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国》是一首能够跳舞的有民俗特点的歌曲。高枫隐约地感觉到它能被传唱。后来,他把这首歌的小样放给了音乐编辑汪京京听,立即引起了汪京京的共鸣,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大中国》交付给中央电视台之后,立即受到好评。《音乐电视》节目组决定力推这首歌,并将它列为“95新歌”的一号作品。于是,《大中国》MTV在1994年底正式开拍,在1995年元旦的清晨隆重推出,并且连续滚动播放一周。
◎ 词曲作者简介
高枫,原名曾焰赤,1965年出于生湖北武汉,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在工艺美院学习时,高枫开始涉足文艺界,为电视剧《赵四小姐与张学良》、《龙年警官》等配唱了主题曲,并开始练习作曲。他以1994年创作的《大中国》而一举成名。个人专辑有《天那边的爱》(1995),《丰收》(1996),《最好的礼物》(1997)和《星满意足》(1998)。高枫的歌曲作品旋律优美,民族风格浓郁。不幸的是,2002年9月19日,年仅37岁的高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
(二)
《大中国》的歌词表现了中国人所共有的民族自尊与自豪,正如高枫自己所说:“《大中国》表达的是一种激动、兴奋的情绪,它的创作情感来源于一片爱国心,一种激情,一种节奏和旋律从低到高的起伏。在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我真是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是非常自豪的,没有别的什么目的。而当我站在舞台上,唱起这首歌曲,我会感到热血沸腾,具有—种发自内心的骄傲。”
《大中国》的音乐创作以《东方红》、《红绸舞》以及东北民歌、朝鲜族音乐作为素材,在曲调方面,融合了许多地方民歌调子的歌曲,伴以铿锵喜庆的锣节奏,形成了一种热烈的气氛,使广大听众在听、唱这首歌时,能感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和亲切熟悉的音乐与节奏。这首歌曲旋律集中国南北音乐为一体,这样容易被全国各地的人传唱。曲调节奏感强,年轻人不会觉得没有时代感。所以《大中国》一经推出,便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直至今日,《大中国》 唱起来依然是荡气回肠。当年 《音乐电视》 栏目制片人王坚平回忆道:“我觉得这首歌的歌词写得很好,非常振奋人心,曲调也朗朗上口,是融思想性和流行性为一体的佳作。
中国人对能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爱国歌曲一向很有感情,如较早的《我的中国心》、《我爱你中国》等等,只是那些年来优秀的作品太少了。《大中国》给了人们眼睛一亮的感觉。26岁的音乐才子高枫创作的这首充满民族自豪感的《大中国》,一经推出便立即流行全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那个时期加速发展经济给人民带来的自信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正如歌中唱到“中国,祝福你!你永远在我心里!”。《大中国》唱出了祖国河山的多姿多彩,表现了中国人共有的民族自尊与自豪,一个“家”的比喻,让我们觉得爱国就是那么亲切。
《大中国》
我们都有一个家,
名字叫中国,
兄弟姐妹都很多,
景色也不错,
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
还有珠穆朗玛峰儿是最高山坡。
我们都有一个家,
名字叫中国,
兄弟姐妹都很多,
景色也不错,
看那一条长城万里在云中穿梭,
还有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
我们的大中国呀,
啊,好大的一个家
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
我们的大中国呀,
啊,好大的一个家,
永远那个永远,
那个我要伴随她。
中国祝福你,
你永远在我心里。
中国,祝福你,
不用千言和万语。
(三)
《大中国》这首歌一经推出,便立即获得了巨大的反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成为妇孺皆知的流行歌曲。
无论在中国的城市还是农村,都有数不清的人在传唱。并且在“十一”、“春节”等许多大型晚会上多次被演唱;在各种音乐排行榜的季度、年度评选中荣登冠军的宝座。这首歌的通俗易懂的词体,高亢激昂的旋律,民族音乐的本土气息,深受广大听众的厚爱。特别是《大中国》所传达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更为大众所欢迎,难怪有人评价说高枫掀起了一场“爱国主义运动”。这首歌曲的确引发了广大听众的爱国主义情绪。同时,这首歌作为主旋律歌曲也被收进了中小学教材中,因此,作为流行音乐人的高枫也被大多数人定位为主旋律音乐人。
《大中国》的流行,还改变了其创作者、演唱者高枫的命运。高枫一下子就从一位无人知晓的音乐人,瞬息成为一名当红歌星。之后不久,高枫的个人创作专辑《天那边的爱》上市,仅仅一个月时间,专辑销量便达到15万张。
《延安颂》
——唱出了革命圣地“延安魂”
延安,人们心中的革命圣地。她代表的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象征,一种精神,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莫过于歌曲《延安颂》。《延安颂》,表达了千百万革命人民向往延安、热爱延安的强烈愿望和真挚情感,千千万万国统区的青年们正是唱着这支歌,奔向延安,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延安的街头、旷野、延河边,山山野野,到处人如海,歌如潮。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这动人的歌声。
(一)
