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思想论集
1123500000008

第8章 《药地炮庄》成书考(2)

这的确是个问题。与此相关,还有一点同样值得思考:道盛身边好《庄》、注《庄》者并不少,他何以偏偏“托孤”于方以智呢?

大别《发凡》曾经提到:“薛更生、陈旻昭时集诸解,石溪约为《庄会》,兹乃广收古今而炮之。”石溪法名髡残,受衣钵于道盛。陈旻昭即陈丹衷。薛更生,名正平,钱谦益《有学集》卷三十一载其墓志,称“少为儒,长为侠,老归释氏”。《天界觉浪盛禅师语录》卷十有诗题曰“薛更生居士颂予《庄子·天下》篇,喜而和之”,可知更生亦是好《庄》者。三人既然都有与《庄子》相关的著作,道盛岂有不知之理?他不“托孤”于此三人,却选择了刚刚到来的方以智,这岂不是有违常情吗?

当然,如果方以智此前已有与《庄子》相关的著作并深得道盛欣赏的话,那就另当别论。

查方以智入关前的作品,能够与“炮庄”扯上关系的,只有他在五老峰所拟的两篇《向子与郭子书》、《惠子与庄子书》。《浮山文集前编》卷九“岭外稿下”收有《书〈庄子〉后》一文,让我们知道方以智虽在颠沛流离之中,仍常读《庄子》。但也仅此而已,寥寥三百字并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作为“癸巳入关笔”的《象环寤记》,讨论的话题及所用术语如“蒙媪”、“象环”等,的确与《庄子》相关,文中也曾借外祖之口谈到自己小时就很喜欢《庄子》:“汝丱时,汝祖督汝小学,汝曰:‘旷达行吾曲谨。’吾呼汝头陀,汝曰:‘逍遥是吾乐园。’全以庄子为护身符,吾无如汝何。”但《象环寤记》毕竟是“入关”之笔,性质上也不属于“炮庄”之作。除非方以智还有什么解《庄》之作彻底失传,否则他呈给道盛的只能是五老峰二书。

其实,个人以为,有此二书,已经足矣。在《向子与郭子书》中,方以智说:“庄子者,殆《易》之风而《中庸》之魂乎!”在《惠子与庄子书》中,他进一步发挥道:“义精仁熟,而后可读《庄子》。蒸湆《六经》,而后可读《庄子》。则《庄子》庶几乎饱食后之茗荈耳。”这和道盛在《庄子提正》中的说法如出一辙:“夫论大易之精微、天人之妙密、性命之中和、位育之自然,孰更有过于庄生者乎?”“庄生所著,虽为六经之外,别行一书,而实必须辅六经,始能行其神化之旨也。使天下无六经,则庄子不作此书,而将为六经矣。”住在五老峰巅的方以智,有否读过道盛“久布海内”的《庄子提正》,我们不得而知。假若没有读过,竟能得出如此一致的结论,说明两人对《庄子》本有相似的判断。假若曾经读过,那也没有问题,毕竟和道盛身边的那帮弟子、朋友不同,方以智的这些看法是仅凭阅读和思考而得到的。可以想象,当两人有机会面谈时,心灵的感通恐怕早已超出言说之外。道盛因此而“托孤”于方以智,应该是件顺理成章的事儿。

剩下的问题就是,《向子与郭子书》、《惠子与庄子书》是否可以如传笑那样称作《炮庄》?如果可以的话,那么方以智投奔道盛前,当然早就开始了《炮庄》的写作。个人觉得,此问题的要害其实源于我们对“炮庄”二字的理解。“炮庄”可以指一部著作,也可以指一种活动或工作。如果像前面那样,一律把传笑所说的“炮庄”解读为“《炮庄》”,那就必须承认《药地炮庄》并非始作于竹关。如果把传笑所说的“炮庄”解读为“炮《庄》”,解读为对《庄子》一书的炮制,那么一切的困难都将迎刃而解:《向子与郭子书》、《惠子与庄子书》当然都是对《庄子》的“炮制”。既然此二书本来就是所谓的“炮制”,那么称竹关时期开始的解《庄》为“支鼎重炮”,也就没有任何不妥。

