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向胡雪岩借智慧
1714500000009

第9章 放宽度量装事,步步为营赚钱(2)

胡雪岩对这个规律运用得极为纯熟,而且对陶朱公积著之理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他说:“世上随便什么事都有两面,这一面占了便宜,那一面吃亏。做生意更是如此,买卖双方一进一出,天生是敌对的,有时候买进便宜,有时候卖出便宜。涨到差不多了,卖出;跌到差不多了,买进。这就是两面占便宜。”

另一方面,胡雪岩把生意的两面推及世事,认为世上无论什么事都有两面。在现实生活中,免不了在这一面占便宜,在另一面吃亏的。在胡雪岩看来,这个“亏”要看你怎么吃。他认为,现实中吃的亏都是便宜,因为你顺便给了别人一个人情,而人情总是有机会得到回报的。所以,胡雪岩每临到需要“放血”之时,绝不会吝惜不舍。

在现实生活中,占别人的便宜需要同时准备着答应别人的要求,这就是事情两面性的表现。懂得做顺水人情,先彻底满足了对方的要求,才能化已经吃亏的情势为有可能带来回报的情势。这就是胡雪岩所说的,做人一定要漂亮,一定要彻底,不能做不上不下的“半吊子”。

最能体现胡雪岩这一做人原则的事,就是把阿巧送给何桂清。

阿巧是个风尘女子,她生长在苏州乡下,江南女子的风韵别有动人之处,在胡雪岩心目中,无疑是个天生尤物。胡雪岩对她百般体贴,又是许愿七月七日为她做生日,又是要接她到杭州逛西湖、赏荷花,甚至生意百忙之中也“偷得浮生半日闲”,带她去珠宝商店挑首饰。

而阿巧对胡雪岩更是山盟海誓,赠信物,诉身世。为了给阿巧姐赎身,胡雪岩大动干戈,费钱费神,还牵涉许多亲朋好友。可是,当胡雪岩发现何桂清流露出对阿巧姐的兴趣时,心里很不是滋味。

阿巧可以说是和胡雪岩在生活上最知心的一个女人,但现在遇到何桂清,何桂清有意,阿巧心思也有所动。这时的胡雪岩只得抛开情感,单就利害来反复考虑。无论如何,能和何桂清交好,对自己的事业是大大有利的。因此,最后他想开了,想通了,只当没遇到过阿巧,只当她香消玉殒了,只当她自己彻底变心了。总而言之一句话:君子成人之美!

虽说如此,阿巧还是不忘旧情,胡雪岩亦免不了仍有幡然变计之想。如果胡雪岩这时真的这么做了,在情感上没有什么错,只是在做人上恐怕马上就要大大地打上一个折扣。吃亏也要吃到底,这种抉择真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胡雪岩当然不会做傻事,送佛就要送到西,吃亏有时候可不见得是坏事,很可能会得到更大的利益。生意人把吃亏看做投资,就什么事都解决了。

世界上不可能有只占便宜而不吃亏那样的好事。因此,聪明人都是那些善于吃小亏的人,因为他们知道,不吃小亏是很难占到大便宜的。吃了小亏,付出很少,但收益和回报却很大,这样的事何乐而不为?

4. 敞开度量,没有装不下的气

人的心胸有多大,他的世界就有多宽广。无疑,胡雪岩的世界是宽广的,因为他的心胸是博大的,能够装得下任何怨气。为证明胡雪岩的心胸宽广,我们以一个事例来作说明。

松下电器公司是举世闻名的大公司,它给员工的待遇不菲,本身又给人以蓬勃发展的新生气息,每年都吸引无数优秀大学毕业生前去应聘。

有一名学生,毕业于日本著名的工科大学,是该校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他谢绝了母校公派深造的机会,报名参加了松下公司的招聘考试。

按理说,这位学生通过考试丝毫不成问题。假如这位学生没通过考试,百分之九十的应聘者可以说都毫无希望。

偏偏这次招聘榜贴出去后,没有这位学生。

这位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羞愤和自卑彻底击碎了他那颗脆弱自尊的心。当天晚上,这位学生就服安眠药自杀了。

