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尼采大传
1562800000033

第33章 查拉图斯特拉的分娩(6)

他丢掉了心里各种徒劳无益的想法,全身心投入到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创作中。但是一个巨大的不幸产生了。他在创作中遭遇了重重难以克服的困难。《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一部庞大的作品,它必须是一部能够盖过瓦格纳所有诗篇的诗作;它必须是能使《圣经》被人遗忘的福音书。从1875到1881年的六年间,弗里德里希·尼采考察了所有的道德体系,他揭示了存在于道德体系根基上的幻觉。在他看来宇宙是一架盲目的机械结构,它永远转动、永无目的。他还想对各种道德及其目的进行宣告:“是我规定一千年的价值。”他的笔记迸发出了自豪感。“在千万年的时间上按下自己的手印就如同在柔软的蜂蜡上面按上指引,在千万年的意志上书写就如同镌刻黄铜,并且镌刻的东西要比黄铜更坚硬、更高贵,这就是创造者的幸福。”查拉图斯特拉将要这样说。

尼采想要的法律和规则是什么呢?他推崇或贬斥的价值是什么?是什么赋予它在一个机械秩序统治的自然中去选择和建立一种美和善的秩序?毫无疑问,是诗人的身份赋予他这种权利,他的对各种幻想进行创造的天赋将把爱或恨、善或恶强加于人类的想象之上。这可能是尼采的回答,但是他也认识到了其中的困难所在。在作品第二部分的最后几节里,他坦率地承认。

查拉图斯特拉说:“我看到了绝顶,同时我的手却不得不抓住并栖息于——空虚之上。我深处于危险之中。”

尼采想让自己的工作进入高峰。因为在夏天,他感到了高悬于其头上的悲剧性的威胁,而这个威胁还在步步逼近。他急切地想要完成一部能够最终拿得出手的、表达其最后愿望和思想的作品。他曾打算只写三个部分的诗作内容,可是现在三个部分已经完成了,他却依然没有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尼采没有打过草稿,因此查拉图斯特拉不得不近距离地出现在了人们面前,他宣扬永恒轮回的思想,扶强凌弱、摧毁人性的原始方式。查拉图斯特拉是立法者,因此他完成自己的职责,定出了规则表,最后,当他沉思其作品的时候,在同情和欢愉中死去了。让我们对他的笔记做一下追踪:

查拉图斯特拉同时面临着极度的忧伤和巨大的欢乐,在大喜大悲中,他崩溃了。

历史有着神圣结局,但却最可悲。

查拉图斯特拉的地位越来越高,他的学说也随之一步步地在发展。

永恒轮回像阳光一样照耀在这最后的灾难上。

最后部分综合了创造、爱和摧毁的伟大。

8月,尼采为自己的作品设想了一个结局。当时他烦躁的心境影响了他的作品。现在他不得不重新开始起草,并想尽力把它写得最好。

这是他壮志雄心后的第一出戏剧。它拥有古代的框架,地点是一个被瘟疫洗劫过的城市。城市的居民想要开始一个新纪元,于是要寻找一个立法者,他们最后选中了降临到他们中间的查拉图斯特拉,查拉图斯特拉的弟子们尾随其后。

他对他们说道:“去,去宣布永恒轮回。”

弟子们感到十分害怕,向老师坦率地承认了这一点。

他们问道:“我们能够承受你的学说,但是这些群众能吗?”

查拉图斯特拉答道:“我们必须实验真理,如果它会摧毁人性,那就由它去吧。”

弟子们还是犹豫不前。他命令道:“我已经给了你们锤子,用这把锤子敲击众人,去吧。”

徒弟们由于害怕群众,抛弃了自己的老师,于是查拉图斯特拉独自站出来向群众进行宣告,聆听的宣告群众惊恐万状,他们大发雷霆并丧失了理智。

一个自杀了,另一个发疯了。查拉图斯特拉有着诗人的神圣骄傲,它们激励着他:必须揭露所有的一切。但是就在他同时宣布永恒轮回和超人的那一刻,他陷入了同情。

所有人都在否定他。他们说:“我们必须要阻止这种学说的传播,并杀了传播者查拉图斯特拉。”

他低语道:“无人爱我,我如何热爱?”

