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可怕的谜团
138600000009

第9章

第二节 不可思议的遗址

来过了,留下了痕迹,更多的是不可思议的谜团。 

黄山脚下的花山36石窟

如此庞大的工程为何史书没有记载?花山谜窟凿痕说明了什么? 

在安徽省黄山脚下屯溪东郊的新安江畔有一片高不过一二百米的连绵小山——花山。这里有巧夺天工开凿而成的怪异石窟,这些石窟点多面广,形态殊异,“规模之恢弘、气势之壮观、分布之密集、特色之鲜明、国内罕见,堪称中华一绝”, 被誉为古徽州石文化历史博物院,被人称为“花山谜窟”。那么,这些石窟源于何时,如何形成,何人开凿的呢?数以百万方石料到底去了何处?如何开采和运输呢?

与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相比,花山谜窟洞内没有壁画、没有佛像,也没有文字,更无任何史料记载,就是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中也难寻其踪影。石窟具有丰富独特的历史研究及观赏价值,35号石窟宏伟雄浑,2号石窟曲回通幽,二十四柱洞奇幻神秘,姐妹胭脂洞色彩明丽……

花山谜窟这样巨大的石窟建筑工程全系古代人工所建。更让今人不可思议的是,花山有石窟36个,而在其东侧延长线的歙县烟村方圆4平方公里的200多座小山包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石窟36处。

花山谜窟谜团众多,带来了各种猜想,目前仅就为什么开凿如此大规模的石窟,相对比较成熟的猜想就有20多种,这也为花山谜窟增添了更多神奇。

1徽商囤盐说

徽商顿商说是指这些石窟由于屯放盐等大量的货物需要而开凿的。自古以来,徽商的足迹遍及天下,其中尤以明、清朝代的盐商更为出名,而古徽州的对外运输渠道即为新安江,石窟为徽商的仓库。

2功能转化说

功能转化说认为,这些石窟并非某一朝代某一时期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开凿而成的。最初可能是为采石,但后来人们又将它用作避难、屯兵、储粮等用途。这种假说可以解释同一石窟中石纹凿痕不同、花纹图案不同的现象。

3越王勾践伐吴的秘密战备基地说

是目前对石窟形成时代最悠久的一种猜想。公元前494年到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史记》记载,伐吴越军总数为49000人,全在外秘密训练而成。

4环保巢居说

“北方有窑洞,南方有石窟”,这是中国先人在人居环境上追求朴素环保理念的两大发明。一个掘土坡为房,一个凿石山为屋,不占肥田沃土,不破坏山坡山形,不毁坏山坡植被,营造出冬暖夏凉的栖息地。石窟内有房、有走廊、有石桥、有厅堂,有石水池、石水窖等,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5屯兵说

据《新安志》载,东汉时期,孙权为铲除黟、歙等地山越人,派大将贺齐屯兵于溪水之上,后改新安江上游这些水域为“屯溪”。这也似乎印证了花山谜窟是贺齐屯兵和储备兵器弹药的地方。

6采石场说

这是最普通的一种用途说。徽州留有许多做工精巧的古民居、古桥、古道,还有渔梁水坝等古老水利工程,花山谜窟恰处于新安江边,大量石料是否是通过新安江而运输到徽州各地作为建材的呢?

然而,猜想虽然很多,言之凿凿,但是毕竟只是猜想,由于毫无史料记载,花山谜窟依然有串串难解之谜。

神秘的金字塔

金字塔是人类自己的智慧结晶,还是有更高智慧的协助? 

埃及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金字塔之谜,一直是人们探索古代文明的热点话题。这些高超的建筑技术,似乎向我们显示着一个高度发达、超智慧文明的存在。

在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近百座之多,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该金字塔高约146.5米,据推算共用了260多万块巨石。每块石头都有一人多高,重量约为25~15吨不等,有的甚至上百吨、几百吨。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估算,修建胡夫金字塔一共用了30年时间,每年用工10万人。

胡夫金字塔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670年),被认为是胡夫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古埃及,每位法老从登基之日起,即着手为自己修筑陵墓,以求死后超度为神。胡夫金字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方,误差不超过圆弧的3′,底边原长230米,由于塔外层石灰石脱落,现在底边减短为227米,倾角为51°52′。塔原高14659米,因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相当于一座40层摩天大楼,塔底面呈正方形。整个金字塔建筑在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上,占地约52900平方米,体积约260万立方米。

