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1317900000050

第50章 社会文化的发展(5)

我们之所以肯定《康诰》、《蔡仲之命》等《周书》的篇章的整理编定是在西周时期,而不是拖延到春秋时期才加以整理,就是因为《左传》的明文记载,证明这些篇章早在周初分封诸侯时即已成型。

西周时期是否将诰誓之类的文献编定而以《周书》相称,尚无确证,但是依《夏书》、《商书》之例推测,西周时期也可能是有《周书》之称的。《周礼·内史》载“内史掌书王命,遂贰之”,郑注谓“副写藏之”。从《康诰》、《蔡仲之命》的情况看,周王朝的史官将诰命之辞“副写藏之”应当是实有其事的。春秋初年虞国贤臣宫之奇说:

“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 (《左传》僖公五年)春秋时期卫国的祝佗说各种诰辞“藏在周府,可复视也”(《左传》定公四年)。可以推测,“盟府”、“周府”所藏的各种诰誓、册命及其他档案材料的数量很多。这些材料,仅见于《周礼》诸史官职守所记载,就有以下几类,一是古史传说,即《周礼·外史》所谓的“掌三皇五帝之书”。二是关于各诸侯国大事的记载,即《周礼·内史》所谓的“凡四方之事,内史读之”。三是周王室及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宗族的一些情况,即《周礼·小史》所载“大祭祀,读礼法,史以书叙昭穆之俎簋”。四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诉讼记载,即《周礼·大史》所谓“凡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有约者藏焉,以贰六官”。这些档案材料的整理加工,不仅是西周史事记载的基础,也是西周时期编撰《书》的主要依据。

和夏商两代相比,西周时期人们的历史意识可谓空前增强,夏商两代兴盛与衰亡的历史成为周初人们经常谈论的问题,周公曾说:“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今惟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尚书·酒诰》)他所说的“民监”实即民心向背而引起的夏商两代的兴亡,归根到底还是历史的经验,召公曾说:“相古先民有夏,天迪从子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今相有殷,天迪格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尚书·召诰》)召公认为,夏商两代从兴盛到“坠厥命”,这就是周人最好的鉴戒。在周公看来,历史的经验可以分为正反两个方面。周公所讲的正面的历史经验,主要是殷代诸位明智的先王,“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自成汤咸至于帝乙,成王畏相”(《尚书·酒诰》)。从成汤到帝乙的诸位“经德秉哲”的先王的史迹,周公十分熟悉,他说:

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

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

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尚书·无逸》)

从这个说法里面可以看到周公对于殷王朝的历史是很了解的,以至于每位殷王在位的时间和某些作为都知道得很清楚。这里也可以说明周人的确有关于殷商的典册文字记载,所以才会将某位殷王在位的年数如数家珍地罗列出来。关于殷代君臣的情况,周公也非常熟悉。他指出:

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

率惟兹有陈,保有殷,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尚书·君奭》)这里所追溯的时限从成汤开始,直到武丁,距离周初已经较远,周初人这样熟悉他们的作为,想来是以典册文字记载为依据的。除了夏商两代历史以外,周族自己的发祥历史也是周初人们相当重要的历史经验。周公曾谓:“呜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

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尚书·无逸》)他在这里举出周太王、周王季和周文王,不是着眼于他们在上天已经成了神灵而保佑周族,如同《诗经·文王》所谓“文王陟降,在帝左右”的那样,而是着眼于这些周先王勤奋创业的历史经验。

周初所总结的反面的历史经验,主要是夏商两代亡国之君的教训。周公说:“桀德惟乃弗作往任,是惟暴德,罔后。”指出夏桀不遵循以往任用人的道理,而且行为暴虐,所以导致灭亡无后。周公又指出“其在受德暋,惟羞刑暴德之人,同于厥邦。乃惟庶习逸德之人,同于厥政。帝钦罚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尚书·立政》),即商纣王行为昏暗不明,任用那些行为残暴、作恶多端的官员,所以周才接受了国运而治理天下。召公曾经对周成王说:“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兹二国命,嗣若功。”(《尚书·召诰》)明确说明夏商两代亡国的教训正是周的鉴戒。召公的这番话可以说是周初统治者借鉴历史经验的典型言论。《诗经·荡》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文王》谓“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都凝聚了周人浓厚的历史意识。

