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1726500000044

第44章 20世纪音乐(6)

第二主题作曲家称之为“西班牙——阿拉伯风格”,在多个调式上游移交替,如混合利第亚调式、属音和声小调、弗里几亚调式等。时常出现变化音,音域较宽,情绪略带悲伤,色调暗淡:

在整首乐曲中,两个主题不光自身反复,还成对反复了五次,并在最后一次有所变化。作曲家采用了在民间音乐常见的同一主题成对反复的结构,并结合丰富多彩的配器,使整首乐曲层次分明、内涵丰富。五次反复可分为一下四个部分,下面列表说明:

(第一部分)主要使用乐器独奏的单一音色,两个主题在呈现后又反复了一次,

第一主题: 长笛

(反复)单簧管

第二主题: 大管

(反复)小单簧管

第一主题: 抒情单簧管

(反复)小号和长笛

第二主题: 次中音萨克斯管

(反复)小高音萨克斯管(句尾换高音萨克斯管)

第二部分,主要使用木管组与弦乐组以旋律和伴奏的形式,形成音色对比,两个主题不反复。

第一主题: 圆号、钢片琴、短笛和第二长笛

(反复)两个单簧管、双簧管、抒情双簧管和英国管

第二主题: 长号

(反复)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和中音萨克斯管

(第三部分),主要由木管乐器与弦乐器组做混合音色结合,逐渐引进铜管乐器担任伴奏,

第一主题: 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第一小提琴

(反复)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中音萨克斯管和小提琴

第二主题: 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小号(句尾换长号)和小提琴

(反复)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长号、小高音萨克斯管、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

(第四部分),铜管和打击乐器依次参与乐队全奏,做混合音色结合,

第一主题: 短笛、长笛、三个小号、小高音和中音萨克斯管、第一小提琴

第二主题: 短笛、长笛、四个小号、长号、小高音和中音萨克斯管、第一小提琴

结尾处全体打击乐器加入(定音鼓、小军鼓、钹、大军鼓、锣),乐曲以极不协和的音响在一片光辉灿烂中结束。

三、《春之祭》

[美籍俄] 斯特拉文斯基 曲

舞剧《春之祭》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早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该舞剧描写了俄罗斯古代未开化民族举行的一场春神祭祀仪式。在仪式的高潮,作为祭品的少女在智者们席地而坐围成的圈中,独自狂舞至死。作品描绘了俄罗斯原始风格的祭礼场面,展示出作曲家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高超的创作技巧。作品大量使用不协和音程、不协和和弦、非常规节奏、多调性,以及尖锐刺耳的配器,渲染出一幅神秘、野蛮、残酷的原始部族残酷的祭天的音乐画卷。1913年5月29日,《春之祭》在法国香榭丽舍大街巴黎剧院首演时,引起了极大的骚动。不过,这部作品最终以它的独特的风格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成为了斯特拉文斯基最具影响力的作品。

全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8个段落,第二部分有6个段落,都各有标题。

(第一部分)《对大地的崇拜》

第一段“引子”。乐曲一开始由大管在最高音区上吹奏出一个具有立陶宛民间曲调特色的音乐主题,悠远婉转,仿佛春天渐渐来临,唤醒大地:

随着木管乐器组的加入,气氛逐渐变得神秘而阴郁,仿佛远古的人们正在静静地思考春天的奥妙。接着,这个主题由木管乐器组的乐器相继变形演奏,并且逐渐交叠,力度增强,音乐清晰热烈,塑造了一种万物复苏、生命充满活力的景象。接着,舞台上走出一位长须的褴褛老者,在少女们的簇拥下走上了一个土堆。

第二段“春天的预兆,少女们的舞蹈”。这段音乐被认为是斯特拉文斯基最具代表性的音乐风格片断。在一个过渡乐句之后,出现小提琴的弱音拨弦演奏,紧接着在弦乐低音区上以跳弓手法奏出一串不协和和弦,加以不规则的重音和野性狂放的节奏,表现了猛烈敲击的音响效果,模仿出原始部落中人们粗重而狂放的舞步。在弦乐器的背景下,大管奏出粗放的主题,音域狭窄,围绕一个中心音运动,仿佛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崇敬:

在弦乐器的弓杆击弦和大管颤音的背景上,圆号和长笛吹奏出一个较为抒情的主题,象征着古代少女们的婀娜舞姿:

接着,小号上出现了一个短暂而欢快的主题,宣告春天的到来:

接着,象征少女舞蹈的主题反复出现,音乐越来越激烈,同时也带有一丝机械和僵硬,表现出古代少女舞蹈的粗犷质朴,最终推向高潮。

第三段“诱拐之舞”。这是整段舞剧中最为粗野、恐怖的一段,舞蹈场面也极为激烈而粗犷,表现了原始社会抢婚的场面和人类情欲本能的粗野发泄。整个乐队逐渐加大表现力度,不时还穿插着雷鸣般的爆裂强音,节拍急剧变换,音响浑浊、恐怖、尖锐。在一片喧闹混沌中,浮现出由短笛和长笛呈现的一个刺耳动机,青年们最终带走了自己的舞伴:

第四段“春天的轮舞”。一开始由高音单簧管和低音单簧管以平行五度音程的关系奏出一个古朴抒情的旋律,在它的上方伴以长笛的一连串颤音:

不久,乐队奏出粗放沉重的踏步节奏,第二段音乐中象征春天到来的主题以一种缓慢坚定的形态出现。台上剩下的四对舞者,男演员托举着舞伴踏着坚定而沉重的步伐跳起了舞蹈。当音乐到达高潮时,开始了一场群舞。

第五段“敌对部落的游戏”。这段乐曲描写了两个部落间的战斗,两个敌对的部落分别由性格不同的主题代表。音乐一开始,在大号和定音鼓塑造的紧张气氛中,八只圆号奏出了狂烈的富于动力的第一主题:

第二主题较为柔和,带有祈求的情感,由小提琴奏出:

两个主题不断交替出现,力度也逐渐增加将音乐推至高潮,象征着两个部落之间激烈的战斗。舞蹈场面则是一段两人一组的体操般的舞蹈,伴随着古怪而有力的节奏。

第六段“智者的行列”。这段音乐具有多调性的特征,四支圆号以不同的调演奏,郑重宣告着智者的到来。智者的主题由大号以低沉的金属音色演奏,缓慢而庄重:

弦乐器的颤音塑造出祭台上飘忽不定的烟雾,而突然出现一阵狂乱的乐队,仿佛是年轻人震慑于智者的眼光而出现的短暂混乱。最后音乐嘎然而止。

第七段“大地的崇拜”。这段音乐只有四小节,由一个音响微弱的不协和音程构成,表现长者亲吻大地的场景,充满了敬畏的情绪。

第八段“大地之舞”。这段音乐热烈奔放,力度和配器都变化多端,配合狂热的群舞场面,表现了原始部落的人类对广阔无垠的大地无比崇拜之情。

(第二部分)《献祭》

第一段“引子”。斯特拉文斯基曾经为这个引子取名为“异教徒之夜”。在这个蒙昧的部族为春神举行的祭祀活动中,有一名作为祭品的少女必须不断跳舞直至死亡。为了选出作为祭品的少女,智者和少女们围坐在夜晚的篝火旁,众人都陷入了沉思。在圆号的长音背景上,木管乐器上蠕动般的音响和加了弱音器的弦乐器泛音,描写出众人压抑的思索,渲染了阴森的气氛。接着,独奏小提琴用泛音展现了一个少女主题,仿佛无助的少女充满了忧虑、迷茫、痛苦和恐惧,又带有一丝认命的呆滞。

第二段“少女们神秘的圆圈舞”。音乐分成六个声部由中提琴奏出少女主题,伴以弦乐器的泛音拨奏,音乐压抑沉闷。接下来是中音长笛的一段独奏,表现出少女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翩翩起舞:

最后,铜管乐器中奏出了一连串恐怖的滚动音符引出了沉重的踏步声,祭品少女已经被选中,被人们围在中央。

第三段“对当选少女的赞美”。这是一个赞颂和欢腾的场面,人们围着当选少女跳起狂放的舞蹈。音乐中,节奏复杂,节拍多变,打击乐器和不协和音响被强调,表现了一场野蛮、怪异又恐怖的狂欢。

第四段“祖先的召唤”。在低音单簧管和低音弦乐器低沉的长音背景上,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反复奏响一连串和弦式音调,并不时被定音鼓猛烈的敲击所打断,仿佛象征着干枯的大地对春天到来的急切盼望,也是对献祭少女的催促。

第五段“祭祖的仪式”。英国管奏出一段神秘的旋律,仿佛智者们席地而坐,口中念叨着咒语。不一会儿,小号奏出了祭拜主题:

人们虔诚地祭拜着祖先,两次强烈的音响象征着祭典的隆重举行。最后祭拜主题重新响起,祭祀仪式在充满紧张的期待和狂热中结束。

第六段“被选少女的祭祀舞”。最后一段音乐是整个祭祀的高潮,音乐的紧张、节奏的复杂和节拍的狂乱都达到了极致。被选的少女从最初的畏惧、彷徨逐渐变得狂热,跳起了献祭舞蹈:

她的舞蹈紧张、猛烈而粗犷。突然,她踉跄着摔倒在地,但很快又挣扎着站了起来,继续疯狂而绝望地舞蹈。少女最终倒地而死,在小提琴奏出最后一个战栗的不协和音时,她被人高高举起,人们纷纷匍匐在地完成了对春神的献祭。

四、《蓝色狂想曲》

[美]格什温 曲

《蓝色狂想曲》是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创作的第一部大型作品。这部作品融合了美国民间音乐、爵士音乐的风格,体现了作曲家丰沛的才华和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蓝色狂想曲》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成为美国专业音乐的代表作品之一。

约1900年左右,美国南方以新奥尔良为首的几个州的黑人音乐家中形成了一种形式自由、带有大量切分节奏和即兴表演的音乐。这种音乐于20世纪20年代被称为“爵士乐”(Jazz)。20世纪20年代,爵士乐传到纽约、巴黎和伦敦后,变得更为精致,产生了多种爵士风格。出现了融爵士乐与传统和声为一体,融爵士乐队与交响乐队为一体的“爵士交响音乐”,代表乐队由保罗·怀特曼(Paul Whiteman1890–1967,美)的“爵士交响乐队”,代表作品有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还出现了强调小乐队和较多即兴演奏形式的“芝加哥”爵士乐。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摇摆爵士乐,20世纪40年代,摇摆爵士乐让位于“比波普爵士乐”,比波普爵士乐主要为7人左右的小乐队,主要特征是节奏和拟声唱(唱无意义的音节),速度很快,演奏技巧高超。比波普爵士乐后又被称为“现代爵士乐”。20世纪60年代还出现了“自由爵士乐”。古典音乐创作也在不断受到爵士乐的影响,爵士乐因素在一些20世纪音乐家的作品中也或多或少的出现,如德彪西的《丑黑怪步态舞》、贝尔格的《露露》等。一些作曲家为爵士乐与交响音乐之间架起了桥梁,如格什温、格罗菲、伯恩斯坦(L. Bernstein,1918—1990)等。

《蓝色狂想曲》又称《布鲁斯狂想曲》,创作于1924年,是第一部具有美国特色的交响音乐作品。这部作品是格什温应保罗·怀特曼之邀,为组织“现代音乐实验”音乐会而写作的一部“爵士协奏曲”。据说格什温是在去波士顿的旅途中创作本曲的,在完成乐曲的基本部分后,格什温还准备在首演时进行钢琴独奏华彩乐段的即兴创作。乐曲名称中的“蓝色”(blue)同作品中所采用的起源于美国黑人劳动歌曲和灵歌的布鲁斯(blues)曲调正好是同一个词,故最终采用了“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之名。最终,这首作品大获成功,为格什温赢得了世界级声誉。

