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红歌的力量
1294100000013

第13章 赞歌:浩气永存(1)

《南泥湾》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历史中,有无数为国捐躯的先烈用生命捍卫了正义,有无数视死如归的英雄用牺牲保卫了人民。历史铭记着他们,今天的五星红旗就有他们血染的风采。人民缅怀他们,今天的神州大地仍在传唱着不朽的歌声。当我们再度高歌着英雄赞歌、重新迈向新的征程时,大河奏鸣,青山默听,长空起舞,神鬼动容。

《南泥湾》

——大生产运动的精神写照

一提起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大生产运动,许多人都会想起传唱了60多年的《南泥湾》。

尽管那个年代离我们已经久远,但《南泥湾》始终魅力无限给人以穿越时光的美感。当《南泥湾》的旋律在耳边响起的时候,人们眼前不仅会浮现出“陕北的好江南”的美好景象、三五九旅轰轰烈烈的大生产场面,还能深切地感受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不屈精神。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贺敬之(1924~ ),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1924年生,山东峄县(今山东枣庄台儿庄人)人。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建国后历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和戏剧家协会理事、文化部副部长等职。贺敬之的代表作品有歌剧《白毛女》,诗歌《回延安》、《放声歌唱》、《三门峡歌》、《十月颂歌》、《**之歌》等。《南泥湾》是贺敬之在1943年为慰劳359旅而创作的一支著名歌曲。

曲作者:马可(1918~1976),江苏徐州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开始从事歌咏指挥和音乐创作。1939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工作。建国后先后在中央戏剧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歌剧舞剧院等单位担任领导工作。作有音乐作品500多首,主要作品有《吕梁山大合唱》、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小二黑结婚》、《白毛女》、歌曲《南泥湾》等。

《南泥湾》

花篮的花儿香,

听我来唱一唱,

唱一呀唱,

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好地方,

好地呀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

好地方来呀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

遍地是牛羊。

往年的南泥湾,

处处是荒山,

没呀人烟,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不一呀般。

如呀今的南泥湾,

与呀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旧模样,

是陕北的好江南。

陕北的好江南,

鲜花呀开满山,

开满呀山,

学习那南泥湾,

处处哟是江南,

是江呀南,

又战斗来又生产,

359旅是模范,

咱们走向前,

鲜花送模范。

咱们走向前啊,

鲜花送模范。

《红梅赞》

——感天动地的傲雪之梅

《红梅赞》是歌剧《**》的主题曲。《红梅赞》不但刻画了以**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为了崇高的理想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光辉形象,还生动展现革命斗士先烈们不屈不挠、顽强刚毅的斗争精神,同时也歌颂了红岩群英的铮铮铁骨与浩然正气。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阎肃(1930~ ),剧作家、词作家。河北保定人。1949年开始从事部队文艺工作,曾在西南军区文工团、空军政治部歌舞团工作多年。主要作品有歌剧《**》、《忆娘》、《特区回旋曲》、《党的女儿》,京剧《红灯照》、《红岩》、《年年有余》,独幕歌剧《刘四姐》,优秀歌词代表作品有《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雾里看花》、《化蝶》等。

曲作者:羊鸣(1934~ ),原名扬明,作曲家。山东长岛人。1947年参军并从事文艺工作,1956年毕业于东北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曾任空政歌舞团创作员、艺术指导。代表作有歌剧《**》、《忆娘》、《刘四姐》(均为合作)。歌曲作品有《我爱祖国的蓝天》、《山歌向着青天唱》、《人民,战士的母亲》、《让军旗告诉国旗》、《晨风吹过机场小道》等。著有《歌剧中戏剧与音乐的关系及其他》等学术论文。

曲作者:姜春阳(1930~ ),作曲家。山东莱阳人。1948年参军并从事文艺宣传工作,后长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工作。代表作品有歌剧《**》、《刘四姐》(均为合作);代表歌曲作品有《军营男子汉》、《节日到来了》、《东风进行曲》、《我飞在祖国的天空》、《歌唱革命老英雄》、《青年,青年,早晨的太阳》、《幸福在哪里》等。

曲作者:金砂(1922~1996),作曲家。重庆铜梁人。新中国成立前毕业于社会教育学院艺术系;曾任空政歌舞团创作员,江苏省昆曲剧团作曲、编导。作品有歌曲《打到西南去,解放全中国》、《家乡的龙门阵摆不完》、《牧羊姑娘》、《毛主席来到咱农庄》等,歌剧《**》、《绿之恋》(均为合作)等。

《红梅赞》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

(一)

20世纪60年代,我国诞生了一部经典歌剧——《**》。

这部歌剧根据小说《红岩》改编,上演于1964年,主要故事内容为全国解放前夕,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重庆,中共地下党员**(原名江竹筠)带着中共四川省委交付的重要任务,离别重庆,奔赴川北。途中惊悉丈夫牺牲的噩耗,抑制巨大的悲痛,投入对敌斗争。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她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最后在重庆解放前夕,英勇就义。

