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1726500000043

第43章 20世纪音乐(5)

作为音乐评论家,杜卡为当时的巴黎多家报刊撰文,先后发表了大量文章,表现出他对当代和过去音乐家的真知灼见。这些文章现已成为今天研究那个时代法国音乐的宝贵史料。1935年杜卡病逝于巴黎。

杜卡留下的作品不多,影响较大的有交响诙谐曲《小巫师》,歌剧《阿里安娜与蓝胡子》,芭蕾舞剧《仙女》,序曲《波利耶克特》,钢琴曲《离开牧神而哭泣》、《拉莫主题变奏曲》,歌曲《龙沙的十四行诗》等。

十、英国民族乐派

早在18世纪以前的欧洲音乐中,英国音乐一直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中世纪时仅次于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仅次于尼德兰和意大利,巴罗克时期仅次于意大利和法国。不过,从巴罗克晚期(18世纪上叶)开始,英国音乐的地位骤然下落。在英国作曲家珀塞尔(H·Purcell,1659-1695)去世之后,英国音乐的世界影响力便一路消沉了约200年,其间没有出现过一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作曲家。这成为迄今为止欧洲音乐史中最令人不解的奇怪现象之一。直到19世纪末,英国音乐才出露民族音乐复兴的曙光。最早显露的是埃尔加和夏普,其后相继出现了沃恩·威廉斯、霍尔斯特、戴留斯、巴克斯、布里顿等一大批著名作曲家,他们的音乐使得英国音乐在西方音乐中的地位迅速提升。他们的音乐广泛采用本国音乐素材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广泛地借鉴当代各种新创作技法。民族特色、调性音乐、浪漫主义音乐创作技法,成为20世纪英国音乐创作的主要特征。

1. 埃尔加

埃尔加(E·Elgar,1857-1934),英国作曲家。自幼从其父学习钢琴、小提琴、管风琴等乐器,其中,以小提琴演奏较为突出。他从未接受过正规的作曲学习,所有的作曲技能全靠自学获得。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带有浓郁的英国传统音乐气息。管弦乐色彩丰富,配器手法巧妙,旋律优美,和声严谨,具有高度的创作技巧并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他创作的管弦乐作品《谜语变奏曲》和清唱剧《杰龙修斯之梦》被视为英国音乐复兴的标志。除此之外,他还作有:《威风堂堂进行曲》、序曲《在伦敦城中》、清唱剧《基督使徒》、《小提琴协奏曲》、交响练习曲《福斯塔夫》等作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民族音乐复兴的先行者之一。珀塞尔逝世200年之后出现的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英国作曲家。

2. 沃恩·威廉斯

沃恩·威廉斯(V·Williams,1872-1958),英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自幼学习音乐,后入剑桥大学和皇家音乐院学习,曾先后师从德国作曲家布鲁赫和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入伍,退役后就一直在皇家音乐院任教。他对英国民歌情有独钟,他的创作大量融入民间音乐元素,从古老的民谣到英国十六世纪宗教音乐家塔利斯(T·Tallis,约1505-1585)的赞美诗都有所涉及。他的作品成为英国民族音乐复兴的指南。其代表作有:歌剧《天路历程》、《恋爱中的约翰爵士》,管弦乐《福克斯狂想曲》三首、《绿袖子主题幻想曲》,小提琴与乐队《云雀飞翔》,交响曲《伦敦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作品。

3. 霍尔斯特

霍尔斯特(G·T·Holst,1874-1934),英国作曲家。自幼从其父学习钢琴,18岁担任管风琴师和唱诗班指挥,并开始尝试音乐创作。19岁入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毕业后从事长号演奏、合唱指挥、音乐创作等工作。他喜爱英国传统音乐,其作品常将民间音乐的因素与当代音乐创作手法有机结合,和声新颖,配器精巧,表现出超常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他一生创作有多部歌剧、舞剧,以及20余首管弦乐作品,其代表作品有:管弦乐《行星组曲》,歌剧《十足的傻瓜》,交响诗《埃格敦荒野》,弦乐合奏《圣保罗组曲》等。

