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
1473300000051

第51章 汉简警檄考(1)

——兼论汉代边防的快速反应机制

李均明

居延、敦煌等汉长城沿线障遂遗址出土的简牍中,屡见有关警戒敌方侵扰的檄文,文中列举了许多具体的防备措施与手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战争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是研究汉代军事史的珍贵史料,试析如下,不妥之处,望大家指正。

一、警檄的形式与内容

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书形式,用以激发人心且喻之以祸福,用辞急切强烈,通常在较大范围内公布,《文心雕龙·檄移》:“檄者,皦也。宣露于外,皦然明白也。张仪檄楚,书以尺二。明白之文,或称露布。露布者,盖露板不封,播诸视听也。”“观隗嚣之檄亡新,布其三逆;文不雕饰,而辞切事明,陇右文士,得檄之体矣。”又云:“凡檄大体,或述此休明,或叙彼苛虐,指天时,审人事,算强弱,角权势,标蓍龟于前验,悬鞶鉴于已然,虽本国信,实参兵诈,谲诡以驰旨,炜晔以腾说,凡此众条,莫之或违者也。”说明檄文对煽动人们的情绪,引导舆论能起巨大的作用,《玉海》卷二〇三引西山先生云:“檄贵铺陈利害,感动人意。”也说明同样的道理。而警檄恰恰是简牍所见檄文中最典型的一种,其舆论动员能力最强,以下为具体文例:

(一)广田以次传行至望远止回十二

月辛未,甲渠候长安、候史佪人敢言之。蚤食时,临木隧卒……举烽、燔一积薪,虏即西北去,毋所失亡,敢言之。/十二月辛未,将兵护民田官居延都尉谓、城仓长禹行[丞事]

写移:疑虏有大众不去,欲并入为寇。檄到,循行部界中,严教吏卒惊(警)烽火,明天田,谨迹候候望,禁止往来行者,定烽火辈,送便兵战斗具,毋为虏所萃椠。已先闻知,失亡重事,毋忽,如律令。/十二月壬申,殄北、甲[渠]《合校》278:7A(《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本文简称《合校》。)

候长、未央,候史包,隧长畸等:疑虏有大众欲并入为寇。檄到,等各循行部界中,严教吏卒,定烽火辈,送便兵战斗具,毋为虏所萃椠。已先闻知,失亡重事,毋忽,如律令。《合校》278:7B

(二)□得、仓丞吉兼行丞事,敢告部都尉卒人。诏书清塞下,谨候望,备烽火。虏即入,料度可备中,毋远追为虏所诈。书已前下,檄到,卒人遣尉、丞、司马数循行,严兵□《合校》12:1A\禁止行者,[送]便[兵]战斗具,驱逐田牧畜产,毋令居部界中,警备毋为虏所诳利。且课毋状不忧者,劾尉、丞以下,毋忽,如法律令,敢告卒人。/掾延年、书佐光、给事□《合校》12:1B□都尉事、司马丞登行丞事谓肩水候官:写移檄到,如大守府檄书律令。/卒史安世、属乐世、书佐延年《合校》12:1C□行曹谓□□□长充、宗:官写移檄到,警备,□□门□,毋为虏所乘□,毋忽,如律令。《合校》12:1D以上为两份相对完整的警檄。檄之下行,尚有以简洁形式之官记搭载者,如:

(三)府告居延、甲渠、卅井、殄北鄣候。方有警备,记到,数循行,教敕吏卒明烽火。谨候望,有所闻见亟言有教。建武三年六月戊辰起府。《新简》EPF22:459(《居延新简》本文简称《新简》,1994。)

(四)六月甲戌,玉门候丞予之谓西塞候长以渊,将候候长福,将□候长□等。记到,谓□望府檄惊(警)备,多虏入塞,未□塞追还前,毋令吏卒离署,持七月候记将卒廩,毋忽,臧记,令可课。《敦》483(《敦煌汉简》本文简称《敦》。)简牍中更多的是警檄残文,如:

(五)/守候塞尉寿□写移:疑虏有大众欲□/《合校》273:18

(六)/欲并入为寇。檄到/《合校》308:32

(七)/□从南方来,并塞到城北隧,疆劫略脱□《新简》EPF22:546

(八)/候者言有虏兵,匊其惊/初元五年四月辛亥下。《合校》227:5

(九)其一骑引弓乡亭,隧张弩乡虏,虏即去□

其令车骑惊试,谨候望,惊烽火,清塞下,毋□《敦》1582

(一〇)/候长临敢言之。官移府檄曰:安子/《合校》203:29B/移檄,明画天田,谨迹候□□,迹部/《合校》203:29A

(一一)谨候望,明画天田□《合校》214:67

(一二)\火,明天[田],禁止往来行者,定烽火辈,送便兵战斗具,毋为虏/《合校》273:19A

(一三)/禁止往来行者,定烽火辈,送便兵战斗/《合校》308:18

(一四)候长等各循行部,严告吏卒明画天田,谨迹候,常\《新简》EPT5:59

(一五)惊备檄已移。今宜禾都尉复檄言虏守酒泉破胡隧。檄到,各惊(警)备循行,明教告吏卒谨迹[候]望,惊(警)试□《敦》1248

(一六)/□明烽火。尉、士吏、候长、候史惊(警)戒便兵,如诏书法律。《合校》206:26

(一七)府檄。檄到、警备,如律令。《合校》271:8

(一八)/失亡重事,毋忽,如律令。《合校》275:24A

(一九)以从事。失亡重事,它如大守都尉府檄书律令。《敦》1372

(二〇)/精候望,有所闻见,须言,叩□/《新简》EPF22:543

以上二十例皆警檄或其下行文。警檄文除发件日期、发件方及收件方等行政文书必有的要素之外,最具个性的是它关于敌情的描述、分析及对强化警戒的具体要求。

警檄关于敌情的描述多录自下级的报告,如例(一)“蚤食时,临木隧卒……举烽,燔一积薪,虏即西北去,毋所失亡,敢言之。”这段文字原本为甲渠候长的报告,檄文直接引录之。其下所云“疑虏有大众不去,欲并入为寇”是都尉府对所发现情况的分析,即甲渠候长的报告虽云敌人已朝西北方向离去,都尉府怀疑其为假象,须防备其大批人马之伺机入侵,故仍发布警戒令。有时敌方的骚扰已成既遂事实,如例(七)“并塞到城北隧,强劫略脱(夺)”此时之城北隧当已有损失;例(九)“其一骑引弓乡亭,隧张弩乡虏”,当时双方已形成战斗对峙态势。简牍中亦屡见有关敌情的上行报告,如《新简》EPT48:55:“蚤食时到第五隧北里所见马迹入河,马可二十余骑……燔一积薪,如品……”《合校》308·35A:“为虏所略得,日二干时,要害隧长/”此类报告之文末,往往也有请求都尉府颁布警戒令的辞句,如《新简》EPT16:7:“唯·府惊当备者,叩头死罪,敢言之。”这些上行报告都是警檄文关于敌情描述的来源。

强化警戒的具体要求即警檄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警烽火、定烽火辈”。烽火是当时快捷传达敌情的有效手段,强化烽火管理,即能保障信息之畅通。“警烽火”乃指对烽火之高度重视,保证其观察及传递万无一失。“定烽火辈”指确认烽火信号的搭配方式,这些搭配方式是法定的,即简文所见“烽火品约”,较完整之烽火品约如:

(二一)●匈人奴昼入殄北塞,举二烽、□烦烽一,燔一积薪;夜入,燔一积薪,举上离合苣火,毋绝至明。甲渠、三十井塞上和如品。

●匈人奴昼[入]甲渠河北塞,举二烽,燔一积薪;夜入,燔一积薪,举堠上二苣火。毋绝至明。殄北、三十井塞上和如品。

●匈奴人昼入甲渠河南道上塞,举二烽、坞上大表一,燔一积薪;夜入,燔一积薪,举堠上二苣火,毋绝至明,殄北、三十井塞上和如品。

●匈奴人昼入三十井降虏隧以东,举一烽,燔一积薪;夜入,燔一积薪,举堠上一苣火。毋绝至明。甲渠、殄北塞上和如品。

●匈奴人昼入三十井候远隧以东,举一烽,燔一积薪,堠上烟一;夜入,燔一积薪,举堠上一苣火,毋绝至明。甲渠、殄北塞上和如品。

●匈奴人渡三十井县索关门外道上隧天田失亡,举一烽,坞上大表一,燔二积薪;不失亡,毋燔薪,它如约。

●匈奴人入殄北塞,举三烽;后复入甲渠部,累举旁河烽;后复入三十井以内,部累举堠上直上烽。

●匈奴人入塞,守亭障,不得下燔薪者,旁亭为举烽燔薪,以次和如品。

●塞上亭隧见匈奴人在塞外,各举部烽如品,毋燔薪;其误,亟下烽灭火,候、尉、吏以檄驰言府。

●夜即闻匈奴人及马声,若日且入时见匈奴人在塞外,各举部烽,次亭晦不和;夜入,举一苣火,毋绝尽日,夜灭火。

……(此间省略五简)

●匈奴人入塞,天大风,风及降雨不具烽火者,亟传檄告,人走马驰,以急疾为[故]。

●右塞上烽火品约《新简》EPF16:1——17此例所见为居延都尉府下属诸塞在某一时期使用的烽火品约。对这些烽火的搭配方式,有关吏卒必须颂习之,也经常进行检查,《合校》46·9A:“卒范前不知烽火品。”《新简》EPT59:162:“万岁候长居延沙阴里上造郭期不知犊(读)烽火。”《新简》EPT52:66:“/卒一人椟(读)烽火品未习。”这三例就是对存在问题的记录。有鉴于此类情况的发生,警檄中再三强调之,乃非常时期必须的,以期万无一失。

其次为“明画天田,谨迹候”。天田是人工铺设的沙土带,人马越过即留下足迹。“明画天田”就是锄鬆天田上的沙土,使其留下的足迹更明显。“谨迹候”之“迹”指日迹,一种每天巡视天田是否留有足迹的活动,设有记录簿,分“吏日迹簿”与“卒日迹簿”两种,前者如《新简》EPT56:25:“候长充、候史谊:三月戊申积[尽]丁丑积卅日,日迹从第四隧南界北尽第九隧北界毋兰越塞出入天田迹。”后者如《新简》EPT51:211:“第十七队:七月戊子卒吴信迹尽壬寅积十五日;七月癸酉卒张垣迹尽丁亥积十五日;七月癸酉卒郭昌省茭。凡迹积卅日毋人马兰越塞天田出入迹。”不日迹及发现足迹而不报告皆为失职,《合校》287:17:“游徼焦宣、掾云皆为尹卿道:知昌晨迹见迹以语□卿状。今执胡隧长/吏卒不耐处昌,为昌匿也。昌日迹明白,叩头叩头,死罪死罪。昌曰:/事毋状,罪当死,叩头叩头,死罪死罪。”此属知情不报。《新简》EPT59:548A:“元寿二年十二月庚寅朔戊申,张掖居延都尉博、库守丞贤兼行丞事谓甲渠障候:言候长杨褒私使卒并积一日,卖羊部吏故贵五,不日迹一日以上;隧长张谭毋状,请免,有书。案:褒私卒使并积一日,隧长张。”此为不日迹例,当事人理当受罚。候,候望,今言瞭望观察,据以侦知敌情及通烽火,《合校》407:3,564:13:“/惊檄曰:甲申,候卒望见塞外东北。”即候望时发现的情况记录。烽火之传递以候望为前提,所以坚守岗位是最起码的要求,汉律曾有相应规定,如《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兴律》:“守隧乏之,及见寇不燔隧,燔隧而次隧弗私〈和〉,皆罚金四两。”“弗和”指无应对,无应对则烽火之传递中断,属严重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