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左传
1325200000052

第52章 襄公(2)

冬,公如晋听政。晋侯享公。公请属,晋侯不许。孟献子曰:“以寡君之密迩于仇仇,而愿固事君,无失官命。无赋于司马。为执事朝夕之命敝邑,敝邑褊小,阙而为罪,寡君是以愿借助焉。”晋侯许之。楚人使顿间陈而侵伐之,故陈人围顿。无终子嘉父使孟乐如晋。因魏庄子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戎。晋侯曰:“戎狄无亲而贪,不如伐之。”魏绛曰:“诸侯新服,陈新来和,将观于我:我德,则睦,否,则携贰。劳师于戎,而楚伐陈,必弗能救,是弃陈也;诸华必叛。戎,禽兽也。获戎失华,无乃不可乎?《夏训》有之曰:“有穷后羿。”公曰:“后羿何如?”对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迁于穷石,因夏民以待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弃武罗、伯因、熊髡、圉而用寒浞。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靡奔有鬲氏。浞因羿室,生浇及。恃其馋慝诈伪而不德于民,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处浇于过,处于戈。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②,以灭浞而立少康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于戈有穷由是遂亡,失人故也。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于《虞人之箴》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兽臣司原,敢告仆夫!’《虞箴》如是,可不惩乎?”于是晋侯好田,故魏绛及之。公曰:“然则莫如和戎乎?”对曰:“和戎有五利焉。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一也。边鄙不耸,民狎其野,穑人成功,二也。戎狄事晋,四邻振动,诸侯威怀,三也。以德绥戎,师徒不勤,甲兵不顿,四也。鉴于后羿,而用德度,远至迩安,五也。君其图之!”公说,使魏绛盟诸戎;修民事,旧以时。

冬十月,邾人、莒人伐,臧纥救、侵邾、败于狐骀。国人逆丧者皆,鲁于是乎始③,国人诵之曰:“臧之狐裘,败我于狐骀。我君小子,朱儒是使。朱儒朱儒,使我败于邾。”

[注释]

①虞:祭祀。②烬:遗民。③(zhuā):以麻束发,去簪。

[译文]

鲁襄公四年春季,楚国军队由于陈国叛变而入侵陈国,屯驻在繁阳。韩献子为此忧虑,在朝廷进言说:“周文王所以领着背叛殷商的诸侯国服侍纣王,是由于他知道时机还不成熟。如今我们改其道而行之,难啊!”三月,陈成公逝世。楚国人准备征讨陈国,听到这一消息后便停止了出兵。陈国依然不肯服从楚国。臧武仲知道了此事,说:“陈国不顺从楚国,必定灭亡。大国在陈国国丧期间不进攻,更何况是小国呢?”

夏,楚国的彭名领兵入侵陈国,由于陈国无礼的原因。叔孙豹前往晋国,对荀的访问进行回访,晋悼公设宴招待了他。席间钟鼓演奏了《肆夏》乐曲的三章,不过叔孙豹没有起身拜谢。乐工又歌唱了《文王》等三首,他还是没有拜谢。又歌唱了《鹿鸣》等三首,这次他起身连续拜谢了三次。韩厥派外交官子员问他,讲:“您奉君主之命光临我国,我们按先君的礼节用音乐来招待您。您对前两次重要的歌唱不拜谢,却对第三次演唱连拜三次,请问这是为何?”叔孙豹答复说:“三章《夏》乐,是天子用来款待诸侯首领的,使臣我不敢听;《文王》是两国国君相见时演唱的,使臣我也不敢听;《鹿鸣》是君王用来颂扬我国国君的我如何敢不拜谢?《四牡》是君王慰劳我的,我如何敢不再次拜谢?《皇皇者华》是君王教导我必须要向忠信之人请教。我听说:“向善人请教为咨,向亲戚请教为徇,询问礼义为度,询问政事为诹,询问祸难为谋。’我由此获得五种善事,又如何敢不三拜呢?”

秋季,襄公的母亲定姒逝世。没有在祖庙停放棺材,没有使用内棺,也没有举办虞祭。匠庆对季文子讲:“您是正卿,国君生母的丧礼没有按夫人的规格,这便等于是不让国君为他母亲送终,以后国君长大了,谁来承担责任?”先前,季文子为了自己在蒲圃的东门之外种了六颗树。匠庆请求用这些树给定姒做棺木,季文子讲:“还是马虎一点算了。”匠庆还是砍伐了季文子的槚木,季文子也没有劝止。君子觉得:“《志》书中所说的‘自己做多了无礼的事,必定有一天别人也对他无礼’,大概说的便是季文子吧!”

