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国》的歌词,突破了当时革命歌曲的限制,回避了口号式的创作,它以小见大,用很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出人们对熟悉的土地和家园的热爱。词作家乔羽明知为战争影片配曲,却并不以战斗进行曲来构思,他将歌词写得恬静而优美,深情又悠扬,日常且普通,与硝烟弥漫的战场形成巨大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为《上甘岭》作词而远离上甘岭,达到的效果却是使每个人离祖国更近,与祖国更亲。在电影审片会上,还发生了一个波折,有人觉得“一条大河波浪宽”太小气,如果换成“万里长江波浪宽”不是更有气势吗?导演沙蒙向乔羽转达了这个意见,但乔羽不同意修改,他向沙蒙导演解释说:“一条大河”,可以泛指长江、黄河或任何一条河流,覆盖面反而更广。每个人的家乡都会有一条河,只要一想起家,他就会想起这条河,就会产生亲切感。泛泛而说的“一条大河”可以把祖国和每个人的家乡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的祖国》的歌曲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四个乐句组成,以女高音独唱的形式出现。旋律宽广舒展、优美婉转,具有抒情歌曲的特点。大幅度的旋律进行,使感情得到了尽情的抒发,思乡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声中。仿佛让人们看到了祖国的江河帆影漂移,田野稻浪飘香的旖旎风光。
第二部分(副歌)用混声合唱的形式。它是以富有动力感和宽广的节奏开始,旋律宏伟壮丽、气势磅礴,与前一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主题像打开了巨大的感情闸门,如泉涌的激情,磅礴的气势,起伏跌宕,宽广舒展。它曾激起多少人爱国思乡的情怀!这后一部分具有副歌的性质。作者把抒情性与颂歌两种样式的体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歌曲创作中是不多见的。全曲在激昂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我的祖国》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大河、白帆、稻菽飘香的故乡风景画,旋律委婉、秀丽、深情。曲调显示了明朗、开阔的特色,有着情致别样的泥土芳香。唱出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歌词真挚朴实,亲切生动。前半部曲调委婉动听,三段歌是三幅美丽的图画,引人入胜。后半部是副歌,混声合唱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山洪喷涌而一泻千里,尽情地抒发战士们的激情,在渲染气氛、表现主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流传甚广,热情讴歌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
尽管这是一首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歌曲,但它仍保留着建国初期我国文学艺术中那种“我们热爱和平,但也不怕战争”的文化情结。
《我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姑娘好像花一样,
小伙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三)
《我的祖国》是一首富有创造性的歌曲,它将抒情歌曲与颂歌两种体裁结合在一起,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多少志愿军英雄在打击侵略者的热土上洒下了殷红的鲜血。《我的祖国》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的赤诚之心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成为了人们最喜欢吟唱的优秀的抒情的爱国歌曲。
歌曲创作出来之后,由谁来演唱呢?一些有名气的歌唱家都被纷纷邀请来演唱这首歌,然而都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推荐让中央实验歌剧院的郭兰英来试试。郭兰英不愧是一位优秀的歌唱家,她的演唱一举成功,得到导演和大家的一致好评。歌曲录制完之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它作为非电影插曲播了出去,立即引起了广大听众的强烈反响。电影《上甘岭》这首歌更是家喻户晓。
在一项“我最喜爱的歌曲”调查结果中,《我的祖国》排名前十位。《我的祖国》是中国电影歌曲历史上的一座巅峰。它表现出无数人爱恋祖国、热爱家乡的宽广情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其脍炙人口的旋律,极其优美的曲调,将永远为后人传唱,经久不衰。
《我爱你,中国》
——穿越时间的炽热情感
每个中国人,在最危难的时刻思念的是母亲,在最颠簸的时刻眷恋的是祖国。一句“我爱你,中国”,是亿万中华儿女饱含深情的誓言。一曲《我爱你,中国》,更是多少海外游子发自内心的呼唤。今天,无论我们身在何处、走到哪里,只要唱起《我爱你,中国》,人人都会热泪盈眶,激动不已。30多年过去了,《我爱你,中国》被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传唱,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成为海内外炎黄儿女融化于血液中的爱国情。
(一)
