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洪水防范与自救
1511500000020

第20章 我国历史上重大洪水灾害(2)

淮河干流主要控制站本年洪水在1949年以来的实测系列中,最高水位除王家坝列第6位外,其他站均列第1位或第2位,洪峰流量各站则分列第3~8位。最大30天洪量除王家坝列第4位,其他站均仅次于1954年列第2位,王家坝接近10年一遇,正阳关接近20年一遇,吴家渡大于20年一遇,洪泽湖接近30年一遇。在此期间,宜昌连续出现四次超过50000立方米/秒的洪峰,峰现时间分别为7月7日、22日、30日和8月7日,其中8月7日洪峰流量66800立方米/秒,为全年最大。

1954年8月长江流域特大洪水

1954年长江中下游整个梅雨期长达60多天。形成各支流及区间洪水陡涨陡落过程,各河于7月14~15日先后起涨,17~18日沿程依次出现洪峰,从而形成干支流在花园口同时遭遇的不利情况。5~7月3个月内共有12次降雨过程,其中6月中旬至7月中旬5次暴雨,强度、范围都比较大,是当年汛期暴雨全盛阶段。南侧支流伊洛河黑石关站7月16日洪水起涨,洪水过程有两个洪峰组成,18日16时出现最大洪峰,流量为8890立方米/秒,23日落平。花园口站7月15日洪水起涨,18日0时出现最大洪峰,流量为22300立方米/秒,22日落平,历时7天。经河槽调蓄作用,洪峰沿程递减,20日洪峰到达孙口,流量为15900立方米/秒,由于东平湖自然滞洪,21日洪峰到达艾山,流量为12600立方米/秒,25日洪峰到利津,流量为10400立方米/秒。

1958年7月洪水在花园口断面及三花区间均为1919年以来的最大洪水,伊洛河黑石关为1935年以来的第2大洪水,沁河小董站是一般洪水。

长江流域重大洪水灾害

1954年4月份鄱阳湖水系即出现大雨和暴雨,赣江上游月雨量达500毫米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山东、河南两省淹没村庄1708个,受灾74.08万人,淹没耕地20.27万公顷,倒塌房屋30万间,京广铁路中断14天。

淮河流域重大洪水灾害

淮河干流洪水主要来自淮干上游、淮南山区和伏牛山,大洪水往往由大范围连续性暴雨致使干支流洪水遭遇而形成。

1975年8月淮河流域洪汝河、沙颍河特大洪水

1975年8月4日起,淮河流域发生了一场局地高强度特大暴雨,雨区主要分布在淮河北侧支流洪汝河、沙颍河水系,雨带呈西北—东南向分布。8月4~8日连续发生大暴雨,并且降雨主要集中在5~7日,暴雨中心洪河林庄站5天雨量1631.1毫米,3天雨量1605.3毫米(占总雨量的98%),24小时雨量1060.3毫米,6小时雨量830.1毫米,4小时雨量641.7毫米。这场暴雨强度之大在国内外实属少见,其中林庄站3小时、12小时和5天降雨均为国内最大记录。5月雨区主要在长江以南,郡阳湖水系和钱塘江上游雨量在500毫米以上,安徽黄山站月雨量达1037毫米,300毫米以上雨区范围约74万平方千米,相应面积总降水量约3000亿立方米。1975年8月暴雨5天雨量大于200毫米笼罩面积为4.4万平方千米。

长江流域各支流洪水出现时间不一致,一般为先下游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上游洪水与中下游洪水错开,但一旦遇到气候异常,上游洪水与中下游洪水相遭遇,则可形成特大洪水。黄河干流小浪底站14日洪水起涨,洪水过程由多个洪峰组成,17日1时出现最大洪峰,流量为17000立方米/秒,21日落平。东平湖最高水位达44.81米,个别堤段洪水位超过湖堤顶0.1米,经大力抢险才保住大堤安全,使洪水灾害主要限制在黄河大堤之间的滩区。24小时、48小时、3天雨量均为我国大陆实测最大记录,6小时雨量已达世界最大记录。洪汝河班台站洪水5日起涨,7日水位急剧上涨,1天涨幅9米多,13日4时最高洪水位37.39米,最大洪峰流量1590立方米/秒。板桥水库集水面积768平方千米,推算最大入库流量达13000立方米/秒,澧河支流干江河官寨河段集水面积1124平方千米,实测洪峰流量达12100立方米/秒,其洪水量级之大已达到相同流域面积世界最大记录。。在7月中旬洪水期间,7月6日水位再次超过警戒水位,14日16时出现本年最高洪峰水位21.98米,相应流量7840立方米/秒。主要雨区集中在淮南山区,北侧支流中下游及苏北地区。