冬季,襄公前往晋国听取晋国对鲁国的要求,晋悼公设宴款待他。襄公请求把鄫国附属于鲁国,晋悼公不答应。孟献子讲:“我们君主距离敌国这么近,还是愿意始终事奉君,从不违反晋国的命令。鄫国从未向晋国交纳贡赋,而君的左右官员却整天下令我国交这交那,我国即使地域狭小,财力有限,不过要是不满足贵国的要求就是罪过,故而我们国君希望能得到国以资助。”晋悼公答应了这一请求。楚国人让顿国乘陈国的空隙进攻它,故而陈国人包围了顿国。无终国国君嘉父派孟乐前去晋国,通过魏绛的关系向晋悼公进献了虎豹皮,以此请求晋国跟各戎人部落讲和。晋悼公讲:“戎人不讲亲情而且贪婪,不如进攻他们。”魏绛讲:“诸侯各国刚刚顺服,陈国也才来向我们求和,正在观望我国,要是我们有德,他们便亲近我们,否则便会怀有二心。兴师动众去征讨戎国,楚国一定乘机攻打陈国,我们也必定不能救援他们,这实际上是丢弃陈国,中原诸国也一定会背叛我们。戎狄,如同禽兽,征服戎狄却失去中原各国,或许不行吧?《夏训》中有如此的话:‘有穷的后羿’。”悼公说:“后羿如何?”魏绛答复说:“从前夏朝正衰败时,后羿从地迁到了穷石,利用夏朝的民众取代了夏朝的政权。他倚仗自己擅长射箭,不致力于安抚民众,却沉溺于打猎,丢弃了武罗、伯因、熊髡、尨圉四位贤臣,而任用了寒浞。寒浞,是伯明氏的一个奸邪子弟。寒国君主伯明丢弃了他,后羿收养了他,相信并重用他,让他做了自己的亲信。寒浞在宫内对女人献媚,在外广施钱财,收买民心,让后羿以打猎为乐。他在朝廷内扶植奸诈邪恶之人作他的党羽,抢夺了国家的政权,朝廷内外都归服他。后羿仍不思悔改,他正准备从打猎的地方回朝廷,便被他的家臣杀了,并被煮熟,让他的儿子吃。他的儿子不忍心吃他的肉,也被杀害在穷门。后羿的臣子靡逃亡到有鬲氏部落。寒浞霸占了后羿的妻妾,生了浇和豷,依靠他的邪恶奸诈,对民众不施德政。派浇发兵,灭掉了斟灌和斟寻氏部落。让浇屯驻过地,让豷驻守戈地。靡在鬲氏部落,收罗斟灌和斟寻。两国的遗民,灭掉了寒浞,而后立了少康。少康在过地灭了浇,后叔则在戈地消灭了豷。有穷从此便灭掉了,这是失去了贤人的原因。先前周朝的辛甲担任太史,命令百官劝谏天子的过错。在《虞人之箴》中讲:‘大禹所到的地方辽远广阔,划分为九个州,开辟了很多道路。民众有房屋和祖庙,禽兽有丰茂的草料,人兽各有所居,互不干扰。后羿作为君王,贪爱打猎,忘掉了国家的忧患,一心只想着野兽。田猎不能过分,过分了便不利于夏王朝。兽臣主管田猎,故而我才敢报告国君。’《虞箴》如此说,能不引起警惕吗?”这时晋悼公正爱好打猎,故而魏绛才提到这件事。晋悼公讲:“那么没有比跟戎狄讲和更好的办法了吗?”魏绛答复说:“跟戎狄讲和有五点好处,戎狄择水草之地而居,看重财物而轻视土地,他们的土地能够买过来,这是第一点。讲和后边界地区的民众不再担惊受怕,能够安心耕种,农人能够丰收,这是第二点。戎狄事奉晋国,四邻的国家一定受震动,诸侯会因我们的国威而顺服,这是第三点。用德行安抚戎狄,不须动用军队,武器也不会受损失,这是第四点。以后羿的教训为借鉴,推行德政和法度,远方的国家便会前去朝拜,邻近的国家也会安心,这是第五点。请国君您思考一下!”晋悼公很快乐,派魏绛跟戎狄结盟,治理民众的事务,打猎不再违反农时。

