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元代大都上都研究
1473200000015

第15章 大都的经济生活(2)

管理大都商业市场的机构叫做大都宣课提举司,秩从五品,比警巡院和大兴、宛平两县县尹的地位都要高。提举司之下,各市分设提领或大使。元代商税按规定是三十取一,但大都建成后,旧城市肆、院、务迁入都城者四十取一。元代中期,大都商税所入为十万三千余锭,除江浙(二十六万余锭)、河南(十四万余锭)二省外,其余各省全部所入,还不及大都一地。②(参见《元史》卷九四,《食货志二·商税》)从这个数字,也完全可以看出大都商业的特别繁荣了。

大都的商铺,从其性质来说,可分两种。一种商铺主要经营生活日常用品,满足一般居民生活需要,“(大都)民物繁伙,若非商旅懋迁,无以为日用之资”③(《元典章》卷二〇,《户部六·钞法》)。例如居民食用的粮食,在大规模海运发展起来以前,“全借客旅兴贩供给”,“来的多呵贱,来的少呵贵有”④(《通制条格》卷二七,《杂令》)。这一种商铺占多数。另一种商铺主要经营满足权贵们奢侈生活需要的高级商品,如珠宝、锦缎等。有的珠宝一颗就要钞数十万锭。由于大都是宫廷所在地,集中了大批权豪贵族,因此,后一类商铺特别发达,这是大都商业不同于全国其他城市的特点之一。

大都的商铺,有的是由封建政府经营的,如部分粮食和盐、酒的买卖。官营商业,弊端极多,以官卖盐而论,“当时置局设官,但为民食贵盐,殊不料官卖之弊,反不如商贩之贱”⑤(《元史》卷九七,《食货志五·盐法》)。有的是由大寺观经营的。当时寺观经营商业十分普遍,规模巨大,凭借特权,不纳商税,严重影响商税收入,以致元朝政府不得不屡次发令,要寺观商铺交纳商税。⑥(参见《通制条格》卷二九,《僧道》)此外,还有很多是权贵们经营的商铺。元顺帝的权臣马札儿台,就在“通州置塌房,开酒馆、糟房,日至万石。又使广贩长芦、淮南盐”⑦(权衡:《庚申外史》卷上。)。“有势之家,占据行市,豪夺民利”,在大都是个很普遍的现象。至于一般私人经营的商业,除了少数大商人(他们一般均与官府、权贵有密切联系)之外,或为“权豪势要之家挟势强买”,或由官府以“和买”为名,“强行夺买”,受到种种非理骚扰。有的因此破产,有的吓得“不敢往来”。官府、权贵控制市场,阻碍正常的商业活动,其结果是“物价因而涌贵”,“民甚不便”①(《通制条格》卷一八,《关市》:卷二七,《杂令》)。这种情况,其他城市也有,但都没有大都这样突出。

大都周围的农村,有定期的集市贸易,进行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相互交流。元代中期,封建政府因为害怕“起立集场”,“走透课程(偷税漏税———引者)”,“滋长盗贼”,因而下令“住罢”,即取缔农村的集市。但是,经济交流的要求绝非法律所能禁止,过了不久,元朝政府不得不承认禁罢的失败:“辇毂之下(首都附近———引者),尚且奉行不至,何况外路!”②(《元典章》卷五七,《刑部一九·诸禁》)农村中的集市贸易照旧进行着。

不少外国商人来大都进行贸易活动。来得较多的是波斯、阿拉伯和高丽的商人。特别是高丽商人,因为距离较近,来大都的最多。高丽的中文教科书《老乞大》,就是以高丽商人来中国,与辽阳的商人结伴,同至大都从事商业活动为主题的。从《老乞大》可以看出,高丽商人贩运到大都的货物,主要是马匹、人参和毛施布(高丽出产的一种麻布):从大都贩运回高丽的货物则是各种日用品、纺织品和书籍等。《老乞大》这本书的出现,说明了当时高丽商人来到大都是很普遍的现象,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大都国际贸易的繁荣。

四、河运和海运

“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③(《元史》卷九三,《食货志一·海运》)把江南丰富的物资,千里迢迢,运到大都,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河运,另一是海运。

