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朝前期康熙至乾隆时间创建的书院
康熙时期新建的锦江书院、乾隆时期重建的明代潜溪书院都是由官府倡建,名儒主办,其发展也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
锦江书院是清代成都享有盛名的书院,在成都诸书院、学校中影响最大,历时最久,院址也几无变化,一直位于文庙附近,长期以来作为四川地区最高学府,"为通省作育人材之所"。其师资和毕业生质量较高,"为全川书院之首,规制崇宏,它无与比,名师较多,人才辈出"。学生来源,出于全省内挑选的秀才以上的生员,而无秀才、举人以上资格者,都不得入学。
锦江书院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四川按察使刘德芳,为振兴蜀学,培植人才,在文翁石室遗址上、成都府学之旁,重建讲堂斋舍,取名锦江书院。时"巡抚都御史贝公莅蜀三载,镇蛮既平,公亟欲兴文教以植人材"。除按察使刘德芳捐俸金外,成都县令田轩来,温江县令邱君璋董其役。锦江书院的学生名额,初时,正课五十人,附课五十人,外课视成绩和正、附课人员名额盈缺而定,约二十人,是候补性质。正课月给米一斗五升,银一两五钱;附课生减半;外课生没有津贴和照顾。
康熙六十年(1721),锦江书院的规模有所扩大。四川提学使方觐,又增修了讲堂学舍,招生名额也有所增加和扩大。雍正十一年(1733),清政府下令京师设金台书院,各省省城设立书院一至二所。包括四川锦江书院在内,全国共设立书院廿二所,确定了这些书院是省立的地位,学生生活费,一律由清政府拔给学田供给。乾隆三十九年(1774),四川总督文绶,布政使钱鋆等,又扩大增修书院讲堂,并增置学田地产,作为学生的学习津贴之用。因此,锦江书院的办学经费是比较充裕的。嘉庆二十四年(1819)川督蒋攸铦整顿书院,制订《锦江书院条规十条》,加强书院管理和诸生考核。道光二十八年(1848)学生达到150人。咸丰七年(1857)正附课学生达148人,加上外课学生总数在200人左右。
锦江书院在文翁石室旧址,成都府学侧的建立,使清代成都的文庙地带进一步成为文教区。从嘉庆《华阳县志》所载的"锦江书院图"来看:书院门外庄肃,有照壁,门亦为八字门。书院内部布局极为规整,整体上分为前后四个院落,功能上亦有所区分,内部建筑物更为多样化,既讲究中轴线对称,又通过偏院和奎星阁、后园使得内部环境显得错落有致。前三个院落为学子问学修习之地及教习寓所,在中轴线上设门厅、大堂、牌坊、三公堂、讲堂、还有东廨、西圃;后园为秀丽的奎星阁及后花园,学子斋舍在中轴线两侧的偏院中,三公堂为后院之中心建筑,其内正中设道统神主,两侧为正学、理学名臣神主。讲堂两侧为掌学斋舍,以封建尊卑观念而言,"讲学名公"位尊,居于中间,学子位卑,居于甬道两侧偏院。
锦江书院内环境优美,就环境建设而言,书院内有假山、树木、亭、桥、井等,构织了一幅小桥流水的美妙画卷。书院不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而且能吸引延聘到当时的名士前往讲学,学者彭端淑、高白云、姜尔常、敬华南、易简、杨锡麟、李惺、顾汝修等均先后掌院执教讲席。光绪二十七年(1902),在全国废书院、兴学堂的背景下,四川总督岑春煊宣布结束锦江书院,财产归高等学堂,院址校舍并入成都府中学堂,即石室中学。
潜溪书院,创设于乾隆十二年(1747),院址在成都外东五养乡,外东净居寺,书院后有明初文学家宋濂之墓,侧立二贤祠,祀宋儒赵抃、明儒方孝儒。为纪念宋濂,书院定名潜溪。明代潜溪书院有祀田八百亩,乱后无主,为净居寺寺僧侵占者百有余年,清乾隆十二年(1747),华阳县令安洪德,作育人才,鉴于虽有锦江书院创立于前,而士子求学者甚众,于是查核档案册籍、清理静居寺僧侵占祠舍、田产,促其归还,请予政府立案,设潜溪书院于此。"延名师,设讲席,集生徒,朝夕肆业于其中","一时负笈者户外之履满焉"。
