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父母你该如何爱孩子
1272300000009

第9章 以爱的胸怀,帮助孩子(1)

人生之路从来不会是笔直而平坦的,它包括崎岖坎坷,也有荆棘密布。能够以平和心态面对并战胜困难,是生活的强者;然而能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并将它转化为生活中的硕果,才是生活的智者。明智的父母不会为孩子扫平一切障碍,而是帮助孩子,让他自己去克服困难、历练成长,并将困难变为生命中的光环,让孩子不仅成为生活的强者,更成为生活的智者。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

人生之路从来不会是笔直而平坦的,它包括崎岖坎坷,也有荆棘密布。能够以平和心态面对并战胜困难,是生活的强者;然而能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并将它转化为生活中的硕果,才是生活的智者。明智的父母不会为孩子扫平一切障碍,而是帮助孩子,让他自己去克服困难、历练成长,并将困难变为生命中的光环,让孩子不仅成为生活的强者,更成为生活的智者。

现在有许多孩子面对困难时经常表现出畏惧、退缩,不愿主动去解决问题,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我们只要去学校门口就能发现,每一个孩子背后,站着一两位家长,他们帮孩子拿书包、拿零食,接送孩子上下学,俨然成了孩子的书童。甚至有些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吃饭、穿衣、睡觉等都要家长的包办。正是因为家长的过分溺爱,让这些孩子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一些孩子在相对独立的年龄也无法自己面对和克服困难。他们会感到焦虑紧张、烦躁不安、不知所措,甚至设法逃避现实。

孩子这种独立性缺失,也许不单单是父母包办一切造成的,还有因为家长的语言而形成。有的家长对孩子从小就盲目鼓励,无论情景,一律都是“你真棒”、“你真厉害”之类的赞赏方式,让孩子自己产生了错觉,沉迷于自己的“成就”中,导致“想赢怕输”的心理滋长,一旦遇到困难就会产生强烈地挫败感,从而导致害怕面对困难和挫折。

当然,也有的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语,随口责骂孩子,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如做事不当时,会说“你真笨”、“你真没用”之类的话。尤其是孩子学习的时候,因为不会的东西太多,往往家长就会随口说一句“你真笨”。久而久之,在孩子的意识里就会有自己果然是“笨”的,他们通常不能因“真笨”而奋发图强,力争“不笨”;相反,他们会因“真笨”的标签而把自己定位于“笨”的一类,有意无意地常用“笨”来解释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孩子确实有过几次失败经历之后,他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

另外,父母也不要对孩子设立过高的期望,因为达不到目标,父母表现出来的失望情绪,也会影响到孩子,让孩子产生困难是“无法克服”、“我不行”等不客观的自我评价和心理暗示。

在生活中,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孩子由于做不成他们喜欢做的事而灰心丧气、沮丧气馁,在挫折面前产生了畏惧心理,丧失了克服困难的信心。作为父母,如果不培养孩子面对困难的平和心态,孩子会在困难面前倒下;如果不培养孩子迎难而上的习惯,孩子会停步不前。所以,一定要教育孩子,当我们遭遇困难和失败时,不要轻言放弃,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能成功;只要鼓足勇气,坚定信念,朝着目标不懈努力,就一定会柳暗花明,梦想成真。

孩子小的时候,最先面对的困难可能就是生病时不想接受打针。看着孩子满脸恐惧、浑身发抖、几近绝望的样子,听着他世界末日般的哀求“妈妈,妈妈,我怕,我怕,我不想打针。”这时,你会怎么做呢?我们先来看看甘地夫人是怎么做的吧?

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女性。作为领袖,她对印度有着杰出的贡献;作为妈妈,她是孩子心中最好的导师。

甘地夫人认为:生活中有幸福,也有坎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使他们以后能够从容不迫地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作为母亲,她必须帮助孩子平静地接受困难的挑战,发展自我克制的能力。

大儿子拉吉夫12岁时,因病要做一次手术。面对紧张、恐惧的拉吉夫,医生打算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安慰孩子:手术并不痛苦,也不用害怕。

可是,甘地夫人却认为,孩子已经懂事了,那样反而不好。所以,她阻止了医生。随后,甘地夫人来到儿子床边,平静地告诉拉吉夫:

第一,手术后有几天会相当痛苦;

