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兴趣决定孩子的能力
1225300000008

第8章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好奇心是孩子兴趣的源泉

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往往是

孩子认知的开始。孩子的好奇心是引导孩子去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起因,是孩子全面认识事物的起点。父母不但要引导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而且还要对孩子的好奇心加以培养,激发孩子对陌生事物的兴趣,这样才能真正地全面了解事物,准确地掌握相应的知识。好奇心是孩子求知欲的表现,是孩子兴趣的内在性动机。作为父母,需要满足一下孩子的

一、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

好奇是孩子兴趣的起点,是孩子兴趣的源泉。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究新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人类的好奇心是科学的起源,好奇心的不断产生又不断摆脱,正是科学上的不断发现、不断创造的过程。居里夫人把好奇称为“学者的第一美德。”法国作家法郎士认为:“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美国的著名科普作家阿莫尔夫说:“科学始于好奇”,“好奇的探究会引起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这是孩子的天性,是需要父母来保护的。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百般逼问”总是无奈地摇头,有时候甚至会因为孩子的问题奇怪而加以训斥。很多父母都知道孩子有好奇心是好的,能够激发孩子的求知欲,父母也经常会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孩子有的问题却让父母感到头疼。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很多东西是没法教的,老师教不了,父母教不了,需要孩子去体会,去自己认识,去领悟。孩子既然有好奇心,那么,父母就要善于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自己去探究问题的答案,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曾有一位妈妈无法忍耐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孩子有时甚至会自己动手验证,所以破坏了很多家里的东西,妈妈为此头疼不已。

原来,这个孩子有非常强的好奇心,而且特别喜欢动手验证自己内心的想法。由于孩子年少无知,所以因好奇心驱使经常会破坏一些东西。

后来,妈妈通过咨询教育专家,对孩子的态度有所改观。孩子在妈妈的保护下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一天孩子在阳台上玩,突然心血来潮,想看一看妈妈养的那些花埋在土里的根长得是什么样子,于是,孩子把花连根拔了。

妈妈回来后,看到这些自己辛辛苦苦养了很久的花的现状,本想骂孩子一顿,但是,转念一想:花都没了,何必还要因为花来教训孩子呢?于是.妈妈对孩子说:“你知道这些花为什么开得这么鲜艳吗?”孩子摇摇头。妈妈说:“因为这些花的根在土里吸收了水分和营养,所以,才能开出这么好看的花。但是,如果根离开了土壤,你知道花会怎么样吗?”

孩子说:“那就开不了花了。对不对?”

妈妈说:“对,而且,花还会死掉。花就像我们一样,每天都得喝水、吃饭,根就像是花的‘嘴’,懂了吗?”

孩子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明白了,我以后不拔花了。”

说完,孩子和妈妈一起把花重新种进花盆里。妈妈并没有因为孩子一时的错误行为而对孩子横加指责,这样不仅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而且也让孩子学到了知识。孩子也开始像妈妈一样每天照料这些花,妈妈养花反而多了一个小助手。

柏拉图曾说:“好奇是知识之门。”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好奇心是孩子踏进知识殿堂的第一步。与其说好奇心是知识之门,不妨说好奇心是打开知识之门的一把钥匙。孩子本身有着非常强的好奇心,好奇心是知识的萌芽,让孩子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快乐和成长。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母亲买回家一块手表,但是,孩子却趁母亲不注意,把刚买的手表当做玩具给拆了。母亲非常生气,狠狠地教训了孩子一顿,而且还将孩子的这种行为告诉了孩子的老师。

孩子的老师却幽默地说:“恐怕中国的一个‘爱迪生’被枪毙了。”

孩子的老师对母亲分析孩子的行为:“孩子的这种行为本身没有错,这是孩子创造力的表现,您不能因为这样的事情来教训孩子,要尝试去解放孩子的双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他从小学会动手动脑。”

母亲问:“那现在该怎么办?”

