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部下大胆往前走
管理背景之二十四:凡事做缩头乌龟,不敢出头
要国人出头那就是赶鸭子上架。中国历代的圣贤都教育中国人:千万不可以出风头,千万不能扛大旗!
老子常言:“吾有三宝”,其中最重要的法宝就是:不敢为天下先!中国的名言中,劝人不要出头的话比劝人奋发进取的话要多上十倍:“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树大招风,位高遭毁”,“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无事不要强出头”……在中国越是与你关系密切的人,越是爱你的人,越劝你不要出头,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夫妻之间有一方好出头,结果撞了一鼻子的灰,灰溜溜地回来了,另一方就会埋怨说:“活该!谁叫你好出头,你不会学学别人也不吭气吗?”
为什么中国人这等的害怕出头呢?因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压制了人的冒尖,客观上束缚着人的能力的全面施展。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不同等级的区分十分严格。整个社会就形成一个“金字塔”的形状,一切权力都集中到了皇帝一人手中。
在皇帝的眼里,国家国家,国就是家,是他和他的子孙后代的私有财产,是断乎不可与他人分享的。所以皇帝要求的只是顺民和管理这些顺民的忠臣。在他的心目中,无论是臣子还是百姓中如果有人抢风头,出人头地,权势膨胀,那就是做了出格的事,就有可能危害他这个“家”的安宁,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忍受的。
“功高震主”是封建时代能臣良将的最大隐患,是最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的。
皇帝老子是忌恨臣下出头的。
而朝中的同僚也是忌恨出人头地的臣子的。官场如战场,所有那些同处一朝为官的人们,都是或公开或隐蔽的对手。一个人的权势的扩张就是对别人仕途发展的一种障碍,这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他们会窥伺机会,寻找把柄,来扳倒他,取代他。
如果一个官员的风头正健,他的下属也会怨恨他,因为他的实力来自于部下的努力,但他一个人出风头就抢了下属的功劳,使下属生活在他的阴影之中,因此他会得罪一些人,这些人为了报复他,就会投靠他的对手,向他们提供攻击他的炮弹,或亲自出面,反戈一击,揭发检举,或暗中拆台,造谣诽谤。
处在这样凶险的环境当中,谁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强出头呢?所以大家都要自抑锋芒,千万不能让自己被权势冲昏了头脑。如果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人莫予毒,张扬权势,气焰逼人的话,十之八九会没有好下场。
于是很多人就表现得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得放手时且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退一步,乾坤大,饶一着,万事休,因此时刻都要表现出温良恭俭让来,不能咄咄逼人。
而历代的思想家们对中国人的谆谆告诫,也让国人对出头一事抱有天生的恐惧。
儒家最讲究“中庸之道”,做什么事都不能抢到人前,免遭人非议;也不能落在人后面,免受人斥责;而要大家做什么我做什么,大家怎么做我怎么做,反正“罪不责众”,只要我躲在众人当中,不出头,便可明哲保身,无身家性命之虞。
道家思想则以退让保身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点。道家的第一经典《道德经》中就盛赞水,称它有“至德”,因为它懂得避让,居于别的事物不愿居的卑处。他提倡人也要像水一样,不往高处走,而往低处流,呆在别人不愿呆的地方,这就可以保全自己。
庄子在概括人生理想时说,人生就是为了找到一个“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的好方法。
在道家的心目中,这个世界充满了杀身之祸:“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焉为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何况于人乎?”老天尚且不能长盛不衰,人又怎么可能通过出头来达到极尽富贵呢。
既然这个世界危机四伏,那人为了自保,就不能不“自我压缩”:“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室,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谴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反之,谁要是不识好歹,好出头,谁就要先倒霉:“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强者不得其死”。
为了实现自我保全,老子提出“曲则全”,做个缩头乌龟就可以长命百岁,不招横祸。庄子也提出要“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人不能表现得太优越‘,太突出,否则就会成为被消灭的对象。
他还打了一个比方,说就好比一棵长得伟岸挺拔的树,它肯定要遭到砍伐,因为人们会拿它去做材料;而一株长得歪歪斜斜,弯弯曲曲,瘦骨伶仃的树则没人愿意去砍,因此就能活下来。于是庄子建议:人应该做到像那种不成材的木一样,才能幸免于祸:“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天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耳濡目染之下,国人自然而然地对出头产生了畏惧。在大家都齐头并进的状态下谁若是冒了头,那他就会成为被消灭的对象。为了避免这种灾难的发生,人就要让自己尽量不成材,窝囊一点也无所谓,这就是“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其他的理想、目标都在其次,先保住自己的皮囊要紧。当大家都这样想时,又有谁愿出头呢?