冬十月,邾人、莒人进攻鄫国,臧纥率兵救援鄫国,进攻邾国,在狐骀被击败。鲁国人迎接阵亡将士尸体回国,都以麻束发。鲁国从此开始以麻束发的丧葬习俗。鲁国人讥讽讲:“臧纥穿着狐皮袄,使得我君在狐骀被击败。我们国君太年幼,竟派一个侏儒去作战。侏儒,侏儒!让我国败给邾国。

襄公五年

[原文]

〔经〕五年春,公至自晋。夏,郑伯使公子发来聘。叔孙豹、世子巫如晋。仲孙蔑、卫孙林父会吴于善道。秋,大雩。楚杀其大夫公子壬夫。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齐世子光、吴人、人于戚。公至自会。冬,戍陈。楚公子贞帅师伐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齐世子光救陈。十有二月,公至自救陈。辛未,季孙行父卒。

[原文]

〔传〕五年春,公至自晋。

王使王叔陈告诉戎于晋,晋人执之。士鲂如京师,言王叔之贰于戎也。

夏,郑子国来聘,通嗣君也。

穆叔觌①大子于晋,以成属。书曰“叔孙豹、大子巫如晋”,言比诸鲁大夫也。

吴子使寿越如晋,辞不会于鸡泽之故,且请听诸侯之好。晋人将为之合诸侯,使鲁、卫先会吴,且告会期。故孟献子、孙文子会吴于善道。

秋,大,旱也。

楚人讨陈叛故,曰:“由令尹子辛实侵欲焉。”乃杀之。书曰“楚杀其大夫公子壬夫”,贪也。

君子谓“楚共王于是不刑。《诗》曰:‘周道挺挺,我心扃扃。讲事不令,集人来定。’己则无信,而杀人以逞,不亦难乎?《夏书》曰:‘成允②成功。’”

九月丙午,盟于戚,会吴,且命戍陈也。

穆叔以属为不利,使大夫听命于会。

楚子囊为令尹。范宣子曰:“我丧陈矣。楚人讨贰而立子囊,必改行,而疾讨陈。陈近于楚,民朝夕急,能无往乎?有陈,非吾事也,无之而后可。”

冬,诸侯戍陈。子囊伐陈。十一月甲午,会于城棣以救之。

季文子卒。大夫入敛,公在位。宰庀③家器为葬备,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

[注释]

①觌:相见。②允:信用。③庀:具备。

[译文]

五年春天,鲁襄公从晋国抵达鲁国。

周天子派遣王叔陈生向晋国控告戎人,晋国人把他抓了起来。士鲂去到京师,报告说王叔跟戎人有勾结。

夏天,郑国的子国来鲁国聘问,这是因为为新立的国君来通好。

穆叔带领鄫国的太子去到晋国进见,以完成鄫国归属鲁国的手续。《春秋》记录说:“叔孙豹、太子巫如晋”,这便是把国的太子巫比作鲁国的大夫。

吴子派遣寿越去到晋国,解释没有参与鸡泽会见的原因,同时请求听从命令与诸侯友好。晋人将为吴国会合诸侯,让鲁国、卫国先会面吴国,同时告诉吴国会面的日期。故而孟献子、孙文子在善道会见了吴人。

秋天,举行盛大的雩祭,这是因为天旱的原因。

楚国人质问陈国反叛的缘故,陈人说:“因为令尹子辛侵害小国以满足他个人欲望。”楚国就杀害了子辛。《春秋》记录说:“楚杀其大夫公子壬夫”,是因为子辛贪婪的原因。

君子觉得:“楚共王在这件事情上惩处不当。《诗》说:‘大道笔直笔直,我的心里清楚。主意出得不灵,招集贤人决定。’自己便没有信用,反倒杀人以快意不也是很难了吗?《夏书》讲:‘完成信用之后才能完成功业。’”

九月二十三日,鲁襄公跟晋悼公、宋平公、陈哀公、卫献公、郑僖公、曹成公、莒子、邾子、腾成公、薛伯、齐国世子光、吴国人、鄫国人在戚地会盟,这是为了会见吴人,而且由晋悼公命令诸侯出兵镇守陈国。

穆叔觉得鄫国的归属对鲁国不利,便让鄫国的大夫以独立国家的身份参加见面听取命令。

楚国的子囊做令尹,范宣子讲:“我们失去陈国了。楚国人征讨三心二意的国家而又立了子囊,必定会改变子辛的所作所为而很快征讨陈国。陈国接近楚国,民众时时骇怕兵患,可以不归向楚国吗?保有陈国,不是我们的事情;抛弃陈国,以后反而好办。”