老师说:“手表肯定要去表店修的,不妨让孩子也去,也好让孩子学习一下,这样修表店就成了孩子的课堂,修表匠就成了老师,孩子就是学生,修表的费用就当是学费了,孩子的好奇心也会因此得到满足。”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发生在半个多世纪前。故事中的那位老师,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作为父母,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内在性动机,孩子兴趣的培养更离不开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本来就强,而且特别容易被激起,家长只要稍微刺激一下孩子的好奇心,说出一点孩子不了解的知识,孩子的好奇心马上就会强烈起来,情绪随之高涨,一定会搞明白那些知识。

即使父母没有时间,孩子也会自发主动地去寻找那些不了解的知识。这是因为孩子的好奇心是孩子兴趣的内在性动机,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这时的学习,对孩子来说,不是老师和父母给自己的负担,而完全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成为孩子的一种心理需求。

二、好奇心是孩子兴趣的源泉

有了好奇心,孩子的求知欲才会更强烈。孩子天生有好奇心,如果孩子一直没有好奇心,对新奇的东西无动于衷,那孩子的好奇心肯定被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就像是一块布满棱角的石头,每一次好奇心的兴起,如果都受到冷落或者训斥的话,那块满是棱角的石头就会变成一块光滑的鹅卵石。

或许,父母看到孩子安静了,就感觉没有烦恼了。但是,没有好奇心的孩子是什么样子?不管是学校的教育,还是家长的教育,目的都是让孩子多学知识,至于孩子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老师和父母往往认为是不务正业。孩子的好奇心在一点一点地消亡,那块石头的棱角一点点被磨平,逐渐变成一个没有个性、没有独立思想的“鹅卵石”。

没有好奇心,求知欲也不会强烈,甚至有的孩子没有求知欲,只是按照父母或者老师的话做,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父母为了培养孩子,往往主动为孩子报了一大堆训练班、辅导班,孩子只是被动地接受父母的安排,自己的“小理想”只能放弃,好奇心也一点点地消失。很多父母其实很担心自己的孩子没有独立的思想,没有自己的主见,所以,父母更应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孩子的好奇心强弱一看就知道了。有的孩子面对一件新物品或者新鲜事的时候,兴趣缺乏,一点也不主动,甚至躲开;相反,有的孩子则会靠上前去摸摸,或者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类孩子的好奇心就强得多。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可以对孩子多加观察,其中,评定孩子好奇心有以下五个标准:

1.孩子是否经常留意身边的环境或者一些人或事的变化?

2.孩子是否经常创造出新的东西或者发现一些东西的新的使用方法?

3.孩子对周围的事情或者不明白的问题是否有兴趣,是否主动靠近或者提问?

4.孩子是否为了解周围的事物或者对某一物品进行多次探索,并且持之以恒?

5.孩子能否将刚学的新知识同以前学的知识联系起来,能否发现它们的不同或者提出疑问?有一个这样的案例:

聪聪今年5岁,他聪明伶俐,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天,是聪聪的生日,妈妈给他买回来一辆玩具汽车,让他自己在客厅里玩,然后就到厨房里做饭去了。过了一会儿,妈妈出来了,她惊讶地看见那辆刚买的玩具汽车已经被拆散了,聪聪不知道从哪儿找出了一把锤子,正满头大汗地想把上面的一块铁皮砸平呢。妈妈很生气,批评聪聪说:“你这个败家子,刚买回来的新玩具就被你破坏成这样,下次再也不给你买了。”

大家看看,在聪聪妈妈的眼里,聪聪是在搞破坏,可是聪聪真的是在搞破坏吗?他为什么要把好好的一个玩具拆掉呢?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这是因为他想知道这件东西的构造”,“他在寻找玩具里面是否有有趣的东西,因为玩具的外观没有一点使他感兴趣的地方。”

孩子拆开玩具,说明他对这个玩具感到好奇,产生了浓厚的求知欲望,能自己去看待问题、研究问题。当孩子把新买的玩具拆得乱七八糟时,父母的批评、痛斥甚至打骂,可能扼杀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进取心!当孩子刚刚萌芽的好奇心受到打击的时候,他或许就会变得规规矩矩,但也会就此丢掉了天才的创造力。

父母都望子成龙,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吃亏”,他们不惜花钱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向孩子讲述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希望借此找到孩子的成才之路。但他们不知道,可能仅仅是对孩子兴趣和好奇心的一点点不耐烦或批评,就可能断送孩子一生成功的重要机会。

总之,好奇心是一个人能否对某事物产生兴趣的重要因素,是孩子兴趣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支撑孩子发展兴趣的精神支柱。

