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是每个父母的责任,但凡事都必须把好一个度,真理再向前迈进一步就是谬误。自信心是人人都该有的,但太自信,就会变得轻狂,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作为学生,就不会对自己的作业作认真仔细的查漏补缺,学习上不能严格地高标准、高要求,这对一生的行事、做人、干事业也是不利的。家长应该注意协助孩子、督促孩子从生活与学习中培养并形成其谦虚和对自己的高要求。诚如哈佛大学的一位校长所言:“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
习惯54.培养孩子随时自测的好习惯
立志做一个明明白白的人,方知道自己对在哪里,错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失败在哪里,成功在哪里。自己完成的功课,自己作出的计划,自己做的作业,或是一日、一周、一段时间里,对已做过的事进行冷静、客观的自我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任何人都能够从自测中找出自己的优劣之处,成败之处,以利下一步将事情做得更好,更完满。
《论语》首编《学而》篇中,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之语,证明自我检测、反省,是自古圣人之举。圣人方为圣人者,乃自测、自律之楷模也,我们作为学生,正是增长知识、树立和培养自己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应当把随时自我检测作为一种自我要求,从中发现自己的对错、优劣,以便下一步针对性地明白自己该巩固、发扬什么,改进、弥补什么。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指出的:“遇事要敢于问个为什么,错了也没关系,不要怕错,有错马上就改。可怕的倒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要对自己提得出问题,那就必须进行自我检测。成功学告诉我们:世界上大部分失败都来自人的两个无知,一是不知道自己缺什么,二是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如果我们养成随时对自己作自我检测的习惯,这个问题就会被非常好地解决。张千玉在《21工程》中有一段话非常耐人寻味:“如果鸡蛋立下大志去碰石头,结果完蛋。所以有志者另一成功条件是识时务,这才可能成俊成杰。”比方每一个高考生都把志愿填为北大、清华,那么,太多的人必定成为失败者了。所以,自我检测自己的实际能力与条件,定下一个经过努力便能实现的目标,这便是明智之举。
王芳所教的班有一位学生,在学习中便有一个良好的自测习惯。每当一个单元学完,她便首先自己根据单元检测的要求,进行一次自我选题,自我测试。自测以后,她便清楚地明白了自己本单元已掌握的和未掌握的新知识。明白了这一点,她的单元复习就有了针对性,结果,其学习成绩一直在全班处于第一位。例如在对说明文单元的自测中,她就根据单元提示,重点考察自己是否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掌握了说明文的顺序和方法以及对照和比较的阅读方法。通过自测,她知道了自己对说明顺序中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程序顺序都掌握得比较好,但对最适合于说明事物内在联系的说明顺序即逻辑顺序的运用,自己还非常差。知道了自己本单元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她再次认真复习,自学了本单元中运用逻辑顺序法进行说明的课文《古代的服装及其他》,进一步弄清了逻辑顺序在运用于写作说明文中的灵活性。如说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既可先说明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再顺理成章地把由此原因所带来的结果摆出来,也可以先说出结果,给人一个悬念,让人总想知道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在哪里,再一一将其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找出来。
记住,学习中养成对自己的自我检测好习惯,会使自己随时清楚明白自己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可以针对性地学习,事半而功倍。
他们是这样看自测的
2002年高考江西理科第一名黄逾轩说:“随时进行自测,会使自己在学习中有的放矢,将有限的时间集中到最需要的方面上,不造成时间与精力的浪费。”
2002年高考广东双科状元陈健说:“学习也应该有的放矢,避免盲目。自测,才能找准自己现阶段最要紧的是把功夫用在哪方面。”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让孩子了解自己
随时对孩子提出一些问题,看孩子是否能正确解答。若解答正确,证明孩子对应该掌握的东西已经掌握,回答错误,说明对应该明白的东西还没搞懂。如此,有助于孩子学有重点。
2.父母应了解自己的孩子
作家长的对孩子关心,应体现在方方面面,除生活以外,还应多了解孩子在学习上具体有哪些收获,把课本要求掌握的和已经掌握的,掌握的扎实程度如何?哪些还应掌握而没掌握,并就自己对孩子这些方面的了解提出问题,帮助孩子学会并养成自测的好习惯。
3.在孩子面前不做自大自傲者
父母自身,不应只要求孩子而不要求自己,对于孩子,不仅应爱护,还应会教育。正如高尔基所说:“爱护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然而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它需要才能和广泛的生活知识。”
习惯55.培养孩子课后复习的好习惯
每天课后,用半个小时进行复习,效果要胜过做两个小时的习题。写作业是为了检查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如果缺少了复习这个环节,对知识的掌握必然会大打折扣,作业中的错题会更多,学生的自信心也会下降。