4. 巴克斯

巴克斯(A·Bax,1883-1953),英国作曲家、钢琴家。早年就读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1937年被皇室封为爵士,1942-1953年任英国皇家音乐指导。他的创作将浪漫主义技法与英国民间曲调相结合,音乐作品常以爱尔兰为题材,他用管弦乐把爱尔兰的自然风貌人文意趣描摹得惟妙惟肖。一生共创作有交响曲,交响诗、钢琴曲、合唱曲等数量可观的作品。其代表作品有:交响诗《仙山》、《凡德花园》等。

5. 布里顿

布里顿(B·Britten,1913-1976),英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出生于英国萨福克郡的罗斯托夫特,父亲是一位牙医,母亲爱好音乐,是一位业余歌唱家。布里顿很小就显露出音乐天赋,母除上述外,亲是他的音乐启蒙老师。1927年他师从英国作曲家布里奇(F·Bridge)学习音乐,是布里奇的唯一学生。1930年至1933年入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作曲与钢琴,并公开出版了一些早期作品,包括《小交响曲》、《一个男孩诞生了》、声乐套曲《我的狩猎父老们》等。他还创作出许多戏剧和电影音乐,如《煤层界面》、《夜游》等。1937年他为博伊德·尼尔弦乐队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的音乐会创作了《布里奇主题变奏曲》。1939-1942年,布里顿旅居美国,从事指挥和钢琴演奏。1943年回国定居于萨福克郡的斯内普和奥尔德堡,继续进行音乐创作、指挥和演奏钢琴。1945年6月7日,布里顿的歌剧《彼得·格赖姆斯》在萨德勒泉剧院上演,在英国引起轰动。1961年创作大型声乐套曲《战争安魂曲》。1965年获封为奥尔德堡的布里顿勋爵,是第一位被封为终生贵族的作曲家。1976年,布里顿在萨福克郡的奥尔德堡去世。

布里顿是20世纪英国民族音乐复兴运动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体裁广泛,尤其在歌剧和声乐曲方面贡献突出。他的音乐遵循19世纪艺术风格,调性明确,民族风格浓郁,富有生活气息,节奏充满活力。他的作品对传统和现代作曲手法兼收并蓄,既有专业性又有通俗性,旋律朗朗上口,既有为专业表演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也有为业余音乐爱好者创作的作品。除上述外,他的其他代表作还有:歌剧《卢克莱修受辱记》、《旋转的螺丝》,《春天大合唱》、《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简易交响曲》等,布里顿被公认为自珀塞尔以来最杰出的英国作曲家。

十一、意大利交响音乐

从16世纪下叶至18世纪下叶约200年间,意大利发展成为欧洲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大国,其成就可谓遍及艺术音乐的各个领域,成为那个时代欧洲各国音乐发展的风向标。18世纪上叶是意大利交响音乐发展的盛期,该时期交响音乐创作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是意大利,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多为意大利人。然而,随着维瓦尔第、阿尔比诺尼、塔尔蒂尼、萨马蒂尼等人的相继去世,意大利交响音乐创作亦日渐衰落,其在18世纪上叶音乐的全方位发展态势,逐步演化为18世纪下叶以歌剧创作为中心的基本格局。从1800年前后开始,意大利音乐家逐渐放弃交响音乐创作,对于同时代的、以器乐创作为中心的德-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反应冷漠,不屑一顾。歌剧创作几乎成为19世纪的意大利音乐创作的全部,这使得19世纪的意大利演变成为“歌剧王国”。直到20世纪上叶,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雷斯庇基以《罗马的喷泉》、《罗马的松树》、《罗马的节日》三首交响诗(即所谓的“三罗马交响诗”),让世界听到了意大利交响音乐复兴的号角。