20世纪70年代,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转折期。1976年9月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主席去世。紧接着,“四人帮”集团被粉碎。由此,中国人民结束了十年动乱与浩劫。1978年,邓小平恢复职务,他创造性地提出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我国掀起了火热的四化建设热潮,迈向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随着国门的打开,被隔绝多年的海外游子,迫不及待地回国寻亲,大批华侨纷纷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于是,便有了根据这一现象而创作的一批影片。《海外赤子》便是其中之一。《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正是影片《海外赤子》的插曲之一。
《海外赤子》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黄思华(陈冲饰)是一个青春焕发、喜爱歌唱的女孩,她的父母是一对归国华侨,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尽管黄思华的歌喉婉转,功底深厚,但在报考部队文工团时遭受阻力。受父母的牵连,思华也无法跨进她所热爱的歌唱事业的殿堂,一家人感到深深地无奈与无望。“四人帮”被粉碎以后,一直在国外的哥哥回国要把思华带出国深造。但此时党的关怀及时来到,经过排除各种阻力和“左”的思想观念的干扰,黄思华终于登上了她梦想的舞台,纵情高歌了一曲《我爱你,中国》。
据词作者瞿琮讲:当时许多人建议不要直呼其名“中国”,而改为“祖国”,但他不以为然,因为当时他有一种直呼其名的冲动,非喊出“中国”不能尽其情,非喊出“中国”不能完其志。歌曲以满腔的激情抒发了海外儿女向往祖国、眷恋母亲的火热情怀。作曲家郑秋枫以宽广、恢弘的气势,优美而深情的旋律,层次分明地表现了歌曲的主题,表达了作曲家真挚的情感。词曲作者在这首歌曲中不仅喊出了发自心底的呼声,也喊出了祖国亿万同胞的心声,喊出了千百万海外儿女的心声。
(二)
《我爱你,中国》,以深挚的感情,放声歌唱伟大的祖国,表达了千百万归侨对祖国的赤子之情。歌曲的旋律起伏跌宕、气势宏大,多侧面、多层次地揭示了歌词的内涵,是在电影歌曲创作中运用大型艺术歌曲风格的有益尝试。
从题材选取上看,整首歌曲紧扣住“我爱你,中国”这一核心主题,极力开掘,挥动如椽巨笔,酿造出一种气息绵长、气韵生动、气势宏伟、气度不凡的旋律线条,对祖国极尽形象描绘之能事,使其显现出辽阔宽广的壮丽美;同时浸透了对祖国的那种质朴、真挚、深情的爱,博大的美。
歌曲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具有引子性质的乐段,这一乐段节奏较自由,气息宽广,不仅音调明亮、高亢,而且旋律起伏跌宕,它把人们引入了一个艺术境界:百灵鸟凌空,俯瞰大地,引吭高歌,热爱中国。第二部分是歌曲的主体部分,这一乐段节奏较平缓,旋律逐层上升,它委婉而深沉,内在地铺展了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这一乐段使“我爱你,中国”的主题思想不断地得到深化。
第三部分是结尾乐段,在这一乐段,有两个抒发情感的衬词“啊”,它把歌曲引向了高潮。尾句“我的母亲,我的祖国”是在高音区结束的,它高亢激越的衬腔,把歌唱者和听众的情绪推向歌曲的最高潮。
总之,《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歌词质朴无华,然而感情强烈。大串的排比句,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祖国的崇高之爱。这里虽然没有气势磅礴的词句,却有动人心魄的激情。在赞美祖国的抒情歌曲中,如此集中着墨于渲染赤子之情,应该说,此歌的词作者是匠心独运的。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瞿琮(1944~ ),生于四川广安。1962年参军并开始发表诗作,曾任广州军区政治文化部创作员,战士歌舞团创作室主任、艺术指导、团长及总政歌舞团团长等职。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将军,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音乐文化促进会副主席。歌词代表作品有《颂歌一曲唱韶山》、《我爱你,中国》、《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月亮走,我也走》等;曾出版《花的情思》等歌词集。
曲作者:郑秋枫(1931~ ),生于辽宁丹东。1949年随军南下,曾在中南军区部队艺术学校音乐系学习作曲,1962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干部班进修,196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后历任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乐队指挥、创作编辑室主任、副团长、艺术指导,中国音协第四届常务理事、广东分会副主席。代表作品有《颂歌献给毛主席》、《毛主席关怀咱山里人》、《春天来了》、《我爱梅园梅》、《美丽的孔雀河》、《十月响起一声春雷》、《我爱你,中国》、《生活是这样美好》等;出版歌集《郑秋枫歌曲选》、《春天来了》、《祖国四季》等。
《我爱你,中国》
百灵鸟从蓝天飞过,
我爱你,中国 !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
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
我爱你青松气质,
我爱你红梅品格。
我爱你家乡的甜蔗。
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
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
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
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
我爱你森林无边,
我爱你群山巍峨,
我爱你淙淙的小河,
荡着青波从我的梦中流过。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