在四千多年前生产工具很落后的中古时代,埃及人是怎样采集、搬运数量如此之多,如此之重的巨石垒成宏伟的大金字塔的呢?真是使人难解之谜。

金字塔岿然傲立,万古长存。其中的奥秘又是什么呢?根据“自然塌落现象的极限角和稳定角”规律,堆放体最稳定的极限角是接近52°,奇怪的是金字塔正好是51°50′9″。说明它就是按照这种“极限角和稳定角”来建造的。这种构造不仅使建筑本身高度稳定,而且可以将风暴的影响降为最低。

沙漠的风是暴戾的,由于金字塔独特的造型,迫使凌厉的风势不得不沿着塔的斜面或棱角缓缓上升,塔的受风面由下而上,越来越小,在到达塔顶的时候,塔的受风面趋近于零。这种以逸待劳、以柔克刚的独特造型,把风的破坏力化解到最低程度。

科学家们研究表明,金字塔内还存在微波谐振腔体和宇宙波,并形成一种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在塔高三分之一的地方,能形成一种特殊的力量,能形成一种奇异的“能”。它具有防腐保鲜的作用;它能使尸体迅速脱水,加速“木乃伊化”;它还能使生锈的金属变得光亮如新。假如把一枚锈迹斑斑的金属币放进金字塔,不久就会变得金光灿灿;假如把一杯鲜奶放进金字塔,24小时后取出,仍然鲜美清新。

那么,这些在金字塔内所产生的超自然力量的“能”,在四五千年前的古人又是如何认识与精确把握、运用这种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的呢?

越来越多的有关金字塔的神秘现象困惑着人们。人们开始反思如此巨大而精密的金字塔单凭人类的智慧是否能够创造出来?

现在学者认识到,仅埃及基沙三座金字塔的石料重量已经超过了伦敦所有建筑重量的总和,古埃及十万工人在二十年内搬运它们根本不可能。而要把几百万块巨石再切削得精密平整到不差分毫,即使再用上二十年也是难以做到的。更何况更要精确的建造——没有一丝失误的痕迹,这即使再花上几十年,也难以建造完成。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确建造以正常的建造技术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

帝华纳科遗址的新发现使人们推测到这些建造技法的高超之处:他们似乎是把相邻的巨石之间凿出凹槽,并倒入熔化的金属,金属凝固后,就把相邻的巨石牢牢地连在一起了。而这就需要一个移动自如的冶金车间,一次能熔化好几加仑的金属,而且随着巨石向高处堆砌,冶金车间能够自如轻便地上升,并且不会使下边的石块留下任何压划的痕迹。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足见冶金车间是多么的高级与轻便。而这些技术在今天都是无法做到的。

另外,埃及基沙三个金字塔正对着猎户星座带纹的三星,帝华纳科的神庙的正门和墙角精确地定位了春天、夏天、冬天第一天太阳升起的位置。所有建筑的方位和天体保持高度一致,表明建造者们掌握了精密的天文学技术。如何把那样重的巨石摆放得那么整齐、方向极为精确,是今天的建筑师根本无法想象的。 

金字塔到底凝结着古埃及人多少知识和智慧,至今仍然没有完全解开。

悬棺:神秘的“故焚侯国”

人死了,要找个归宿,一口口沉甸甸的尸棺,一具具冷冰冰的尸骨,怎么会“飞”到那高高的悬崖上呢? 

在云南,今昭通地区沿金沙江、白水江、关河流域的悬棺不说是绝无仅有,肯定是分布最多、最为集中的地区。就已知情况,盐津县的豆沙关、底坪、棺木岩、灵官岩,威信县的瓦石、石洞、永善县地黄华,不下10余处;岩桩、岩墩、岩龛、岩沟、岩洞等各种悬棺葬的形式一应俱全。

1935年,一位来自美国的传教士葛卫汉,对中国丰富的丧葬文化非常感兴趣。他打听到,在中国四川的珙县附近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丧葬习俗,于是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己的旅程。尽管一路上的艰难险阻,但当他真正来到珙县的悬崖边时,还是认为自己不虚此行。葛卫汉被自己的发现惊呆了——这就是悬棺。

珙县的悬棺,几乎包含了世界上各种悬棺的所有类型。这是珙县悬棺第一次被世界发现,立刻引起了学者们浓厚兴趣,一批批的科学家来到这里,想破解这个千古谜题。科学家们把这里悬棺中的部族称为僰人,并且纷纷猜测,这些僰人究竟到哪里去了,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的后代放弃了自己的丧葬习惯呢?这个部族究竟是与其他的民族融合在一起,还是全部灭亡了呢? 

