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屋前的院子,紧闭的门;在一个废弃的油桶后,一个小男孩在等待。
导演:洛朗·阿夏尔(Laurent Achard)
制片:Hatari & Arte(法国)
片长:9分钟
出品时间:2004年
主演:Pierre Baux,Martin Buisson,Mireille Roussel
获奖记录:
2004年巴塞罗那独立电影节最佳故事短片
2005年法国克莱蒙·费朗国际短片电影节最佳短片(国内组)、最佳音效奖(国内组)、评论奖(国际组)
2006年恺撒电影节最佳短片提名
初冬时节的乡村,褪了色的房墙和草地,四处无声。天空也没有太阳,房子左侧是伫立的枯枝和低调的车棚,被遴选在《惊恐,小猎手》取景框里的都是些萧条元素。小男孩八九岁的光景,蓝色的夹克衫。没有心思在院子里乱跑的他,头笼着膝盖就地而坐。
有种不寻常的寂静凝固了院子里的空气,也构成了影片的悬念所在。在《惊恐,小猎手》里,寂静的不只是景物、角色(男孩、猎狗和母亲,都被特殊的情景限制了活动范围),还有时间和见证这一切的固定镜头。《惊恐,小猎手》只有一个镜头,持续了9分钟,并且也无任何镜头移动,像在院外远观却无能为力、无法介入的某双眼睛。
不久,男孩起身,在院子里踱步、朝窗门喊了几声“妈妈”后转向车棚里。母亲从屋里端出一盆衣服来晒。男孩就从车棚里快速转出,坐到母亲的不远处看她。母子之间无话。事情的真正发生是在影片的后半部。母亲晒衣服晒到一半,屋里传来“我操”的粗重男子声。母亲进屋。接下来的一切都要在画外音里进行。
被隔绝在屋外的男孩这时也像我们一样,成了事件发生的见证人和纯粹的听众。他怔怔地立在院子远处,背对着我们缩成一个很小的点。但是距离和拍摄方位(背对)都没有影响我们和他之间的共振;影片中出现一股磁铁般的力量,把我们牵引到他的位置,切身地体验暴力中的恐惧。
《惊恐,小猎手》对电影最基本的因素(影/音)作了最简朴的发挥,几乎由一半的画面和另一半的声音交替而成,算得上是电影史上最省事最不花钱的案例之一。不着一面,画外音以惨叫、殴打以及锅碗瓢盆的摔掷声鲜明地塑造了残暴、张狂的父亲形象。暴力声接着在火车的轰鸣声中扩升、达到极致。火车声算是影片唯一掺入的“特效”音,暗藏了戏剧化的功能。
等暴风雨过后,母亲无事似的出来继续晒衣服,男孩回到最初的位置,头笼膝盖就地而坐。影片暗示那些刻骨的厮打哀叫不过是屋子内外的寻常风景。这种对暴力的暗化处理,巧合地佐证了导演文温德斯(Win Wenders)的观点,“我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便是,总希望要把表达的东西展现在视野里,尤其是在暴力领域……”
导演档案:洛朗·阿夏尔(Laurent Achard),1964年出生。法国导演、剧作家。从外省到巴黎,在电影界以做短片自学成才。导演作品:《死人知道什么?》(Qu’en savent les morts ? 1990,短);《星期天或幽灵们》(Dimanche ou les fantòmes,1994,克莱蒙·费朗评委会奖,短);《天竺葵之味》(Une odeur de géranium,1997,短);《比昨日更多,比明日更少》(Plus qu’hier,moins que demain 1998,长片,获多项国际奖);《惊恐,小猎手》;《风葬的童年》(Le Dernier des fous,2006,长片,法国“让·维果”奖最佳影片,洛加诺电影节最佳导演银豹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