《蓝色狂想曲》使用了类似单乐章的协奏曲形式,以钢琴作为主奏乐器,音乐将即兴式的表达和交响式的发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乐曲一开始,由独奏单簧管在低音区奏出一个颤音,随着音阶的逐渐上升,出现了主要主题,带有浓郁的布鲁斯音乐特点,情绪激扬、放荡不羁:

接着,圆号和萨克斯管在低音区奏出了一个具有舞蹈性的、节奏很强的主题,是前一主题的变化发展:

主要主题由全体乐队昂扬有力地演奏,并且加入了钢琴。接着,在主要主题的基础上出现了钢琴的华彩段。随后,主要主题又再次出现在全体乐队突然的加强加速演奏中,表现出果敢有力、辉煌灿烂的音响效果。接下去,小号明亮的音色演奏出一个开阔明亮、充满生机的旋律,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

之后,钢琴和乐队的交织演奏在音色、节奏、力度上不断发展变化,塑造了一种诙谐活泼的音乐氛围。

在一段较长的钢琴华彩段后,一个带有谐谑性的短小爵士乐旋律在钢琴低音区呈现:

钢琴的短小爵士旋律不断发展,接下来出现了弦乐器的合奏,这段弦乐曲奏出的美妙歌曲,是全曲的中心,也是美国音乐中最著名的一段,风格抒情宽广:

全体乐队对这个主题进行重复,透出欣喜中带有感慨、赞叹的情绪。之后,钢琴又对此主题进行了简洁的即兴发展。

最后,音乐速度逐渐加快,整个乐队以积极辉煌的音响再现了乐曲的主要主题,最后以一个渐强和弦将乐曲结束。

格什温这部作品中美国爵士乐风格与交响音乐的巧妙结合颇具匠心,极具美国风格和独特的感染力,体现了美国民族生机勃勃的活力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他在西方通俗音乐与传统音乐之间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创造出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

五、《大峡谷组曲》

[美]格罗菲 曲

《大峡谷组曲》是美国作曲家格罗菲的代表作,作曲家在管弦乐创作中揉进了爵士乐的元素,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美国爵士交响音乐的代表作品。

《大峡谷》组曲从1921年着手创作,历时10 年完成。音乐的灵感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科罗拉多河大峡谷的震撼。大峡谷长约三百五十公里,宽六至二十九公里,景色壮丽,是世界上罕见的自然奇观。作曲家以大峡谷充满诗情画意和壮阔美丽的风景为创作素材,在创作手法上将爵士乐和传统作曲手法结合,塑造了一种生机勃勃、轻松活泼的音乐氛围。爵士乐手法的融入使得乐曲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具有美国风格。这部作品的成功使得格罗菲成为了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民族风格作曲家。

第一乐章,“日出”

这一乐章描绘了沙漠上日出的景象。一开始定音鼓的滚奏渲染着黎明前的黑暗笼罩大地,接着小提琴奏出的持续音和单簧管的上升音型带来一丝生机,仿佛天地之间微微泛出的曙光。随后短笛上传出了小鸟的欢声歌唱,长笛加入,最后由独奏英国管奏出完整的日出主题:

这个主题在长笛和英国管上不断反复变形,仿佛清晨的光线在山谷中五彩斑斓的变化着。最后主题由弦乐器奏出,优美抒情、光辉灿烂,仿佛朝阳终于跃出地平线,放射出万道光芒:

结束部分再现了前面的两个主题,并且用打击乐器和铜管乐器加以支撑,是整个乐章的高潮。用极其明亮绚丽的音响效果塑造了大峡谷在朝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光辉灿烂的景象。

第二乐章,“五光十色的沙漠”

第二乐章表现的是阳光照射在大峡谷的崖壁上,反射出绚丽的光芒倾泻于一旁的沙漠,塑造出一种神秘而光怪陆离的景象。乐章一开始,有小提琴和长笛奏出一个惨淡凄凉的持续长音,在这个背景下低音单簧管和中提琴奏出一个神秘的带有东方色彩的主题,表现出烈日下炙热的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