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
1726200000039

第39章 建设美丽四川: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2)

六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组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以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秦巴生物多样性和大小凉山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区,以及乐山大佛-峨眉山、九寨沟-黄龙、大熊猫栖息地等世界遗产地和现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为重点,对大熊猫等一批极度濒危物种的拯救性保护,强化就地、就近、迁地、种质资源保护等,加强野生珍稀动物栖息地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与跟踪体系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系统保护;积极开展汶川地震灾区生态恢复重建跟踪观测和芦山地震灾区生态修复重建,提高两大地震灾区生态系统稳定性。

二、加强城市生态建设,统筹城乡生态环境

(一)树立生态城市发展理念,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中指出“工业主义,19世纪的主要创造力,产生了迄今从未有过的极端恶化的城市环境”。20世纪美国梦所催生的各种城市给美国带来巨大的繁荣,大大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但其财富的积累是以掠夺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并导致当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社会的贫困为代价换来的。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持续世世代代,有些影响从现在起数百万年后都难以恢复。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病”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上演。建设美丽四川,就是要破解“城市病”,实现城市持续发展。“城市病”

概念: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表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使人地矛盾更尖锐。

表现: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将会加剧城市负担、制约城市化发展以及引发市民身心疾病等

根源: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失谐。

彰显“城市之美”,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城市之美,是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城市之美的获得需要依靠生态城市建设理念的树立,依靠中国五千年文明积淀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传统文化思想,依靠城市居民的充分参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彻底抛弃美国的“汽车-城市蔓延—高速公路—石油”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的生态城市发展之路,重构城市失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成为现实。四川省十分重视生态环保城市建设,已建成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7个,国家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19个,城市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二)改善城市生态,建设成都环城生态区

城市是具备相对较好的生活居住和生产活动条件,并拥有一定的精神文明所需要的物质基础,由井然有序的良好环境所构成的人们共同生活的区域。理查德·瑞吉斯特认为“农村可以挽救城市,而城市则可以挽救整个地球”。面对全球气候变化,面对日益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半数以上人口的聚居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地位的日渐凸显。处于人口城市化加速发展期的四川,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城市规模将不断扩大,城市生态建设对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构筑的效应明显。应以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为特征,做好四大城市群的生态建设,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实施生态市、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工程,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将园林绿化作为生态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园林城市、园林县城、园林城镇创建活动。

重视城市生态建设,首位城市更应担当重任。成都,是展示美丽四川城市之美的核心区。2011年,成都常住人口达1407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7.5%,地区生产总值达6950.58亿元,占全省的33.1%。仅占全省市区面积3.7%的成都,其建成区面积占全省的比重高达27%,市区绿化面积占全省的22.5%,建成区绿化面积占全省的27.7%。从上述指标可见,成都市的经济指标、城市建设指标等均表现出明显的一马当先特征。成都市生态城市建设在全省城市建设中具有标杆作用。推进成都市的环城生态区建设,对于改善城市质量、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明显的综合效应。经过前期的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成都城市宜居城市形象得到极大彰显,城市综合实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成都是一个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环城生态区作为市民休闲活动的亲水景观和滨水空间,犹如一条“绿色的翡翠项链”,让城市水系更加完善、水景更加美丽、水韵更加悠长,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现代化、国际化成都的生态环境,还将给成都的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遗产。

(三)依托生态细胞工程,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

乡村更能展示四川自然之美。乡村是城市的支撑,乡村可拯救城市。乡村自然之美的生态展示,需要给予持续的维护和治理。不能沿袭城乡分割的二元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不能以追求城市生态而牺牲农村生态环境,不能将城市污染落后的产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建设美丽四川,应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实施统筹,使城镇与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同步提升与改善。

提高乡村生态环境质量,以生态细胞工程为重点。四川以生态细胞工程为载体,形成了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等层次分明的城乡生态建设项目。目前,全省已建成了国家和省级绿化模范县64个、国家级生态县7个、省级生态县23个、国家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460个、国家和省级生态村2009个、省级生态家园3.3万个,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居民的卫生厕所普及率从2000年的26.8%提高到2011年的64.2%,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96.3%。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一)树立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绿色、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200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让绿色发展成为一种选择》,提出并奠定了中国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核心就是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是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用科学的理念、开放的战略、统筹的方法、共赢的途径去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中国是最早通过了《21世纪议程》(1992年)、最早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加强生态省建设,牢固树立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二)抓好重点行业、产业、地区的节能减排

