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绣岭堪怜妃子,苎萝不数西施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北宋诗人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一首诗。诗中“淡妆浓抹总相宜”
的西子指的就是西施,她原本是一个山野浣纱女,却担起了光复国家的重任,她最终不辱使命,为越国复兴和吴越战争越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西施,名夷光,越国人,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萧山临浦苎萝山下苎萝村(今杭州市萧山区临浦苎萝村)。苎萝山下有东、西两个村子,西施家住西村,因为村子里的人大都姓施,所以有了“西施”的称谓,意思是西村姓施的女孩子。
西施的父亲靠打柴卖柴为生,母亲浣纱,因为家境贫寒,所以西施很小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儿,平时经常在溪边浣纱,故又称浣纱女。
传说西施在溪边浣纱,水中的鱼儿看到她的惊艳容貌,都感到自愧不如沉入江底。这就是著名的“沉鱼”之说。那时的她怎么也不会料到,日后自己会成为一场“美人计”的主角,被派去吴国执行特殊任务。
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位居我国“四大美女”之首,她的美是有目共睹的。“东施效颦”的故事就讲了西施的美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西施的美貌远近闻名,但她的身子却有些弱,有心口疼的毛病。每次病发她都皱着眉头,捂着心口,缓步前行,人们管这姿势叫“西施捧心”,可见生病的西施也是楚楚动人。不巧这事让东村的丑女东施知道了,于是便也学着西施的样子走路,但走起来十分难看,比她平时的样子还要丑很多,成了大家的笑料。
春秋末期,各诸侯国称雄,吴国和越国开战,结果越军大败,越国国王勾践向吴国国王夫差乞降。吴王夫差不听大夫伍子胥“杀掉勾践,以绝后患”的劝告,却采纳被越王买通的权臣的主张,允许越国投降。把勾践夫妇和越国大夫范蠡囚禁在姑苏虎丘,为夫差养马。勾践君臣含垢忍辱,装得非常恭顺,夫差以为他们已真心臣服,三年后就把他们放回越国。
勾践安全回到越国后,立志复国,卧薪尝胆,励精图志。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逐渐强盛起来,一心要打败吴国,但是,当时越国的军事实力远远不敌吴国。勾践在训练军队、发展农业的同时,对吴王夫差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美人计”。“美人计”的具体导演是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范蠡曾随越王勾践到吴国做人质三年,深知吴王夫差的致命弱点。针对吴王夫差好色的特点,范蠡便策划实施了“美人计”。
范蠡按照越王勾践的要求,在民间寻觅美女。担任这个历史重要任务的美女,不仅要美丽过人,而且要胆量过人,要机智过人。经过千挑万选,范蠡选定了西施和郑旦。当时范蠡和西施一见面,西施的美貌与纯真便打动了范蠡,而西施的心里对这位年少英雄、气度不凡的将军也是一见倾心。范蠡向西施说明了选美的原委,西施被范蠡的那份爱国热情感染了,表示愿意担此重任。
勾践亲自接见她们,并让人教习歌舞、化妆和礼仪,让人为她们讲解历史、时局和权谋。勾践还亲自给西施面授机宜。勾践把神圣的政治任务交给她们,交待了三件大事:沉溺夫差于酒色之中,荒其国政;怂恿夫差对外用兵,耗其国力;离间夫差和伍子胥,去其忠臣。过了三年,西施一举手,一投足,均显出体态美,待人接物,十分得体,此时,越王见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让范蠡将西施等送往吴国,两个相爱的人终于有机会在一起了。一路上两人备尝爱的滋味,由于难分难舍,范蠡有意拖延,送亲竟然送了一年多。等他们走到嘉兴县南一百里的时候,西施生的儿子已经能牙牙学语了。后人在这里建造了一个“语儿亭”,用来纪念西施与范蠡的爱情结晶。这在唐陆广微《吴地记》里有记载,并谓此地“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是西施入吴之前与私生子说话的地方。从感情上来说,范蠡是对不住西施的,范蠡是为事业牺牲了爱情,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充当越国复仇的工具。但为了国家利益,为了自己的爱人,西施愿意做出牺牲。范蠡和她约定,吴国灭亡后,自己定要娶她为妻,白头偕老。
西施终于来到了吴国,本身好色成性的吴王见了西施,自然十分欢喜。伍子胥认为这是“美人计”,苦心劝谏,夫差却充耳不闻,立刻将西施纳入后宫。
西施聪明伶俐,颇具爱国主义情怀,时刻牢记自己来到吴国的政治使命,她用尽浑身解数让吴王宠爱她并听信她的话,夫差果然对她宠幸有加。
吴王夫差命人在灵岩山为她建了馆娃宫,在馆娃宫附近修了玩花池、玩月池、吴王井、琴台,还有采香径、锦帆径和打猎用的长洲苑等;还修了响屐廊,就是在地上凿一个大坑,把一口大缸放进坑里,然后在上面铺上木板,再铺平。夫差让西施穿着屐在上面走,锤铺有声,所以叫响屐廊。