雷斯庇基(O·Respighi,1879-1936),意大利作曲家。出生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父亲是一位钢琴家。雷斯庇基12岁进入博洛尼亚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中提琴,19岁开始学习作曲。曾先后师从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德国作曲家布鲁赫(M·Bruch,1838-1920),21岁任俄罗斯彼得堡皇家歌剧院中提琴首席。1913年起担任罗马圣切契利亚音乐学院作曲教授,1924-1926年任该院院长,后辞去院长职务,继续在该音乐学院担任作曲教授。他的最优秀的作品都出自音乐学院时期。1936年逝世于罗马。

雷斯庇基创作中心是器乐,他是20世纪意大利交响音乐领域中最杰出的作曲家。雷斯庇基的音乐以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为基础,并借鉴印象主义音乐等多种技法,同时还广泛吸收意大利民间音乐和教会音乐元素。他的作品旋律优美如歌且富有民族气息,和声流畅而富于变化,配器绚丽奇特,喜用标题音乐,音乐充满新意且通俗易懂。三部以“罗马”命名的交响诗-《罗马的喷泉》、《罗马的松树》和《罗马的节日》是其享誉世界的佳作。此外,他还作有管弦乐组曲《群鸟》、《教堂之窗》、《波蒂切利的三联画》,小提琴协奏曲《格里高利圣咏》,歌剧《火焰》,芭蕾舞剧《幻想玩具店》等作品。

$第二节 名曲赏析

(这部分有一些少数修改段落或字句。未改动的地方如与原书冲突,请仍然用原书字句。)

一、《牧神的午后前奏曲》

[法]德彪西 曲

《牧神的午后前奏曲》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第一部成熟的印象主义音乐作品。这部作品标志着印象主义音乐时代的开始。

“前奏曲”Prelud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rae(意为“前”)和ludus(意为“表演”),意指序引。最早在15、16世纪,“前奏曲”被用于指代管风琴、琉特琴或古钢琴乐曲前的即兴演奏或具有即兴风格的引子,其功用主要为试奏乐器、活动手指和进入正式的乐曲前的准备。17世纪以后,前奏曲成为一种具有完整形式的小型器乐曲,大多由键盘乐器在赋格、组曲、奏鸣曲、众赞歌等乐曲前即兴演奏,形式自由,但仍然具有引子的意义。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这种风格体裁的代表,作品中包含48首前奏曲与赋格曲。19世纪,肖邦在巴赫的基础上,把这一体裁发展成为独立的不依附于任何作品的钢琴小品,在他的第28号作品中,他按调写作了24首前奏曲。此后,前奏曲虽不用按调性排序,但也大体布局相同。而近代歌剧中的短小序曲,或某一幕前的短小管弦乐曲,也叫做前奏曲,其音乐素材通常取自歌剧本身,如瓦格纳的《罗恩格林》前奏曲,威尔第的《茶花女》前奏曲等。20世纪前奏曲更具有多重的性质,有的仍然担任引子的作用,如肖斯塔科维奇的前奏曲与赋格;有的成为了独立的乐曲,如拉赫玛尼诺夫的某些前奏曲;有的在结构上进行扩展,如勋伯格为合唱和乐队所作的《创世纪前奏曲》。

《牧神的午后前奏曲》创作于1892到1894年间,取材于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S. Mallarme1842—1898)的同名诗篇。1894年12月22日在巴黎国民音乐协会主办的音乐会上首次演出,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德彪西解释这个作品时说:“我不是用音乐来作为马拉美这首诗的姊妹篇,它可能只是这首诗的背景,为了把人们带到和诗相似的意境之中”。《牧神午后》是德彪西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被后人誉为“德彪西的第一颗管弦乐定时炸弹”。乐曲不单音响效果朦胧飘忽,曲式结构上也因乐句与乐句间的交织融汇难以明确区分,但我们仍能感觉到主题的多个变体在乐曲中穿插出现。虽然这首短小的作品中难以捉摸的和声和无法界定的曲式结构使许多听众困惑不解,但是,它独具一格的异国情调和神秘梦幻的色彩渲染依然获得了普遍的赞赏,成为了作者最脍炙人口的管弦乐杰作之一。