综观西周史学发展情况,可以说已经比殷代有了长足的进展。

如果说殷代尚有十分浓厚的神意史观的话,那么西周时期的史学则正逐渐从神意的笼罩下走出,更多地注目于人的历史活动,记载人的事迹和历史事件的经过及结果。殷代的甲骨卜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祈求神意的产物,而周代的彝铭则与神意有了较大的距离。

殷代的贞人记载历史还不够自觉,而西周时期的史官则自觉主动地进行史载和历史资料的汇集。这里有一个颇有趣味的对照:殷人占卜是以神意来决定人事,而周人迷信的重要方式———蓍筮,则以人事来印证神意。《易》的卦爻辞写定于西周时期,是当时的人蓍筮以后决定吉凶之辞,然而卦爻辞里面却有许多人的事迹,例如:

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同人》九三爻辞)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明夷》九三爻辞)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小过》六五爻辞)王用亨(享)于岐山,吉,无咎。(《升》六四爻辞)这些爻辞所记皆为人的活动,虽然其具体史事不明,但非神鬼之事,则还是一目了然的。《易》的卦爻辞里面有一些事情已经被专家考证出其原委,可以确指其为历史上某时某人之事。主要有以下几例:

丧羊于易,无悔。(《大壮》六五爻辞)

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旅》上九爻辞)这是商先祖王亥的史事,可以与《山海经》、《纪年》、《天问》等的记载相互印证。

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既济》九三爻辞)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未济》九四爻辞)这是商王高宗讨伐鬼方的史事,说“三年克之”,可见战争延绵颇久。

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泰》六五爻辞)

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归妹》六五爻辞)这是商王帝乙嫁女于沚国的史载。帝乙的时候为了加强与诸方国的关系而嫁女于比较强大的沚国首领。箕子之明夷,利贞。(《明夷》六五爻辞)

这是殷末贤人箕子的史事。《易·明夷》彖传里面曾经将周文王和箕子对举,可见箕子应当和周文王一样也是商周之际的人物。

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晋》卦辞)

这是周初卫康叔的史事,指康叔受封后,以善于畜牧而用王所赐之马而蕃庶。总之,从《易》的卦爻辞看,大多数都是以人事来作为判断吉凶的标准,这些人事中虽然大部分不能确指,但是这与殷代甲骨卜辞的以神意而决定人事还是很有区别的。当然,《易》所载的史事,并不是在进行历史记载,而只是取其为人们所熟知的结果而作为蓍筮时断定吉凶的说辞,还是为神意服务。尽管如此,还是应当说其着眼点已经与进行甲骨占卜时的殷人不同:蓍筮时,周人眼睛看着前人行事的吉凶,而龟卜的时候殷人眼睛则盯着神的旨意。

相比而言,周人显然要比殷人进步一些。周人的这个进步与其浓厚的历史意识有着直接关系。

附 录 作者论著目录

一、著作

1.天玄地黄———中国上古文化溯源.成都:巴蜀书社,1990

2.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北京:三联书店,1992

3.中国古代史(上册),主编、参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先秦民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乱世称雄———春秋五霸.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2000

7.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先秦社会思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9.中国民俗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二、论文

1.关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历史研究,1978(5)

2.秦始皇击匈奴筑长城始于何时.北方论丛,1979(2)

3.“杯弓蛇影”考.中国语文通讯,1979(4)

4.《史记·商君列传》的一个句读问题.北方论丛,1979(5)

5.关于“胆如斗大”———读《三国志》札记.学术研究,1980(1)

6.论农民战争的思想武器.江汉论坛,1980(2)

7.我国奴隶社会始于何时.学习与探索,1980(2) 3 47附 录 作者论著目录

8.《史记·陈涉世家》的若干问题辨析(一).群众论丛,1980(2)

9.《史记·陈涉世家》的若干问题辨析(二).群众论丛,1980(3)

10.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江汉论坛,1980(3)

11.再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北方论丛,1980(6)

12.“南郡备警”说质疑.江汉论坛,1980(6)

13.“黄鸟”与人殉.社会科学辑刊,1981(1)

14.关于“馌彼南亩”.社会科学辑刊,1981(1)

15.“时日曷丧”考.群众论丛,1981(1)