他的工作是发现痛苦,而他则在发现痛苦的悲哀中死去。

“我在爱中招致了最大的悲哀,如今我屈服于自己所招致的悲哀。”

众人离开,独留查拉图斯特拉。他用手轻触自己的蛇,问道:“我在谁那里听到了智慧?”蛇咬了他一口。鹰扑上来把蛇撕成了碎片,而狮子则猛扑向鹰。在动物战争之时,查拉图斯特拉死了。

第五场:颂歌。

追随者将自己献祭给查拉图斯特拉。他们曾经逃离查拉图斯特拉,如今看到他死了,他们继承了他的精神,并上升到了他的高度。

葬礼:“杀死他的正是我们。”——颂歌。

伟大的正午。日中和永恒。

这个方案闪着无限美丽的光彩,至今依然光彩夺目,尼采为什么放弃了这个?是他不愿表现这位英雄的屈辱吗?也许,我们应当注意到他在寻求的是一种成功的结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已经解决了一个根本性的困难,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一困难的性质。他的诗作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永恒轮回和超人。但这两种象征在结合时会产生一种误解,而误解导致作品永不终结。永恒轮回的思想会抑制所有希望,它是痛苦的,而超人则象征着希望和幻觉。这两个象征完全相反,毫无过渡,中间产生了一个十足的矛盾。如果查拉图斯特拉讲授永恒轮回,那么人们就不会信仰超人,如果他讲授超人,那么与之矛盾的永恒轮回又该如何解释呢?然而,尼采同时担当起了这两个任务,他的思绪极为混乱,因此他在懵懂中走向了这种荒唐的处境。

他是否清楚自己所面对的是这个问题?我们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这些问题面前,他从来都没有坦率承认过。但是,如果他没有彻底地意识到这些困难,那么至少也会有些感觉,他在下意识地寻求着某种避免的方法。

尼采写了第二份草稿,这份草稿相当巧妙。他保留了同样的场景、人物和起因,唯一变动的便是查拉图斯特拉的身份,这一次他是以一个施主的身份出现的,而他的宣告则显得谨慎。首先,他提出并使人们接受了他的法则,接着,在法则的铺垫之下他才宣布了永恒轮回。他提出的那些法则是什么呢?弗里德里希·尼采做了简要的说明。下面是这些珍贵的材料中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梦想建立的秩序。

(a)重新分割开的日子:老少皆宜的体育活动。以一种原则的竞赛存在。

(b)新的贵族阶层及其教育。联盟的形式。通过选举产生。作为每个家庭基础的节日。

(c)试验。(伴随着邪恶的处罚)。一种新形式的博爱,基于对下一代的关心。邪恶是必然的,它会产生力量,因此摧毁者就是可敬的。

要让自己在邪恶者中受到教育,正视他们的竞争。要利用堕落者——当为了试验的目的而利用罪犯时(为了一种新的食物),惩罚才是正义的。这样,才能把这种惩罚变得神圣。

(d)让妇女们保持其女性化,用这种方式拯救她们。

(e)奴隶(一个蜂房)。谦卑者及其道德。教导持久的宁静。增加机器。把各种机器转化成美。

为了你们的忠诚和奴役。

孤独时光分割了时间和白昼。食物。简单。贫富联合的征兆。

只有体验了不时的孤独,人类才能自省和专注于思考。

节日的风俗习惯,建立在一种宇宙体系之上,宇宙联系的节日,大地的节日,友谊和伟大的正午的节日。

查拉图斯特拉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法则,人们接受了这个法则。他九次重复了他的训诫,在训诫之后他才宣告了永恒轮回的学说。他用祈祷者的虔诚语气对群众进行宣讲。

