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舍得大全集
1047400000037

第37章 在舍得中寻找机会,把握事业机遇 (3)

时机总会出现在一刹那间,往往就是在我们犹豫着不知该前进还是后退时,事情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所以,英国著名的政治家狄斯累利说:“人生成功的秘诀,就是当好的机会来临时,立刻抓住它。”然而当坏的时机来临时,如果没有想办法避让的话,更意想不到的事就会接二连三地来了。

6.智者创造机会

有一家小企业要跟一家大企业合作,麻烦的是本市还有一家比他们实力更强一些的小企业也要与这家大企业合作。怎么才能竞争过那家小企业呢?后来这家小企业的老板,一边要员工们准备迎接大企业的检查,一边在机场就将检查团直接接到企业里了。一番谈论下来,合同很快就签好了。可怜的另一家企业,还在那里苦苦地等待。所以说,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世上就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永远不会在现实面前低头,如果暂时还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他就会自己去创造这个机会。

有着铁人之称的王进喜有句名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王进喜在玉门油田的时候,很多钻机因为没有钻头而停钻,因为当时没有国产的钻头,靠进口又来不及。王进喜便组织青年突击队,从废料堆里找到许多旧钻头,他们架起大锅煮去旧钻头上的油污和泥沙,修一修、配一配,拼装成可用的钻头,竟然还用了半年,一共打了5口井,不仅给国家节省了开支,又不耽误生产,他的这个经验在全油田得到推广。1959年,王进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当他得知东北发现了大油田时,异常兴奋,就找到当时的石油部领导,要求参加石油大会战。石油相当于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血液。在旧中国,外国人给中国扣上“贫油国”的帽子。虽然李四光等地质学家从理论上认定中国有较多的石油资源,但在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进行钻探和开采仍是难而又难。王进喜正是在这种为国争气的背景下,投入到石油大会战中的。

王进喜刚到大庆时,脚下荒原一片,住的是四壁漏风的马棚。没有公路,吊车、拖拉机不足,设备在火车上卸不下来。他带领全队30多个人用绳子拉,撬杠撬,木块垫,将60多吨重的钻机一寸一寸地运到井场。打井需要水,可当时没有水管线,没有水罐车,为了抢时间他决定用脸盆端。有人说这是“瞎胡闹”,没见过哪个国家端水打井。他说:“有,就在中国。”于是,他们就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水,保证了按时开钻。王进喜就这样与工人们日夜奋战在井场上,饿了就啃几口冻窝头,困了就躺在钻杆上睡一觉。他们的1205钻井队,也因此被誉为“硬骨头钻井队”。

是呀!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不是我不行,是我没有机会而已”,这句话是失败者的理由,而不是成功者的理由。王进喜与唐骏的经历都告诉我们,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

聚集力量时,等待是必须的,但一味地等待时机就不是上上之策了。要知道,机会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人们一系列行为所引导出来的一种相对有利的局面。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准备”二字并非只是说说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地去做。人不能永远生活在空想之中,也不能永远地等下去。成功进退的关键就在于不仅能等待老天爷给自己机会,还要能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

7.懂得选择,学会放弃

几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人生的真谛。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果林边。这时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树枝上沉甸甸地挂满了果子。

“你们各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不许走回头路,不许作第二次选择。”苏格拉底吩咐说。

学生们出发了。在穿过果林的整个路程中,他们都十分认真地进行着选择。等他们到达果林的另一端时,老师已在那里等着他们了。

“你们是否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果子了?”苏格拉底问道。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肯回答。

“怎么啦,孩子们,你们对自己的选择满意吗?”苏格拉底再次问道。

“老师,让我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刚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枚很大的果子。但是,我还想找一枚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林子的尽头后,才发现第一次看见的那枚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我和师兄恰巧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认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以后我发现,果林里比我摘下的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老师,请让我再选择一次吧!”

“老师,让我们都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一起请求。

苏格拉底坚定地摇了摇头说:“孩子们,没有第二次选择。人生就是如此。”

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机遇,如果选择正确固然不错,但是如果选择错误了呢?还有再次选择的机会吗?

一个穷人郁郁寡欢,骨瘦如柴,似乎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吹到天上去。

天使问他:“你为什么老是不快活?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吗?”

这个穷人说:“我很穷,十分向往钱财,可是我什么时候能够得到它们呢?”

天使非常同情他,便满足了他的要求。

过了一段时间,天使见到这个人仍然愁眉不展,比过去更瘦了。又问道:“你还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怎么还是这样满面愁容?”

这个人双眉紧锁,长吁短叹道:“唉,我日日夜夜都担心失去这些钱啊!”

天使摊开双手,摇摇头说:“想得到的时候,害怕不能得到;已经得到了,又害怕失掉它。这样的人,怎么能够享受快乐呢?”

人生不完美的事情实在太多,放弃那些得不到的,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放弃自己心爱的东西,的确是一种痛苦,有时放弃并不是错误,也许是一种解脱,是一种明智之举。

选择是自由的,放弃却是痛苦的!

人要学会放弃,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的获得。成大事者不计较一时得失,知道如何放弃和放弃什么。放弃会使你轻装前进,会使你变得豁达、豪爽;放弃会让你更精明!

