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我们的孩子缺什么
1149500000003

第3章 独立自理能力欠缺,家庭传统教育模式亟待完善(2)

自立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更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需要。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终其一生,可能只是一个悲剧。

--教育家陶行知

2001年冬天,一篇题为《王威,你可以听到你的妈妈在哭泣》的文章,以通版的篇幅出现在《燕赵晚报》上。

王威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受到两代人的呵护。家人不允许孩子随便下楼,到后来王威习惯了不下楼,所有的事情都在家人的安排下进行,从上学到参加工作,再到恋爱。家人无比爱着王威,王威也理解并感激家人的爱。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威越来越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感到自己好像一个爱的玩偶。这种痛在他的内心深处暗暗滋生、生长,最后到了王威不能承受的程度。

心理上长期的压抑和痛苦,最后演化为王威的神经系统异常。家人带着王威奔走于全国各大医院,均没有改变。

后来,家人带着王威走进心理门诊。心理医生建议让他的父母给王威创造一些自主、自立的条件。王威的母亲遵从医生的建议,王威的情况也有所好转。可是,毕竟积习难改,不久王威又旧疾复发。几经反复,经过痛苦的抉择,王威给父母留下了一封长信后,离家出走。

从王威出走到这篇报道的发布,已经有三年的时间,家人没有得到王威的一丝音信。王威毫无社会经验,生活不能自理,再加上他那内心巨大的痛苦,王威的下落不能不让人揪心。

据说王威是敏感、有悟性而略显软弱的人,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人肯定对自己的处境以及别人的评价极为敏感,而且惯于自省,我们从报道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王威的自责和负罪感。同时,我们又知道王威是缺乏独立能力和软弱的人,而且他的失控证明了他自制力的低下。习惯性的依赖心理、意志的薄弱,必要能力的缺乏与强烈的自主自立需要和愿望形成了尖锐而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对矛盾由来已久,而且异常强烈,这个时候王威的自省习惯和超人的悟性反而让王威精神上的挣扎更加痛苦。

王威对自己处境的清醒认识,准确的表达以及他强烈的改变自己的愿望,证明了王威身上存在着诸如天赋、理性等优良的素质。然而是什么使本该优秀的王威走上了离家出走的不归之路呢?根源在于家人对他自小的过度呵护和溺爱。

王威家庭的溺爱不是一般的溺爱,不仅有求必应而且一切包办,否则他不会习惯于连家门都不愿出。这种爱不仅剥夺了王威的自主自立,还剥夺了王威的坚强、王威探索的天性、王威的成熟、王威的优秀。

今天,虽然王威这样的悲剧属于个例,但是像王威这样受着父母过度呵护的孩子却不在少数。自主自立是一个人的精神需要,破坏孩子自立的条件,就破坏了孩子尊重自己、拥有自己和发展自己的基础。

自主自立是孩子的需要,孩子在自立中增长自己的力量并由此获得自尊和价值感,但是这种需要被长期压抑就会萎缩,或许有的父母会说:“我发现自己的孩子并不能自主自立,事事都依赖我。”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相反渴望独立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是父母们不恰当的代劳和给予促成了孩子依赖的习惯。

每当一个母亲在帮助她的孩子穿衣服时,孩子说:“我自己能穿衣服。”但是母亲说:“我帮你穿吧,我没有时间等你”,“你太小了。”这样,孩子渴望自主自立的愿望就会被父母的命令所抑制。如果孩子不依赖父母,父母就不赞许孩子,当父母不赞许孩子时,孩子必定也不会赞许他们自己,因为人幼年的价值观是依赖于父母的态度形成的。这样孩子就接受了父母强加给他们的依赖心理,但是父母却认为“我的孩子从小就依赖别人。”明智的父母应把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因为孩子的自主自立是父母永远代替不了的东西。

6.让孩子懂得劳动的价值

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

对于劳动的重要性,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家长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让孩子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和劳动的重要价值,给孩子提供劳动的机会,会对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有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经过长期追踪调查、共同研究后发现:热爱劳动的孩子与不热爱劳动的孩子在性格、爱好和人生、事业上存在很大差异,热爱劳动的孩子和不热爱劳动的孩子长大后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

但是,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养成了溺爱孩子的习惯,忽视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孩子逐渐形成了好逸恶劳的坏习惯,甚至一部分孩子连生活都难以自理,更不要说长大后适应社会了。

多家媒体曾经报道过东方神童魏永康被中科院勒令退学的新闻。这位神童两岁时就能认识1000多个汉字,4岁掌握初中文化,8岁上县属重点中学,13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湘潭大学,4年后又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硕、博连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三年后,中科院以魏永康不能适应研究生学习为由,劝其退学。

事实上,魏永康在学习上的不适应只是一方面,更为不适应的是在生活自理方面。据悉,在魏永康大学4年学习期间,有3年是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即使到了第四年魏永康搬到了学生宿舍,妈妈仍然形影不离。大学3年期间,魏永康还像初中生一样,生活自理问题都由母亲一手包办,吃饭、穿衣、洗澡、洗脸、端碗等仍要靠母亲帮助。

当今中国独生子女居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基本不主张和鼓励孩子去做家务。具体来说,家长的以下行为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孩子对劳动的认识:

①鄙视普通劳动者。一些家长经常这样教训孩子:“你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没出息,就让你去扫马路、当工人!”于是在孩子心目中,普通的体力劳动就成了“下贱”的代名词。

②孩子太小,与劳动无关。孩子想帮妈妈做点事时,妈妈却说:“去去去,小毛孩子能干什么?别给我帮倒忙,不用你插手!”不少父母总觉得“劳动”离自己的孩子太远,无意之中挫伤了孩子的劳动兴趣。

③重智力、轻劳动习惯的培养。例如认为孩子作业负担已经很重了,不要再给他增加负担;有些家务太危险,怕孩子出事;等等。从孩子方面来讲,则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的实践锻炼,使他做不好,不会做,没有劳动兴趣,更愿意依赖父母。

④不注重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家长误认为电气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不论社会工作还是家庭生活,需要劳动越来越少,现在不必让孩子劳动。其实,高科技化前提下的劳动并不是轻松的。家长只要想一想,为什么有人在电脑前晕倒,就会知道坐在电脑前的工作,其体力和脑力的消耗是非常大的,没有经过劳动磨炼的人,很难胜任。

⑤用劳动惩罚孩子。有的孩子平时根本没有做家务的习惯,偶尔考试没考好或者在外面淘气了,家长就用干家务活儿作为惩罚手段,这样使孩子从小就对劳动产生了不良的心理定势,即使家长有心培养孩子的劳动观点,也很难调动起孩子对劳动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