1932年,几位昭通籍的学人曾对豆沙关悬棺进行考察,据当时留下的考察文字,棺内尸骸的头颅骨较今人硕大,手足骨亦较粗壮,也较长,推测身高在18~19米间。棺木用整根原木凿空成形,长约2米,高约50厘米,宽约41厘米,棺盖厚约41厘米。按木质纹理,似为杉木,形制古朴。参加考察的周梦云等认为“此物出自上古,绝非数百年前物。何以言之?史称,大禹死后,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见诸《孟子》。孟子又云:盖上世常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委之壑。今查置棺处所,河流下陷,足证当时河水必高,又且两岸多系水造成屋,知为上古大壑,毫无疑问”。同样在1932年前后,一位美国学者对威信长安的悬棺进行考察,也得出与周梦云大致相同的认识。如此说来,“僰人人悬棺”应该成为结论了。不然,著名的自然科学家陈一得又对周梦云和美国学者的判断提出质疑:首先,居住在今川南、滇东北一带的僰人,自春秋以来,或向滇西迁徙,或与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过早地结束了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的历史。也就是说,僰人生活的时代,在公元前250年以前。其次,如果豆沙关悬棺所在是因河流下陷而成数百米高悬崖,这个过程没有几千年恐怕不能完成。陈一得反诘:历两三千年之长久,“任何坚硬木质,日射水浸,鲜不化为齑粉?”更何言骨骼完整,棺木纹理清晰。不得不承认,陈一得的反诘是有道理的。

另外,悬棺到底是怎样“悬”上去的呢?在一本叫做《朝野佥载》的书中,提出了一种假设:尸棺先抬到悬崖绝顶,再悬索缘桩往下放。证之于悬棺现场所见,此说难以成立。试想,悬棺多在悬崖的半腰,距顶甚远,且多置放于崖部面的凹陷处,怎么“往下放”?在另一本《岭表纪蛮》的书中,又提出了另一种设想:“筑土为台,运棺其中,事后台卸土撤,而棺乃独标岩际。”然而都很难操作。 

僰人对悬棺这种葬式如此兴致盎然,莫不真有什么玄机?《云南志略》云:“人死则棺木盛之,置之千仞巅崖,以先堕者为吉。”不遗余力地爬上去只是为了堕下来,为了尽快地堕下来……

对于僰人的消失,根据历史记载,当明王朝调集了云、贵、川三省的大军,包围了僰人的山寨时,于是数万僰人就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与人数多过自己十倍的敌人决一死战;要么就接受明军的招安,选择屈辱地投降。当时在600多个僰人的山寨中,有半数选择向明军投降。结果当时的投降的僰人无一幸免,剩下的或被杀,或迁徙他乡,最终消融在其他民族中。

随着岁月的流逝,依旧被人们传诵的只有那些僰人的史诗,关于悬棺究竟是怎样放置上去的,还有僰人这个最终消失的部族,又是如何兴起的呢?这些谜题仍悬而未解。

神奇的太阳门

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有座神秘的城,这座城里有座神奇的太阳门。 

玻利维亚的充满神秘的城市——蒂华纳科城,在这个谜一般的城市中,一片散乱的远古建筑和废墟的石块间,耸立着一块重逾百吨的超巨型石雕——“太阳门”,它是南美大陆最负盛名的古代文明奇迹。“太阳门”高3.05米,宽3.96米,用一块完整的巨型安山石岩凿成。每年9 月21日,黎明的第一束阳光总是从这石门的中间射入大地,这就是“太阳门”这一名字的由来。

凡是看到过“太阳门”的人,无不为它的宏伟壮观惊叹不已。更耐人寻味的是,“太阳门”不仅是个庞然大物,而且它上面还雕刻着极其精美的图案。在“太阳门”的石门楣中央,刻着一个谜一般的人像,据说是代表造物主维拉科查。人像双手持着鹰头装饰的节杖,每只手只有四个手指。其两旁平行排着三排共48个较小的神像。其中上下两排刻有长翅膀的勇士,中间那排则刻着某种人格化了的飞禽。此外,还有众多至今仍难了解其含义的符号。

面对着“太阳门”,惊叹之余,人们必然要产生种种疑问。首先,古代的印加人为何要不惜巨大的劳动力来建造这巨大的石门呢?“太阳门”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呢?

在古代美洲居民还没有制造出带有轮子的运输工具,也没有使用驮重牲畜的情况下,到底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又是为什么在这云雾缭绕、峭拔高峻的安第斯高原上建造了这座雄伟壮观的太阳门呢?