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
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啊~啊
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
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三)
《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是一首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相当统一的抒情歌曲。演唱这首歌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深受人们的喜爱,因而流传广泛。1980年它一从银幕飞出,便久唱不衰。多年来,《我爱你,中国》是歌唱家和歌手们最普遍的保留节目,也是广大群众最喜爱的抒情歌曲之一。
一首流行的优秀歌曲,能够受到人民大众的真正喜爱,除了作曲家的技巧和感情之外,亦有歌唱家再度演绎之功。首唱这首歌的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也是一位归国华侨,她充满深情,用歌声喊出海外中华儿女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情。叶佩英声情并茂的演唱感动了无数人,许多华侨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海外赤子》公映后,《我爱你,中国》的歌曲,迅速地流传开来,一直红到现在。
《我爱你,中国》这首歌,不仅感动了当时刚刚在进行改革开放的中国人,而且也感动了以后几十年的无数人,它不仅仅是民族的呼声、历史的呼声,而且永远是时代的呼声。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爱你,中国》虽然已是一首老的歌曲了,但它那极具感染力的歌词和旋律所表现出的炎黄子孙对祖国的一片炽热情感,令它具备了穿越时间的魅力。在今天的很多节日庆典晚会中,《我爱你,中国》都成为保留曲目。《我爱你,中国》优美的旋律总能激发听众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感情。它让每一位炎黄子孙心中都激荡着对祖国崇高的爱意。正因为如此,这首歌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在1980年优秀群众歌曲评奖中,《我爱你,中国》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1983年又获第一届优秀歌曲评选“晨钟奖”,并被选入高等音乐院校、艺术院校的声乐教材。
《大中国》
——尽情抒发对祖国的热爱
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有一颗炽热的爱国心,都有一份至诚的爱国情。我们为生活在这样地大物博的国土上而自豪不已,我们为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激动不已,为有这样伟大的民族而感到无比骄傲。一首《大中国》正好表达了中国儿女自豪的爱国情。每当唱起这首歌,心中都不禁激情澎湃。唱响这首《大中国》,就是为祖国母亲献上一份浓浓的祝福。
(一)
在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世界上一个无可争议的“大国”,一个伟大民族而建立的国家,它不仅领土广阔富饶,经济、技术发达,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影响了世界上很多的国家。然而,到了近代,中国却落后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索地赔款,国内兵连祸结,国力日渐衰微,人民痛苦不堪。一百多年来,为了重振往日大国雄风,为了中华民族的再度崛起,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儿女开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始重振大国雄风。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从此中国开始成为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在科学技术领域也取得了一些重大科技突破,而且在外交上,发挥出越来越大的国际作用,在国际舞台上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西方战略家甚至认为:中国崛起成为一个大国,将是21世纪国际关系中最为确定的发展趋势之一,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如何调整彼此间的实力和利益,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关注中心。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95年,中央电视台,精心制作了题为“95新歌”的40余部流行歌曲的MTV,在《音乐电视》栏目播放,这些歌曲既坚持民族化的取向,又有较为流行化的音乐语言吸引观众,显现出新一代音乐人实力的增长。《大中国》就是在这样背景下创作出来,并被选为“95新歌”。
《大中国》的词曲作者是当时年仅26岁的年轻音乐人高枫。说起这首歌曲的创作灵感,高枫说:“有一天,我也不知道是去什么地方办一件什么事,途经北京火车站,正好站上的大钟敲了一下,并播放出悠扬的《东方红》乐曲。这时,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词儿——‘大中国’。回家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整理思绪,我的心开始咚咚地乱跳,我开始作词,前后不过两个小时,一首《大中国》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