歌剧《**》的走红,得益于深刻的思想内容与精湛的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其中,音乐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主题歌《红梅赞》,更可称为点睛之笔。

《红梅赞》是歌剧《**》中第一场的第四曲,它不但在全剧中多次出现,而且为**的形象奠定了概括性的音乐基调,成为全剧的音乐主题。

歌剧《**》剧本初稿的创作仅用了18天。当时,一摞厚厚的剧本摆放在空军政治部司令员的办公桌上时,刘亚楼将军意识到,这部作品将有可能成为新中国歌剧舞台的经典。于是,《**》被列入空政歌剧团的重点剧目精心打造。作曲由羊鸣、姜春阳和金砂三人完成。该剧分别于1963、1977、1984、1991年四度排演,在这期间,除羊鸣同志自始至终参与,其他参加者还有张以达、胡国宁、朱正本、姚学诚、罗耀辉、徐琛等同志。

歌剧《**》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全剧分成7场。该剧的音乐以四川民歌的音调、风格为基础,广泛吸收了川剧、婺剧、越剧、沪剧、杭剧、四川扬琴、清音、杭州与金华滩簧等戏曲音乐和民间说唱音乐的风格与手法,并加以融合和创造,音乐语言丰富,音乐结构以歌曲为主,并运用主题贯穿发展和戏曲板腔体的结构手法,加强了歌剧音乐的戏剧效果。

在刚开始创作《**》时,词作家阎肃并没有想创作主题歌。后来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提出自己的想法:“我在莫斯科的时候,看过《卡门》等不少歌剧,它们都有主题歌。咱们的《**》也写一个好吗?”阎肃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就潜心构思起来。他想,《**》的故事既然发生在长江边的重庆一带,歌词应该反映长江这个主题,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写道:“行船长江上,哪怕风和浪……”谁知一交差,剧组人员都默然不语,司令员刘亚楼看了也不甚满意。

这可让阎肃不该如何是好,面对老领导,一时语塞。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他忽然,从衣兜里掏出一页稿纸来。大家感到很奇怪问是什么,他说:“上海音乐学院有位同志约我写个歌词,是赞颂梅花的,你们看能不能当主题歌?”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大家拿过来一看,齐声叫好,并说:“**烈士忠于革命,坚贞不屈,不就像那傲雪飘香的红梅吗!”刘亚楼更是喜形于色,当场拍板说:“就这么定了。”

《红梅赞》谱成曲后,又交给剧组和刘亚楼审听,获得了一致通过。

(二)

《红梅赞》是一首歌谣体的唱段,句式和全曲的结构都比较方整,曲调朴实婉转,高低音区变化突出,朴实中又具有高亢坚定的特点。《红梅赞》为七声徵调式,歌曲中多处使用八度、七度的跳进音程,使得旋律开阔而有气势。歌曲的素材主要借鉴四川“扬琴”和江南“滩簧”的音调,还广泛地吸取了川剧、越剧、四川清音、京剧等诸多地方剧种的音乐语言加以创作,既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清醇的乡土气息,又使得曲调朴实优美,深情而又乐观,充分表现了**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憧憬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整个唱段的情绪是一气呵成,既爽朗地抒发了**崇高的革命情怀,也刻画了**忠于革命、敢于斗争、不怕牺牲、大无畏的英雄形象。

歌剧《**》从创作到最终总谱的定稿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数十次较大的修改,前后跨越了将近40年的时间,并且动员了六七位同志参与歌剧的编配、整理。

经过精雕细刻,《红梅赞》终成大器,它在歌剧《**》中的运用也十分到位。《红梅赞》作为主题歌,《红梅赞》在剧中先后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准备北上华蓥山时,在重庆朝天门码头独唱的;第二次是彭松涛被害,**回忆往事时,《红梅赞》在幕后响起;第三次是全剧结束时以合唱的形式出现。它是**和其他革命先烈的一首英雄颂歌,鼓舞和感动了数以千万计的人民群众。在音乐中运用了戏剧的板式并加以变化,在唱腔中运用了戏曲、说唱的一些技法,其成功是全方位的。《红梅赞》至今传唱不衰,被认为是民族歌剧的经典唱段。

(三)