美国考古学家温德尔?贝内特用层积发掘法证明蒂亚瓦纳科文化的最早年代是在公元300~700年,而太阳门和其他一些建筑应是在1000年前正式建成的。

蒂亚瓦纳科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玻利维亚考古学家卡洛斯?庞塞?桑西内斯和阿根廷考古学家伊瓦拉?格拉索用放射性碳鉴定,蒂亚瓦纳科建筑应该是开始于公元前300年,而建成美洲这一灿烂辉煌的文明大约是在公元8世纪以前,一般看法认为在公元5~6世纪。建筑者可能是居住在安第斯山区的科拉人,他们认为蒂亚瓦纳科曾是一个举行宗教仪式的中心场所。太阳门极有可能是阿加巴那金字塔塔顶上庙堂的一部分。

美国历史学家艾?巴?托马斯也同意遗址是科拉人建立的这一理论,但他说那里是一个大商业中心,或文化中心。阶梯通向的地方是中央市场,石门框上的那个人形浅浮雕是雨神,辐射状的线条是雨水,两旁的小型刻像象征着他们朝着雨神走去,以承认他的权威。

更有甚者,说蒂亚瓦纳科是外星人在某一时期建造在地球上的一座城市,太阳门是外空之门。

“太阳门”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尽管许多人作了努力的研究,但这一切仍无法解释。

令人困惑的克诺瑟斯城迷宫

走不出克诺瑟斯迷宫,就面临被牛首人身的怪物吃掉的命运。 

古希腊神话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克里特岛的国王迈诺斯自称是最高天神宙斯的儿子。迈诺斯的妻子帕西淮和公牛私通,生下一个牛首人身的怪物。家丑不可外扬,迈诺斯命工匠造一座宫殿囚禁怪物,让怪物出不来,外人也进不去。怪物每九年要吃童男童女各七名,由当时臣服于迈诺斯的雅典城邦国进贡。过了二十六年,迈诺斯王派使臣到雅典摧索第三次贡品。刚继王位的青年英雄提修斯决意为民除害,自充童男来到克诺瑟斯。迈诺斯王的女儿阿里阿德尼公主一见钟情,爱上了提修斯。她送给提修斯一团线球和一柄魔剑,线头系于迷宫入口处。提修斯手提魔剑,一路放线,朝扑朔迷离的迷宫中心前进。经过一场恶斗,斩了牛怪,然后沿着线路走出迷宫。神话是惊险而美妙的,克里特岛的这座迷宫真的存在吗?

英国考古学家艾文斯爵士在20世纪初叶,把迈诺斯首都克诺瑟斯的遗址发掘了出来。这次发掘的工程相当浩大,耸人听闻。

王宫基本完整,坐落凯夫拉山麓,总面积22000多平方米。主体为二层建筑,低坡地的东宫是四层楼,共拥有大小宫室1700多间。支撑屋面的立柱都用整棵大圆木刨光而成,上下一般粗,极其整齐协调。1400平方米的长方形中央庭院将东宫和西宫连成一体,各个建筑物以长廊、门厅、复道、阶梯连接。国王宝殿、御寝、后妃居室、贮宝库、亭阁等,巧妙配置。千门百廊,曲巷暗堂,忽分忽合,前堵后通,神机莫测,确实是座名副其实的迷宫。牛怪之说不一定有,但迈诺斯王残暴成性,怕人暗算,造一座刺客进不来的王宫供己享用,倒是合乎情理的。据说,设计师代达罗斯在工程完毕后,自己也陷入迷宫出不去了。

那么,这座富丽堂皇、结构复杂的巨大建筑真的是一座王宫吗?虽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一般都同意这种说法,但德国学者沃德利克则不赞同,而且其说法好像有所依据。在1972年出版的一本书中沃德利克说:“克诺瑟斯这座宏伟建筑,绝对不是国王生时居所,而是贵族的坟墓或王陵。”依据沃德利克的说法,被大多数考古学家所认为的是用作储藏油、食物或酒的大陶瓮,其实是用来盛放尸体的。尸体被放在里面后,加入蜜糖浸泡以达到防腐的目的;石地窖则被用来永久安放尸体;壁画代表的是灵魂转入来生,并且把死者在幽冥世界所需物品画出来。沃德利克还认为那些精密复杂的管道,不是为活人设置的,而是为了防腐措施的需要。

为了支持自己的说法,沃德利克提出几项很有意思的事实,比如说,克诺瑟斯这座建筑物的位置,绝对不是建筑王宫的绝佳位置,因为它所处的地方过于开敞,四面受敌,若有人从陆上进攻即无从防卫。同时,当地没有泉水,必须用水管引水,水量很难供应那么多居民。“王宫”及附近范围内也无一望即知是马厩和厨房之类的房屋,这里的居民难道不需要交通工具和食物吗?至于那些被认为是御用寝室的房间,都是些无窗、潮湿的地下房舍,在气候和暖、风和日丽的地中海地区,绝不可能选择这样的地方来居住。

人们对迷宫究竟是王宫还是陵墓尚无定论,不知学者们能否走出这座迷宫。

令人生疑的马耳他地窖

一个神秘的地窖,竟然存有7000多具人的骨骸,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们究竟是什么人呢? 