总之,方以智在投奔道盛之前,已经有过解《庄》的尝试。由于这种解读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注释,方以智和他的弟子们统称之为“炮”。这种说法深得道盛之欣赏,后者遂把自己对《庄子》的评、提转交给方以智,由他来完成对《庄子》全书的“炮制”,这大概就是方以智编纂《药地炮庄》一书的缘由。

至于说方以智在五老峰巅,是否有过炮制《庄子》全书的计划,从现有的文献中根本找不到任何的蛛丝马迹。我们所知道的只是,自从接受了道盛的托付之后,方以智花费了大量精力去编纂《炮庄》。下面的记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一过程:

(1)老父在鹿湖环中堂十年,《周易时论》凡三成矣。甲午之冬,寄示竹关。穷子展而读之,公因反因,真发千古所未发。万物各不相知,各互为用,大人成位乎中,而时出之,统天乘御,从类各正,而物论本齐矣。复予蓍筒而铭之,曰:“蓍卦之德,退藏于密。即方是圆,两行贞一。”不肖子以智时阅此论,谨识之以终卷。

此条编在《炮庄》卷一的末尾、《齐物论》“庄周梦蝶”段的后面。“甲午”年为顺治十一年(1654),方以智闭关高座寺看竹轩的第二年。整段话讲的是父亲方孔炤寄示《时论》一事,但无意间却透露了《炮庄》的进度。经过一年左右的工作,他刚刚完成了全书的第一卷。

(2)藏一曰:世道交丧矣。拘方约结,终缚生死。荒冒废学,差别茫茫。……大师庐墓合明,幸得朝夕,剥烂复反,乃叹曰:大道易简,私黠乱其神明。备物无我,善刀无敌。学问饮食,享其性天。消息时行,何用跃冶乎?因合录之,时自省览云尔。自有仁智夙愿者,总持幸甚。圉噩岁涂,黄林学者左锐识。

这段话摘自《炮庄·总论中》篇的末节。《总论中》篇分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开头是三位高僧的庄评,篇幅较少。后面的内容有一个标题叫《黄林合录》,编录者自称“黄林学者左锐”。据《青原志略》、《周易时论合编》诸书,左锐,字藏一,桐城人,乃方以智好友。左锐此文的编录有时间(“圉噩岁涂”,指的是丁酉年十二月。这一年为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有地点(“庐墓合明”),假若它原本就属于《炮庄》的一部分的话,那么可以肯定,方以智在守丧三年中仍在延续竹关时期的工作。假若它是后来才编入到《炮庄·总论中》的,也没有问题。因为此文中有大量的关乎庄子的内容,譬如开头第一句话就是“敢问《易》与庄、禅分合,可得闻乎”?其他如“虚舟子曰:柱、漆无所不包,而意偏重于忘世”。、“吴亚侯曰:仙定,出世之死法也。庄禅,出世之圆机也”、“沈长卿曰:庄子散人,则语不犯正位”、“休翁曰:读《六经》后,彻《庄》透宗,再读《六经》,即非向之《六经》矣。妙在怒笑之余,别路旁通,乃享中和之味”等等,可谓举不胜举。这些都说明,方以智庐墓期间,除了与子侄一道重编父作《周易时论》外,也一定没有放下恩师交给他的“炮庄”任务。

(3)吸尽西江水,东流不到家。阶前如见佛,座上便拈花。颜色成枯木,愁心结乱麻。趋庭无别语,开示总《南华》。

此诗乃方以智第二子中通所作,诗题曰“庚子同四弟省亲寿昌”。诗末有小注,“时老父著《药地炮庄》”。这是迄今为止最明确的著述记录。庚子为顺治十七年(1660),距离庐墓结束已有两年。此时的方以智主要行脚于江西南城一带。他之所以“开示总《南华》”,可能与恩师的去世有关。去年秋天,道盛禅师圆寂于南京。加快《炮庄》的撰写进度,也算是对恩师嘱咐的一个交代。

