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故事 学做人
1709600000038

第38章 君子以慎言语——把话说到心坎上(3)

在服务员递给他菜单的时候,他说:

“今天那些在炉子边烧菜的小伙子一定是够受的了。”

那位服务员听了以后,吃惊地看着他说:

“上这儿来的人不是抱怨这里的食物,便是指责这里的服务,要不就是因为车厢内闷热大发牢骚。19年来,你是第一个对我们表示同情的人。”

学做人:人们所需要的,是一点作为人所应享有的关注。一个人最大的悲哀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没有人在意他的存在,寂寞的根源在于没有人觉得你重要。

24传递信息的三个筛子

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某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

“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人不解地问。

“第一个筛子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确实是真的吗”

“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

“现在再用第二个筛子审查吧。”哲人接着说,“你要告诉我的消息就算不是真实的,也应该是善意的吧。”

那人踌躇地回答:“不,刚好相反……”

哲人再次打断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请问,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很重要吗”

“并不怎么重要。”那人不好意思地回答。

哲人说:“既然你要告诉我的事,既不真实,也非善意,更不重要,那么就请你别说了吧这样的话,它就不会困扰你和我了。”

学做人:想一想我们平时着急告诉别人的事情,是不是也像这个人要告诉哲人的消息一样对人对己毫无益处呢也许,先用“真实、善意、重要”这三个筛子筛一下要说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很多话其实根本不必说,也不用说。当你管好了自己的嘴,你自己就能管好你的生活。

25一辈子也忘不了的伤害

在茂密的山林里,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樵夫感激不尽。

有一天樵夫迷路借宿到熊窝,母熊安排他住宿,还以丰盛的晚餐款待了他。第二日清晨,樵夫对母熊说:“你招待得很好,但我惟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母熊心里怏怏不乐,但嘴上说:“作为补偿,你用斧头砍我的头吧。”樵夫按要求做了。

若干年后樵夫遇到了母熊,问她头上的伤口好了吗母熊说:“噢,那次痛了一阵子,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不过那次你说过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学做人:真正伤害心灵的不是刀子,而是比刀子更厉害的东西——语言。我们在生活中有时与人说话会给对方造成伤害,这是我们必须谨慎的,这样的“刀子”太伤人了。

26用对方所能接受的、所熟悉的语言

孔子在路边休息。驾车的马匹松了缰绳,跑去吃了别人的庄稼。那户种田的人就把孔子的马给牵走了。子贡经孔子允许,前去索要马匹,子贡像搞外交似的,运用辞令,说得文绉绉的。那个种田人根本听不进去,也不肯把马还给子贡。子贡只好回来向孔子复命。

这时,孔子一行人中有一个刚刚拜孔子为师的村野之人,他请求孔子允许他前去索要马匹。他走过去对那种田人不客气地说:“你也不是把地种到了东海上边,我也不是在东海里走路,活人总是要碰面的嘛我的马怎么能避免不吃你的禾苗呢”那个种田人听了这话挺高兴,回答说:“说话要是都像你这么说就好了,多有说服力呀哪能像刚才来的那个人那样呢,说了半天也没说明白。”说着,就解开拴马的缰绳,把马交给了来人。

学做人:要想与人交流,必须了解对方,运用对方所能接受的、所熟悉的语言和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使对方欣然接受你的意见或主张。

27用幽默推销自己

美国有一位大学毕业生急于找到工作。一天,他跑到一家报馆自我推荐。

他找到一位经理问道:

“你们需要一个好编辑吗”

“不需要”

“那么记者呢”

“不,我们这里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大学生拿出一块精致的牌子,上面写着:

“额满暂不雇用。”

经理感到眼前的这位小伙子很有意思,便立刻打电话把这件事情报告给老板,随后,他笑嘻嘻地对大学生说:“如果愿意,请到我们广告发行部来工作。”

这位青年用幽默推销自己,终于打破了僵局,找到了工作。后来,他成了那家报馆出色的经理,使报纸的日销售量从5万份左右提高到30多万份。

学做人:学会推销自己,并非一句空洞的说教。推销自己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全面展示自己才学、品行、智慧的过程,在这里是无法临时抱佛脚式地应付的。

28无法拒绝的约请

有一个杂志的编辑,是邀作家写稿的高手。他本人并不属于能言善道之人,他的窍门是:对付“我太忙了无法写稿……”的作家,只需一句话:

“我当然知道你很忙,正因为你忙,我才来邀你写稿,那些太闲散的人是不会有好作品的。”