1902年,马尔他岛上的一群建筑工人在施工的时候,发现了一座人工开凿在坚硬岩洞里的地窖。令人惊奇的是,里面竟存有7000具骨骸。这里怎么有那么多具骨骸呢?

这座巨大的石制地下建筑共分三层,最深处距地面12米,错综复杂,仿佛一座地下迷宫。它由上下交错、多层重叠的多个房间组成,里面有一些进出洞口和奇妙的小房间,旁边还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壁孔。中央大厅耸立着直接由巨大的石料凿成的大圆柱、小支柱,支撑着半圆形的屋顶。整个建筑线条清晰、棱角分明,甚至那些粗大的石架也不例外,没有发现用石头镶嵌补漏的地方。它的石柱、屋顶风格与马尔他其他许多古墓、庙宇如出一辙,但别的庙宇都建在地上,这座建筑却深藏于地下的石灰岩中。由于构造奇特,人们借用希腊文“地窖”一词来形容它,意为“地下建筑”。 

这座“地下建筑”是“庙宇”还是“坟墓”呢?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石器时代,马耳他的岛民为何耗费如此巨大的精力来建造这座庞大的地下建筑呢? 

有人认为它是一座地下庙宇。在这座地下建筑中,有一个奇妙的石室,人们称之为“神谕室”。由于设计独特,石室内产生了一种神奇的传声效果,因此石室又被称为“回声室”。 这个石室的其中一堵墙被削去了一块,后面是状似壁龛、仅容一人的石窟,一个人坐进去同平常一样说话,声音会传遍整个石窟,并且完全没有失真。由于女人声调较高,不能产生同样的效果,设计者就在石室靠顶处沿四周凿了一道脊壁,女人的声音就沿着这条脊壁向外传播。正因为有这个石室存在,考古学家断定这座地下建筑是一个在宗教方面有着特殊用途的建筑物,说不定它就是祭司的传谕所。此外,考古学家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两尊侧身躺卧的女人卧像,还发现了几尊丰乳肥臀也许以孕妇作为蓝本的女人卧像。据此,考古学家推测,这里或许是崇拜地母的地方。由于整个建筑埋在地下,不见天日,因而显得阴森怪异。设想一下,当一个虔诚的原始人置身于这样一个诡秘幽玄的地下石室时,突然传来隐身人的说话声,他能不毛骨悚然对其产生敬畏之情吗? 

然而,这座建筑真的就是一座地下庙宇吗?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越往地下深层发掘,考古学家发现它越不像是庙宇所在。在一个不大的室内,竟然存放了7000个人的遗骸,恐怕不能仅仅用宗教用途来解释。骸骨不是一具具完整的尸骨,因为那么狭小的地方根本容不下那么多尸体。室内骨骼散落,表明是从其他地方移葬过来的,这种埋葬方式,在原始民族中非常普遍。这样,地窖就成了善男信女们长眠安息之地了。这座地下庙宇到底是供人祭祀之地,还是供死者安息之地呢?马尔他岛上的这些居民的宗教也包括崇拜死者吗?

根据挖掘出来的牛角、鹿角、凿子、楔子、两把石槌以及做工精细活用的燧石和黑曜石判断,再根据其建筑风格推测,此地下建筑约建于公元前2400年前后,当时岛上正处在石器时代。那么,岛上居民什么时候把骨殖放到这个地方来的呢?马耳他的居民又为什么要如此安放骨骸呢?至今无人知晓。也没有人知道这座地下建筑在什么时候变成了墓地。兴许初建时它就兼有庙宇和坟墓的双重用途,也许这是一座仿效地上建筑而建的一座地下庙宇,也许它就是死者的安息之地。

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一切都将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之中。神秘的马尔他地窖将永远是一个未解之谜。

鬼斧神工之作:南美洲的奇城异堡

印第安人越来越少了,和印第安人相关的历史、古迹也变得越来越神秘了。 

据考古记录,南美文明开始于公元前一万年,第一批北美与中美移民到达时,他们定居于火地岛、阿根廷、智利南部、大厦谷地区的中南部平原及中央安第斯山的部分。因为他们的食物充裕,所以能够维持较大且稳定的社会单位。其他在加勒比海沿岸和安第斯山北部定居的民族,以军事及宗教仪式为基础,在农业技术支持下,出现了较复杂的社会组织型态。 

约公元1000年前后,出现了奇穆(Chimu)、蒂瓦纳库(Tiwanaku)王国,以及后来的印加帝国。可以说,南美洲在欧洲人来到以前是印第安人的王国。在印第安人的历史中仍有数不清的谜团缠绕着我们。

