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让孩子好好睡一觉吧
三个月的婴儿不会睡觉
我们看着刚出生的婴儿常说“瞧这孩子睡得多香”,可是从科学角度看,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因为,婴儿出生三个月内还不知道睡觉。
“睡觉”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时候进入我们的大脑的?在开始一般意义上的睡觉之前,我们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休息的呢?
先来看看腹中的胎儿。一般在受精后30~50天胎儿的大脑中开始形成雷姆睡眠中枢,有人就以此认为胎儿从此开始有了睡眠。胎儿眼部周围肌肉较早发育成形,有人就认为眼球形成意味着快速眼球转动成为可能,由此认定胎儿从这时起就有了雷姆睡眠。确实从胎儿时期就开始出现一些睡眠的“苗头”,器官的发育也提供了可能,但是,我们无法断言这些现象是睡眠的机能体现。我们很难定义在母体中的胎儿是否处于睡眠状态,最多只能从身体的活动大致推测是睡还是醒,但仅仅是推测而已。即使睡眠所需的生理条件已经具备,但是它们既不够成熟,也无法确认它们的功能与一般认定的睡眠同等。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胎儿时期还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睡眠,还处于准备阶段。
接下来是新生命的诞生,婴儿呱呱落地。
虽然新生儿已出现类似于睡眠时的脑波,但此时的脑波还未定型,达不到反映大脑意识水平的程度。成人的脑波中有α波、β波等各种不同类型,通过不同波形的组合可以判断睡眠的阶段和种类。而婴儿的大脑未完全发育成熟,脑波还不足以反映大脑活动水平。一直到出生三个月之后大脑才发育成熟,开始一般意义上的睡眠。
婴儿的睡眠特点
下面我们来看看婴幼儿与成人的睡眠差异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首先,睡眠的名称不同。区别于成人睡眠,婴儿时期的无雷姆睡眠被称为“静态睡眠”,雷姆睡眠被称为“动态睡眠”。成人的无雷姆睡眠分四个阶段,而婴儿的静态睡眠还看不出明显的阶段划分。本来雷姆睡眠应该是身体完全放松的阶段,把它称之为“动态睡眠”,似乎有些矛盾。其实,这里的动态,指的是大脑的活动处于活跃状态。所谓的静态睡眠,也就是指大脑相对处于安静状态的睡眠。
其次,睡眠时的身体活动不同。前面说过,成人的雷姆睡眠时的身体活动是指眼球的转动,而处于动态睡眠阶段的婴儿的身体活动就要夸张得多。不仅眼球在眼皮下快速转动,而且嘴角似微笑般地翘起,有时嘴还会一张一合,面部表情极其丰富。有的人把这种婴儿睡觉时看似微笑的可爱的表情称作“天使的微笑”。动态睡眠的所谓动态,也包含了“表情动态”的含义吧。
第三个不同点在于无雷姆睡眠和雷姆睡眠的组合方式。成人从无雷姆睡眠的浅睡阶段开始,程度渐渐加深,然后转为雷姆睡眠。可是婴儿却往往从动态睡眠开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宝宝吃奶吃到一半,以为他正吃得香呢,再看他已经沉沉睡着了;或者刚才还在对着妈妈笑,一会儿工夫就靠在妈妈怀里睡着了。抱着宝宝有时会突然觉得手臂一沉,这是宝宝进入动态睡眠的标志。
第四点不同是睡眠时间的多寡。婴儿一天睡十六小时,相当于成人的两倍。
第五点是动态睡眠所占的比例。婴儿睡眠时间的三分之二是动态睡眠。动态睡眠随着年龄的增长转变为雷姆睡眠,但时间长短恰与年龄增长呈反比,至成人时减至总体时间的五分之一,之后便不再有大的变化。
第六点是睡眠方式不同。白天活动,夜间休息的人体生物钟还未在婴儿体内形成,所以他们的睡眠不分白天黑夜,以时续时断的方式进行。
睡眠促进大脑发育
人类出生时的状态非常不成熟,与出生后立刻就能站立视物的动物相比,需要成人的保护,离独立生存所需的发育程度还很远。尤其是大脑的发育还未成熟,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与成人的大脑同等构造,
大脑发育未成熟,就难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睡眠。前面多次提到,睡眠与大脑关系密切,因此10岁以前的睡眠还只能算是“不完全的睡眠”。不成熟的大脑和不完全的睡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大脑不存在睡眠亦不存在,睡眠不存在,大脑的发育也无从谈起。大脑与睡眠在各自的发育过程中相互配合,大脑发育成熟一点,睡眠的质量就更进一步,同样,睡得好了大脑就发育得更好。我们的一生就是大脑与睡眠相互连动的过程,两者关系在婴幼儿时期尤为密切。前面提到,婴儿的雷姆睡眠称为“动态睡眠”,无雷姆睡眠称为“静态睡眠”。一般地说,动态睡眠的作用在于促进大脑发育,而静态睡眠的作用在于保护大脑。在大脑发育还不完全的婴幼儿时期,促进大脑发育要比保护大脑更为重要。对于孩子来说,塑造大脑神经细胞的沟回,改善大脑“硬件”是当务之急。在大脑成熟的10岁以前,大脑的发育完全依靠睡眠。虽说大脑发育发达与否,并不是致命的问题,但大脑中的“硬件”和“软件”是否高效地配置和运转,肯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和成人相比,婴儿的动态睡眠占睡眠总时间的比例就要相对高得多。