第二,谁也不能代替他受苦,因此,他必须要有精神上的准备;

第三,哭泣或叫苦都不能减轻痛苦,可能还会引起头痛。

手术后,拉吉夫没有哭,也没有叫苦,勇敢地忍受了这一切。

其实,作为成年人,我们家长在遇到困难时也不能完全保证做到镇定自若。孩子的年龄较小,心智方面不够成熟,遇到困难时产生消极情绪并很难以正确方法来应对是正常的事情。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困难,及时告诉孩子“失败不可避免也并不可怕,你只要勇敢地面对,一定能做好的”,从每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然后思考再遇到相同的困难之后应该怎么做。

首先,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困难并树立信心。

当孩子面临困难时,我们应该让孩子了解到困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家长要有意识地将孩子所经历的困难与挫折作为教育的契机,引导和鼓励孩子重新鼓起勇气,大胆自信地再次尝试。只有让孩子在克服困难中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困难,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困难、敢于面对困难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自身不能在困难面前退缩,至少在孩子面前要注意。为孩子讲一些名人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最终做出重大贡献的故事。以家长和名人为榜样,对孩子最有效果。在孩子遇到挫折时,要鼓励孩子树立信心,不要灰心丧气,勇敢面对困难。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尝到成功的喜悦后,就要真诚地去表扬,这样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就会增加。

家长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和谐和愉悦的家庭氛围,促使孩子鼓起勇气,正视面前的困难。家长理智的关爱,可以使孩子紧张的情绪得以松弛,增强与困难拼搏的信心。孩子在慈爱而不是溺爱,严格而不严厉,诱导而不是包办的环境中生活,会得到莫大安慰和力量,激发正视困难的勇气。反之,如果家庭不和睦,势必造成家庭气氛冷清,孩子缺少家庭温暖。当孩子遇到困难后,感到孤立无援,往往会表现出沮丧、恐惧、萎靡不振,并想躲避困难。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抽出时间和孩子做一些诚心坦率的交流,这样也有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战胜困难。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使家长和孩子之间更加深入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孩子从呱呱坠地就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任何时间都有机会进行言语交流,家长应该要抓住时机,多和孩子推心置腹地谈论周围发生的事情,讨论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家长的观点和想法以及处理事情的方法,都会使孩子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受到熏陶。如果孩子遇到困难,他们首先就会想到有爸爸妈妈的关心和支持,继而勇敢地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大胆地陈述出来,而家长又给予恰如其分的支持和开导,正确地引导孩子去解决困难,那么,孩子便会从小就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

其次,引导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并解决问题。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家长在身旁,他会本能地求助于家长,这时如果家长帮助了孩子,就剥夺了孩子学习如何战胜困难的机会,孩子会形成遇到困难就求助或退缩的惰性。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求人不如求己,不要过分保护和溺爱孩子,不要在孩子遇到一点小困难时就给他帮助,而是应该鼓励他自己想办法解决。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出困难到底难在哪里,以便找出化解困难的办法。

当孩子面对困难时,我们不要替孩子做出决定或者执行决定,而应作为“顾问”,向他提供建议,教给孩子一些克服困难的方法,最后由孩子自己做决定并实施。家长适当的鼓励,适当的离开,让孩子有机会独自面对困难和挑战,自己寻求办法战胜困难,这样不仅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磨炼坚强、耐挫折的意志品质。

再次,为孩子创造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要阻碍孩子接受适当的困难磨炼,甚至还可以创造条件使孩子面对困难的挑战,以训练孩子征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而困难是可以解决的,并可以利用一些孩子能自己克服的困难来历练他,以培养平和乐观的心态。

在能够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家长应该有意识地使孩子参与所惧怕的运动,如登高、下水游泳、滑冰。如果孩子胆怯,就带他多参加社交,多接触生人。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上开拓孩子的进取意识和创造力,提醒并指导孩子克服困难的具体方法,帮助其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使之体验达到目的后的快乐。但是,不要让孩子做他无能为力的事情,经常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有才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

