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舍得大全集
1047400000038

第38章 在舍得中寻找机会,把握事业机遇 (4)

大凡用兵作战,都讲究速战速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攻击,可以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其次,战场上情况变幻莫测,战机稍纵即逝,只有神速行动,才能捕捉战机,稍有迟缓,到手的胜利就会溜掉。再说用兵是人力、物力消耗的过程,迅速地行动和进攻,就能在较快时间里解决战斗,从而减少战争消耗。还有就是迅速的行动,可以在敌人集结之前突袭,从而相对弥补了自己兵力的不足,所以常常能以少胜多,战绩显著。因此可以说,在千变万化的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快速的行动就是赢得了生命”。

快速的行动对于捕捉许多偶然的机会,显得尤为重要。在进退争让之中,机会常常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如果不能迅速看准和及时抓住,就会被别人捷足先登。同时在快速的行动中,也可以使自己的弱点不被别人发现,或者是不给别人反应的时间。所以在进退之中,要十分重视“以快取胜”。

9.出奇制胜

所谓声东击西,就是以假象迷惑对手,造成对方的错觉,从而掩饰真实的意图,这就是用兵打仗中常用的一种作战谋略。其主要特点是让对手顺情而推理,自己却因此势而用计,出其不意地夺取胜利。清朝名将福康安就曾经用声东击西的计谋,出其不意地争来了自己应有的功劳。

见到福康安这个名字,对于没有读过正史的人来说,恐怕最容易想到的是金庸先生的大作《雪山飞狐》以及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福康安了。在这些书和影视作品中,福康安是个奸佞、卑鄙或许还带点风流的小人。但是历史的真相却并非如此,福康安是一代名将。由于他一生都受到了乾隆的特殊宠爱,所以有人说他是乾隆的私生子。

俗话说:“山高皇帝远。”在清朝的时候,地方官员们要想让皇帝记住自己的名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得到皇帝的青睐,那更是难上加难了。但官员们总是有办法的,这个办法就是立功,而立功是要有机会、有能力才行,于是一些“聪明”的官员,就发明了抢功的办法,说白了就是先于别人向皇帝报告,说某某事是我的功劳。皇帝总不能亲自下来看呀,也不能每件事都派人来查是真是假。于是这样的办法也就往往能奏效。

福康安十六岁那年,奉乾隆的旨意微服巡视山东。在枣庄一带,发现了为患山东多年、官军数次清剿都无可奈何的响马蔡七一伙。当地知府也没有本事对付,倒是以此为名向百姓搜刮了一大笔“治安费”。而当他听说福康安只带着二百个衙役,就要去擒拿蔡七时,他只是装模作样地配合了一下。因为知府根本就不相信这位少年亲贵能够成功,福康安不过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肯定会碰个大钉子回来。没想到自幼就跟父亲学习军事的福康安真是少年奇才,居然一举成功了。大清一朝对于军功的赏赐是很重的,这位知府大人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听说了胜利的消息后,他的报捷奏折就发出去了。

乾隆见到军报后笑逐颜开,这份奏折写得跌宕起伏,福康安的功劳这位知府固然不敢隐瞒,但也把自己写成了一个积极筹划,亲临现场,身先士卒,妥当善后的功臣,显得此战虽然是在福康安的率领下取得的胜利,但真正做实事的还是在基层干了多年的知府大人。乾隆皇帝也因此夸奖了福康安。让福康安气恼的是,蔡七祸害乡里,本应是那位知府大人的责任,结果他姑息养奸不说,还以此为名鱼肉乡里。而自己决心除害的时候他非但不配合,还有意看笑话。等剿匪成功了,他凭着比自己先写的一篇报捷奏章,就升了官、发了财。照这样下去,大清朝还有公理吗?