第二天,松下人事主管部门送来一纸通知,并附便条解释,说这位学生的考试成绩位列第一,由于计算机出了问题,把他的名字漏掉了。

通知送来时已经晚了。松下人事主管也很痛惜,觉得没有能录取这样一位优秀的员工是自己的失职。尤其由于工作失误而酿成悲剧,更是令自己追悔莫及的。

但是,当他把这件事的前前后后讲给松下幸之助听时,先生的回答却是这样:“这位学生英年早逝,固然是件令人惋惜的事。不过,松下公司没有录取这位学生,倒是公司的大幸。”

松下幸之助说,并不是他心肠太硬。他的意思是,这位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太差,经不起挫折。假定这次顺利地把他录取了,依他的才华,肯定要委以重任。可是,他一旦在重要岗位上遇到挫折,十有八九会像现在他选择自杀这样作出悲剧性处理。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时给松下公司造成的损失会是无法估量的。现在有这个意外发生,已经证明没有录取他是正确的。

作为公司老板的松下幸之助,特别注重人的心理素质在一个人整体的能力与素养中的地位,并把意志力看做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首要条件。松下幸之助在日本是有名的反对唯文凭论者。

假定一个人经受不了挫折,再优异的才华又有什么用呢?

“做人就要像哔叽一样,经得起折磨,到哪里都显得有分量。”这是胡雪岩以其一生的处世经验总结出来的,论调的核心与松下幸之助持论的宗旨不谋而合。

其实,两人少年的经历也是大同小异。松下幸之助在修车店里给别人打下手,胡雪岩则是从给别人端尿壶做起。松下幸之助为了推销他的国家牌电灯泡走门串户,胡雪岩因为资助别人而流浪街头。

所以,他们能够从切身经验中总结出生存下去的第一要诀:人要有意志,要忍耐,要等待,要经得起反复和波折。

年轻人一听,可能会火冒三丈:什么忍耐、等待、意志,我倒霉透顶了,事事不顺遂,老天真是有意和我作对,让我怎么忍耐?

随后,就真有可能像那位学生那样,作出弃世的决定。

你要问他脸面重要还是生存重要,他肯定会回答:脸面重要。人的面子都丢尽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假如你再问他:如果以后还有机会东山再起,暂且丢开脸面,又怎么样?

年轻人不怎么仔细考虑这些问题。他们以平面的形式看待生活,只作横向比较,把当下的一切看做是唯一重要的。

胡雪岩和松下幸之助先生则是从更深的层次来看待生活的,他们有经验积累作积淀。他们知道,一时的荣辱固然重要,但忍耐过后却有更厚实的回报。

拿中国古话讲,就是“小不忍则乱大谋”。比如,韩信受胯下之辱,勾践忍亡国之苦。假如他们把一时的荣辱看得过重,就很难成就后来的大业。

胡雪岩少年时给别人端尿壶,他没有生气;遭遇因资助王有龄而失业的窘境,他更没有生气。其实,当时他心里的滋味并不好受。

首先是名节上。胡雪岩自作主张,钱庄老板认为他给店里带来了经济风险,在店员中树起了一个恶例。至于胡雪岩的坦言相告,并不能保证在其他伙计中不引起类似的举动。所以,胡雪岩非走不可——这就把胡雪岩归入不可信任之列。

同行和熟人那里,也有人私下议论,绝不相信以胡雪岩的精明,会做出损己利人的事。所以,对胡雪岩的交代不但不信,而且觉得大可从这种交代上怀疑开去。保不准是嫖或者赌,欠下一屁股债,现在没办法了,就挪用款项,反而编造出一个“英雄赠金”的故事来。