重大问题:

我已经讲出了法则,一切都已就绪只待超人诞生,这是庄严而可怕的时刻!查拉图斯特拉永恒轮回的学说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而他自己也认可了这一学说。

决定性的时刻的是:查拉图斯特拉询问所有群众,他们都是为了节日而聚集起来的。

他说:“你们可愿永久轮回这一刻?”众人皆答:“是的。”

查拉图斯特拉在快乐中死去。

“查拉图斯特拉紧紧拥抱着世界死去。虽然大家都保持沉默,但是大家都知道查拉图斯特拉死了。

这个结局很美好。但尼采很快就发现了它过于美好。他开始质疑这种快速建立的柏拉图式的贵族政治。它确实是他的愿望,但是它真的就是自己的思想吗?尼采的确准备要摧毁一切旧道德,但是他现在如此迅速地又提出另外一种道德真的就是他的权利吗?“所有的人都答道:‘是的。’”这种情况真的会发生吗?不完美的群众生活在各种形态的人类社会中,只有法律和暴力才能约束他们。弗里德里希·尼采深知这一点,他在笔记本上这样写道:“我是一个预言家,但是我的良心让我在看待世界时趋向于无情,而我自己还是一个怀疑者。”权衡之后,尼采放弃了新计划。他不赞同这种积极的人生和查拉图斯特拉的这种死亡。

我们不能在材料中看到尼采悲哀的秘密。也许我们可以把尼采的沉默看作是他对自己忧伤和羞辱的默认。尼采一直想要创造经典,历史著作、有体系的著作或是一部诗作都可以,他希望他的作品能够与他的精神导师古希腊人的作品相媲美。但是他空有雄心,作品都未能成形。

1883年年底,他作了一次尝试,这次尝试全面而又绝望。这段时间他的笔记内容丰富而重要,我们能从文字中估量出一这部作品所具有的广度。在这部没有结果的作品中,尼采没有找到自己的道德理想,又没法创作他的悲剧性的诗作。与此同时,他的作品的前两部都失败了,他的梦想灰飞烟灭,他只能眼睁睁地在一旁站着,毫无办法。他是谁?他命途多舛,只能在短暂的生命中努力、只能写抒情歌曲和喊口号。

1884年对于尼采来说是悲哀的。1月份出现了难得的好天气,这使尼采重新振作起了精神。他又突然开始即兴创作,他的作品中没有城市、没有群众、没有法则,只有他混乱情绪所投射出的抱怨、呼吁和道德碎片,仿佛是他在自己那部伟大作品的废墟中捡到的碎片。这就是查拉图斯特拉的第三部分。这部分中查拉图斯特拉的生活完全是尼采的投影,他隐退到了山上,孤独地生活。他自言自语,欺骗自己,忘记自己还是个人。他深知自己身体内有种奇特的人性,无论他恐吓还是忠告,这种人性都既不害怕他也不倾听于他。他怂恿它轻视传统道德,崇拜勇气,热爱力量和新生的一代。但是这种人性却并不接受他的规劝。没有听众,他感到悲哀,渴望死亡。接着,生命女神由于对他死亡的渴望大感吃惊而来到了他的身边,为他打气。

这位女神说道:“哦,查拉图斯特拉,不要把你的鞭子抽得劈啪作响,这很可怕。你知道,思想会被噪音所扼杀。而且正好在现在,精美的思想正盘旋在我的脑海。听我说,你对生命不够虔诚,我知道,你心口不一,并不像你所说的那样爱我,因为你正打算要离开我去寻找死亡。”