于是大家都“路见不平绕道走,遇到是非莫开口”,坚持原则的是“死心眼”,见义勇为的是“傻瓜蛋”,主持正义的是“多管闲事”。大家都“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奉行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
对于许多人的这种状态,许多人都大声疾呼要予以改变,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又往往不自觉地遵守这种哲学。
洞悉管理情境
许多人不愿出头,因为出头的人会遭到众人的忌恨,会受到大家的围攻;许多人不敢出头,因为出头后不是会遭杀头,就是会挨“贬”,所以在生活中人们“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宁做缩头乌龟,不愿出头惹祸。
相应管理对策:以长虹贯日之勇鼓励部下
国人都不愿出头,但事不能没人做,而且一个组织中成员的能力最好要能得到全面的发挥,这样整个组织才会有活力。
要打破人们害怕出头的畏难心理,首先领导自己就要培养起坚强的意志和坚毅的品格,自己首先要能藐视困难,力排众议,勇往向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身先士卒,敢作敢为对打破部下的畏难心理能起到极大的作用。
其次,领导要激发部下的斗志和干劲,要让部下勤于工作,敢于出头。这就需要利用人才激励。
所谓人才激励,就是对人才的激发和鼓励。即通过某些刺激,使部下奋发振作,产生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
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人们本身要求满足需要而产生的。
部下之所以不敢出头,主要是由于动机不足,认为勇于出头挑大梁所获得的利益还不足以抵消由此引起的负面影响,所以宁愿做缩头乌龟。
人们的动机又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又称内激励和外激励。内激励是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活动就能满足需求。外激励则是由外部刺激对人们诱发起来的动机。运用下列几种激励法,领导可以让下属也敢于出头:
1.目标感召法
承认人们有自己所期望的目的,运用这种目标所产生的动力去激发下属的积极性,是现代用人的一种主要方法。
一个宏伟的目标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它可以使勇敢者更加勇敢,使怯懦者摆脱怯懦,使人的潜能得以迸发,让原本做不成的事情变为现实,无形的精神力量可以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曾提出一个公式:
激励力=效价×期望几率
效价指一个人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期望机率指一个人对于某一行动导致某一成果的满足需要的概率。激励力则是促使一个人采取某一行动的内驱力的强度。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一个人把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越高,那激发的动机就越强烈。所以领导应当给下属订出一个合理的目标,并增加他们对完成任务的信心,从而提高士气,让部下敢于出头。
2.需要满足法
人的工作动力来自人的工作动机,而人的工作动机又来自人的需要。不断满足人的需要,利用这种需要表现出来的动机,就会激发人们工作的巨大动力,所以满足人的需要也可以激发人的干劲。
岳飞有感于“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亡国之恨而勇挑重担,领兵抗金。如果宋高宗不断地以此激励他,那他一定会不断地收复失地的。
所以领导要善于发现部下的优势需要,利用这点激励部下,让部下敢于出头。
3.动机强化法
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原因,是一个人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实践证明人们活动的结果如何,不仅与人的能力有关,而且与人的动机有关,用公式表示就是:
活动的结果=f(能力×动机)
活动的结果是能力与动机的乘数,动机越强烈,活动的结果越大,为了取得好的活动结果就必须强化人们的动机。
比如说针对下属在斗争惨烈的战场上不敢向前冲锋的特点,项羽就“破釜沉舟”,只带三天的粮食,韩信就“背水一战”。他们都是把部下置之死地,让他们知道没有退路,必须战胜才能活命,这样强化了战胜的动机之后,部下就会拼死以战,缩手缩脚,不敢出头的心理早已被求生的动机所掩盖,因此虽置之死地也能后生,所谓“哀兵必胜”,也是这个道理。
4.表率影响法
领导要想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他本人首先要具有高昂的工作情绪和干劲。
领导奋勇争先,部属自然也会不甘落后,于是整个组织就会出现你追我赶,龙腾虎跃的局面。
如果领导本身就是个胆小鬼,那部下自然也会临阵退缩。领导的行为是下属的指南。所以领导一定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为什么表率作用会如此有效地激发部属的勇气呢?因为在团体内人们交往的过程中,彼此间的交点行为会产生相互的影响力。而领导处于核心的位置,受到所有人的关注,所以影响力也是最大的。
领导如果能充满信心,正视困难,勇于克服困难,其长虹贯日般的勇气一定可以使部下抛弃怯懦,奋勇争先的!
锦囊妙计中国人不敢为天下先是由于他们受到太多的约束,心中有过多的顾虑。只要领导善于运用激励法,激发部属的干劲,使其忘记怯懦勇于争先,那么这组织就一定会出现你追我赶,人人争先的场面的!