19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在这里找到了中国革命的落脚点。1936年,中共中央迁往延安。延安从此成了中国革命的中心。在延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制定了抗日救国的纲领,确立了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领导全国各敌后战场的抗日战争,打垮了日本帝国主义,把人民解放战争的烽火燃遍了全中国,奠定了全国革命胜利的基础。延安是新中国的摇篮。
尤其在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延安成为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的一种象征,它像一座灯塔,给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更像一座丰碑,在全国人民心里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千千万万青年人在抗日战争潮流的冲击下,如同奔向太阳一般奔到了延安。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莫耶(1918~1986),原名陈淑媛,福建安溪县人,出身于国民党官僚家庭。1937年10月,来到延安,更名为莫耶,先后进入抗大和鲁艺戏剧系、文学系学习。1938年春天,写了《歌颂延安》的歌词,后更名为《延安颂》。1944年,莫耶到《战斗报》任编辑、记者。解放后,历任《战斗报》副总编、《甘肃日报》副总编,甘肃省文联副主席。
曲作者:郑律成(1914~1976),原名郑富恩,出生于朝鲜南部全罗南道光州。1933年,年仅15岁的郑律成跟随亲人来到中国南京参加朝鲜革命组织“义烈团”。在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歌咏活动中,结识了音乐家冼星海,并得到其帮助和指导。1937年10月到达延安后,进入陕北公学和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1938年20岁的郑律成创作出了影响中外各国抗日战场的歌曲《延安颂》。并于1939年1月在延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回国工作。1950年定居中国,加入中国国籍。
1938年夏日的一天晚上,在延安举行的一场群众大会结束了,抗大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英姿勃勃,抗战的歌声此起彼伏,响彻全城。
延安鲁艺的同学们登上山头,他们遥望着延安庄严雄伟的古城,夕阳辉耀着的山头宝塔,涓涓流淌的延河水,不由得为眼前的情景所激动。作曲家郑律成对身边的词作家莫耶说:“给我写首歌词吧。”
听了郑律成的话,望着眼前的情景,莫耶孕育已久的激情被点燃。她急急抽出笔,把满腔的激情倾泻在小本子上。写好了歌词,莫耶又写上题目《歌颂延安》,交给了郑律成。
郑律成拿到歌词后,一连几天在窑洞门口轻轻地吟唱,有时又爬上山坡放声高歌,就这样一首《歌颂延安》诞生了。
几天后,在延安大礼堂的一个晚会上,郑律成弹着曼陀林和唐荣枚一起唱着这首刚刚创作的歌。刚一唱完,毛泽东便带头鼓起掌来。中央领导同志及广大观众也热烈地掌声。第二天,中央宣传部要走了《歌颂延安》的歌曲。又过了几天,鲁艺院部秘书处主任魏克多拿着一张印好的歌曲找到莫耶,她接过一看,就是她写的那首歌,不过题目改成了《延安颂》,莫耶高兴地说:“题目改得好呀!”
从此这首歌就在延安和全国各抗日根据地传唱开来。这首歌曲调优美抒情,对于当时以唱战斗性很强的歌曲为主的延安来说,无疑平添了不少抒情的色彩,因此有人称它为“我国现代第一首颂歌”。
(二)
《延安颂》把抒情性与战斗性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了颂歌的气质,又不失战斗性的气概,主题庄严、神圣而绚丽,音调清新,从调式、调性上吸收了外来的因素,富于独创性。
全曲由五个部分组成,但由于采用了首尾和中间的速度对比(稍慢、稍快、稍慢)也可看成是带省略再现的复三部曲式。
第一部分:中速,带有叙述性。它是对某个特定环境和风光的描绘,如词中的“塔影”、“原野”、“河边”、“群山”等,都足以令人产生实际的联想。这段旋律,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一个明朗而开阔的六度大跳音型,在全曲中先后出现六次之多。
歌曲开始时,绰约多姿的优美曲词,在妩媚之中蕴含着豪迈的激情。中段的进行曲,同前后抒发性的段落形成鲜明的对照,但是两者又同时具有奔放格式,使全曲浑然一体。
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有机延续。这里具体点明了前一部分所描绘的地方是伟大的革命圣地延安,热情而亲切地歌颂了这雄伟而庄严的古城。
第三部分:旋律转入浑厚的中声区。这是一段沉雄有力的进行曲,表现了千百万革命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一同聚集在山野田间的景象。
第四部分:是第三部分的有机延续。这段旋律中两次出现的八度跳跃,使歌曲更加强了动力性,有一种不可遏止的战斗激情。
歌曲开始时,绰约多姿的优美曲词,在妩媚之中蕴含着豪迈的激情;中段转入铿锵有力的进行曲,同前后抒发性的段落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两者又同时具有雄健奔放的气势,使全曲浑然一体。整首歌曲抒发感情的集中点,是在以六度大跳的称赞性音调起首的部分,在这里,倾注着对革命圣地无比的热爱和由衷的赞美。特别是歌曲进入结束段落,称赞性音调再起时,加入了二部合唱,使全曲达到高潮,仿佛把人们带到了歌声四起的宝塔山下。
《延安颂》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
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
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热血在你胸中奔腾!