1975年8月,暴雨中心区的中小河流,洪水量级极大。汝河上游小支流石河下陈河段集水面积仅11.9平方千米,调查洪峰流量高达618立方米/秒,祖师庙集水面积71.2平方千米,调查洪峰流量2470立方米/秒。7月份雨区北移,中心在长江干流以北及淮河流域,大别山区和淮河流域雨量500~900毫米,金寨县吴店站月雨量达1265毫米,长江南侧除沅江、澧水水系和皖南山区雨量在500毫米以上外,一般在500毫米以下,300毫米以上雨区范围达91万平方千米,相应面积总降水量达4280亿立方米,为汛期各月中雨量最大的一个月。

据文献记载洪汝河、沙颍河曾在1593年发生特大洪水,因降雨情况不同以及受水库垮坝影响,两者不能直接比较,但自1593年以来400多年中,还没有发现与“75·8”类似的特大洪水。在沙颍河支流澧河、唐白河支流唐河为近百年最大洪水。

1975年8月特大洪水,造成河南省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竹沟、田岗两座中型水库以及58座小型水库垮坝失事,泥河洼、老王坡两个滞洪区漫溢决口,给下游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灾难,部分地区造成毁灭性灾害。洪汝河、沙颍河河堤决口2180处,漫决总长810千米,冲毁涵洞416座,护岸47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省严重受灾人口1100万人,严重受灾耕地106.67多万公顷,倒塌房屋560万间,死伤牲畜44万头,损失粮食10亿千克,淹死人口26000人,京广铁路冲毁102千米,中断行车18天,影响运输48天。8月份主要雨区已在四川盆地、汉水水系,月雨量在200毫米以上,峨眉山区达600毫米。

1991年7月淮河流域大洪水

1991年汛期淮河流域雨量丰沛,5月中旬入梅,较常年提前一个月,梅雨期有多次暴雨过程,其中以6月中旬、7月上旬两次暴雨过程最强,形成淮河流域本年两次主要洪水过程。6月中旬降雨出现在6月12~14日,该次暴雨强度大,主要暴雨区始终稳定在中游沿淮地区,次雨量在200毫米以上,暴雨中心寿县站次雨量420毫米,7月上旬降雨过程是1991年历时最长,该区域坡度陡,次降雨量最大的一次过程,降雨自6月28日开始,7月11日结束,淮北各支流雨量为200~400毫米,淮南山区和里下河地区均在500毫米以上,局部地区达800毫米以上。淮南山区和里下河地区各有一暴雨中心,分别为史河马宗岭1200毫米,兴化919毫米。

1991年淮河洪水过程为多峰型,两次大的洪峰分别出现于6月中旬与7月中旬。

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下旬淮河大小支流均发生了多次洪水,干流出现3次大的洪水过程,均为多峰型。

里下河地区亦于6月中旬、7月中旬出现两次高水位,7月中旬水位为年最高水位,其中兴化站7月15日水位为3.38米,建湖站7月15日水位2.77米。

1991年洪水在淮河中上游及里下河地区各站的最高水位接近或超过1954年。淮干正阳关、蚌埠、临淮关、五河、浮山及洪泽湖蒋坝站水位均为1949年以来第2高水位(仅低于1954年),王家坝、润河集站的最高水位为1949年以来第3高水位。里下河地区兴化、建湖等站水位均为1949年以来最高水位。

1991年淮河洪水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全流域受灾耕地551.67万公顷,成灾401.6万公顷,受灾人口5432万,死亡572人,倒塌房屋196万间,损失粮食66亿千克,减产粮食108亿千克,津浦、淮南、淮阜等铁路干线几度中断,直接经济损失340亿元。

2003年7月淮河流域大洪水

降雨发生在2003年6月20日至7月21日,其主要特点为强降雨分布范围广,200毫米、300毫米暴雨笼罩面积均大于1991年、1954年。其中黄山、大别山、九岭山区局部地区雨量达1800毫米以上,最大点雨量黄山站达2824毫米。降雨历时集中,2003年最大22天雨量相当于1991年30天雨量。

本场降雨由6次降雨过程组成,致洪暴雨主要时段为6月29日至7月5日与7月8~14日。6月29日至7月5日降雨是形成淮河第一次洪水过程的主要降雨,主雨区分布在淮滨至洪泽湖干流、淮北各支流中下游和苏北地区,次雨量在200毫米以上,局部地区超过500毫米,暴雨中心为颍河太和站,次雨量546毫米。7月8~14日降雨是形成淮河中游第二次洪水过程的主要降雨,主雨区分布在大别山区、沿淮中游和高邮湖地区,次雨量均在200毫米以上,大别山区则超过300毫米,暴雨中心在大别山区前畈站,次雨量416毫米。