有句歌词是这样说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如果是小困难,那么请你放手,让他自己去解决吧,即使第一次他做得并不好,那么他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吸取经验,找到不足,下一次的时候一定能够做得更好。如果孩子需要你的帮助,请先在精神上鼓励他,用语言指导和安慰,而不要直接伸手去援助。要知道,孩子总要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才会真正地长大,这样,你才会放心的放手,让他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宽容对待孩子的错误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曾经有位伟人说过:我所从事的任何一项事情,一开始就是犯错误,不犯错误就学不到东西,更不能成长。我们每一个人常常是在“吃一堑,长一智”中成长起来的,更何况是一个正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时期,生活能力和社会经验都不足的孩子。而孩子们正是在犯错、认错、改错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作为家长,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并正确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但帮助孩子少犯错误或不犯重复的错误,这更是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既不能对孩子粗暴惩罚,也不能不以为然甚至纵容孩子,而应该帮助孩子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并从中吸取教训或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以促进以后的成功。

查清孩子犯错的原因

很多家长对待孩子犯的错误做出不恰当的反应,多数是因为没有弄清孩子为什么犯错。如果我们能从主观上找到孩子犯错的原因,帮助孩子有的放矢地进行改正,这样就能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那么,孩子犯错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

好心办错事。有些孩子比较好动而且热心,喜欢帮助别人做这做那。比如,在帮助家长做家务的时候会打坏或者弄坏东西。

受好奇心驱使犯错。有的孩子好奇心比较强,比如,对钟表、收音机或者自己的玩具感到好奇,想知道这些东西的运动原理而把它们拆开。

违反规则或者纪律。有些孩子自制能力比较差,会因为各种原因违反社会规则或者学校纪律,比如,迟到、旷课或者欺负小朋友等。

当孩子犯错之后,家长应该检查并督促孩子,在分析错误的基础上改正错误。对于好心办错事的孩子,应该在表扬孩子热心的同时,教会孩子应该怎么做来避免错误;对于受好奇心驱使犯错的孩子,应该首先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然后帮助孩子一起面对问题;对于自制力差的孩子,应该针对孩子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

为什么孩子不肯认错

虽然孩子犯错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有些孩子做了错事不肯认错。这种倔强与执拗常常使家长束手无策。对于孩子不肯认错的行为,家长应仔细分析原因,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给予正确的教育。而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犯错的动因有以下几种:

孩子不认为自己是错误的。对于一些好心做错事和好奇心强而犯错的孩子,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此时,家长不应该过多地责备孩子,更不要说那些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如“你真笨”,“你真是没用”等。而应该在“如何做”上给予具体指导,不断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激发他积极主动进取的愿望,在一次次战胜错误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本领,学会辨别对与错。

孩子性格倔强不肯认错。有些孩子性格倔强或者感觉认错后会丢面子。有的时候小孩子之间发生纠纷,一些家长总是袒护自己的孩子,找别人家孩子的错误。首先,家长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鼓励孩子说实话,待孩子表示认错后,肯定他的进步,然后再帮助孩子分析错在什么地方,以及严重程度、不良后果等,教孩子应该怎样做,让他从中接受教训,为今后正确的行为打下基础。

孩子害怕受罚不肯认错。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是呵斥就是打骂,常使孩子惊恐万状,无所适从。当孩子做了错事后为了逃避父母的惩罚,只好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有些家长在引导孩子承认错误的时候经常会说:“只要你承认错误,我就不打你,也不骂你。”但是当孩子真的承认了错误之后,却免不了打骂。久而久之,让孩子不再信任家长,孩子会觉得如果承认自己错了,就会受到惩罚。要帮助孩子克服和纠正这种不良行为,家长必须改变不良的教育方法,坚持正面教育。要持冷静的态度,分析孩子做错事的原因,以便帮助孩子明辨是非,增强道德判断能力。

如何对待犯错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天真可爱的天使,他们为家庭带来欢乐的同时也给家人带来了不少麻烦。那么,父母怎样对待孩子的错误才是正确的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一个10岁的男孩不小心打碎一个花瓶。母亲:

①一边对孩子一顿猛揍一边愤怒地嚷着:“你这个没出息的孩子。”

然后,这个孩子长大后变得畏首畏尾,没有出息。

②哈哈大笑着说:“只要我儿子高兴,打碎一个花瓶算得了什么呢?”

然后,孩子长大后爱摔东西,特别是爱摔镶了金边的碗,万贯家产被他抛光。这就是传说中明初巨富沈万三的儿子。

③“花瓶打碎了不能白打碎,你能不能从中得到一点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