟懂得跪卧水中将两只木桶灌满,再起身悄悄地绕回山坡,向北山主峰奔去。途中,它像一名富有战斗经验的老战士,时而卧下隐蔽,时而跃起疾驰,灵活地穿越叛匪的一道道严密封锁线。当它感到最危险的时候,便发出 “咴儿咴儿”的嘶鸣,要求战士给予火力掩护,直到将水和物资安全送到北山主峰碉堡。
长达40天的“伊吾保卫战”中,勇敢的枣骝马将生命安危置之度外,连续40次沉着机智地完成了危险艰巨的送水、送粮、送弹药重任,为战斗的最后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战斗结束后,枣骝军马的故事传遍全国,彭德怀元帅专程发来慰问电。同时,它还被军委批准荣立三等功,并作出“不作退役处理”的决定。1967年11月,这匹军功马老死于伊吾,战士们为它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将它厚葬于北山主峰下。1988年5月,伊吾县人民政府立“军功马纪念碑”以示纪念。
(摘自《老年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