2003年7月淮河洪水给河南、安徽、江苏三省造成严重损失,受灾面积384.67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259.13万公顷,绝收面积112.93万公顷,受灾人口3730万人,因灾死亡29人,倒塌房屋77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86亿元。安徽省受灾人口458万人,成灾面积60.8万公顷,倒塌房屋99万间,损失粮食3亿千克,死亡人口399人,水毁堤防1145千米,其他水利工程600多处,临泉、阜南、界首3县许多地方成了无房、无粮、无物的三无极贫区,水利工程几乎全部毁坏

1954年长江上游地区及汉江雨季提前,6月下旬至8月中旬暴雨频繁,洪峰叠见。王家坝站6月29日水位起涨,30日超过警戒水位,7月2日超过保证水位,3日出现当年最高洪水位29.42米,最大洪峰流量6380立方米/秒,正阳关7月2日超警戒水位,6日超保证水位,汇流集中,当天最高水位为26.55毫米,与历史最高水位1954年持平。吴家渡(蚌埠)7月3日超警戒水位,6日出现最高水位22.05米,相应流量8470立方米/秒,经短暂回落后,8日回涨,王家坝11日出现第2个洪峰,水位28.87米,流量4560立方米/秒,正阳关12日出现年最高水位26.51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1991年26.00米。吴家渡7月10日第二个洪峰水位21.81米,由于分洪,水位停止上涨。淮河干流控制站第3次洪峰出现在7月22~25日间,王家坝24日最高水位28.64米,相应流量4400立方米/秒,正阳关25日10时最高水位25.78米,吴家渡站因受上游提前分洪影响,没有出现明显洪峰,8月2日淮河干流全线退至警戒水位以下。

1958年洪水,黄河干流下游出现严重水情,兰考县东坝头以下洪水普遍漫滩,大堤偎水,堤根水深4~6米。这次洪水对黄河下游防洪造成严重威胁,曾出现不同程度险情,横贯黄河的京广铁路桥被洪水冲垮两孔,交通中断14天。

1975年8月洪水主要发生在淮河支流洪汝河、沙颍河及长江支流唐白河上游。各水系上游于5日、6日相继开始涨水,与暴雨过程相应,先后出现两次洪峰,第1次在5~6日,第2次在7~8日,且第2次洪峰峰值特大。洪汝河上中游是本次暴雨的中心区,8月7日24时,洪河石漫滩水库最大入库流量6280立方米/秒,8日0时30分库水位漫过坝顶,溃坝失事,估算最大垮坝流量30000立方米/秒。汝河板桥水库第2次入库洪峰流量13000立方米/秒,8日1时库水位漫过坝顶防浪墙,1958年7月的暴雨高值区在黄河三花区间,水库垮坝,估算最大出库流量达78800立方米/秒。汝河宿鸭湖水库8月8日9时30分最大入库流量24500立方米/秒,8日20时库水位达57.66米,最大下泄流量达6100立方米/秒。6月份主要雨区依然在长江以南,位置比5月份稍北移,鄱阳湖、洞庭湖水系雨量500~700毫米,湖北洪湖县螺山站月雨量1047毫米,300毫米以上雨区范围约71万平方千米,相应面积总降水量3200亿立方米。班台以上积水时间长达10~15天,积水深达2~5米,超保证水位达13天。沙颍河的暴雨中心在支流澧河及沙河上游,沙颍河支流干江河官寨站8日5时48分最大洪峰流量12100立方米/秒,下游堤防普遍漫决,洪水还窜入洪汝河水系。因洪汝河上游洪水特大,多座大中小型水库相继垮塌,水库下游堤防溃决,洪水普遍漫溢,沙颍河、洪汝河两河洪水也互相窜流,最大积水面积达到11.2万平方千米,至8月底9月初才全部退至淮河干流。1975年8月洪水使淮河蚌埠以上蒙洼、城东湖等沿淮蓄行洪区相继运行,蚌埠站8月25日最高水位21.06米,24日最大洪峰流量6900立方米/秒,蚌埠以下洪水影响较小。

淮干王家坝洪水自5月22日开始起涨,6月中旬洪水从6月12日上涨,15日水位达29.56米,超保证水位0.65米,16日20时出现年最大洪峰流量6280立方米/秒,16日8时洪峰水位29.56米,为本年最大值。正阳关自6月12日起涨,18日水位达25.74米,相应鲁台子流量6180立方米/秒,6月30日洪水又一次上涨,7月11日超保证水位,20时洪峰水位26.52米,相应鲁子台流量7480米,蚌埠(吴家渡)6月中旬洪水过程从12日开始,18日18时洪峰水位20.64米,相应流量6480立方米/秒。主汛期5~7月3个月累计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和皖南山区、大别山区。

最大30天降雨,除伏牛山区、淮北各支流上游及个别地区外,淮河流域大部分地区都在400毫米以上,其中大别山区和颍河中游地区雨量超过800毫米,有多个暴雨中心,大别山区前畈站30天雨量946毫米,颍河关集站879毫米,苏北高沟站814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