总而言之,就是不能用这种人了。不但本店不能用,而且同行不能用。胡雪岩只能去做苦力,吃门板饭。

胡雪岩因此而生计窘迫,流落到上海后,每日都是以烧饼白开水充饥,最困难时只得把袍子当掉。

因为有坏名声在外,大凡知道他的人都不肯用他。据说,他一度求职无门,曾托人介绍自己到妓院去扫地挑水。

胡雪岩深知人的本性,在自己落难时从没有打主意去找旧同事。

这是一段杳无尽头的苦日子。因为胡雪岩只是把钱赠予王有龄,但王有龄是否能成功,何时能成功,他心里并没有底。

或许唯一有底的事,就是他相信王有龄会发达,一旦发达了是不会忘掉他胡雪岩的。

不过,连这一点也是他“自以为是”,因为他和王有龄并无深交。假如王有龄恰好是一个背信弃义、没有良心的人,那王有龄即便发达了,也和胡雪岩毫不相干。

这一场等待终以喜剧结束。正如我们从前人记述中看到的那样,胡雪岩等到了王有龄加官晋爵。也因为有王有龄回来作证,胡雪岩洗去恶名,借的债还清了,胡雪岩成了王有龄的生死至交。

胡雪岩忍耐的功夫一流,逆境如此,顺境亦如此。

比如和漕帮做生意,胡雪岩不但力争把生意做成,还力争让别人承认他做人也是很漂亮的。所以,当漕帮头领尤五面露难色时,胡雪岩觉得,别人既然爽快地卖交情给自己,自己就不能光顾自己办成事情,不去帮助别人分担难处。如果是这样的话,交往就这一次,不会再有第二回了。

考虑到这里,胡雪岩就宁可自己多承担些责任,也要多替对方打算。这样做,也许自己的担子重了些,但能真正交到朋友。事情要从长远看,只要能有朋友,不愁没有通天大道。

和胡雪岩的处理方法比较起来,王有龄在一开始的时候显得有些小家子气。王有龄觉得,既然买了漕帮的粮,就有了现成的做生意的机会。与其把生意让给别人做,还不如自己做、自己赚。

他把这种想法告诉了胡雪岩。胡雪岩十分严肃地告诫他:“江湖上做事,说话算话。答应了松江漕帮的事,不能反悔。不然叫人看不起,以后就吃不开了。龄公,现在的日子是苦些,不过好日子慢慢会来的。只要我们沉住了气,耐心去维持朋友便是。”

胡雪岩的这层计较,自然是看得长远,不因蝇头小利闭塞视听。所以,我们说人的意志不仅要能够忍受艰难困苦,而且要能够忍受平淡寂寞,把平平庸庸的事情都做好了、做活了,让维持顺境的因素变为化顺境为得意之境的因素。如果是这样,一个人就能出类拔萃。人们总以为逆境才需要表现一个人的意志力,因而在顺境中往往散漫无节制,结果白白浪费了好多时光和机会,甚至面对顺境手足无措,做事失去了原则和方向。要知道,人的意志力本来就是贯穿一生任何时候和任何处境的。有了钱不知节用就会丧产,有了地位不知节制就会丧权,有了名气不知节制就会自毁名节。

比如王有龄事事顺遂,好运一个接一个到来,顺利得让人不敢相信是真的。这时候,如果得意忘形,就免不了做出没有分寸的事情来。所以,胡雪岩就劝王有龄:“龄公,你千万要沉住气!今日如何,不要去管它。你心中想着今天我做了些什么,该做些什么就是了。”

胡雪岩劝诫王有龄心要放稳,在好运和富贵中不能得意忘形,不管运道如何变,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做好,这个大原则不能变。

做人要经得起折磨。厄运来了是大折磨,经受不起,就会毁了自己。好运来了,也是大折磨,经受不起,会白白糟蹋了好运。有好多中了奖券一夜暴富的穷人过不了多久又一贫如洗,这就是经受不了好运。好运道放在做事气定神闲、从容自在的人身上,他们会把好运再扩大十倍百倍;放在手足无措、举止失度的人身上,他们就会把降临到头上的好运眼睁睁放走。

在社会中,人们会大致不差地辨别出豪门世家和暴发户来,就像在校园里,人们可以辨别出高年级学生和入校新生一样,其间的差别,唯在心理一端。由心而发,表诸于外,不同的心理素质就有不同的特征。