1956年,一些科学家乘飞机飞越安第斯山脉时,发现了位于海拔6000米高处的塞拉加兰古城堡废墟。于是,科学家们对此城堡进行了科学考察。经过鉴定,这座城堡的历史比闻名的印加帝国还要久远。城堡有坚固的围墙,里面有许多高12米的堡垒和塔楼。它们全是用大块的打磨平整的石块砌成的,并且没有使用灰浆。堡垒和塔楼都没有门和窗,唯一的进出口是房顶上正方形的口子。可以想到,修建这座城堡的人们不需照明、取暖、食品和饮用水,因为方圆数百公里内没有森林、动物、河流和湖泊。他们不用梯子就能爬上塔楼,并且能够生活在海拔6000米、几乎缺氧、就连秃鹰都很少问津的地方。而且,只有乘坐直升机才能到达古城堡,因为该地区没有足够宽阔的平地可供其他飞机降落。再者,城堡周围密布着峻峭的山峰和危险的深渊,过去和现在都没有可以行走的路。对于科学界来说,在这样海拔的高度上,巨大的石块如何能够加工和垒砌,城堡的居民如何生存,都无法加以解释。

1979年,一支科学考察队乘飞机飞越秘鲁阿雷基帕省时,偶然发现地面上有一些巨大的图案,图案分布在利马东南1000公里的马赫斯和西华斯沙漠中。1980年,科学家开始对这些图案进行仔细的考察。这些图案有3000年的历史,图案有鸟类、爬行动物、猴、猫科动物,它们的长度均在20~60米左右,其中有一条巨蟒竟长达72米,宽2米。同时,在这里还发现了14个巨型圆圈,最大的直径有40米。实际上,它们是圆形平台,当中带石子的土层的硬度几乎与混凝土一样,只有在500米的高空才能看清楚。在附近的一些不大的土岗上,发现了两个坚固的古堡。古堡的墙有5~6米厚,用火山熔岩砌成。考虑到火山熔岩坚硬无比,而古堡的墙垣又坍塌和侵蚀得厉害,古堡的历史估计在6000年以上。印加人之前的什么人能够在没有生命的沙漠中(最近的水源在300公里之外)修建起这些雄伟的古堡呢?不知名的建筑者们是用什么方法把重达10吨的巨大石块从数十公里远的地方运来、起吊和砌成墙的呢?

在智利圣佩特罗沙漠中,人们发现了长达数十米的石刻布满在坚硬的岩石上,表现的内容是长翅膀的人物和圆、三角形、正方形、七边形等几何图形,以及几篇二米多长的石刻文字,其形状与古代北欧语言的字母表相似。然而,虽有图案存在,却在圣佩特罗沙漠中没有发现人类活动的踪迹。这里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白天气温高达零上50℃,而夜间的温度则在-10℃以下,方圆数百公里内没有任何水源。在南美洲秘鲁的拜迪那拉布兰卡山中,矗立着查文多王塔尔古堡。古堡坐落在群山之中,常人几乎是无法涉足的,但古代的堡垒、墙垣、内室的建造方式都是很特殊的。确切地说,墙壁是用雕刻和打凿深谷、高峰和山洞的岩石而成的。古堡的防御非常坚固,入口处布满无穷无尽的机关陷阱。科学家们解不开的谜在于新石器文化时期的人们如何能用他们拥有的唯一工具——石头去开山凿岩石?查文文化时期,当地的居民人口极少,因此古堡的建设不可能像古埃及法老建造金字塔那样,动用成千上万的奴隶。古城堡的中央矗立着一个堡垒,外人只有经过在山岩上凿出的无数迷宫一样的地道才能进入堡垒。在堡垒的中央大厅,有一根被称为“石头匕首”的石柱,高5米,呈尖头短剑的形状,石柱的尖刃牢牢地插在地面的花岗岩里。3500年过去了,对于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至今没有找到科学的解释。石柱和其地面都是由无比坚硬的花岗岩构成。在重达数吨的“匕首”刀锋上雕刻着一个女人的形象,她的面孔奇特,仿佛是人和美洲豹的结合体,头上没有头发,而是盘踞着几条凶狠的蛇。它非常像希腊神话中蛇发女怪墨杜萨。女人的形象非常令人费解,因为安第斯山中根本没有美洲豹。

这些神秘的城堡,随着时光的消逝,也逐渐成为无人能解的谜。

无法解读的津巴布韦遗址

大津巴布韦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石头结构遗址,它们既没有灰泥,也不用拱门和圆顶。 

“弯弯曲曲的走道和过于复杂的防御工事是卫城最显著的特征……这是我有幸见过的最为神秘、最为复杂的建筑结构。”探险家西奥多?贝特对津巴布韦遗址内的卫城发出了如此感叹。

在津巴布韦的马斯温戈省,有一座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石头城建筑群体。“津巴布韦”一词源于班图语,意为“石屋”,或“受敬仰的石头城”。 究竟是什么人、在什么年代以及为什么要建造这么庞大的石头城呢?

