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红歌的力量
1294100000009

第9章 战歌:军歌嘹亮(1)

《在太行山上》

八一军旗迎风扬,革命战歌多嘹亮。前仆后继为人民,人民军队忠于党。在阵阵战歌中,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保家卫国;在阵阵战歌中,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百炼成钢;在阵阵战歌中,中国革命节节胜利,迎来解放;在阵阵战歌中,亿万人民齐心跟党走,打击侵略者,让社会主义新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革命战歌,句句都充满着前进的力量,曲曲都是红歌中的经典。

《在太行山上》

——献给敌后抗日军民的歌

八年抗战中,我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在最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在敌后打击日本侵略者。歌曲《在太行山上》产生于抗战初期,描绘了太行山里的游击健儿的战斗生活和勇敢顽强、乐观开朗的性格,歌曲既充满战斗性、现实性,又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瑰丽色彩,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肃然产生爱国主义的豪情壮志。

(一)

太行山,位于晋冀豫三省边界,重峦叠嶂,地势险要,西有吕梁山,北有五台山,南临黄河,东接冀鲁平原,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毛泽东估计到华北抗战形势必将日趋恶化,他指出:“整个华北战争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并指示在日寇深入山西时,以八路军的三个师,分别深入太行、吕梁、五台诸山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作为开展华北游击战争,坚持长期抗战的战略基地。

1938年4月初,日军以3万余兵力分9路向晋东南地区进攻,企图消灭八路军主力,吃掉八路军总部,摧毁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在游击战思想的指导下,八路军129师避其锋芒,于1938年4月16日,在武乡县长乐村将钻进口袋阵的3千日军截为数段围而歼之,然后又乘胜追击,在高平县附近歼敌千余。此战役歼敌4千余人,收复十八座县城,粉碎了敌人9路围攻,巩固了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抗日根据地。

《在太行山上》是一首特为在山西境内浴血奋战、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抗日军民而创作的一首合唱曲。1938年7月,由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桂涛声作词。

当时,冼星海随上海救亡演剧第二队到达武汉,这里被人们称之为“抗战中心”,应邀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主持音乐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冼星海听桂涛声介绍了山西方面游击队的活动情况,他的心情十分激动,决心为在敌后坚持游击战的抗日军民写一首歌曲。冼星海在听述了战士讲述前线的战斗生活后,心驰神往,仿佛真的置身于抗日勇士之中,置身于游击战场,仿佛看到了“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感人场面。很快,冼星海就完成了这首《在太行山上》,发表时注明这是一首“献给太行山游击队的歌”。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桂涛声(1906~1982),原名桂独生,笔名涛声,云南沾益县人,回族,词作家。他一生追求光明和进步,追求中华民族振兴和解放,是战斗在敌人心脏的早期中共地下党员,闻名的爱国文艺战士。一生创作了许多富有鼓动性、战斗性的抗日战歌,如《送棉衣》、《歌八百壮士》、《点后曲》、《在太行山上》等,其中尤以《在太行山上》最受欢迎,被广泛传唱,影响最大。

曲作者:冼星海,略(前文已介绍)。

《在太行山上》

红日照遍了东方,

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看吧!

千山万壑,铜壁铁墙,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气焰千万丈,

听吧!

母亲叫儿打东洋!

妻子送郎上战场,

我们在太行山上,

我们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 兵强马又壮,

敌人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敌人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二)

《在太行山上》是中国抗日歌曲的代表作之一。这首歌曲,为复二部曲式,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歌颂太行山人民奋起抗战的伟大精神,气势宏大,虽然悲壮但是充满希望和自信。由两个乐段构成,前段抒情宽广,属小调色彩。乐曲开头部分“红日照遍了东方”是一个强有力的旋律上行,恰似红日东升,配以回响式的二声部,仿佛歌声在山谷中回荡,营造出此起彼伏、一呼百应的气氛。后段转入平行大调,豪迈的气势中又融入深情温柔的诉说,表现了军民鱼水之情。

第二部分描写活跃在太行山的子弟兵对敌斗争,乐观开朗,对战胜敌人充满自信。此部分为进行曲风格,节奏铿锵有力且具有弹性,生动地刻画了出没在高山密林、机智勇敢的游击队员形象。此部分的第二乐段高音区的切分节奏果敢有力,“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的歌声随着音调逐步向上推进,形成高潮,最后结束在小调上,前后呼应、完整统一。