冬天,诸侯派兵防守陈国。子囊攻击陈国。十一月十二日,鲁襄公和晋悼公、宋平公、卫献公、郑僖公、曹成公、齐国世子光在城棣会合以救助陈国。

季文子死。依据大夫入敛的礼仪,鲁襄公亲自看视。家臣收集家里的器物作为葬具。家里没有穿丝绸的妾,没有吃粮食的马,没有收藏铜器玉器,一切用具没有重份。君子从这儿晓得季文子对公室的忠心:辅佐过三位国君而没有私人积蓄,难道能够不认为是忠心吗?襄公六年

[原文]

〔经〕六年春,王三月壬午,杞伯姑容卒。夏,宋华弱来奔。秋,葬杞桓公。滕子来朝。莒人灭。冬,叔孙豹如邾。季孙宿如晋。十有二月,齐侯灭莱。

[原文]

〔传〕六年春,杞桓公卒,始赴以名,同盟故也。

宋华弱与乐辔少相狎,长相优,又相谤也。子荡怒,以弓梏①华弱于朝。平公见之,曰:“司武而梏于朝,难以胜矣!”遂逐之。夏,宋华弱来奔。

司城子罕曰:“同罪异罚,非刑②也。专戮于朝,罪孰大焉?”亦逐子荡。子荡射子罕之门,曰:“几日而不我从?”子罕善之如初。

秋,滕成公来朝,始朝公也。

莒人灭,恃赂也。

冬,穆叔如邾聘,且修平。

晋人以故来讨,曰:“何故亡?”季武子如晋见,且听命。

十一月,齐侯灭莱,莱恃谋也。于郑子国之来聘也,四月,晏弱城东阳,而遂围莱。甲寅,堙之环城,傅于堞。及杞桓公卒之月,乙未,王湫帅师及正舆子、棠人军齐师,齐师大败之。丁未,入莱。莱共公浮柔奔棠。正舆子、王湫奔莒,莒人杀之。四月,陈无宇献莱宗器于襄宫。晏弱围棠,十一月丙辰,而灭之。迁莱于。高厚、崔杼定其田。

[注释]

①梏(ɡù固):拘禁:在此犹言套住。②非刑:不合刑法。

[译文]

鲁襄公六年春季,杞桓公死,讣告开始记录死者的名字,是由于两国同盟的原因。

宋国华弱跟乐辔少年时彼此相亲,长大了彼此相戏谑,又彼此相诽谤。乐辔有一次发怒了,在朝廷上用弓套住华弱的脖子。宋平公看到这种情况,说:“司马在朝廷上脖子套弓枷,打仗就很难取胜了!”于是便驱赶了他。这年夏季,宋国华弱逃奔来鲁国。

司城子罕说:“一样的罪过而不一样的处罚,这是不合乎刑法的。在朝廷上专横跟羞辱别人,还有什么罪过比这更大的吗?”于是也驱赶了乐辔。乐辔把箭射在子罕的大门上,讲:“你还有几天会不跟我流放呢?”子罕像原来一样对他亲善。

秋季,滕成公来鲁国朝见,是初次朝觐襄公。

莒国人灭掉了鄫国,这是因为鄫国依仗贿赂而轻视防备造成的。

这年冬季,穆叔到邾国聘问,而且重修和好。

晋国人由于鄫国的缘故来讨伐鲁国,说:“为什么灭亡了鄫国?”季武子到晋国见面,同时听候处置。

十一月,齐侯灭亡莱国,这是因为莱国只是依仗谋略的原因。在郑国子国来鲁国聘问的时候,即去年四月,晏弱在东阳修城,于是便包围了莱国。去年四月某日,环绕城的四周堆起土山,紧靠着女墙。到杞桓公死去的那个月十五日,王湫领兵跟正舆子、棠邑人抵御齐军,齐军把他们打得大败。三月二十七日,进攻莱国。莱共公浮柔逃奔到棠邑。正舆子、王湫逃亡到莒国,莒国人杀死他们。四月,陈无宇把莱国宗庙里的宝器献于齐襄公庙。晏弱包围棠邑,十二月初十,灭亡莱国,把莱国的民众迁移到小邾。高厚、崔杼划定莱国的土地界限。

襄公七年

[原文]

〔经〕七年春,郯子来朝。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胜。小邾子来朝。城费。秋,季孙宿如卫。八月,螽。冬十月,卫侯使孙林父来聘。壬戌,及孙林父盟。楚公子贞帅师围陈。十有二月,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子于。

郑伯髡顽如会,未见诸侯。丙戌,卒于。

陈侯逃归。

[原文]

〔传〕七年春,郯子来朝,始朝公也。

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