根据这种心理对症下药,他从未失败过。

学做人:这位编辑抓住对方的心理,首先将对方的理由夸奖一番,把对方“不”的否定回答巧妙利用,使其不得不说出“行”来,即使对方不太乐意,也只有答应。

29寻找“替罪羊”

日本有一位中小企业的总经理到客户那里去,对方的经办人说,现在资金稍紧,希望延期付款。然而对总经理来说,如果拿不到货款,便会付不出员工的薪资,所以不得不拒绝这个要求,于是说道:

“像贵公司这么经营有方的公司,也会资金紧张,我看是银行的问题吧。说真的,最近银行毫无培养企业的意愿。”

对方对于银行似乎也有怨气,便火上加油一般地斥责银行。应合着对方的口气,总经理也痛责银行一番,两个人把银行当成敌手,彼此宣泄积愤。最后,这位总经理拍了一下对方经办人的肩膀,说:

“真的正如你所说的,银行实在不像话。所以付款日期的事,也拜托啦。”这时,对方经办人只好点头答应了。

学做人:这位总经理当要不到账时,巧妙地寻找出他与客户双方共同的敌手,以便巩固双方共同的心理基础。然后,把那对共同敌手的恶性议论而得出的共识,延伸到“不”的意义上去。这个巧计,就是寻找“替罪羊”。

30里根夫妇的表演

聪明的政治家不仅不会因一些尴尬情境而手足无措、神情沮丧,而且极注意抓取情境上的幽默材料,以聪明机智扭转局势,使之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一次,美国总统里根在白宫举行的钢琴演奏会上讲话,第一夫人南希不小心连人带椅从台上跌落到台下的地毯上,不过她很快就灵活地爬起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观众一半是为她出了洋相,一半是为她麻利的举动而热烈鼓掌,但不管怎样,这个意外的插曲对于正在演讲的总统来说情境是非常尴尬的。或许不少别有用心的记者会因这情境的幽默滑稽而兴奋不已。可里根不愧是老牌政治家,他先察看了一番,知道夫人并没有受伤,便俏皮地说道:

“亲爱的,我告诉过你,只有在我演讲得不到热烈掌声的时候,你才该做这样的表演。”

学做人:谁都知道,里根讲的不是真话,可这随机应变的调侃,这临场发挥的机智,化解了各种幸灾乐祸、担忧和尴尬的心理情绪,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31弦外之音

白宫午宴上,一位女士与柯立芝总统十分器重的某位大使展开了唇枪舌战。这个女士故意贬低对方,说他粗野、鲁莽、无知。这时,一只大黑猫懒洋洋地来到餐桌旁,靠着桌腿蹭起痒来。柯立芝转过身对右边的人说:“这只猫已是第三次来这里捣乱了。”这句话说得很响,在总统左边的那位“凶悍”的女士听见了,马上安静下来,整个午宴期间,再也没有听到她再大声嚷嚷。

学做人:一向彬彬有礼的总统,会在温文尔雅的社交场合突然大声指责起猫来,其中的含义在场人都会心照不宣。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谓的“弦外之音”。这样一来,柯立芝既巧妙地表明了对那位妇女无聊争执的反感,又不至于影响宴会的气氛,可谓一举两得的妙招。

32只有咱俩反对

大文豪萧伯纳的新作《武装与人》首次公演,获得很大成功。广大观众在剧终时要求萧伯纳上台,接受大家的祝贺。

可是,当萧伯纳走上舞台,准备向观众致意时,突然有一个对他大声喊道:“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谁敢看收回去,停演吧”

观众们大吃一惊,大家想,萧伯纳这回一定会气得浑身发抖,并用高声的抗议来回答那个人的挑衅。谁知萧伯纳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容满面地向那个人深深鞠了一躬,彬彬有礼地说:“我的朋友,你说得很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但遗憾的是,我们俩个人反对这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就算我和你意见一致,可我俩能禁止这场演出吗”几句话引起全场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

那个故意寻衅的家伙,在观众的掌声中,灰溜溜地走了。

学做人:当众受人指责是难堪的事情,萧伯纳一反常人做法,没有对故意寻衅者反唇相讥,而是大度地赞赏了对方,使其失去锋芒,然后话锋一转,点明其孤立难堪的地位,最终使对方不战而败。

33柯立芝的别出心裁

麦考密克太太——伊利诺斯州参议员梅迪尔·麦考密克的夫人——四处游说,动员了一些芝加哥的波兰人去总统府上访。他们的目的是要联邦政府对一名著名的波兰裔芝加哥人作出公正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