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说到一个细节,孩子不爱做作业,总是转移话题、磨蹭,妈妈忍不住对孩子发了脾气。
其实,不该发脾气的道理妈妈都懂,她是忍不住才这样做的。我理解她的苦衷,于是换了一个角度问她:“是不是你心里有一个目标,希望孩子快速又安静地把作业做完?”
妈妈点头承认。
妈妈之所以着急上火,是因为她心里预设了一个目标,她认为孩子应该做到。以孩子目前的能力来判断,实现这个期望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孩子不符合她的期望,于是她的愤怒就像火一样蔓延开来。
我给她的建议非常简单:放下你心中的期待。
这位妈妈感到困惑:不期待,那该怎么办呢?是孩子想怎样就怎样,他做到什么程度我都被动接受吗?
当然不是。放下期待,同时要分层设立目标。通常,家长心中习惯性地认为孩子“应该做某事”,一旦孩子没做到就会失望。这便是我们常说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道理。在我看来,“应该”是一个既霸道又蛮横的词语,这个“应该”武断地制造出很多脱离实际的目标,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水平和具体困难,而且这个目标是一个点,是刚性的。比如,一旦目标是90分,就算达到89分都算没完成任务。
分层设定目标则不同,它可以保持弹性,随时调整。它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是对即将发生的事情的一个合理预测。事实上我们很难根据孩子的情况,精准地设定一个点。孩子的内在状态、心情、突发事件等都会改变孩子的行为,进而影响目标的达成。
有个家长,周五的晚上带着孩子从奶奶家吃完饭回来,路上约定好回家复习字词,孩子也答应了。走到自家楼下,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玩游戏,孩子一下子被吸引了,立刻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妈妈心里还惦记着复习字词的事情,于是就拼命催促孩子回家,孩子不断地推托,要再玩一会儿。最终妈妈失去耐心硬把孩子拉回去了。孩子的游戏无奈被中断,心情也很不好。回家后孩子不肯复习字词,妈妈就更加生气了,对孩子发了一通脾气。从妈妈的角度来看也可以理解:明明约定好的事情,你中途在楼下玩游戏,好不容易把你拉回来,你还不行动,实在太气人了!
妈妈的目标非常单一,就是“周五必须复习字词”。妈妈的行为,又被心中的“必须”绑架了。很显然,孩子答应回家复习是真心的,关键是楼下小朋友的游戏临时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而妈妈没有考虑这个因素,僵化地盯着心中的唯一目标,这是刻舟求剑。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一个僵化的目标,遇到突发情况而不能及时调整,就特别容易引起冲突。有时候即使出现了积极的情况,也不容易把握。
我和这位妈妈就这件小事进行分析,看应该怎样分层设定目标。最低目标是孩子玩了一整个晚上,但没有复习字词;中等目标是玩够了回家复习一部分;最好的目标则是玩够了,回家后任务全部完成。
这三个目标,不管怎样,至少能保证一个收获,那便是孩子痛快地玩,彻底地放松。如果临时调整,给孩子空间,让他尽兴地玩,玩得高兴,回家后让他复习字词,孩子答应妈妈要求的可能性很大。
遗憾的是妈妈始终盯着心中的目标,却得到了一个“双输”的局面:孩子玩得不尽兴,字词也没有复习,结果双方发生冲突,影响了彼此的心情。
再比如,周日妈妈外出,前一天晚上约定好孩子在家里复习功课,孩子答应得很好,而且约定了内容,妈妈便放心地外出办事。回家后妈妈发现孩子正在看电视,作业只完成了一半,立刻火冒三丈。我问妈妈:“你对孩子发火,除了他没完成作业,还有别的原因吗?”妈妈说:“我最痛恨说话不算话了,一点儿执行力也没有。”发现孩子没完成作业,妈妈就有被愚弄的感觉,愤怒中夹杂着挫败感。
我不主张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上纲上线,给孩子扣个言而无信的帽子。从设定目标来看,孩子答应了约定,妈妈就信以为真并设定了一个最高目标:孩子自觉完成全部内容。当妈妈发现孩子没有做到,自然很生气。
其实,这位妈妈要根据孩子平时的表现来判断一下,哪怕他信誓旦旦地答应了,也未必一定能做到。因此有必要预测一下各种情况,比如,最低目标是只做一点儿;中等目标是做完了,但质量不高;最好的目标是全部完成,而且质量上乘。同时,要根据孩子的表现大致预测一下哪种结果可能性最大。
这是一个客观的目标区间,最后发现孩子不尽如人意,虽然有些失望,但也在意料之中,妈妈便不会那样生气。
同时,我们还要为每个目标的出现准备好对策,这样不管出现哪一种情况,都不会因为束手无策而导致情绪失控。
也许你会觉得这样很累。的确,最开始这样做,需要付出主观的努力,慢慢就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家长就能非常快地判断出来当时的状况,并能迅速准备好应对策略。这样与孩子的相处就会越来越顺。
话题聊到这里我忽然有所领悟:我陪伴小孩儿的耐心,来自于我很少期望孩子必须做什么。
我关心的不是我心中的目标,而是孩子目前的水平。所以我会非常注意对孩子的观察,当我们对孩子有细致的了解时,判断就越来越准确。我会对孩子的行为有个大致的预测。如果结果高于我的预测,我会积极地反馈给孩子;如果没有达到,那一定是某个环节我没有做好,我会设法去改进自己的做法。没有期望,也就无所谓失望。
这样分层设定目标的过程,更多地是针对我们自己展开工作,调整我们的认识,印证我们的判断,以及考验我们的应对能力。通常,我们想“让”孩子怎样和孩子“能够”怎样是两个概念,这两者之间有时候会相差十万八千里。如果我们总是盯着孩子,对孩子有所期望,总想让孩子符合我们的期望,这个期望的背后便是控制,是脱离了孩子实际承受范围的强迫。虽然我们和孩子朝夕相处,却看不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孩子在我们眼里,只是实现目标的工具。
拔苗助长就是一个很好的反例。农夫心里设定了一个庄稼没法达到的目标,于是,他就去“帮助”庄稼,结果违反了自然规律,好心办了坏事。
你一定不想做那个农夫吧?
那么,该浇水的时候浇水,该施肥的时候施肥,至于成长,庄稼比我们更在行,把心放下来,静观其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