到了春天,夫差就和西施到采香径、玩花池游玩;到了夏天,夫差就和西施在洞庭的南湾避暑,享受自然的“空调”。南湾有十多里长,两面环山,吴王将此处取名为“消暑湾”,并令人在附近凿了一个方圆八丈的白石池子,引来清泉,让西施在泉中洗浴,起名为“香水溪”;秋天两人一起攀登灵岩山,看灵石,赏秋叶;到冬天下雪的时候,夫差与西施披着狐皮大衣,令十多个嫔妃拉车寻梅,全然不顾嫔妃们汗流浃背每次都要尽兴后方才返回。如此挖空心思地玩乐,可见吴王夫差此时的心思已不在朝政社稷上了,而在西施身上。
吴王夫差对西施是越来越喜爱,而西施时刻想着怎样让吴王高兴,怎样让吴王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好让吴王能成无道之君,荒废国事。庆幸的是,她有一个得力的助手伯韶。伯韶是吴国的大夫,深得吴王宠信,为人奸诈贪婪。越国利用他的这一弱点,经常给他送些金银珠宝,有时也给他送美女,因而他对越国也是死心塌地,与西施两个一道说越国的好话。
夫差自从得了西施,就一直住在姑苏台,一年四季享乐游玩,已经不理政事。
朝中大臣有劝谏的,都被他或训斥,或驱逐,或罢官,于是大家渐渐也就不敢说了。只有老臣伍子胥,见吴王如此昏庸无道,就在姑苏台下进谏劝阻,但吴王还是不理。伍子胥觉得吴王如此势必取祸,劝谏又不听,于是称有病不再上朝。
当时,越国在勾践的治理整顿下,国力日益增强,军队也已训练有素。吴王夫差感到威胁,想要征伐越国,被伯韶大夫巧言阻挠。
后来齐国与吴国关系恶化,夫差想要攻打齐国。伍子胥认为,越国才是心腹大患,不宜远征齐国。但伯韶大夫却力主攻打齐国,并保证出师必捷。
一向与伍子胥有矛盾的伯韶大夫置国家安危于不顾,乘机挑拨吴王和伍子胥之间的矛盾。结果吴王将伍子胥赐死,提拔伯大夫为相国,还要给越国增加封地,被勾践谢绝了。正如后人所说:“吴之亡。应由昏君夫差、奸佞伯韶大夫负责。”
往事如烟,芳踪难觅
公元前473年夏初,勾践亲自带兵攻打伐吴,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就无力抵挡越国的军队,最后,夫差战败,自尽而死。越国大获全胜。在车场战争中功不可没的就是西施,但在吴官被攻破之后,西施却不见踪影,那么西施到底是生是死,她的结局始终是一个谜,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大体有四种版本。
一、沉海说
传说勾践灭吴后,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骗出西施,将石头绑在西施身上,尔后沉人大海。而且更有甚者传说从此沿海的泥沙中便有了一种似人舌的沙蛤,大家都说这是西施的舌头,所以称它为“西施舌”。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在福建时,亦称赞长乐“西施舌”是闽菜中最佳的一种菜式。《墨子·亲士》篇提到,西施因为太美,结果被沉入江中。
二、隐居说
这种说法也是十分风行,最早它见于东汉袁康的《越绝书》。里面记载说,“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而明代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也有类似说法,认为,吴国覆亡后,范蠡找到了她,范蠡带着西施隐居起来,两人泛舟五湖,成了一对神仙眷侣。在《吴地记》中记述有关范蠡与西施在越国破吴后破镜重圆、泛湖而去以及其他有关他们的结局的不同说法。相传范蠡、西施曾寓居宜兴,今天的蠡墅就是他们当年居住过的地方,而江苏一些地方的“施荡桥”“西施荡”等名称也都与西施有关。
三、落水说
或许是善良的人们并不希望西施这位无辜的弱女子有个悲惨结局,于是找出初唐诗人宋之问《浣纱》诗“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人松梦,鱼沉畏荷花”为依据,认为吴亡后西施回到故乡,在一次浣纱时,不慎落水而死。此说似乎最理想,可是最缺乏证据。
四、被杀说
这种说法可以说纯粹来自传说了。传说吴王自刎而死时,吴人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在西施身上,用锦缎将她层层裹住,沉在扬子江心。据《东坡异物志》载:“扬子江有美人鱼,又称西施鱼,一日数易其色,肉细味美,妇人食之,可增媚态,据云系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四个版本中,沉海说和隐居说流传最广,而且相关的证据资料也最多。
刘细君:万里和亲第一人
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十分重视华夏边疆的稳定与发展大业,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付出,也留下了许多戍边固疆的人物传奇故事,尤其是在古代女中豪杰中,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更是让人感动。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江南才女刘细君的传奇故事。刘细君是西汉朝廷第一次割舍的皇室骨肉,也是第一位成功和亲的金枝玉叶。