(4)药地愚者唾此糠粃,一怒一笑,且三十年。五十衍《易》而占之曰:用九,见群龙无首。

今日登黄龙背,饮南谷茶,诵《逍遥》一过。四围苍翠欲滴,白云西来,平浮竹槛,万峰在下,出没有无。忽忆张浊民拈郑亿翁句曰:天下皆秋雨,山中自夕阳。

这两段话分别见于《逍遥游总炮》和它的眉批。“五十衍《易》”用孔子学《易》之典,说明方以智此时已过五十。方氏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下推五十年,刚好就是上条中通所说的“庚子”年。这说明《总论》下篇的七篇《总炮》,当作于方以智五十岁之后。这一点也得到了眉批的验证。所谓“南谷”,指的是江西新城南谷寺。据乾隆朝《建昌府志》载,康熙元年(1662),方以智正是该寺的住持。因此登山饮茶、吟诵《逍遥》,一切都顺理成章。苍翠欲滴,万峰出没,看上去又是多么的惬意!不过,“忽忆”二字早把人拉回到了现实当中:张浊民即张鹿征,崇祯朝官锦衣卫千户。煤山变后,殡于西华门,百官无至,唯鹿征缞服哭临,守梓宫不去。后为道士,终身素衣冠,自言先帝仇未报,服不可除。郑亿翁即郑所南,宋亡后终身不娶,时时向南恸哭,所著《心史》,字字血泪。面对良辰美景,适意逍遥之际,涌上心头的却是亡国遗恨,此时方以智的复杂心情,又岂是借《庄子》放浪形骸者所能知?

(5)往年惠到《时论》,恨生未从尊公伯父游。象数几微,蒙惑罔测。今即未谓遽窥什一,要如神珠置浊水中,不渐次湛清不得也。闳论秘义,括举两间,大至此乎!广至此乎!糠秕之引,恐非末学敢任,幸择人畀之。再承贶《寂历图》及《炮庄》大刻,实变化《时论》而出之者。翁兄力大解捷,如香象蹴蹋,岂蹇驴所及?又如冥室中炽然慧炬,何幽弗照,岂萤火比朗?宜弟方之蔑如也。而六十年来,如醉如梦已矣,悔何益矣。黄海幽胜,未尽余喘,尚浮沉其间,翁兄其无忘东来为我稍施针砭乎?

公既赏《庄》而读《易》,何不以《炮庄》激扬、以易几征格之乎?特奉一部,并致商贤。还当久住青原,获真益也。

这两段话皆摘自《青原志略》卷八。第一段出自沈寿民《寄青原药地大师书》,第二段出自传笑《与刘雪林》。沈寿民也是安徽人,方以智老友,施闰章之师。传笑的情况,已见上文。两人皆提到《炮庄》大刻,说明此书早已印刷流通。从沈氏书的标题及传笑书中的“还当久住青原”,可知此时的方以智已是青原山净居寺的住持。方以智正式入主青原,始于康熙三年(1664)年底,萧伯升也于同年捐资刊刻《炮庄》。在此后的数年间,方以智的师友和弟子们常常在书信或交谈中提及此书。最有趣的是,作为易堂九子之一的彭士望,竟然还于梦中作过“炮庄诗”:“曾从天际别,动辄八千秋。自古谁青眼,于今已白头。赋诗全是怨,读史近能羞。要与鲲鱼说,南溟尚可游。”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炮庄》一书曾给时人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总之,作为十年心血的结晶,《药地炮庄》得以定稿流通,既是对道盛禅师付嘱的完成,更是方以智对自己晚年思想的一个总结。方氏常常要求弟子们细读此书,原因恐怕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