查拉图斯特拉听着生命女神的责备,脸上带着微笑,内心却在扰豫。最后他说道:“你说的没错,但是你也知道……”他们彼此凝视一阵,接着查拉图斯特拉在生命女神纷乱、乏味的黄鬈发覆盖的耳边说了一些话。他说:“我死了又有什么关系呢?一切都不可分离、调和,因为每一时刻都会在未知的时间里重复,每一时刻都会永恒。”

女神答道:“你知道了什么,查拉图斯特拉?你了解了别人不知道的东西。”

他们的目光再次相遇了。他们看着脚下绿色的草地,夜的凉爽在草地上弥漫。他们哭泣,接着古钟声在山间敲响,他们深知这种提示时间的钟声代表着十一条谚语:

第一下!哦,注意啦,人们!

第二下!这个深沉的子夜在倾诉什么?

第三下!我陷入到了睡眠之中;

第四下!我从深沉的梦中惊醒。

第五下!这个世界深奥莫测,

第六下!比任何白昼所能想象到的都要深奥。

第七下!深奥是它的悲哀——

第八下!比悲哀更深奥的是——欢乐。

第九下!悲哀说,离开吧!

第十下!一切快乐都在追求永恒——

第十一下!一切快乐都加深了永恒。

第十二下!

接着,查拉图斯特拉起身离开。安全感、温和与力量都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上。他高举旗帜,且歌且行,向山下的人们走去。而这支由七个章节组成的赞歌在一组类似短诗的句子中结束了。

我从未找到过愿意与我进行肉体结合的女性,除非她是我所爱:因为我爱你,哦,永恒!

诗作的开篇,查拉图斯特拉走进那个大城市开始传道,他把它称作色彩斑斓的奶牛。在第三部分的结尾,查拉图斯特拉又重新来到了这个大城市,开始传道。而弗里德里希·尼采,这个屡屡被击败的勇士,在艰苦努力了两年之后,已经感到畏缩了。1872年,他把他没有写完的关于大学未来的系列讲演稿寄给了弗罗琳·冯·梅森伯格,他对她说道:“对于它,我很焦渴,这仿佛是一次漫长的长跑,而这次长跑之中,没有可以喝的东西。”这句话同样适合于他的诗作。

Ⅲ海因里希·冯·斯坦因

1884年4月,《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第四部分同时出版,这件事让尼采感到很高兴。

3月5日,他给彼得·加斯特写信说道:“当时机成熟时,一切都会到来。我二十岁时就为自己的四十岁设定了目标,我现在四十岁了,发现自己正好实现了当年的目标。这二十年正是美好、漫长而又艰难的二十年。”

而他在给罗德的信中说:“以你这样的文人来说,我认为我在你面前可以毫不迟疑地宣布:德语已经达到了它的完美高度,这是我通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完成的。在路德和歌德之后,我们还有第三步要跨——想一想,我亲爱的老朋友,在我们的语言里,力量、精巧和音韵美从未像现在这样结合过。我的文体是一种舞蹈的艺术,我像舞蹈者一般摆弄着各种各样的对称,甚至在元音上,我也利用了这些对称。”

这种快乐持续的时间很短。要是无事可做,尼采又将变得漫无目的甚至无聊。他考虑自己是否应当整理一下自己的体系,描绘出一幅哲学前景。但是他发现自己已经花了太多的时间思考和写作,现在他最需要的是休息和音乐的滋养,但是他所喜欢的音乐已经不复存在了。意大利音乐软弱无力,德国音乐注重说教。尼采喜欢的音乐必须活泼抒情、庄重典雅、富于韵律、高傲激昂。他对《卡门》感到比较满意,但是相对于《卡门》来说,弟子彼得·加斯特的创作更让他喜欢。

此时彼得·加斯特正在威尼斯,尼采想到威尼斯跟他会面。但是威尼斯过于潮湿,他不敢在4月中旬前离开尼斯。显然,尼采越来越弱的体质对环境的要求正在变得越来越苛刻。阴天会让他情绪低落,而缺乏阳光的日子简直就会使他垮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