从嘉庆《华阳县志》所载书院图上来看:潜溪书院与净居寺比邻而居,中有二贤祠相隔,书院小巧精致,院门前有虹桥跨溪而过,门旁设有二华表,整个书院有三重院落,第一进门厅设有清风亭,第二进中堂为讲堂,第三进为讲师习所,二三进院落两侧厢房为学舍,后园有宋濂之墓。道光十三年(1874),华阳知县高学濂,以潜溪书院距城五里,每值阴雨道路泥泞,官府主徒行住不便,募资购梨花街屋宇,改建讲堂,把师生迁入新址读书。
(二)嘉庆后成都书院建设
嘉庆道光年间之后,成都创建了许多书院,此时科举为进身之阶,日益受到恢复后的地方社会的关注,成都书院也相应增多了。除地方官吏外,一些士绅加入到书院建设之中,显示了地方社会对国家教化象征的认同和趋附。
芙蓉书院,创建于嘉庆六年(1801),清成都知县张人龙比较重视教育,认为"化民须先隆学校,教士应首重师儒",自捐银二百两,集绅耆募资七千余金,与县儒学教谕王子诏一起筹办,在成都北署袜街拐枣树购民房一所,今帘官公所街省建一公司。扩而新之,建立了成都芙蓉书院。
书院颇具规模,"自门而庭,而讲堂,而山长书斋,诸生书院,共卅余间"。并置买水田二百余亩,"为修脯膏火之资"。芙蓉书院办学有条理,其课程设置也是课经史时艺,但要求严格,"与锦江潜溪遥相辉映"。咸丰三年(1853),经过一些周折,改迁于青龙街墨池书院间壁,有大门、二门、讲堂五间、过厅五间、诸生书舍三十四室、山长寝室五间。拐枣树原芙蓉书院改为帘官公所。
墨池书院,道光元年(1821)创建于汉代扬雄故里,学政聂铣敏游览"子云洗墨池",怀念故人,"遂生办学之念",除自己捐俸,并集资购买前剑南道郑氏私宅,"绵亘三院,内屋二百余间,外空地四亩,后为洗墨池"。把中院作为墨池书院,左为东园,右为廉泉精舍。经过增修补葺,房舍作为讲堂、学舍,其余亭榭作为游览之所,园圃有蔬菜之利,"较之锦江(书院)规模又有别焉"。建立墨池书院是"以补锦江书院之不足","继文翁之兴学,复子云之遗迹"。墨池书院的环境比较幽静,空地较多,花木繁茂,"墨池者既有键户下惟之地,又有赏玩之趣,学者藏修息游地,以共讲所闻,则墨池为最也"。这是一个优美的读书地方。
墨池书院在温江白家碾购有学田七十余亩,房屋较多,前后园租、铺税亦丰,供修脯膏火颇足。道光元年以后,学生参加两科考试,多人中试,办学效果比较显著。大约在聂铣敏离任后的一段时间,墨池书院曾一度衰落,"奈事无专主,不肖之辈人破坏之,各种什物、图书,大量失散,房舍、亭榭日益剥落倒塌"。道光十三年(1833),聂铣敏之子聂有湖、聂有翰派人来川,将房契交县,作为公所,什物、舍宇值万金,以后书院经费日绌,"书院日益衰落,向之月榭风亭渐煤盿荒烟蔓草,向之净几明窗,今且破瓦颓怀矣"。
咸丰二年(1852),地方官准备把帘官公所迁到墨池书院,地方人士反复要求,愿意将原芙蓉书院地址作公所,墨池多余之地为芙蓉书院。经批准,芙蓉书院从拐枣树迁入墨池书院,中间划墙,右为芙蓉书院,左为墨池书院,外仍悬墨池书院匾额,中留一堂为聂公祠(聂铣敏祀祠)。学使何绍基将公所迁往拐枣树芙蓉书院原址,为帘官公所。"墨池书院之名不废,芙蓉书院在于其右"。
元音书院创建于嘉庆十二年(1807),在华阳县治东三十里,旧慈音寺,寺僧不肖,成都知府张敏树把寺僧驱遂,改为书院,有田二十余亩,岁入租以为膏火学习津贴。
尊经书院由士绅创办,同治十三年(1874)四月,洋务派官僚、工部侍郎、丁忧在籍的本省兴文人薛焕,联络官绅十五人,上书四川总督吴棠和四川提督学政张之洞,提出当时的省城锦江书院,主要以学习制艺八股文为目标,不符合时代要求,请求再创办一所书院,以便继承文翁之教,培养人才,以"通经学古课蜀士",定名为尊经书院。薛焕等人的请求,得到清廷批准后,筹款购地,在省城南门石犀寺附近,即南较场,修建尊经书院。学生来源是由省内各府按比例在秀才、贡生等资格的人员中选送。由于经费来源流裕,除了拔盐税公款的盈余外,还有数百亩学田,学生不交学费,还规定每个生员领"膏火"银子四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