重点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降低单位产出的能耗资源消耗,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四川省单位GDP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自2005年开始逐年降低但与全国比依然有差距且呈现较大的区域差异,攀枝花市、内江市、乐山市、眉山市、广安市、达州市等单位GDP能耗与工业增加值能耗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是未来节能降耗的重点区域。攀枝花、达州分别位于四川省的南部和东北部区域,节能降耗对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以及重点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等具有重要作用。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传统产业改造省级,提高资源环境利用效率。以造纸、食品酿造、化工、印染纺织等行业为重点,促进工业企业污染深度治理和园区集中治理,综合推进工业行业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污染物减排。以电力、冶金、建材、石化、有色等行业为重点,推进二氧化硫减排,大力实施氮氧化物减排。完善燃煤电厂脱硫设施,积极推广火电机组低碳燃烧技术等。同时,搞好工业、交通和建筑产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落后产能。在提高工业“三废”达标排放率的同时,重点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处置率。

(三)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重点行业产业资源利用率

优化产业结构是推进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之一。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包括在增量上严格控制新建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从存量上尽可能淘汰能耗高、污染高的落后生产能力。突出发展服务业,与工业相比,服务业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服务业还能促进消费,有利于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协调发展,能扩大就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包括电子与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新材料等等,降低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等。

通过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地区的节能减排,形成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良性运行机制。

四、加强环境综合治理,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必须坚持把满足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作为环境保护的根本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群众来说,没有健康,提高生活水平无从谈起。对全省来说,没有健康,人力资源的优势就难以发挥。

(一)建设美丽四川,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是重点

过去10年,四川工业化突飞猛进,城镇化率突破40%,曾经“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土四川,在推土机、生产线和办公楼的强力推移下,正在成为人们的记忆。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发展也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加重、生态系统退化等困扰;伴随着群众钱包的鼓胀,也伴随着群众需求的多元,物质丰富不是生活的全部,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宜居的环境、放心的食品等是幸福的必备元素;民众的环境焦虑与生态期盼随经济指数的攀升而日益凸显。建设美丽四川,就是要化解群众的环境焦虑,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就是要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

(二)开展五大攻坚行动,提升环境整体质量

依据全省不同地区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不同区域的环境目标、政策和标准,实行分类指导、分区管理。在此基础上持久开展污染治理“五大攻坚行动”。

排污总量“双重削减”行动。以全省环境质量达标为目的,制定分阶段总量控制目标,在全省逐步分区域实行最严厉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最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科学的环境容量管理制度,大力开展污染物存量削减和增量削减“双重削减”行动,把全省环境的污染负荷从2005年的历史最高点削减到与全省环境质量相适应的水平。

灰霾治理“蓝天”行动。以重点地区空气质量按“新标准”全面达标为目标,认真落实国家《重点区域“十二五”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建立以成都平原为重点的区域大气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大力开展重点城市、重点行业、重点工业企业、机动车等大气污染整治,深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PM2.5等颗粒物污染控制,做好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雾霾污染应急处置。

流域保护“碧水”行动。以全省重点流域的水质全面达标为目标,强化岷江沱江嘉陵江“三江”整治,实施流域一控制区一控制单元“三级分区”防治,全面开展三大流域产业调整、调水引流、控源截污、清淤捞藻、生态修复以及小流域综合整治,推动“三江”水质持续改善。

食品安全“净土”行动。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为目标,加强涉及农业用地和污染场地等重点区域土壤污染状况监控,规范已搬迁污染企业原址开发利用,开展典型区域、典型类型污染土壤修复和综合防治,强化土壤重金属、固体废物、危险化学品、化肥农药污染治理,大力推动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

环境安全“卫士”行动。以确保环境安全为目标,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快推进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建立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制度,排查重点场地污染风险。开展环境风险源和环境敏感点排查,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增强化学品环境管理和风险防控能力,逐步建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全省环境安全。

通过实施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品。

(执笔:沈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