当然,我们讲人的心理承受力时,更多的时候是看一个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因为在逆境中矛盾更集中,成败的抉择更为迫在眉睫,生死的较量、善恶的较量、伟大与渺小的较量更为紧要。逆境犹如悲剧的高潮,剧情的进展集中在主人公身上,主人公的行为则会凸显他的意志和品质。

胡雪岩可说逆境不多,而且每每都预先筹划准备好了。比如,在垄断上海丝茧市场,与洋人打商战时,曾遇到洋人“杀年猪”(年下归总的意思),故意和胡雪岩较劲儿。胡雪岩自然不甘束手就擒,不愿让辛辛苦苦造就的垄断局面轻易被破坏了,因而有了长达半月的煎熬,为拉头寸(款项的意思)而派人回去联络。就是在这样的局势下,胡雪岩也是早有所备,通过和庞二等协商联手,渡过了难关。

胡雪岩唯一防不胜防的是他整个钱业王国的崩溃。钱庄被挤兑,促成了胡雪岩整个事业的失败。那么,胡雪岩在这样一个大的失败面前,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挤兑钱庄是由邵友濂、盛宣怀合谋挑起的。邵、盛二人属李鸿章门下,李鸿章与左宗棠不和,早有剪左羽翼的打算。胡雪岩是左宗棠的门下,要饷要粮要军械,左宗棠只要一有要求,胡雪岩无不即刻办理,从不延迟。这次中法之间战事一起,左宗棠力主与法作战。李鸿章主张讲和,但又不敢公开宣扬,便暗中做手脚,先削弱主战派实力。邵友濂、盛宣怀为了配合李鸿章,就从胡雪岩开始下手,派人四处造谣,说胡雪岩手下的阜康钱庄内部虚空,信用不足。

传言一起,阜康在上海的分号即刻遭挤兑,不到一天就宣布关门歇业。随即牵动杭州、宁波分号。

胡雪岩此时已乘船去了杭州。上岸伊始,就遇上这么一个大变故,真是犹如晴天霹雳。胡雪岩明白,现在唯一于局面有益的,是要镇静。这就好比一条船遇到了大风浪,如果船长先慌了手脚,必然会引起船员更大的慌乱。一旦出现这种局面,就会各顾各,谁也不去设法拯救大船,结果只能是船毁人亡,无一幸免。反过来,只要船长镇静,能把整船的人都组织起来,同心协力,就有可能化险为夷。

所以,胡雪岩叫来杭州分号的钱庄档手,要他回店告诉伙计们,钱庄仍要继续营业,有他的其他生意做后盾,一切困境都会被克服。

他又专程前去拜访藩司德馨,向他征求善局方略。德馨和胡雪岩一向关系甚好,知道胡雪岩面对这种行将崩溃的局面,绝不会像一些小商人那样一逃了之,心先宽了三分,答应帮助胡雪岩疏通浙江巡抚和京城里的都老爷。疏通的目的,无非是要这些人不必因事浮沉,乱发议论。最好的处理办法是大家一起来支持胡雪岩,给胡雪岩时间,让他自己来弥补因挤兑而带来的损失。

有了官面上的这种信任,胡雪岩才能从容调度,挽救危局。

胡雪岩能在这样纷乱的气氛下有条不紊地处理问题,也足以显示出他的气度来。他也仔细考虑了全局,知道人生做事,有输有赢,胜败乃兵家常事,关键是心里不能输,要把眼光放远、把事情看开。

照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一双空手起来的,到头来仍旧一双空手,不输啥!不但不输,吃过、喝过、阔过,都是赚头。只要我不死,你看我照样一双空手再翻过来。”

二 赚钱是商人的本职,无可厚非

在对待金钱的问题上,每个人所表现出的态度都不一样。有的人很怕它,认为铜臭是污染人类思想的根源。有的人很喜欢它,以为只有它才能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胡雪岩并不避讳谈金钱,更热衷于追求金钱,别人都认为他是“厚脸皮”,但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钱,绝对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金钱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