经典管理实例
刘秀的勇气感染法
很多情况下,许多人不能成事,或所获成功并不显赫,追根究底,不是因为他们无此能力与智慧,而是因为害怕。他们怕万一不成便丢了面子或获得更坏的结果,直到走投无路时,才冒死一拼。这从根本上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无论用兵打仗,还是商场争雄,对于指挥统帅来说,都要首先自己有长虹贯日之勇,敢于决断,该出手时就出手,同时要鼓励部下,敢于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最后克敌制胜。
光武帝刘秀就是这样一位勇毅、果断、自制、顽强的领袖人物,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在走向权力顶峰的过程中,他察视着他的部下,也曾遇到过困难、挫折和危险,但最终被其超过常人的勇气和意志力所克服。这种品性及鼓励部下的方法成为他成功的重要因素,颇值得后人借鉴。
刘秀开始参加起义军时,职位和地位并不高,这是因为他性情柔顺,温和谦恭,其他起义军将领认为他不过是庸碌软弱之辈,并不把他放在心上。
昆阳之战时,王莽派出40万大军,由王邑、王寻率领,将义军驻守的昆阳城团团包围,这时,一些义军将领便面有惧色,不思整兵出战,而是吵吵嚷嚷地说要解散队伍,各自回家,弄得整个大军军心涣散,陷入一片混乱,士兵都纷纷逃散,无心打仗。
这时,位居偏将军的刘秀站了出来:
“现在的确是非常艰难的时候,如若我们能团结一心,也许还有胜利的机会,若只顾自己逃命,不顾整个军纪,说不定你们更容易被王莽大军消灭。况且昆阳一旦失陷,一定会严重打击其他义军的士气,到那时绿林军即可能全军覆没。各位想想,我们若不合力作战,只一味地想如何逃走,那不是很可悲吗?”
其他将领听后,面有怒色,对刘秀的话十分轻视,他们不承认自己怯懦胆小,反倒斥责刘秀口出狂言。
一会儿,打探消息的骑兵匆匆赶回,报告说敌军已攻城北,百万大军,绵延百里,不见尽头,目前还在前进之中。
见此情景,众将心惊胆战、面面相觑,既无退敌的良策,又无撤退的可能,如何是好呢?这时,若让畏惧心理占了上风,则几个时辰之内,兵败就会成为定局。此时,刘秀再次站出来,拿出自己的作战计划,鼓励众人积极作准备。
当时,昆阳城内只有士兵八九千人,刘秀说服众将留守昆阳,自己趁夜色,率领13个骑兵,溜出城外去请求援兵。
很多友善的将领劝他不要前去,毕竟大军压境,危险颇多,但刘秀依然凭借超人的胆识,杀出城外,为全体将士树立了楷模。他在郾城、安陵一带的友军那里讨得援军后便率领一千骑兵作为先锋,直奔昆阳城。在距城四五里的地方,遇到了前来迎战的敌军。
敌众我寡,进还是退?
此时刘秀若稍一软弱,面露惧色,那么士兵必会军心涣散,从而兵败如山倒。
这时就需要统帅拿出勇气与智谋,鼓励众将上前迎战,奋勇杀敌。
因此,刘秀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积极的进攻策略。他身先士卒,奋勇向前,也无畏惧,连杀了数十个敌人。
这在将士中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同行的将领看到这种情形,都高兴地说“刘将军以前看到弱小的敌人,也会害怕得发抖,现在面临强大的对手,居然毫不畏惧,勇猛杀敌,实在是不可思议啊!就让他领导我们奋勇征战吧!”众人一致同意。
刘秀也抓住时机,以实际行动向部下证明,强敌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害怕”本身,只要克服自身心理上的障碍,放下包袱,必然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这在下属中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全体将士行动一致,向前杀敌,军心大振,在刘秀军队的猛烈攻击下,王莽军队大乱。城中的义军也乘机出城应战,里应外合,大败莽军。莽军将领王寻被杀,王凤在惊慌中逃回长安,40万大军只剩下了几千人。
在昆阳战役中,刘秀首先以身作则,拿出胆识与勇气,制定战略计划,以此打动了不敢出头、害怕应战的将领,最后鼓舞士气,一举击败敌军。
这给当代的领导人也带来了很多启示:有勇有谋,方能披荆斩棘,登上事业顶峰!
高招解析
打破部下畏难心理应注意:
领导者打破部下畏难心理,一定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从自身开始彻底消除畏惧心理,然后再用实际行动影响部下,振作士气,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如刘秀要说服众将和士兵出征,必然要先做出科学预测与分析,拿出科掌而切实可行的作战纲领,以此服人,动员部下,有了这种保障,部下才能恢复信心,不再畏难。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孙中山说中国人不敢行
[孙中山:1866—1925,幼名帝名胜,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他是中国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夫中国近代之积弱不振,奄奄待毙者,实为“知之非艰,行之惟限”一说误之也。此说深入于学者之心理,由学者而传于群众,则以难为易,以易为难。遂使暮气畏难之中国,畏其所当不畏,而不畏其所当畏。由是易者则避而远之,而难者又趋而近之。始则欲求知而后行,及其知之不可得也,则唯有望洋兴叹而放去一切而已。间有不屈不挠之士,耗尽生平之力以求得一知者,而又以行之为尤难,则虽知之而仍不敢行之。如是不知固欲不行,而知之又不敢行,则天下事无可为者也。
此中国积弱衰败之原因也。
——摘自《中国民族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