16.如何评价秦始皇“书同文字”的历史作用.学习与探索,1981(2)

17.司马迁与《陈涉世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3)

18.项羽与分封.史学评林,1981(3)

19.释封.史学评林,1981(3)

20.“骏发尔私”新解.见:中国古代史论丛,第3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21.华不注考.中华文史论丛,1982(1)

22.关于“发闾左谪戍”.江汉论坛,1982(6)

23.“匹马束丝”新释———读《曶鼎》铭文札记.中华文史论丛,1982(3)

24.从大小的含义看《史记·商君列传》的一个句读问题.史学评林,1982(3)

25.司马迁论韩非之死.史学评林,1982(5/6)

26.史学的魅力.光明日报,19830126

27.关于苍头军.见:中国古代史论丛,第7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28.《商颂》难句试释(一).学术研究,1984(4)

29.《商颂》难句试释(二).学术研究,1984(4)

30.《商颂》难句试释.学术研究,1984(6)

31.试论殷代王权与神权.社会科学战线,1984(4)

32.从方国联盟的发展看殷都屡迁原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1)

33.说“帝乙归妹”.中华文史论丛,1986(1) 3 48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

34.甲骨文考释两篇.见:中华文史论丛增刊《语言文字研究专辑》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5.殷墟卜辞中的商王名号与商代王权.历史研究,1986(5)

36.焚书坑儒原因再议.天津社会科学,1987(1)

37.如何分析我国远古的神话与历史.史学情报,1987(3)

38.甲骨文“中”字说.殷都学刊,1987(3)

39.试论方志的起源及其分期.史志文萃,1988(3)

40.试谈商周史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88(4)

41.《墙盘》断代再议.中原文物,1989(1)

42.从盘庚迁殷说到《尚书·盘庚》三篇的次序问题.中国史研究,1989(1)

43.谈中国史研究与社会发展史的关系.光明日报,19890614

44.关于殷墟卜辞中的“示”和“宗”的探讨———兼论宗法制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9(3)

45.禹———站在文明门槛的伟人.文史知识,1989(9)

46.论周初历史发展的几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5)

47.试论商族的起源及其在汉民族形成中的作用.见:汉民族研究,第1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48.试论宋国的政治发展及其历史特征.史学月刊,1989(6)

49.殷墟骨臼刻辞“示屯”及其相关的一些问题.殷都学刊,1990(2)

50.殷代贡赋制度述论.见:中国古代财政史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51.论殷代神权.中国社会科学,1990(1)

52.论图腾.学习与探索,1990(3)

53.论早周历史发展的几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增刊《文史论考》专号

54.甲骨学与殷商史研究的新进展.考古与文物,1991(2)

55.殷商制度的若干问题试探———兼释甲骨文封、饩、衰等字.见:史学论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56.论春秋霸主.史学月刊,1991(5)

57.论平王东迁.历史研究,1991(6)

58.试论共和行政及其相关问题.中国史研究,1992(1)

59.试论东迁以后的周王朝.宝鸡师范学院学报,1992(1)

60.“共和行政”与西周后期社会观念的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3)

61.论郑国的政治发展及其历史特征.南都学坛,1992(3)

62.试论春秋时期土地赋税制度的变化.见:史学论衡,第2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63.从甲骨卜辞看姬周族的国号及其相关诸问题.古文字研究,第18辑

64.试论西周分封制的若干问题.见:西周史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5.论周代卿权.中国社会科学,1993(6)

66.周太史儋谶语考.史学月刊,1993(6)

67.张仪史事辨.江海学刊,1994(3)

68.宋太丘社考.学术月刊,1994(6)

69.商鞅变法史事考.人文杂志,1994(4)

70.春秋时期礼的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5)

71.战国史事考.见:王玉哲先生八十寿辰纪念论文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72.商鞅史事考.中国史研究,1994(3)

73.试释甲骨文“堂”字并论商代祭祀制度的若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1)

74.试论春秋时期的社神与社祭.齐鲁学刊,1995(2)

75.甲骨学研究的重要进展.中国文物报,19950521

76.试论春秋时期的祖先崇拜.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2)

77.西周易卦与筮法初探.周易研究,1995(3)

78.写教材也要“通古今之变”.史学史研究,1995(3)

79.春秋时期的梦与占梦.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