三、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有好奇心,孩子才能够主动地去发展兴趣,这对父母来说,自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有的父母抱怨孩子没有好奇心,整天为孩子的兴趣发愁,甚至对孩子进行打骂。这样当然不对,如果孩子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没有好奇心,父母要积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只有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孩子才会对事物产生兴趣,才会对事物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所以,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是父母进行家庭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孩子的好奇心越强,他的观察力、研究欲、创造力就会表现得更强。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孩子会不断对好奇的事物进行观察和学习,并最终做出成绩。

美国科学家阿西莫夫曾说:“好奇心是人类精神最崇高的特征之一。”好奇心是推动人类获得新的认识的内在性动机。孩子那颗纯真的好奇心是智慧的火种,需要父母的保护,这样才能形成燎原之势,为孩子指引学习和成长的道路。因此,父母不仅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还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让智慧之花早日绽开,点燃孩子创新的激情。

很多父母认为: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岂不是更难?

其实,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并不是一件难事。

有一位妈妈曾经因为孩子好奇心太强烈而难以忍受,经过心理专家的分析和劝慰之后,妈妈开始尝试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一向成绩一般的孩子反而成了班上的佼佼者,孩子的学习妈妈也很少“监管”了。

原来,孩子平时遇到自己不了解或者好奇的事情总是会向妈妈问到底。比如: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

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晚上不出来?

为什么夏天下雨,冬天却下雪?

为什么有的苹果是酸的,有的苹果是甜的?

为什么西瓜的种子那么小,却能长出来那么大的西瓜?

孩子问的问题虽然不算难,但是,这位妈妈因为学的是英语,对一些科普方面的知识也只是略微知道。

这位妈妈向心理专家咨询以后,心理专家建议她,如果不能回答孩子的问题就先记下来,然后跟孩子一起查书,这样孩子在查书以后对问题也就清楚了。此外,心理专家还从其他方面建议妈妈,以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就这样,妈妈按照专家的建议,配合自己的想法成功培养了孩子的好奇心,并促进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也许,面对上述事例中孩子的情况,很多父母会因为不耐烦而对孩子训斥一番,有的父母可能对孩子表现得冷漠一些,对孩子的问题置之不理,有的父母可能会说“自己看书去”,这些做法对孩子的好奇心都是一种扼制和打击。

针对培养孩子的好奇心,以下方法值得父母们借鉴:

1.给孩子充分的自由

父母对孩子好奇心的保护和培养,除了给予孩子鼓励之外,还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一味地强制不仅不会增强孩子的好奇心,还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必然不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对事物产生兴趣,就一定要给孩子自由。孩子小的时候正是培养好奇心的时候,父母不妨给孩子讲一些故事,陪孩子一起看看书,这样培养孩子对书籍的好奇心,也是培养孩子走向读书兴趣的第一步。

2.让孩子充分接触大自然

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要让孩子与大自然充分接触。在大自然中,很多奇妙的动物、植物等,都能引起儿童极大的好奇心以及求知热情,当孩子无法得到答案的时候,父母不妨建议或指导孩子从书中寻找答案。

3.为人父母要学会善待孩子的“为什么”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知识和经历也不断增多,孩子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样,父母有时也是一知半解,孩子问及的时候,父母不能随便回答孩子,可以慢慢把孩子吸引到问题上来,让孩子学会分析和思考,同时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去网上、书上寻找答案。

上述事例中的孩子就是因为提的问题太多,妈妈和孩子带着一堆问题去了图书馆。孩子看到如此多的书,简直惊呆了。妈妈带着孩子从一列列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孩子对书中很多不知道的东西很感兴趣,看起书来连妈妈都顾不上理了。

就这样,妈妈将好奇的孩子引入了知识的殿堂,孩子为了读更多的书,作业做得又快又好,学习成绩也上升了,孩子对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妈妈为此感到非常高兴。

4.父母要尽可能为孩子创造环境

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而有的孩子的好奇心是天生的,有的孩子的好奇心则是后天家庭氛围熏陶的。对于那些天生就有好奇心的孩子,父母就需要做到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有的孩子好奇心弱,可能比较钟情某一类东西,比如昆虫,而父母会担心孩子把房间弄脏了,所以,不让孩子玩昆虫。对此,父母应该放开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环境,比如,孩子爱拆卸东西,就给他一些没用的东西拆卸,或许还能收到意外的效果呢。

总之,父母要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这样孩子才会对某件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逐渐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