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灾害对策全书
1729800000040

第40章 关于“生活防灾”的思考

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教授 矢守克也

关键词:生活防灾;日常生活;地区社会;地方主义(地元主体);灾害NGO

一、生活防灾是什么?

生活防灾,就是本文作者在之前一直主张的,与实践地区防灾减灾相关的基本原则之一(矢守,2005;矢守,2009)。

所谓生活防灾,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扎根于生活总体(全体生活中)的防灾减灾实践,也可以说是固定于日常生活地区和社会的防灾减灾。换言之,从“生活防灾”的思考方式来看,防灾、减灾并不是与日常生活其他领域无关而独立存在的活动,反而是一种和包括家务、工作、学习甚至老年人的福祉、地区环境、儿童安全在内的社会承担的各种课题相关的活动,也包含与个人的兴趣、空闲时的娱乐活动,或者在地区社会中继承下来的社会性集会等活动的同时,重视将相关的防灾减灾活动融入到生活全体或者地区 社会全体当中。

也就是说生活防灾的目标就是要把防灾、减灾尽力融合(嵌入)到每天的日常生活习惯或者地区社会日常进行的活动中去,我们的目标是做到在全部生活中进行防灾减灾,换句话说,就是与其他生活领域不可分离的防灾减灾。

二、“生活防灾”的具体事例

下面笔者通过以下事例来介绍能够推进生活防灾的具体方法。

首先,从与个人或家庭生活习惯的相关事宜着手,例如日常居住环境的整理和整顿。若能做到经常整理室内,那么居住起来既舒服又能在灾害发生时防止东西掉落,同时还能确保安全通道的通畅。其次,对外出的家人所在位置的确认。这样,既能增加家人之间日常的交流,一旦有灾害发生还能够减轻对家人是否安全的担心。再次,可以有效利用徒步、自行车来上下学和上下班。这样既可以改善健康状况,灾害发生时能够确保公共交通部门以外的移动手段,不必过度依赖公共交通系统,而且可以在平日的出行中对危险区域和可利用的资源(便利店)等有所掌握。

另外,从与地区社会全体相关的活动方面来说,与邻居的交流就属于其中之一。日常交流既可改善邻里关系,又可以达到防止空宅盗窃和可疑者的效果,成为灾害发生时共助的基础。其次,加大对非法停放自行车和汽车的管理力度。这样既维持了街道的美观,还防止了灾害发生时出现道路阻塞的问题,确保了避难路的通畅。(平时就感觉通行比较困难的小路,可能有被倒塌的房屋堵塞的危险。在避难时,类似这样的道路是否可以利用,或者轮椅是否能够通过,消防车是否能够进出,都应注意。)再有就是关于垃圾的减量问题。应在日常生活中就做到有效利用资源,这样既有助于环保,在灾害发生时还能保证地区全体在灾害废弃物处理上的能力。(即使是发生比较小规模的水灾,产生的垃圾就会达到当地自治体的废弃处理能力半年到一年的量,这已在近几年的灾害实例中得到了证实。)

以上的做法都是比较简单的,有很多是可以从现在开始逐步实行的。但是,将生活防灾的思维方法应用、开展到防灾减灾的实践事例当中,也有更大规模、更精细的计划被组织长期坚持的。其中成为中流砥柱的常常是如本文标题所提到的地区社会和灾害NGO。

例如在《守护生命的智慧》(Rescue Stock Yard,2007)中所收藏的种种实践,都是以Rescue Stock Yard(在日本具有代表性的灾害NGO之一)为中心收集、编纂的。另外,在实践事例中会详细介绍一种大型公寓的思路,这是由 “加古川绿色城市防灾会”(Greencity)提出的大胆构想。简单来讲,就是由大型公寓构成的一个单独的地区社区,可谓是生活防灾的典型案例。“震灾疏散套装”(矢守 ,2009)也同样是通过城市与村落地区间的配合,实现划时代的防灾减灾实践。不论哪个研究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同时,也有助于理解笔者所讲的“生活防灾”。

三、总结——六个本质

让我们对“生活防灾”——“以整体生活为根本作为生活文化而存在的防灾、减灾”作一个总结。根据上述的事例,生活防灾的本质大致可概括成以下6个方面。

(一)日常的生活。不要将防灾减灾看作是只有灾害发生时或紧急时才有的活动,而是要把它看作是与日常生活中的地区社区活动为一体的活动。甚至可以说,为了将生活防灾习惯化、日常化,就不能让当事者形成这样一种意识:这一切都是为了防灾减灾而做的有目的性的行动。可以说,做到这点才能称为真正的“生活防灾”。

(二)“大家一起来”(共同体)。“生活防灾”的一部分的确应隶属于个人的生活习惯,但其中的大部分是通过许多人的共同行动来完成的。对于个人来说,决定行动或决心的直接原因并非起于哲学层面,而是单纯的因为“别人都这样做了”而已,所以希望读者也能注意到这个方面。

(三)不断的重复(每天、每周、每月、每年)。虽然这不过是刚才所提及的日常生活的另一种替代说法而已,但却可以成为导入“生活防灾”的有效指南。将反复操作得已经十分成熟的活动、集会等安排到防灾减灾中去,反过来考虑,这也是促进了防灾减灾的习惯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各地区社区从传统中培养出来的活动和习惯(如祭祀、定期活动),可能会成为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

(四)一石二鸟。单纯为了防灾减灾而做某件事,多数人都觉得不情愿,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告诉当事人,他们能得到其他利益,而防灾减灾是作为赠品随之而来的,这样更加吸引人。在这个意义上,为真正实现“生活防灾”寻找一个与防灾减灾可以并行的“搭档”是相当重要的。这个搭档可以是防止犯罪问题的改善,也可以是为促进地区内不同年龄层交流的活动,抑或新旧居民对话的进展。

(五)地方主义。“生活防灾”的基础是“日常生活”,而日常生活又会随着地区、时代的改变而产生巨大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生活防灾”必须具备既能够适应地区特征和时代特征、又能适应变化的弹性特点。实践事例中的“被灾者本位”(受灾者本位)、“地元主体”(当地主体)等关键词也都在说明这个意思。

(六)“灾害NGO的活用”。“生活防灾”的基础虽然是日常生活和地区社区,但仅凭如此在防灾、减灾连影儿都看不见、无法奢求有什么巨大的改变时,那些来自地区组织和地方自治体的土生土长的当地灾害NGO和门槛并不高的自由志愿者就该登场了。实践事例中介绍的“Rescue Stock Yard”活动就是很好的印证。

走过15年的历程,阪神·淡路大地震告诉我们,防灾减灾的根基并不是那些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随传随到的国际救援队,而是每天的日常生活和最为平常的地区社区。笔者希望并相信,生活防灾的思想会成为培养已在实践中取得丰硕成果的防灾减灾工作的沃土。(张琼文/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