但是福康安在皇帝面前,对这个事儿却提都不提,而是搜集了这位知府在当地私自准许富豪乡绅开挖官征的矿产,从中收取巨额贿赂的一大堆证据。朝廷立即派大臣来查办此事,这个案子证据确凿,要查实并不困难,只要再顺藤摸瓜查下去,就很自然地牵出了那位知府大人在剿匪一事上的表现和起到的作用。

福康安用这招声东击西的计谋,自己不动声色,朝廷自然就还了他的清白。乾隆从此放心地让他独立办差,福康安也最终成为了一代名将。福康安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肯与这位知府当面争论,要知道以他亲贵的身份,要争赢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这样有可能在乾隆眼里留下少年轻狂、得理不让人的形象,结果反而得不偿失。所以精通兵法的福康安用声东击西的办法,既为国家除去了卑鄙小人,又不动声色地为自己争来了功劳,还在乾隆眼里留下了宽容大量的形象,真是一举多得!

要做到成功的进退,离不开事先的谋划,而事先的谋划,又离不开估计对手的行动。而你估计对手的行动,对手也会估计你的行动,战胜对手的最好条件,当然就是你估计到了他的行动,而他没有估计到你的行动。因此,最好的手段就是声东击西,以假象迷惑对手,打乱他的阵脚,并使他判断失误。

10.委曲求全,东山再起

战国时期,魏国人庞涓与齐国人孙膑是同学,他们一起在鬼谷子先生那里学习治国领兵的本领。这时,传来了魏惠王招贤纳士的消息,庞涓觉得机会来了,决定下山应招。临别时他向孙膑保证,此行一旦顺利,马上引荐师兄下山。孙膑自然深表谢意,于是,两人洒泪告别。庞涓到魏国后,见到了魏惠王,并很快得到了魏惠王的赏识,被封为将军。春风得意中的庞涓,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突然一天他有了心病,原来他想起了师兄孙膑。庞涓知道论用兵之法,孙膑要比自己厉害多了。要是按照当初的诺言,把孙膑推荐给魏惠王,那么他的声名和威望很快就会超过自己。而孙膑一旦去了别的国家施展才华,自己同样也不是他的对手,想到这些庞涓就寝食难安。

一天,孙膑接到庞涓差人送来的一封信。庞涓在信上说,他向魏王极力推荐了师兄的盖世才能,所以魏王请师兄来就任将军之职。孙膑看了来信,深觉自己的师弟情义深重,立即随同来人赶往魏国的都城大梁。孙膑是孙武的后代,他德才兼备,是个少见的人才,尤其是他从老师鬼谷子那里学到了先人孙武的十三篇兵法——《孙子兵法》,更是智谋非凡。所以孙膑来到魏国,与魏王几次谈论之后,魏王就想拜他做副军师,协助军师庞涓。庞涓听了忙说:“孙膑是我的兄长,才能又比我强,岂可在我的手下?不如先让他做个客卿,等他立了功,我再让位于他。”魏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实际上,这是庞涓的计谋,为的是不让孙膑与他争权,然后再伺机陷害他。

不久,一个齐国人捎来了孙膑的家书,大意是让他回齐国去做事。孙膑对来人说:“我已在魏国做了客卿,不能随便就走。”并写了一封信,让他带回去。不料孙膑的回信竟然被魏王知道了,魏王便找来庞涓说:“孙膑想念齐国,怎么办呢?”原来这些事情是庞涓的主意,现在庞涓见机会来了,就对魏王说:“孙膑是有才能之人,如果回到了齐国,对魏国将是十分不利的。我先去劝劝他,如果他愿意留在魏国,那是最好了。如果不愿意,他是我举荐来的人,就交给我来处理吧。”魏王答应了。

庞涓到了孙膑那里,却对孙膑说:“听说你收到了一封家信,怎么不回去看看呢?”孙膑说:“是我哥哥想让我回去看看,我觉得不妥,所以就没有回去。”庞涓却装着十分深情地说:“你离家多年了,一直和家人没有联系,如今哥哥找到了你,你应当回去见见亲人,然后再回来,岂不是两全其美吗?”孙膑为难地说:“魏王会同意吗?”庞涓说:“有我在呢!肯定没问题。”孙膑听了十分感激。第二天,他就向魏王请假。

