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要施展拳脚,始终绕不开另两位辅政大臣。
这两人不是丞相田千秋和御史大夫桑弘羊,田千秋经常因为逍遥自在,不管一事受到霍光的称赞。桑弘羊则垂垂老矣,不在霍光的考虑范围之内。
霍光要看的佛面是金日磾,上官桀。
为此,霍光采取了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来巩固他们的关系。他与金日磾,上官桀联姻,以后亲家来亲家去,也可以免去很多台面上的争执,他的决策自然就能畅通无阻了。
金日磾果然是个厚道人,他还未及与霍光发生争执,在始元元年就主动卸任,去见了先帝。
如此一来,在朝政决策上,霍光只需考虑上官桀的感受。
事实确实如此,两人起初互相配合,相处融洽。
史载,每当霍光请个假,旅个游的时候,上官桀就会把霍光的工作全都承担起来,而且做的也不差。
“去吧,亲家,好好玩儿,这里就甭操心了。”上官桀每次说出这样的话,霍光都有“有亲家如此,夫复何求”的感慨。
霍光也有精神紧张的时候,刘弗陵即位之初,他饮食起居都在宫中,一夜宫中喧哗,所有人都惊起,以为生变,霍光当即召见尚玺郎,命他将皇帝玉玺交出,尚玺郎宁死不予。霍光一急,起身就要上前抢夺,尚玺郎死抱着玉玺,大声道,“臣头可得,玺不可得。”霍光一听,顿时住了手,他笑着称赞尚玺郎,表示自己放心了,有这样不怕死的臣子保护着国玺,他还担心什么呢!
霍光从秉政之初开始,心中就酝酿着一项计划。
这是一项让大汉重新恢复生机和强盛的计划,应该说,他战战兢兢陪侍武帝二十年,小心谨慎,看到了武帝的赫赫武功,却也看到了社会残破和衰败。
他深为忧虑,却因为位卑言轻,不敢有丝毫表露。
霍光是个有理想而正直的大臣,他希望像他的哥哥一般,成为俯仰天地的英雄,只不过他哥哥霍去病的天地是武功,而他的天地是文治。
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始元元年(前86年),霍光派廷尉王平一行五人去各地巡游,巡游的目的是察举贤良,考察民情,□□冤狱,为朝廷获得第一手的民情资料,霍光则以此作为施政的基础。
五年之后(前81年),霍光的地位已稳如泰山,社会民情他也摸了一遍,他认为改革的时机已至,必须马上着手实施。
霍光极为清楚,他的改革涉及经济民生,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御史大夫桑弘羊及各级墨守成规的官吏。桑弘羊虽然老了,对权位漠不关心,但是从武帝时起,重大的经济政策都出自他手,所以他必然会剧烈反对,而从中受益的官吏们必然也会反对。
但是,霍光有办法让他闭嘴,他下令将这五年探访到的贤良和文学人士,都接入长安,目的只有一个,开会。
史称,此次会议为“盐铁会议”。
霍光一手导演的这个会议,体现了霍光的高明之处,这样做一是向天下作出求贤若渴,兼听求明的为政之态,二是要用这些民间声望高的社会贤良把保守的官吏驳倒。哪怕激起点争执,也不会出乱子,都是读书人,最多也是斗斗嘴而已。
虽然会议的主题是盐,铁,却不止于此,而是涉及酒,税收,外交等多项国家方略。霍光为了避免与朝廷反对改革的力量正面冲突,决定自己不参与会议,而是派田千秋和桑弘羊主持。
霍光的目的不言而喻,他要让这些生活在民间有影响的社会贤良把对现行国策的不满都说出来,让朝中的官员都认识到现行国策的弊病。
霍光有这个自信,这些贤良和文学之人一定会站在他这一边,因为他深知其中有不少人都是现行策略的受害者。当年,桑弘羊提出官营盐,铁,对商人征收奢侈品税等等,是在穷兵黩武,开拓国土下的无奈之举,如今,边境无战事,官府如还一意敛财,怎能实现休养生息,藏富于民的愿景?
果不其然,桑弘羊等在会议上被各地的与会人士驳得哑口无言,他没想到,他一手操持让国库充盈的策略竟然会有这么多的弊端。他在会上丢尽了脸面,而这一切都是拜霍光所赐。
他桑弘羊再有什么错,也丢不起这个人哪。
“等着吧,霍光,总有一天,我会找回来的。”桑弘羊嘴里不敢说,心里却撂出了一句狠话。
尽管盐铁会议使桑弘羊脸色很难看,但霍光可不管这些,他想要的是国家从他的手上重新富裕兴盛起来,而他更要成就周公之名,只要能达成所愿,牺牲几个糟老头子又如何!
盐铁会议的最终结果是幕后的霍光获得胜利,同年七月,昭帝刘弗陵下诏,废除盐铁官营,均输等策略。
正是这一策略,又使社会重新走向兴盛的康庄大道,为接踵而至的昭宣盛世开了个好头,而霍光,作为实际的倡议者和推动者,实在是功盖千秋。
反观会议的失败者桑弘羊,则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窝囊。
他辗转难眠,茶饭不香,他最终选择了走到霍光的对立面,准备干一件一辈子都不擅长的事---权斗,为此,他迅速地加盟了反霍光的团队。
目前,这个团队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准备置霍光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