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往的过程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它包括动态和静态的两种含义。动态的含义指人与人之间物质和非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即狭义的人际交往;静态的含义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情感联系,即人际关系。因此,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主要是指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进行广泛的社会交往,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走上社会的必要准备。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曾精辟地指出,“人生不能无群”。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他们与他人的交往之中形成的,它使大学生在交往中获得社会性。人际交往要达到的目的是建立关系,解决矛盾,寻求理解和支持,实现沟通,促进发展。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可以使大学生在交往中找到一份慰藉,寻求一份乐趣,享受一份快感,达到一份和谐。同时,大学生也愿意与给自己带来乐趣、愉悦、美妙感受的人进行交往。因此,构建良好的社会交往关系,是大学生追求的目标。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常常处于矛盾之中。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矛盾冲突也是难以避免的,如交往中为利益产生摩擦、冲突,造成痛苦、不幸、灾难;交往中因性格、情趣的不协调而发生矛盾,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因此,我们必须分析大学生社会交往的主要特点,以帮助大学生经常注意改善和及时协调社会交往关系,保护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形成和谐、友好的师生、同学关系,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的变革引起了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和重新分配,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剧烈变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互联网的普及,多元文化的影响,也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向着现代化、多元化发展。这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的论述相符合。
大学生是对社会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群体。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必然带来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使其思想观念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更加适应全球化的要求。
社会交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即交往双方具有主体性和行为互动性。在社会交往中,交往双方在影响他人的时候同时也在接受他人的影响,即使在单向交往中也是如此。但是,大学生交往在具有人际交往的基本特点的同时,尚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一、强调独立自主,追求社会交往的平等性
社会交往是大学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大学生远离了父母及昔日的师长、同学好友,来到大学这个完全陌生的生活环境中。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群体,他们既怀念昔日的亲情、友情,又渴望新的友谊,希望通过社会交往建立各种人际关系。特殊的生活环境增加了大学生对社会交往的需求和渴望。
(一)大学生追求社会交往平等性的原因
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中,平等相待是交往的基础。社会交往的平等性是指大学生在交往中人格的平等性。
大学生交往之所以追求平等,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
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地支配自己的行动。
大学生基本上都已进入成人阶段,他们有着强烈的“成人感”,希望在多方面体现自己的独立人格,渴望被他人理解、认同。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主张张扬独立自主精神和主体意识,崇尚自由、民主的思想。他们坚持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社会,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体现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自己对他人要平等相待,并要求他人对自己也要一视同仁。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坦诚相见,任何一方都不希望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他们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压制和服从。如果教师在交往中不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与学生不能平等相待,学生也不能接受。如果同学之间不尊重各自的独立人格,也会出现相互抵触,妨碍社会交往的进行。
2.大学生具有基本相同的年龄和文化层次