魏王一听他要回去,立马就急了,便把孙膑押到庞涓那里审问。庞涓故作惊讶后,又叫孙膑不要担心,说是要替他向魏王求情。过了许久,庞涓才神色慌张地跑回来说:“大王发怒,一定要杀了你,经我再三恳求,才保住了你的性命,但必须处以黥刑和膑刑。”就这样,孙膑脸上被刺了字又被剔去了膝盖骨,从此只能爬着走路,成了一个终身残疾的人。孙膑是个忠厚的人,他觉得自己现在靠着庞涓生活,心里总是过意不去,就想报答庞涓。有一天,孙膑就主动提出要替庞涓做点什么,庞涓说:“你祖传的十三篇兵法,能不能写下来,咱们共同研究琢磨,也好让它流传后世。”孙膑想了想,就答应了。当时还没有发明纸张,书都是竹简做的,写书时要用刀往竹简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刻。孙膑虽然已经将兵法背得滚瓜烂熟,但若想写下来,却也不容易。

这样一来,庞涓沉不住气了,就让手下一个叫诚儿的小厮不停地催孙膑快写。不料这个诚儿是个有良心的人,他见庞涓把孙膑害成这样,心里早已经很不高兴,现在见庞涓为了要兵书,竟然又不顾孙膑已经残废的身体,气愤之下,他就把实情告诉了孙膑。孙膑听到了这话,大吃一惊,立马就昏了过去,等到别人把他弄醒时,他已经疯了。庞涓听说后,并不相信孙膑会疯,便叫人把他扔到猪圈去,又偷偷派人观察。只见孙膑披头散发地在猪圈里睡觉,弄得自己满身都是猪粪,有时甚至把猪粪塞到嘴里大嚼起来。庞涓听说后,相信孙膑是真的疯了,从此对他的看管才逐渐松懈下来。

孙膑装疯产生了作用,他暗中加紧了寻找逃离虎口的机会。一天,他听说齐国的使臣禽滑厘来到了魏都大梁,便找了个间隙,偷偷地前去拜访。禽滑厘早就听过孙膑的大名,也听说他到了魏国,没想到现在竟然成了这样,便答应帮他逃走。这样孙膑藏身于齐国使臣的车子里,秘密地回到了齐国,而庞涓还以为疯子孙膑落水而死了。孙膑回国后,很快见到齐国的大将田忌。田忌十分赏识孙膑的才干,便将他推荐给了齐威王。

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大将庞涓率8万精兵进攻赵国,以突袭的办法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苦战了一年,眼看就要撑不住了,急忙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正要向外扩张,于是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去救赵国。孙膑向田忌提出了围魏救赵的计划,田忌欣然接受。于是齐军向魏都大梁进军。大梁是魏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魏惠王十万火急地命令庞涓统兵回救。庞涓接令后,不得不放弃邯郸,抛弃辎重,昼夜兼程回师。孙膑判断魏军回师必经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立即率齐军主力北上,在桂陵设下埋伏。当魏军经长途跋涉行至桂陵时,以逸待劳的齐军突然出击,魏军由于长期作战,兵力消耗巨大,顿时彻底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困境,庞涓只身逃回魏国。

公元前342年,魏王又派遣庞涓统率大军去攻打韩国。韩国急忙派遣使臣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乘势起兵,派田忌、田婴为将军,孙膑为军师,统率齐军去救韩国。孙膑故技重施,统率大军逼向魏都大梁。庞涓听到这个消息,又是无可奈何,只得放弃攻韩,率领大军日夜兼程回救魏国。孙膑估计庞涓的行程,在晚上可以到达马陵。又见马陵的道路狭窄,地势险要,恰好可以伏击魏军。便派遣一万名射箭高手,埋伏在山路两旁高山之上。傍晚,庞涓率领的魏军骑兵果真来到马陵道。埋伏的齐军,万箭齐发,庞涓身负重伤,知道败局已定,拔出佩剑自杀了。齐军乘胜追杀,将魏军的后续部队一口气打垮,连魏太子都给俘虏了。马陵大捷之后,孙膑名扬天下。

孙膑面对庞涓的非人迫害,用装疯的办法,留下了有用之身,才会在以后战胜庞涓,成为名扬天下的军事家。这就是常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要告诉人们,凡事要想长远些。身陷囹圄时,要识时务,知进退。而不要在一时的冲动下丢了不应该丢弃的东西。只要留着命在,就还有将来和希望,也只有有着这样大智慧的人,才可以在时机不利的情况下忍受暂时的委屈,以图东山再起。否则人生到此为止,岂不太冤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