和当时单声部的抗战歌曲相比,歌曲《在太行山上》所采用的二声部合唱形式,增加了艺术魅力,更准确、更形象地表现了太行山上的抗日斗争。

(三)

《在太行山上》写成后,在汉口抗战纪念宣传周歌咏大会上,由张曙、林路、赵启海等唱出,听众大声喝彩,要求再唱,此后《在太行山上》传遍了全国,太行山上的游击队以它为队歌,敌后根据地的老百姓、小孩子都会唱,到处都能听到“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的歌声。1938年拍摄的电影《太行风云》也选用这首歌作为插曲。

《在太行山上》以悠扬舒展而富有朝气的旋律,扎根在群众心里。作者把充满豪情的抒情旋律,同坚定有力的进行曲风格结合起来,使歌曲兼具战争时期的现实性和浪漫主义色彩,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肃然产生爱国主义的豪情壮志,荡漾着庄严肃穆和博大浪漫主义的民族之魂。

如今,近70多年过去了,这首歌还在全国各地各阶层中广泛传唱着。

《游击队歌》

——游击战争的浪漫之曲

《游击队歌》是抗日战争时期广为流传的一首革命歌曲,表现了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象。歌曲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易于传唱,为我军在敌后广泛开展的游击战争作出了生动形象的注脚,直到今天仍保持着强大的魅力。

(一)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华北、华中,深入敌后,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游击战争,即“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我军首次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层次,在广大的敌后地区广泛游击,给日本侵略者以沉痛打击,建立了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音乐家贺绿汀于1937年创作了歌曲《游击队歌》,它为我军在敌后广泛开展的游击战争作出了形象的注脚。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上海文化界成立演剧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到全国各地宣传抗日救亡。音乐家贺绿汀怀着对侵略者的强烈仇恨,参加了上海救亡演剧一队。1937年冬,上海救亡演剧一队辗转来到山西抗日前线,为抗日部队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引起强烈反响。年底,他们到达山西重镇临汾。在城郊的一个八路军办事处,他们与指战员有了更直接的接触,并对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在听取了朱德、任弼时、贺龙等首长的报告,从而,对抗日战争的形势和策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不仅要靠正规战,也要靠运动战、游击战。

在敌后战场的所见所闻,让贺绿汀对游击战争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他想起了自己的采访经历:在新成立的炮兵团,一位战士告诉他,这些大炮都是从鬼子那里缴获的。还有一次在离前线不远的地方,他亲耳听到了“砰砰砰!哒哒哒”的枪声。这一切都激发着贺绿汀要为游击战和游击队员创作一首歌曲。经过多日的采访和构思,他终于在一个老乡家的土炕上完成了创作。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贺绿汀对着小小的油灯,将那些零碎、片断的音乐形象一下子缀成一个整体,连词带曲,一气呵成创作出了歌曲《游击队歌》。

◎ 词曲作者简介

贺绿汀(1903~1999),原名贺楷,湖南邵阳人。早年参加湖南农民运动和广州起义。1943年赴延安,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音乐教员,延安中央管弦乐团团长。1945年后在华北大学任教。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文工团团长。建国后,历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三届副主席,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贺绿汀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音乐作品有《天涯歌女》、《四季歌》、《游击队之歌》、《嘉陵江上》、《牧童短笛》等,管弦乐《森吉德玛》、《晚会》等。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

(二)

《游击队歌》是一首具有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它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既给曲调以进行感,又表达了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象。全曲音域集中,形象鲜明,语言通俗,这也是这首歌能在群众中久唱不衰的原因。

《游击队歌》以ABA再现二部曲式为结构。前八小节为一个乐段,后八小节为一个乐段。

第一乐段在节奏上模仿小军鼓的鼓点,给人以行进的感觉;弱拍后半拍起为特点的节奏型贯穿全乐段,唱起来统一和谐;以四度大跳后上下级进为主的旋律线给人以紧张、活泼的感觉,这些因素的巧妙组合,使游击队员乐观、机智、顽强的性格特征,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第二段前四小节在节奏上有所变化,曲调也安排了两小节的同音反复。以近似数板的音调刻画了游击队战士风趣、乐观的性格和对强大敌人的蔑视。这段音乐从节奏变化、旋律进行、调式色彩都与前段形成了对比。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紧接着再现了第一乐段的前两乐句,使歌曲既有变化又很统一,完满地结束在主音上。