1964年9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在北京第一次演出《**》,观众人山人海,座无虚席,这次演出产生了极大的反响。9月6日,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到剧院观看了《**》,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10月13日,毛泽东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观看了《**》,演出结束后,毛泽东上台亲切接见了参加演出的全体同志,说:“我看你们的歌剧打响了,你们可以走遍全国,到处演嘛!”随着歌剧《**》的走红,插曲《红梅赞》以其朴实优美的曲调在大江南北迅速传播开来,喜爱此歌的观众纷纷到文工团索取《红梅赞》的歌谱,《红梅赞》在电台也不停地被循环播放,全国迅速掀起了一股“红梅热”。随后,《**》走出北京,从南京、上海一直演到香港,创造了场场爆满的奇迹。

《红梅赞》全曲不长,但却以磅礴的气势展示出隆冬时节红梅不畏严寒、傲雪怒放的品格。它以优美的旋律,动感的节拍,深刻地塑造了女英雄**的高大形象,讴歌了她的革命理想、情操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节,进而表现了人们将这些美好的品格化作对红梅的向往和赞颂,更彰显了红梅品格与品质之真谛。红梅,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外柔内刚、刚柔相济,给人以信心、胆识和胆略,以美不胜收让人钦佩、敬仰不已。《红梅赞》正是借红梅来歌颂烈士们凌寒傲雪、努力迎接新春的革命情怀。

(一)

1939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进入到最为艰苦的阶段。在日军野蛮“扫荡”和国民党军队的封锁下,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十分紧张,由于日军对抗日民主根据地频频发起进攻,根据地的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敌后军民的生活面临着极大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战,争取胜利,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提出发展生产的策略。同年春,毛泽东向陕甘宁边区军民提出“自己动手,生产自给”,“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方针,要求部队一面打仗,一面开展生产运动。1940年2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指示》。接着,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也发出《关于生产运动的指示》。于是延安地区的机关、部队、学校和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号召,立即行动起来,很快掀起了垦荒种田、植树造林、纺纱织布的生产热潮。同时,边区政府还实施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改革生产关系,使边区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同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边区里到处都呈现出轰轰烈烈大生产的劳动场面。

1941年初,王震率八路军第359旅开赴南泥湾军垦屯田,遵照毛主席“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救保卫党中央”的指示,进驻南泥湾,一边练兵习武,一边屯田垦荒,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创造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本叫阳湾,由于当地水质不好,许多乡亲得了一种俗称“柳拐子”的骨病。所以,尽管阳湾土地不薄,但人烟稀少,十分荒凉。359旅开进阳湾后,引来九龙泉,改善了水质,不但解决了人畜饮水,还开垦了大片稻田,绿化了荒山秃岭,使昔日的穷山沟变成了米粮川。毛主席到那里视察后,高兴地给阳湾改名为南泥湾。

1942年9月9日,《解放日报》发表《积极推行“南泥湾政策”》的社论,号召各根据地学习359旅的经验。1943年初,中共中央又提出“丰衣足食”的口号。1943年、1944年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普遍开展。

这场生产运动在许多歌曲中得到了反映。在这些歌曲中,最具影响的便是1943年创作的《南泥湾》。

《南泥湾》由著名诗人贺敬之作词,作曲家马可谱的曲。贺敬之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学员,作曲家马可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教员,他们都曾在南泥湾烧过木炭,亲身体验过开荒的辛苦。当他们看到如今的南泥湾变得像江南一样,心情非常激动,创作的灵感不禁油然而生。

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秧歌队来到八路军359旅驻地南泥湾,为战士们演出了他们新编的秧歌《挑花篮》,其中的小场子秧歌舞蹈曲便是《南泥湾》。

(二)

《南泥湾》是一首劳动的赞歌,一首响应毛泽东主席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国民党对解放区封锁的颂歌。《南泥湾》的歌词以亲切、自豪的感情和生动、朴素的语言,反映了南泥湾的巨大变化,歌颂了延安军民的奋斗精神。“鲁艺”音乐系教员马可则以陕北民歌的风格,完美地表现了歌曲的内涵。

《南泥湾》有三段歌词。第一段描写南泥湾的无限风光,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第二段描写南泥湾的今昔对比,歌唱南泥湾由荒山变成“江南”;第三段写出了南泥湾的典型意义,并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屯垦戍守南泥湾的359旅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从此成了享誉全国的“模范”。

《南泥湾》的旋律优美抒情,是用我国典型的五声微调式写成的,其音调来自民间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歌曲的结构为四句式的乐段结构,旋律的发展手法也极其简练,主要用重复、模进等手法。

全曲可分为对比性的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曲调柔美委婉,后半部分欢快跳跃,最后采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结束全曲。歌曲吸收了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加上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融抒情性与舞蹈性为一体,更加生动感人。

《南泥湾》因含义深刻,歌词朗朗上口,旋律优美、亲切、舒畅,在边区和大后方很快流传开来。从1943年诞生以来,一直在广大群众中传唱。南泥湾的歌声响遍了祖国大地,南泥湾精神也随着歌声被带到了祖国四面八方,成为一支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歌曲,也是一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革命历史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