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交往的情感性具有客观性、合理性和局限性。大学生认同的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是“有共同的情趣、共同的语言、共同关心的话题,以能够互相接纳、心理相融”为基础。因此,他们在交往中,少有利益追逐、权力争夺等功利性较强的东西,必然突出情感性的东西。正如人们所言,同窗之谊犹如一泓清泉,清澈见底;好似一块白玉,纯洁无瑕。这既是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真实写照,也充分表明了大学生社会交往中情感性突出的特征。
大学生社会交往中情感性的突出,具有一定的客观现实性与存在合理性。同学之间的友谊,不仅对大学生的大学生活产生影响,而且对其整个人生产生影响。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过于情感化,也有局限性。交往过于情感化,会给交往的发展带来障碍。如有的大学生因情感变化太快,朝亲夕仇的事时有发生,导致很难交上知心朋友。又如,有的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带有较强的理想化色彩,希望交往不带任何杂质,自己对他人坦诚相见,也要求他人对自己坦诚相见,一旦发现对方没有完全做到则深感失望,甚至与对方断绝来往。
四、对知识的强烈追求促成社会交往的内容的丰富性
(一)社会交往的内容丰富性的定义
交往内容的丰富性是指交往的内容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愈益广泛、多样。
当代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内容已经突破了专业学习的局限,而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体育等领域,涉猎到学术讨论、艺术创作、才能施展、技能培训、社会服务、自强自立等层面,覆盖了学习、娱乐、思想交流、感情沟通等方面。社会交往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多样。
(二)社会交往的内容丰富性的原因
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好奇心强,除了专业学习之外,他们希望通过参加活动,多与人交往,以丰富自己的阅历,拓展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素质。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各高校主动开辟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有益的交往天地,以丰富大学生的交往内容。
大学生交往内容愈益丰富,有助于其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其全面发展。但是交往内容的丰富性也会使一些目标不很明确、自控力较弱的学生眼花缭乱,把握不住重点,从而使浮躁的心理加重,影响其主要任务的完成。
五、科技高速发展带来社会交往媒介的现代性
(一)社会交往媒介的现代性的定义
交往媒介的现代性是指大学生交往媒介的高科技化。人际交往的过程就是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信息的交流需要通过载体传递。交往媒介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媒介物。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在媒介上,出现以网络为主的现代性特征。
(二)网络是大学生社会交往的重要媒介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给人类带来新的交往媒介。在当代,由于高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交往媒介已由以往以语言、电话为主发展为以手机、网络为主。
在大学校园中,手机、电脑等现代交往媒介已经普及,大学生通过网络、短信等媒介传递交往信息的越来越多,尤其是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相互间联络、交往的宠儿。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主要靠发短信、打电话和聊QQ。
交往媒介的现代性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实现了大学生交往的即时化,拓展了大学生交往的渠道,扩大了大学生交往的范围,增强了大学生交往的自由度。但是,交往媒介的现代化不利于大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其较难深入讨论一些问题,使不少大学生感到同学间感情淡漠,产生“莫名空虚”和郁闷的感觉。
六、恋爱观念的改变表现了社会交往方式的开放性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正当青春洋溢之际,精力充沛之时,情感丰富之期。随着生理的成熟,尤其是性的成熟和性意识的形成,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比高中阶段更为强烈的与异性交往的渴望和兴趣,产生了追求爱情的强烈欲望。据权威统计:全国高校大学生有过异性约会的达69.8%,有恋人的达47.1%。据南方某大报刊载的问卷调查显示:广州地区高校大学生恋爱人数已达大学生总人数的80%以上。可见,当代大学生通过与异性交往而步入爱河的比例很高。
从大学校园如潮水般涌动的“恋爱潮”和“爱情文化”中,我们已深深感受到男、女大学生们一颗颗渴望“爱”与“被爱”的心,他们对“爱情”的追求比过去任何一代大学生都更为强烈,他们的恋爱方式也更加开放。
(一)恋爱方式在制度上的开放
社会交往方式的开放性,主要和重点体现在大学生恋爱方式的开放上。关于大学生能否谈恋爱的问题,高校的管理制度经历了一个过程,即从“严格禁止,违者退学”的制度规定,开放到制度上“不反对”“不提倡”,进而开放到“符合婚姻法规定的,可以结婚”。2005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都取消了对在校生结婚的限制。
(二)恋爱方式在思想上的开放