千万颗青年的心,
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
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
结成了坚固的阵线。
看!群众已抬起了头,
看,群众已扬起了手,
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
发出了对敌人的怒吼,
士兵瞄准了枪口,
准备和敌人博斗。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
筑成坚固的抗敌的阵线,
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
在历史上灿烂辉煌。
(三)
《延安颂》诞生后,很快像长了翅膀一样,从延安飞到前方,从解放区飞到国统区,直至海外。当时很多人正是唱着这支歌,冲破险阻,奔向延安,投入革命洪流的。
《延安颂》所以流传得这么广、这么快,主要由于延安是革命圣地,是当时全国抗日的中心,人们景仰它、向往它;同时,在艺术上它也有着较高的成就。这首抒发革命豪情的颂歌,是作词作曲者献给革命圣地延安的一曲心灵之歌,她倾诉着革命青年的心声,鼓舞着前方战士的杀敌斗志。这首壮丽的颂歌,成为延安时代的象征。千千万万青年人在抗日战争潮流冲击下,如同奔向太阳一般奔到了延安。
70多年来,《延安颂》以其特殊的艺术魅力感染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唱着它,奔向抗日前线;多少青年在这支歌的鼓舞下,把一腔热血献给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多少新中国青年在它的鼓舞下,把青春和才华化作社会主义建设的火花。
新中国成立后,《延安颂》又出现在电影《南岛风云》、《椰林曲》、《峥嵘岁月》、《永不消失的电波》及电视连续剧《延安颂》里面。1993年6月5日,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将《延安颂》定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并颁发荣誉证书。
《北京颂歌》
——饱含骄傲深情的歌声
《北京颂歌》是一首音调清新、充满朝气、充满激情的歌唱祖国首都北京的歌曲。多年来歌颂首都北京的数不胜数,许多旋律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因为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是全国人民非常向往的地方。《北京颂歌》成功表达了全国人民热爱首都北京,热爱我们的伟大祖国的美好情感。
(一)
在《北京颂歌》问世之前,人们听到过许多歌颂北京的歌,比如在《北京的金山上》,《我爱北京天安门》等,一般以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内容居多。在1970年代,《北京颂歌》问世了。据词作者洪源和曲作者田光、傅晶的回忆,1971年4月,总政歌舞团一位负责同志希望创作一首歌颂北京的抒情歌曲。而当时的政治环境正处于十年动乱的中期,“四人帮”对艺术创作的禁锢与扼杀,当时的文艺作品除了歌颂领袖、歌颂党、歌颂文化大革命之外,其他题材都属“禁区”,然而歌颂北京,歌颂伟大祖国的首都,不仅是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更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上提升地位、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如何既能摆脱当时程式化,政治化的束缚,又让作品能顺利通过严格的审查,这就需要大动一番脑筋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洪源和田光、傅晶经过百般努力,终于创作完成了充满民族自豪感和浓厚抒情色彩的歌曲《北京颂歌》,不仅在内容上一改歌颂领袖的框架,主要表达了歌颂首都北京的美好情感,而且具有时代特色。
对于《北京颂歌》的创作,作曲者田光回忆说:“20世纪70年代初,人们几乎没有什么抒情歌曲可唱。1971年4月,我突然接到总政歌舞团一位领导打来的电话,想让我写一首以北京为题材的独唱歌曲。当时词作家洪源、作曲家傅晶同志在我家研究创作问题,我们商定一起合作。在两三天内,洪源写出了歌唱北京的两首词。经过研究,选用了其中一稿。”
词作者洪源回忆说:“那个时候,我几乎每天将天安门周围的每一个岗位的每一个时间段都站过了,那种保卫祖国的荣誉感油然而生。”他用日记写下了那些难以忘却的点点滴滴,而在这其中一篇写于黎明前的日记《我在金水桥站岗》成了日后《北京颂歌》的最初蓝本。“那个时候,一边站岗,一边看着冉冉升起的朝阳,一边聆听着从北京站传来的《东方红》嘹亮激昂的歌曲,一种创作的灵感与冲动难以抑制。”
歌词写好后,田光和傅晶合作谱曲,他们先谱了一个四分之三拍的圆舞曲形式的曲调。但洪源认为,四分之三拍的风格不够庄严,建议重新谱曲。于是,重新谱曲后成了现在的曲调。
◎ 词曲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