有关津巴布韦遗址奇观的传说,大约在中世纪就通过阿拉伯商人传到了欧洲。然而,在阿拉伯人的传播中,却把津巴布韦与所罗门王的名字连在了一起。这样一来,当欧洲人发现这个废墟时,误认为这就是所罗门王的藏宝之地。

津巴布韦遗址三面环山,一面是波平如镜的凯尔湖。整个的遗址范围包括山顶的石岩和山麓的石头大围圈及其东面的一片废墟,组成了相互联系的建筑群。据考证,这座石头城建于公元600年前后,是马卡兰加古国的一处遗址。古城分为外城和内城两部分,外城筑在山上,城墙高10米,厚5米,全长240米,由花岗岩巨石砌成。内城建在山坡谷地,呈椭圆形。城内有锥形高塔、神庙、宫殿等,都由石块砌筑,而且这些建筑的入口、甬道和平台等都是在花岗岩巨石上就地开凿出来的。 

1871年,来到这里探险的德国地理学家卡尔?莫赫最先把这个奇迹公之于世。他说:“那是一大片聚在一起的石造建筑物,全没屋顶,都用灰色的花岗岩石块以精巧的技术建成,有些石块还曾雕琢。山上那些高大的石墙,分明是欧洲式的建筑。”莫赫进入城内作了一番考察,认为有证据显示石头城的最初建造者们生活富裕、势力强大。他的有关津巴布韦的报告于1876年出版,引起了世界各地不少学者和探险者们的兴趣,他们开始相继前往津巴布韦考察。

津巴布韦遗址是一个大面积的复合体,有防御工程、塔状建筑和排水系统,占地达一万多亩,共有三组建筑:第一组是一连串如堡垒般的城墙,内有复杂通道、石级和走廊,这组建筑现在一般称作卫城。城墙与一个大孤丘结合在一起,随着岩石起伏,以精湛的技术把花岗岩石堆砌起来,顺其自然之势与大孤丘混为一体。站在卫城顶上,可将整个津巴布韦遗址风光尽收眼底,可见当初设计者的别具匠心。第二组是一处椭圆形花岗石围墙,称作神庙。围墙的东北、南、北三面分别有一个进出口,围墙高约6米,东面城高约9米,围墙底部宽约5米。神庙位于卫城下的平地上,至今仍然完整无缺,充分显示出当初建造者的艺术才干和建筑水平。神庙内有一座气势庄严的高塔。第三组介于围墙和神庙之间,包括好多小的房屋。

据最初记载,大津巴布韦城上有七座实心塔,现今只剩下四座。这四座塔的真正用途,人们至今仍弄不明白。更令人费解的是神庙里面的圆锥塔,此塔高二十余米,没有任何文字标记。多少年来,一批又一批考古学家和前来企图在塔内搜寻黄金宝藏及古物的人,曾千方百计想钻进去探查,却无法找到一个入口。离圆锥塔不远处有一祭塔台,据说,在原始社会,这里是举行生殖崇拜的场所。对塔的作用,专家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它是瞭望台,有人认为它是宗教的象征,有人认为它是粮仓的模型,还有人说它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但这种种说法都缺少足够的依据,至今人们仍不明白它的真正用途。 

事实上,不仅圆锥塔,就是那整座的石头城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人们至今也没能真正弄明白。有人说这是一个消失了的帝国的皇帝住所,有人说这是宗教场所,但是也有人认为这是古代人开采、提炼黄金的地方。由于这些石头建筑上没有文字,历史上也没有记载,这种种说法都不过是人们的推测和设想。

有人认为津巴布韦遗址是由公元前来自地中海的腓尼基人建造的,也有人认为是阿拉伯人建造的,但更多的人则认为是非洲黑人建造的。根据历史记载,最后在津巴布韦这个已颓败的城市居住的民族,由于战争的原因,大约在1830年“祖卢战争”期间,被全部赶走了。后来声称拥有大津巴布韦的阿孟瓜人,实际上并未在当地居住过,这里现在生活的是马绍纳族人的一个分支——卡兰加人。但他们至今还住在低矮简陋的窝棚中,他们的生活似乎和这些建筑毫无关系。而这一古迹的真正建造者,随着历史的烟云似乎已无从寻觅。

壮观的巨石阵

重达几十吨的石块是怎样被运送到目的地的?它们又是如何被安放的? 