元朝在前代基础上,大规模整修运河。平江南之初,北运粮食等物需要水陆兼运,“自浙西涉江入淮,由黄河逆水至中滦旱站,陆运至淇门,入御河,以达于京”①(《元史》卷九三,《食货志一·海运》)。元朝政府先后开凿和修治了通惠河(即大都运粮河,从大都到通州,长约一百六十里,前面已有叙述)、通州运粮河(从通州南下入大沽河,西接御河)、御河(从今天津南至山东临清,接会通河)、会通河(从临清至山东东平,长二百五十里)、济州河(山东东平至济宁,接泗水,入淮河),一直和南方原有的运河相连接。这样,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互相贯通。在忽必烈统治时期,大都的粮食供应,主要依靠运河运输。据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的一件官方文书说:“大都里每年百姓食用的粮食,多一半是客人从迤南御河里搬将这里来卖有。”②(《通制条格》卷二七,《杂令》)

在整修运河的同时,元朝政府又大力发展海运。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探索,最后采取了从长江口的崇明附近出海,向东行,入黑水大洋,北趋成山(山东半岛东部),经渤海南部,至界河(海河)口的直沽,再转运大都的路线。顺风时十天左右即可到达。海道运粮,最初不过四万余石,后来逐年增加,元代中期,最多时达三百余万石。“晓日三叉口(直沽———引者),连橹集万艘”③(张翥:《蜕庵诗集》卷一,《代祀天妃庙次直沽作》),直沽成了一个繁荣的港口。

海运虽有一定风险,“粮船漂溺者无岁无之”,但总的来说,“视河漕之费,则其所得盖多矣”④(《元史》卷九三,《食货志一·海运》)。自从海运大规模开展以后,运河的重要性就大为降低了。到后来,大都的经济生活几乎完全依赖于海运。元末农民战争爆发,海运中断,运河也被切断,大都的经济生活立即陷于混乱,元朝很快也就灭亡了。

五、大都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

有元一代,大都地区的自然灾害相当频繁。特别是进入14世纪以后,水、旱、雹、蝗和地震,接踵而来,几乎无年无之。

北京的气候,春旱秋涝。在元代表现得也很突出。水灾多数集中在六、七、八月,而且往往发生在春旱之后。大德五年(1301年),“京畿大旱,自春至五月中旬。(五月)末,始雨,遂大作,连昼夜,殆二月稍霁。人罹垫溺之患,而京东平滦尤甚”①(刘敏中:《中庵集》卷二〇,《送平滦总管王仲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大都所属东安、蓟州等地春、夏旱,“麦苗枯”②(《元史》卷三三,《文宗纪二》)。到了六月,接连下了七天雨,于是又发生水灾。最大的一次水灾发生在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六月,“大霖雨,京畿水平地丈余,饥民四十余万”③(《元史》卷三八,《顺帝纪一》)。

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大都常有许多人处于饥荒之中。元朝统治者害怕饥民闹事,影响统治中心的稳定,常常采取发卖低价粮食的办法,来收买人心。但是这种低价粮常为权豪官吏中饱,元朝官方文书中就说:“多是官家势要并勾当里行的人每(们),使人籴买的上头,到不的贫民每(们)根底的一般。”④(《秘书监志》卷二,《禄秩》)

13、14世纪是地震活动频繁的一个时期。见于记载的大都地震共有十一次(参见附录一《大都大事年表》)。其中震级较高的是皇庆二年(1313年)六月和后至元三年(1337年)八月两次。关于前一次,有人写了一首诗,其中说:

二年六月己未朔,京城五更大地作。

卧者颠衣起若吹,起者环庭眩相愕。

室宇无波上下摇,乾坤有位东西却。

自我南来睹再震,初震依微不今若。

昨朝展席坐堂上,耽玩图书静无觉。

堂下群儿又惊报,方馔饔人丧杯勺。

栉者仓皇下床榻,门屋铿锵振铃铎。

只今犹自腾妖讹,旦暮殊言共郛郭。

大家夜卧张穹庐,小家露坐瞻星落。……⑤(范梈:《范德机诗集》卷五,《己未行》)

这首诗,写得相当具体、生动,从所描述的情况看,这次地震引起了一些混乱,但是没有造成很大的破坏。

元顺帝后至元三年(1337年)八月发生的地震,将太庙的梁柱震裂,各室墙壁倒塌,压坏了不少东西。一般居民住宅更可想而知。这次地震持续了七天,影响远及怀来、宣德等地,“所损人民甚众”。①(①参见《元史》卷三九,《顺帝纪二》:卷五一,《五行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