要学会放弃。对工作选择忠于职守,对学习选择刻苦认真,对成绩选择谦虚谨慎,对失败选择奋发图强,对弱小选择扶持救助,对邪恶选择挺身而出。

学会放弃。放弃失恋带来的痛苦,放弃屈辱留下的仇恨,放弃无谓的纠葛与争吵,放弃对权力的角逐,放弃对金钱的贪婪,放弃对虚名的追求。

不懂得选择与放弃只有死路一条;既会选择又会放弃,你就会活得潇洒!

一位老者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长龙腹腔的空隙仅仅只能容纳几只半大不小的蝗虫慢慢地爬行过去。但曾捉过几只蝗虫,投放进去,它们都在里面死去了,无一幸免。

他说:蝗虫性子太躁,除了挣扎,它们没想过用嘴巴去咬破长龙,也不知道一直向前可以从另一端爬出来。因此,尽管它有铁钳般的嘴壳和锯齿一般的大腿,也无济于事。

当他把几只同样大小的青虫从龙头放进去,然后再关上龙头时,奇迹出现了:仅仅几分钟时间,小青虫们就一一地从龙尾默默地爬了出来。

蝗虫的死是因为它们不懂得去选择,它们只知道不停地挣扎;也不懂得放弃,所以只有死路一条;而青虫却恰恰相反,它懂得放弃,知道如何去选择,所以它们活了下来。

命运一直藏匿在我们的思想里。许多人走不出人生各个不同阶段或大或小的阴影,并非是因为他们天生的个人条件比别人要差多远,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想过要将阴影纸龙咬破,也没有耐心慢慢地找准一个方向,一步步地向前,直到眼前出现新的洞天。

学会选择就是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把握时机,明智的选择胜于盲目的执著。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选择是量力而行的睿智和远见,放弃是顾全大局的果断和胆识。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唯一的导演,只有学会选择和放弃的人才能彻悟人生,笑看人生。

8.时间就是效益

兵贵神速、以快取胜,历来被兵家推崇为用兵的最高境界。在中国武术中也有同样的道理。在周星驰的电影《功夫》里面,火云邪神说:“天下武功,无坚不破,惟快不破。”中国四大名拳之一的形意拳中也有这样的说法。历代拳师都教导门人说:“紧拿不如快打”;“出手似箭,变招似电,贴身近打,瞬间即变,乘乱取胜,我在敌先”;“崩拳起落如波生,分手似箭向前攻”等等,这些拳理名言无不强调一个“快”字,因为只有快,才能使对手防不胜防,只有快速进攻才有杀伤力。以快见长,以快取胜,这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我的军队之所以打胜仗,就是因为比敌人早到五分钟。”商场如战场,经商中比别人早抓住商机,也会抢先一步赚大钱。商业机会的竞争总体上是公平的,商机大家找,信息人人有,人才处处在,竞争的结果往往就取决于商家行动是快半步还是慢半步。如果总能比别人先一步行动,生意就会做得很从容,因为他敢于在大多数人还在犹豫不决时就做出实际的行动。美国战略规划研究所的统计数据表明:在500个成熟的行业中,第一个进入市场的企业的平均市场占有率是29%,早期跟进的企业的平均市场占有率是21%,而其他的平均占有率是15%。天下万物,道理一致,这数据也证实了中国的一句话:第一个是天才,第二个是人才,第三个是庸才,第四个是蠢才。

《三国演义》一书中也艺术地再现了一些以快取胜的杰出战例。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破袁绍于官渡。建安十年春,曹操斩袁绍的儿子袁谭于南皮,袁绍的另外两个儿子袁尚和袁熙投奔北方的乌桓部落。建安十二年五月,为了彻底解除关外的威胁,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率领大军到达无终,准备出塞作战。但是,当地夏、秋季节常见的阴雨天气导致进军的道路不通。曹操不免有些后悔,这时郭嘉虽然水土不服,卧病车上,但仍极力鼓励曹操。他说:“兵贵神速。现在我们千里袭人,辎重多而难以趋利,不如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备。”曹操又一次采纳郭嘉的建议,他留下笨重装备,北出二百里,到了人迹罕至的卢龙塞。一路开山填谷,长途奔袭,率领精锐骑兵,行程达800华里,出其不意地进攻辽西乌桓的巢穴柳城。乌桓单于蹋顿与袁尚、袁熙等,仓促集结数万骑兵抵挡,两军在白狼山相遇,曹操大破乌桓,占据柳城。袁熙、袁尚投奔了辽东的公孙康。不久,公孙康杀袁尚、袁熙,归顺了曹操。至此,曹操北征之战大获全胜。

有一次,曹操要西取汉中的刘备,可又担心孙权会从东线进攻自己。于是派大将张辽驻扎合肥防止孙权。果然不出曹操所料,争夺汉中的厮杀还没歇手,东吴大军已直捣合肥。东吴大将吕蒙为这次进攻谋划道:“可先取皖城,然后攻合肥。”孙权同意了,他亲率大军攻打皖城。皖城守军一面派人到合肥求救,一面固守城池,坚壁不出。东吴诸将中有的建议堆筑土山攻城,有的建议造云梯、造虹桥攻城。吕蒙反对说,这些办法都需要好多天才能完成,那时合肥救兵一到,就不能取胜了。现在我军刚到,士气正盛,正可乘此锐气,奋力攻击。明天拂晓进兵,中午就可以破城。孙权照此办法,结果,刚到吃早饭的时间,皖城就攻下来了。张辽的救兵赶到半路,得知皖城已失,也只好撤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