乐曲取材于马拉美的诗,内容大体表现了:半人半神的牧神潘恩由于喝酒过多昏昏欲睡,感到自己模模糊糊地进入了埃特纳山仙境。他回想起追求水仙女时的那番情景,最终在温暖的阳光下睡去了。

乐曲一开始,是长笛在较低音区进行的一段独奏,这是贯穿全曲的第一主题。旋律沿半音阶滑行,音域狭窄,仿佛诗人笔下的牧神所吹奏的昏昏欲睡的曲调。

这一主题以中庸的速度在中音区增四度的范围内,反复开头上下流动的两小节,以及接下来微微起伏的曲调,使得乐曲带上了飘忽不定、朦朦胧胧的特色。整个音乐使人感到波光粼粼,阳光明媚,暖气袭人,微风吹拂,牧神昏昏欲睡,梦境消逝在稀薄的空气之中。反复无常的节奏和节拍,完全打破了西方传统的节奏规律,更增加了乐曲浮动的特点。

第一主题作了五次自由变奏之后,双簧管独奏呈现出类似插部的第二主题,引向小的高潮,音乐逐渐活跃,较为宽广的音域和更加积极的节奏与开始的旋律形成对比。这段音乐甜美、热情,描绘了牧神在半梦半醒间回忆和水仙女在一起的美好情景。

第三个主题与第二主题同样具有明显的五声音阶调式色彩,温柔宁静,使作品达到了情感的高潮,仿佛凝神遐想时飘忽浮动的幻觉。

这段音乐由全体乐队奏出,逐渐形成全曲的高潮。

接着,再现第一主题的音调极其自由变奏,使乐曲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昏昏欲睡的夏日午后。最后,乐声逐渐消逝,仿佛牧神渐渐进入梦乡,一切回归寂静。

二、管弦乐《波列罗》舞曲

[法]拉威尔 曲

《波列罗》舞曲是法国印象主义作曲家拉威尔最后一部交响音乐作品,也是他最优秀的一部舞蹈音乐作品。这部作品以绚丽夺目的管弦乐色彩著称于世,体现出作曲家高度的作曲技巧和极具个性的音乐风格,为作曲家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

《波列罗》舞曲创作于1928年,是拉威尔受著名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之托而写作一首芭蕾音乐,后来成为了同名独幕芭蕾舞的配乐,由尼金斯卡娅编舞,1928年11月由鲁宾斯坦首演于巴黎歌剧院。所设计的场景是在西班牙的一个小酒店,舞台深处一群人在饮酒,正中有一位女舞者在练习。一开始,她只缓慢地跳动,舞姿轻盈,逐渐热烈起来的音乐和舞蹈将人群吸引过来,他们一起跳起了欢乐的舞蹈,一直发展到狂热的高潮。

“波列罗”原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四三拍子、稍快的速度、以响板击打节奏来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间部和再现部构成。但拉威尔所作的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列罗”的标题,乐曲的结构、旋律、节奏和速度都与之相去甚远。关于这首乐曲的构思,作曲家在自传中曾写道:“这是一首慢速度舞曲,它的旋律、和声与节奏始终如一,而用小鼓节奏接连不断地给予强调。一个因素的多样变化促成了管弦乐队的渐强(crescendo)。”

在整首乐曲中,有一个贯穿全曲的固定节奏型:

这个节奏型在乐曲一开始由小鼓击出,并持续不断,再由长笛、大管、圆号、小号、双簧管、单簧管以及各种弦乐器不断加强。按照作曲家的要求,速度始终保持不变,不能随意加快或减慢。

乐曲随后分别出现两个主题。第一主题使用自然大调,没有变化音和明显的大跳,情绪较为明朗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