(三)

1938年1月6日,《游击队歌》由上海救亡演剧一队排练后,在山西洪洞县高庄的一个旧戏台上举行了首演。当时,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正在那里召开高级干部会议,讨论坚持华北抗战的方针。观看演出的不仅有朱德等八路军的高级将领,还有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卫立煌。一曲唱罢,全场沸腾,称赞声不绝于耳。

由于这首歌曲准确地刻画出了我游击健儿机智、灵活的英雄形象,其歌词更接近我军游击战法,尤其是“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两句与会议的主题还十分贴近,所以受到与会的朱德、刘伯承、贺龙、任弼时等高级将领的一致好评,认为当时部队正需要这样的歌曲。于是,遵照八路军总部的指示,演出队又深入到各部队教唱《游击队歌》,使之在敌后根据地很快流行开来。

《游击队歌》的作词作曲者,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鲜明的音乐形象,反映了活跃在敌后的游击战士的战斗生活和精神风貌。这首歌曲,让人们深刻地感觉到在极其艰苦的抗日战争的环境中,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我游击健儿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乐观主义的精神,并使人们从这首歌曲中获得力量,感受到极大的鼓舞。因此,歌曲保持了恒久的魅力。

新中国成立后,《游击队歌》一直在我军中广泛传唱,并多次列入总政治部向全军推荐的歌曲,成为我军歌咏活动的必唱曲目。《游击队歌》也曾有其各种改编曲,其中作为军乐曲的《游击队歌》更为动人。在1964年首演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根据《游击队歌》编排的《游击队舞》无疑是这首军旅歌曲最形象的阐释。

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延安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时,郑重地提出:“在这里应该挂上一幅《游击队歌》曲谱照片。”由此可见《游击队歌》的重要意义。

20世纪90年代初,这首《游击队歌》毫无争议地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游击队歌》

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

在高高的山冈上,

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强占去,

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团结就是力量》

——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的号角

人心齐,泰山移。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有了团结的力量,中华民族才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同心同德,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团结就是力量》这首诞生于抗战时期的歌曲,反映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坚强意志。它还阐明了力量与团结的内在关系,鼓舞着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心同德,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努力奋斗。

(一)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一场全面侵华战争,将中华民族推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中国共产党首先举起了团结的旗帜,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并以此为基础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铸成了侵略者不可逾越的长城。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下,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投入了抗战的洪流。尽管当时不同的党派、阶层、团体、民族都有自己的利益,相互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但在一致抗日的目标下,大家团结在一起,形成伟大的合作。在日本侵略中国与中华民族觉醒的双重背景下,中国人民实现了空前的团结。

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就诞生于这个时期。

194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处于战斗最紧张、最残酷,生活最艰苦的“黎明前的黑暗”的最困难时期。日寇进入根据地,到处抢粮,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疯狂政策,而国民党反动派,却明里暗里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造分裂和摩擦。为了宣传抗日,呼吁团结,词作者牧虹和曲作者卢肃随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广大农村参加斗争。他们白天工作,晚上参加当地的减租减息斗争。为了配合团结抗日的大局,牧虹和卢肃一起在三四天左右时间里,突击创作了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在这个剧的排练过程中,大家觉得剧情还可以,就是感到结束得有些突然,缺乏终止感。大家建议为该剧增加一个幕终曲,于是由牧虹写词、卢肃谱曲,《团结就是力量》这首经典名曲,就这样诞生了。

小歌剧《团结就是力量》演出后,它的主题歌很快就传开了。歌曲的内容很有现实意义,用音乐强化了“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歌曲昂扬激越的旋律,铿锵有力的节奏,充分反映广大人民对团结的渴望,对胜利的坚信,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感染力,对团结抗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

抗日战争胜利后,《团结就是力量》又成了反对国民党挑起内战的锐利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