刘细君,汉朝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她是江都王刘建的女儿,汉武帝刘彻的侄孙女。因其生于江都,史称江都公主;又因远嫁乌孙,别称乌孙公主。她饱读诗书,雅好文学,妙解音律,深得汉武帝的喜爱。元狩二年(前121年),其父刘建因谋反事发,畏罪自杀,武帝不忍殃及无辜,便令细君留居江都。年幼的刘细君在家难与皇恩交相缠结的环境中刻苦自励,逐步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意志、明达大体的品性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为尔后成就其人生大业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细君以皇室公主的身份远嫁乌孙,这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车队从江都出发,行经安徽灵璧时,刘细君停车驻马,在一处山岩前悄然伫立,手抚巨石,东望乡关,久久不忍离去,以致于石上留下一枚清晰的手印。这手印后来经匠人摹刻,遂成一方景观,名为“灵璧手印”。元代钱塘诗人钱惟善有《灵璧手印篇》纪其事,诗前《序》云:“汉以江都王女细君嫁乌孙王,女过灵璧,尝扶以石,后人镌石为模,腕节分明,故述其事而为之辞。”诗中“万里穷愁天一方,曾驻鸣镳倚灵璧,灵璧亭亭立空雪,石痕不烂胭脂节”等句,倾注了诗人对这位前贤的景仰之情和缅怀之思。
刘细君的一生,充满浓烈的传奇色彩。她由藩国郡主沦为罪臣之女,再由罪臣之女骤升为大汉王朝的皇室公主,又由皇室公主成为乌孙王祖孙两代的夫人。她历经几番浮沉,也饱尝了人间的荣宠和酸楚。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她心中所惦念的,只是祖国的利益和民族的团结,她为此终身奋斗,留下许多骄人的成就和业绩,也留下她对祖国人民的一片赤诚。汉代边患严重,以北方的匈奴为患最烈。汉初与匈奴和亲,冀收羁縻之效,但匈奴屡次背约,战事依然不断。武帝决意用武,征战连年,双方互有杀伤,而汉朝损失尤重。其时散居煌以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的乌孙日益强大,拥有骑兵18万众,为西域诸国中的头等强国,俨然与汉、匈奴成鼎立之局。大外交家张骞审时度势,根据他出使西域的考察结果,及时向武帝提出了“结交乌孙”以及“令东居故地,妻以公主,与为兄弟,以制匈奴”(《汉书·西域传》)的建议,得到了武帝的重视和采纳。刘细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肩负着祖国同胞的庄严使命,踏上了远嫁乌孙的途程。
刘细君到达乌孙国后,得到乌孙国男人的集体赞美。要知道乌孙国人长得很丑,青眼赤须,前额微突,眼窝较深,直鼻梁,腮骨粗而微突。这些丑男乍一见容貌清丽的汉族姑娘,直觉就是仙女下凡。尤其刘细君从小又在山清水秀的江南长大,皮肤白皙柔嫩,那真是肤如凝脂。乌孙国上下都亲切地称呼刘细君为柯木孜姑娘、柯木孜公主,意思是肤色白净,美丽得像马奶酒。刘细君得到隆重接待,还被封为右夫人,但她很快发现自己的处境不是很妙。原来匈奴得知乌孙国与西汉和亲,感到紧张。为了搞破坏,就提前一步派遣匈奴公主下嫁乌孙国王,乌孙国王也没客气,照单收下,封其为左夫人。按照中国习俗,右的地位高于左,右为“上首”,左为“下首”。以此为据,刘细君就算是正房,匈奴公主就算是偏房了。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乌孙国的习俗是左为尊,右为卑。如此看来,乌孙国王也很狡猾的,怀抱左、右二夫人,明明是占了你的便宜,还西汉、匈奴两国都不得罪。
刘细君下嫁乌孙国王心里本来就委屈,但为了国家大计也只有忍耐。如今还得跟敌国匈奴公主争风吃醋、共侍一夫,心里越发不自在。但她还是时刻提醒自己要舍小我而顾大局。她时刻不忘自己担负着西汉边疆安宁的使命,多次用带来的嫁妆买通乌孙国的上层名流,请求他们答应一个条件,在西汉需要帮助的时候让他们投出赞成的一票。人际公关是刘细君所擅长的,但她也有自己的弱项。论身体素质,自幼娇生惯养、锦衣玉食的刘细君远远比不上匈奴公主更适应乌孙国的生活。身材壮硕的匈奴公主会射箭,会骑马,好武术,很快就跟乌孙国王打成一片。比起刘细君,匈奴公主更能抓住乌孙国王的心。处于劣势的刘细君没有办法,只能靠写诗来打发时间。她在乌孙国最著名的一首诗是《黄鹄歌》又名《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鸟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内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还故乡。
此诗写得如悲愤孤绝,催人泪下。这首《悲愁歌》也是中国诗歌从“诗言志”向“诗抒情”的进步,被称为历史上的第一首边塞诗,后被班固收入《汉书》,称为“绝调”。此诗传到长安,汉武帝读之热泪盈眶。《汉书》载:“天子闻而怜之,间岁遣使者持帷帐锦绣给遗焉。”汉武帝是个理性之人,哭也仅仅是人性瞬间的感动,他不可能把这位“为国捐躯”的晚辈从乌孙国召回,那样无疑是前功尽弃。最终汉武帝也是走走形式,派专使带了不少锦绣珠宝、胭脂首饰到乌孙国慰问了一下苦命的刘细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