人类的大脑从出生到完全发育需10年左右时间,其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就是雷姆睡眠。随着大脑发育成熟,孩子开始对事物充满好奇,并动脑思考,模仿大人言行,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是大脑积极思考活动的证明。大脑在活动中成长,也就是用得越积极,大脑发达程度越高。大脑使用了,就得保养。不仅要促进大脑发育,更要重视大脑自我保护自我恢复的功能。这就需要依靠无雷姆睡眠。
刚出生的婴儿,发育大脑是首要工作,因而必须保证大量的雷姆睡眠。随着大脑的日渐成熟,大脑的使用时间越来越长,保养大脑也成为重要的不可忽略的步骤。这样,雷姆睡眠时间迅速减少,无雷姆睡眠开始活跃。无雷姆睡眠是生物不断进化的结果,是一种后天型的“新式睡眠”,这是动态睡眠时间长的另一个原因。相对来说,雷姆睡眠则是生物固有的传统型的“旧式睡眠”。像鱼、蜥蜴之类的生物的休息方式就是雷姆睡眠,以保持身体不动为主要目的。雷姆睡眠可称得上是睡眠方式的“老祖宗”。婴幼儿的动态睡眠就相当于这样的雷姆睡眠。
由此看来,睡眠对于幼儿就好比乳汁,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是“安置”并“调试”大脑的主要手段。如果剥夺了婴儿的雷姆睡眠结果会怎样呢?研究人员用白鼠做了个实验:将白鼠幼崽置于可以自由进入无雷姆睡眠却无法自由进入雷姆睡眠的环境中,观察它们的成长,我们会发现,它们比普通的白鼠大脑发育迟缓,认知水平低下。由于睡眠对于大脑的重要意义,所以,重视孩子的睡眠时间就等于重视孩子的大脑。
如果想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就该从幼儿时期的睡眠抓起。不及时纠正睡眠规律,就是在损害大脑。如果一个人大脑发育不健全的话,那他的人生会是怎样的呢?情绪不安定,智力缺陷,逃课旷工,欺凌自闭症等人际关系处理障碍,都有出现的可能。无法顺应社会生活的结果,只会给人生带来危机。
多睡是否能长个儿
我们前面谈到,睡眠对于婴儿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占幼儿睡眠时间三分之二的雷姆睡眠(动态睡眠)对生成大脑沟回的重要作用。那么,幼儿的无雷姆睡眠作用又如何呢?
刚出生时的婴儿雷姆睡眠和无雷姆睡眠的比例是二比一,成人时的比例则转变为一比四。从3~4岁开始,雷姆睡眠减少,无雷姆睡眠增加。而且,儿童时无雷姆睡眠中第三和第四阶段的深层睡眠时间很长。相反,老年人的深睡则较少。无雷姆睡眠越深,保护恢复大脑的机能越有效。儿童之所以能够熟睡,正是积极用脑、积极护脑的结果。
深层无雷姆睡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恢复大脑。深层无雷姆睡眠增多时,儿童发育所需的成长荷尔蒙大量分泌,还能促进身体的发育成长。在间脑的指令下,脑垂体大量分泌出成长荷尔蒙。由于间脑中含有熟睡控制中心,在熟睡的同时,大脑就能有效调节使成长荷尔蒙的分泌与之同步。
这样,熟睡时不仅发育了大脑,身体也得以积极地成长。数据证明,睡觉时成长荷尔蒙的分泌促进了骨骼生长,使个子增高。看来,睡眠还是促进身体成长的必要条件。
婴儿时期,无雷姆睡眠的深浅阶段不明显,成长荷尔蒙是否只在深层无雷姆睡眠阶段分泌难以断定。从4~5岁开始到10岁这个阶段,深层无雷姆睡眠和成长荷尔蒙的联动关系越来越清晰,常言道,“多睡长个儿”,就是这个道理。
一般来说,深层无雷姆睡眠在睡着后的两个睡眠单位,也就是过了三个小时时出现的频率较大。如果每三个小时重复一次睡眠苏醒过程,使大脑总处于入睡后三个小时的状态,是否就能引起多次深层无雷姆睡眠以获得大量的成长荷尔蒙呢?
答案是否定的。一旦经历了最初的深层无雷姆睡眠,以后再怎么重复睡眠苏醒的过程,也无法人为地引起深层无雷姆睡眠。因为大脑判断深层无雷姆睡眠的需要已经得到满足,即使再人为设置睡着后的三个小时也无济于事。大脑会作出这样的判断:“今晚已经有过深层无雷姆睡眠了,今天的成长荷尔蒙应该够了吧”。于是,从睡眠中断处继续,而不会从头开始。
熟睡时分泌荷尔蒙的机能在成人后仍然存在。成人时期的荷尔蒙分泌不再是为了长个而是补充皮肤细胞等新陈代谢所需。女孩子常说的“多睡觉有利于皮肤保养”确实有道理,因为睡觉时成长荷尔蒙的分泌有助于皮肤的新陈代谢。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深层无雷姆睡眠时期都是成长荷尔蒙分泌最旺盛的时期。深层无雷姆睡眠时睡得最熟,熟睡有助于成长。所以,让熟睡的孩子好好睡一觉吧,不要随意叫醒他。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如果孩子起居无规律,那么是大人的责任。本来睡眠的形式就多种多样,再加上现代社会个人生活习惯各不相同,睡眠的时间规律变得愈加复杂多样。前面说过,要求孩子按照统一的时间表生活起居,是违反生理规律的不科学的做法。那么,是不是对孩子的起居放任自如,想睡的时候就让他睡,想起床的时候让他起床,就是最科学的呢?我们对孩子的睡眠到底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