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使原本已学过的知识被遗忘。早在1885年,德国的心理学家艾滨浩斯就通过实验发现,刚记住的材料一小时后只能保持44%,一天后还能记住33%,两天后留下的就只有28%了。所有的人,学习的知识都会发生先快后慢的遗忘。于是,人们从古至今便以一学再学来刺激记忆,巩固记忆,让自己所学的东西不致被很快遗忘,或者被遗忘太多,甚至永不忘记,这就是初学之后的再次学习、重复学习,即复习。民谚曰:“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说的就是只知获得新的,却不会巩固已有的,结果最终是徒劳而无功。
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由新变旧的知识进行巩固,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这个复习的过程,不仅仅让人只是被动而简单地巩固记忆,还能从再学习中,经二次,甚至三次、多次的反复学习,获得第一次、第二次即前面的复习中未曾学到或者未理解、理解不深的新知识。这便是“温故而知新”。温,就是复习,故,就是已经学过的。温习旧的而获得新的知识。一些记性好的同学,就是因为能常常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复习,做到“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总结”,从而形成了惊人的记忆力。所以,许多学生对所学知识记不住,并不是脑子笨,而是不善于复习,或复习功夫不深。
我们所学习过的教材,哪一册不是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复习。每个单元的单元小结是复习,半期考试和期末考试前又有大量的集中复习,更不用说高考前的大复习了。所有的考试和高考前的模拟考试,其实都是在复习。
上海某重点中学的师生们对复习进行了一系列的总结,得出的宝贵经验对于学习中的复习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一是复习的要求,一共有5点:
1.课后应及时把老师讲的和黑板上所写的知识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一遍;看看能想起多少,忘了多少。然后翻开笔记,查找漏缺。
2.看教材时应边看边思,深思重点、难点,分析疑点,深化理解。
3.阅读必要的参考书,充实课堂所学的内容。
4.整理与充实笔记,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类,使知识深化、简化、条理化,并按规律去加强记忆。
5.加强练习。练习一般应在复习后进行,也可边复习边练习。在复习过程中加强练习,能提高复习效果。
二是复习要注意的问题:
1.及时复习。当天学的知识,要当天复习好,决不能拖拉。做到不欠“账”。否则,内容生疏了,知识结构散了,就要花更多的时间重新学习。要明白,修复总比重建倒塌了的房子省事得多。
2.要紧紧围绕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定律复习。思考它们是怎么形成与推导出来的?能应用到哪些方面?它们需要什么条件?有无其他说明或证明方法?它与哪些知识有联系?通过追根溯源,牢固掌握知识。
3.要反复复习。学完一课复习一次,学完一章或一个单元复习一次,学完一阶段系统总结一遍。期末再重点复习一次,通过这种步步为营的复习,形成的知识联系就不会消退。
4.复习要有自己的思路。通过一课、一节、一章的复习,把自己的想法、思路写成小结,列出表来,或者用提纲摘要的方法把前后知识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
5.复习中遇到问题,不要急于看书或问别人,要先想后看或先看后问。这对于集中注意力、强化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好处。每次复习时要先把上次的内容回忆一下,这样做不仅保持了学习的连贯性,引起对学过知识的回想,而且对记忆的连续性、牢固性有很好的效果。
6.复习中要适当做一些题。要围绕复习的中心来选题、做题。在解题前,要先回忆一下过去做过的有关习题的解题思路,在这基础上再做题。做题的目的是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做综合题能加深对知识的完整化和系统化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李彤是该校的优秀生,非常重视课后复习。每一节新课下来,她绝不先做作业,而是先回忆一遍老师所讲的内容,看看自己记住了哪些、理解了哪些、掌握了哪些。然后打开书和笔记,针对性地学一遍,直到把问题都搞懂了,把书上的东西都变成自己的知识,才合上课本和笔记,认真做作业,做完以后,再打开课本与笔记对照检查。因此她作业成绩平时一直十分好。每天晚上,李彤都要把当天所学新知识系统复习一遍,每天早上早读时,她又总是先用10分钟时间重点复习头一天的内容。这已成为她学习的自然习惯,就像每天必须吃三餐饭一样。所以,每当面临考试时,她一点不急,因为所学的知识都在她脑子里。
记住,好书不厌百回读,重复学习,会让你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新知识。
他们是这样看复习的
2002年高考山东理科第一名于凡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复习与预习几乎是同等重要的,两者缺一不可。不预习不能进步,不复习不能巩固。对于理科综合,主要是分开复习,各个击破。物理复习中重要的是掌握基本定律和对物理情景的分析。而化学的复习则多翻看课本,对于推断能力要求得比较强。生物复习则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同时通过报纸、杂志补充了许多前沿的内容。”
2002年高考江苏理科第一名张璇说:“我的复习是十分有计划性的,怎样复习,哪天,用多少时间复习哪门科目,什么部分,都有细化。根据我的经验,每天可以安排两门,每门以一个小时或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复习为好。”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别总检查孩子学了多少新的
家长们总希望自己孩子掌握的新知识越多越好,喜欢一个劲赶着孩子往前跑。这使孩子两眼只盯住前方,而忽视了是否把学习过的东西记住、巩固、学牢、掌握。
2.多让孩子将已学的知识讲述出来
要了解孩子每天学了些什么、本周学了些什么、本单元学了些什么,并有意无意间提些已学习过的相关内容,看看孩子是否能够正确回答出来。若答不好,则应让孩子及时复习,不然,时间一长,就丢光了,也就等于白学了,考试时成绩自然好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