巨石阵,这个地球上最神秘的史前遗迹屹立在英格兰索尔兹伯里平原上一个名为阿姆斯伯里的小村庄。巨石阵又称索尔兹伯里石环、环状列石、太阳神庙、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栏等,约建于公元前4000~2000年,属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在英国除了索尔兹伯里巨石阵外,还有900多座圆形巨石阵分布在英国其他地区。

人们关于它的种种推测从来没有中断过。在距今如此久远的时代,究竟是什么人创造了如此神奇的作品呢?

20世纪50年代,考古人员研究发现,史前巨石阵的建造期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公元前28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是建造的第一阶段。不过当时并没有巨石,只是建造了一个能容纳数百人的圆形土堤,在土堤内挖出了56个圆形坑。

公元前2000年,铜器时代初期,人们对巨石阵的进口进行了改造,当时铺设了壕沟和两道500米长的人行道,被称作“斯泰申石碑”的四座石柱,竖立在了巨石阵内侧。在这个阶段,在中央大约竖起3/4圈蓝砂岩石柱之后,这项工程突然停止,于是石柱被搬走,坑被填平。这个时期,以传统方法建造的巨石阵的数量开始减少,整体形状也不是很完美,不是呈现椭圆形就是扭曲的环状;规模上也大不如前,有的直径甚至还不到3米。

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巨石阵进入了建筑的第三个阶段。人们运来了100多块巨大的砂粒岩,并且建成了有30多个石柱的外圈,在外圈里侧布置了马蹄形。在第三阶段中期,在5座石碑坊的里侧布置了许多蓝砂岩石柱,其中蓝砂岩的石柱留存到了现在。

如今,这个巨石建筑群位于一个广阔的原野上,占地大约11公顷,主要由许多整块的蓝砂岩组成,每块约重50吨。巨石阵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另外,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这很可能是远古人类用来观测天象用的。

巨石阵的主体由几十块巨大的石柱组成,这些石柱排成几个完整的同心圆,外围是直径约90米的环形土沟,内侧紧挨着的是56个圆形坑。由于这些坑是由英国考古学家约翰?奥布里发现的,因此又叫“奥布里坑”。处于石阵中心的巨石最高的有8米,平均重量近30吨,然而令人称奇的是有不少重达7吨的巨石直接横架在两根石柱上。

当然,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这些巨石的运输方式。经过考证,蓝砂岩确实是通过人力从南威尔士被搬运到目前的位置的。巨石首先从普利塞里山经陆路到达靠近海岸的米尔福得港,然后将石料装上船,最后到达巨石阵。这条线路,水路长达300多公里。实现这个长途运输需要当时的人们具备建造载运巨石船只的能力。从普利塞里山脉到达巨石阵,陆地行程将近40多公里,当时的人们又是如何在陆地上运输这些巨石的呢?就地取材的方法最合适。当时巨石阵周围山谷里有茂密的树林,人们利用坚硬的树木充当滚木和撬杠,而一种叫做断树的树皮可以制造出绳子,学者们曾经尝试过把树皮放在湿泥里浸泡成富有韧性的纤维,把它们绞在一起,就成了简单结实的绳索。

横梁放到石柱顶部算是整个工程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架置石块横梁很可能用的是“土屯法”:利用斜面原理,以柱子为基准形成土,做成一个斜坡,然后从斜坡上把石头拉上去,下面用撬杠,就位之后把土挖掉。

关于神秘的巨石阵,人们继续做着充满想象力的梦,一次次的发现都只是慢慢地解开了其中的一小块谜团。2003年,考古学家在巨石阵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座古墓,墓中出土的陪葬品有100多件,包括金、银、铜等装饰品,陪葬品的数量要比同年代的墓葬多10倍。墓的主人地位非常显赫,他就是阿彻。阿彻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300年,而这个阶段恰好是巨石阵形成的时期。墓中的陪葬品大部分来自阿尔卑斯山,从阿彻遗留下的牙齿形状和损坏的程度检测来看,他的童年是在阿尔卑斯山区度过的,他很有可能来自瑞士或是奥地利一带。或许几千年前的维赛克斯人和阿彻都有可能参加了巨石阵的建造,但从他们分别生活的时代可以看出,巨石阵的建造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经历了近五千年的风风雨雨,巨石阵像是一部风化的史书,屹立不倒。从它身旁经过就是带着疑团不断叩问那段历史。就在似乎已经知道它是如何建成的时候,我们不禁还要问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要建造这样一个巨石阵呢?这还得继续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