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处于相同的年龄阶段,具有基本相同的年龄和文化层次,生理和心理的成熟程度基本相似,这就容易产生大家经历、阅历相仿,无人高出一筹的心理认知。另外,尽管大学生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其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不尽相同,但是他们的文化程度、知识层次基本相同,没有悬殊差距,所以也容易产生相互平等的心理认知。
(二)大学生追求社会交往平等的表现
由于大学生的交往追求的是人格平等的交往,所以在交往中,他们能够比较轻松自如地、坦率地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这种交往状况,使大学生互相了解、互相帮助,有利于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但是,有的大学生把这种平等要求绝对化,把以自我为中心视为平等,给人际交往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在交往中,表现为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只强调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感受。自己高兴时,就高谈阔论,眉飞色舞;不高兴时,就郁郁寡欢或乱发脾气,根本不考虑他人,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在交往遇到矛盾时,则抱着“大家都是平等的”“好则聚,不好则散”的态度,互不相让,从而影响了交往的进一步加深。
(三)培养受大家欢迎的个性,实现平等交往
孟子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要实现平等的交往,大学生必须克服自我中心主义,改变傲慢无礼、不尊敬他人、操纵欲、支配欲、嫉妒心、报复心强等不受大家欢迎的态度和行为,努力培养谦和、真诚、善解人意、通情达理、热情乐观、关心他人等为大家所欢迎的个性,从而,真正实现平等的社会交往。
二、社会接触面小导致社会交往范围的狭窄性
(一)大学生交往对象的范围狭小
大学生社会交往范围的狭窄表现在交往对象的范围和交往地域的范围狭窄两个方面。大学生社会交往中,交往对象的范围较为狭小,交往地域的范围也狭窄。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从小学到大学,校园和家庭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他们的社会交往对象主要是老师、同学和家长。
(二)大学生交往对象的范围狭小的原因
大学生交往对象的狭窄性与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较小、社会经验较少等特点有关。这些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比较真诚、自然,很少做作、虚伪以及世故。交往范围的狭窄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它会限制学生的眼界,使他们不能真实地了解、认识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从而使其在离开学校置身于较为复杂社会的一段时期内,不知所措,难以适应。
在紧张的学习竞争中,他们没有更多的机会走出校园的地域,没有更多的时间接触他人,接触社会。在家长和教师的高期望值和严格的管教下,他们才进入大学。进入大学后,他们的交往范围有所扩大,主要是交往的同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中学,同学基本上都是来自同一地域,有比较一致的生活习惯。在大学,同学来自全国各地,还有不少的同学来自少数民族地区,语言、风俗习惯都有较大的区别。这使大学生的交往对象的范围有所扩大。但是,由于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活的环境主要是学校,所以他们交往对象的范围基本上是朝夕相处的同学、对其进行培养的老师以及仍负有养育任务的家长;交往的地域主要是校区。因此,大学生的交往对象只有数量与层次的变化。从总体上看,交往的对象仍然主要是家长、老师、同学,交往对象的范围狭小。
三、心理尚不成熟诱发社会交往过程的情感性
(一)社会交往过程的情感性的定义
社会交往过程的情感性是指大学生的交往过程基本上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性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特点之一,人际交往的过程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这一特点在大学生社会交往中更为突出。
(二)大学生社会交往过程呈现情感性的原因
大学生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呈现情感性,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1.心理上不成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当代大学生的年龄基本处于18-22岁之间,他们的生理刚刚成熟,心理尚不成熟,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弱,这就决定了他们在与人交往时,情感性较强,理智性较弱。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往往凭一时的情绪“跟着感觉走”,“凭着心情干”,从情感出发,而不是从理智出发来认识和处理问题,既不考虑做法是否合理、全面,更不顾及后果、未来。
2.利益矛盾不突出,交往动机注重情感
大学生经济尚未独立,需要依赖家庭供给。所以,他们之间在利益上的冲突不突出,相互间在经济上的依赖性不强。他们之间的人际交往,在动机上,主要是从情感出发的;在内容上,主要是学习上的互相帮助,思想上的互相砥砺,文体娱乐活动上的互相合作。
在广东做的一项关于大学生交往动机和交往标准的调查中,对于“您与人交往的主要动机是什么”的问题,61.7%的大学生选择与他人交往的主要动机是“发展共同兴趣”,54.4%的大学生选择“欣赏他的个性”,48.3%的大学生选择“一起聊天”。此外,选择“对学习有帮助”的占32.3%,选择“有利于将来找工作”的占16.3%,选择“寻找共同创业伙伴”的占13.6%,选择“寻找理想伴侣”的占10.6%,还有3.5%的大学生选择“帮助解决经济困难”。对于“你选择朋友的主要标准是什么”的问题,77.9%的大学生选择“兴趣相投”,77.4%的大学生选择“志同道合”,27.1%的大学生选择“个性鲜明”,21.9%的大学生选择“能帮助自己”,9%的大学生选择“外貌吸引”。
(三)正确认识大学社会交往的情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