与此相应,大学生对在校谈恋爱的看法也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学生在思想上认为,谈恋爱影响学习。现在,他们在思想上认为,“不谈恋爱说明缺少魅力”。在态度上,他们的观念由以前的“谈恋爱为耻”开放到“谈恋爱为荣,不谈恋爱觉得心里空虚、脸上无光”。对异性交往的方式由以前的“隐蔽”方式到现在的“开放”方式——在操场、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等各个地方,都可以谈恋爱,都有人谈恋爱。
恋爱是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也是法律赋予大学生的权利。
七、校园环境具有增强社会交往的迫切性
(一)校园生活的特定环境迫切要求扩展社会交往
校园生活“四点一线”,教室(实验室)、宿舍、食堂、图书馆,大学生整天穿梭其间。草坪、蜡烛、吉他、歌唱、球场点缀其间。大学生活紧张、枯燥、乏味,却也不乏丰富多彩和浪漫。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就是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展开的。一位大学生对大学生活做了这样的描述:“大学生活是一种完全不同于高中的生活,也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就业后的生活。没有读过大学的人,或者说没有在大学校园中读过大学的人,是无法设想大学生活的状态的,是很难洞察大学生的心灵的。强烈的自我意识交织着成熟和散漫;渴望别人了解并接纳自我,但常以审视和评判的心态对待他人;激情和惆怅缠绵缠绕着无尽的感伤,而枯燥的理性思维和思辨的有趣争鸣交织在一起。”
大学生的年龄普遍都在18—22岁之间。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口音、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社会背景,但他们的目标都是相同的——学习知识,提高素质,健康成才。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校园环境中,大学生都迫切需要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要求扩展社会交往。他们选择同寝室、同班级、同乡同学,并围绕学习、娱乐、思想交流、感情沟通展开社会交往。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由于远离父母,远离家庭,自主交往由期盼变成了可能,变成了现实。大学生可以逐渐以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导向自己,以独立自主的方式来应对一切,以自己的观点来为人处世,接人待物。自主性的增强,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与高中阶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学生生活的特殊经历迫切需要扩展社会交往
当代大学生,都是经历高考筛选而来的,普遍有一种“身经百战,力排群芳”的优越感。然而一进入大学,面对天南海北的同龄人,他们顿时发现,大家都是时代的骄子,都是家庭的宠儿,顿时有一种在群英荟萃的大学校园里被湮没的感觉。这种特殊经历,使他们对社会缺乏更多的了解,对社会交往的一般常识也较为陌生。面对远离父母,远离家乡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他们难免会感到不知所措。因此,大学生都迫切需要与老师、同学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每个同学都希望找到学习、生活上的良师益友。加之他们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活泼好动的性格,使他们对社会交往的需要比成人更为迫切,他们力图通过交往去拓宽视野,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
八、价值观念多元化导致社会交往动机的复杂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为适应学校的招生、就业、教学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大学生的交往动机从较单一的情感需要扩展到生活、发展、成才、就业等多种需要并重,逐渐呈现出复杂性。有的学生为了入党入团,在学习努力的同时,加大了与系党总支干部、辅导员的联系,以求得彼此加深了解。有的同学,为了获得优异成绩,加大了与专业教师的交往,以求得更多的指导机会。有的同学,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加大了与各种社团的交往,积极参加活动,以求得展现的机会。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学习知识是他们的主要目标。功名利禄对他们来说还是身外之物,或是因太遥远,可望而不可即,因此,大学生以功利为目的的交往明显少于社会其他群体。大学生禀性的纯真,使他们在交往中具有较高的情感输出性,交往动机以情感性因素居多。他们注重情趣相投,满足交往双方的精神需要。
大学生处于青年阶段,进入人际交往高峰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大学生由于身心的急剧变化,不仅对异性表现出新的兴趣,而且对同性、同龄人也表现出较大的交往热情。他们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社会活动范围和人际圈层,逐渐将原有的上下人际交往关系转为平行人际交往关系,从亲缘交往为主转向以社会交往为主,如大学生中自发形成的各种兴趣小组,跨系、跨校的“同乡会”等。显然,这种转换是自然合理的,有利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但是,这种转换又潜伏着危机,往往产生不良交往互动,形成有害交际的契机。因为在交往互动中,容易交叉感染不良的思想、情感、行为,以至于形成劣迹群体,如近年来大学生中形成的跨系、跨校的盗窃团伙、赌博团伙等,做出有损于社会公德、违反社会规范和国家法纪,败坏社会道德、风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