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的感悟大全集(超值金版)
1737600000037

第37章 带队伍就是带人心(3)

战后,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十分钦佩马歇尔慧眼识人的本领,他对马歇尔说:

“将军,胜利的首功应该归于您,因为是您选择了艾森豪威尔。”

麦克阿瑟曾对马歇尔有过很不公正的待遇,影响了马歇尔的晋升。然而,当麦克阿瑟被日军围困在菲律宾时,马歇尔没有感情用事,他认为麦克阿瑟是当代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如果坐视不救,将是美国的重大损失。

因此,他没有计较过去的恩怨,而是决定全力解救麦克阿瑟,使其死里逃生。罗斯福一向不喜欢麦克阿瑟,然而,马歇尔却是罗斯福深为信赖的人。经过慎重考虑,罗斯福同意了马歇尔的建议并授权他处理营救麦克阿瑟一事。在菲律宾已经朝不保夕的情况下,马歇尔首先以总统名义命令麦克阿瑟撤离菲律宾,前往澳大利亚。

以后的事实证明了马歇尔的做法是正确的,麦克阿瑟为太平洋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战争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选拔。因此“因人致胜”作为计谋便具有它的战略意义。

给人才施展的机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艾森豪威尔还在菲律宾,他的职务是美国驻菲律宾的总统军事顾问手下的军事助理,而这位军事顾问就是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向麦克阿瑟提出回国的请求,他认为自己已经49岁了,而作为一个军人还没有打过仗,不能再丧失这次机会了。

麦克阿瑟考虑再三,终于同意了他的要求,但却感到非常惋惜,不停地在房间里叹息、踱步。麦克阿瑟的妻子琼对艾森豪威尔也颇有好感,就怂恿丈夫采用强硬措施阻止艾森豪威尔回国。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如果麦克阿瑟这样做的话,艾森豪威尔就走不成。但麦克阿瑟没有这样做,他对妻子说:“我硬要留,他就走不成,但我觉得犯不着。因为艾森豪威尔虽是个人才,但却不是个奴才。”

“怎么?你只用奴才,不用人才?”琼非常吃惊。

“不,”麦克阿瑟说,“我既要人才,也要奴才。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没有用,最理想的是人才加奴才。”

艾森豪威尔的确是个人才,回国后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从一名中校晋升为五星上将。1952年当选为美国总统。

对手下人要宽大为怀,如果他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就应该放他高飞。如果不给人才施展的机会,那就等于是扼杀人才。

安身立命

公元前224年,老将王翦统率60万秦军伐楚,秦王嬴政亲自到灞上为其送行。

临行前,王翦向秦王提出请求,希望赏赐给他更多的良田豪宅、园林湖地。

嬴政笑着说:“老将军只管放心去打仗吧,为什么还要担心贫贱呢?”

王翦答道:“作为国王的大将,不少人虽立有赫赫战功,但往往得不到封侯,所以,我想趁大王您还宠信我的时候,及时地向您提出要求,以便将来作为留给子孙的家产。”

嬴政听了,不由哈哈大笑。

等军队行进到函谷关,王翦又接连几次派人去恳求秦王赏赐给他大量良田美宅。

王翦手下的一些参谋、部将见他如此醉心于个人私产,都觉得不可思议,便劝慰他说:“将军您何必几次三番地要求分封田宅,这样做显得太过分了。”

“不然,秦王此人性多猜疑,现在他把秦国的所有军队都交给我,我不多请求田宅为子孙后代家业考虑,从而保护自己,难道还让秦王在朝中怀疑我有夺权的野心吗?”王翦回答说。

不久,王翦攻灭楚国,果然得到不少良田美宅、园林湖地,并被封为武成侯。

王翦的儿子王贵也是秦国将领,先后率军攻灭魏国,攻下燕国的辽东和攻灭齐国,被封为边武侯。

王翦父子以多要田宅的办法,使秦王知道他们只恋物不恋权,所以一直受到重用。其实,王翦父子是借贪财之心掩盖他们的保命、保权之意,以便给猜忌心很重的帝王一个只知贪图享乐,不求政治上有作为的印象。这是投帝王所好的一种心术,是为人臣子苦心保命、保权的处世之道。

别出心裁求重用

摩诃班都拉是缅甸贡榜王朝的著名军事将领,19世纪初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他在反抗侵略者的战争中,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受到缅甸人民的崇敬。

摩诃班都拉原名貌意,出生于缅甸农家。贫苦的生活使他练就了一副强健的身体,培养了他勇敢顽强的个性。小时候他喜好弄拳习武,平常与小伙伴一起玩耍,他“俨如带兵的统帅,指挥一切”,在同伴中“既有威信,又令人敬畏”。这对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有着很大的影响。

青年时代的貌意,由于家境不好,曾四处奔波,谋求生计,后来终于在王太子亲王府内当上了一名护卫。但貌意从小就养成的个性,使他不甘于庸庸碌碌地过一生,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重用。

于是,他别出心裁地想出一个方法,希望引起王太子对他的注意。在一次朝见王太子时,貌意故意与一名公差发生纠纷,并在朝上殴打这名公差。貌意的行为,干扰了朝廷礼仪,也惹怒了王太子,他被王太子下令关押起来。

貌意的别出新裁之举,果然引起了王太子的注意。王太子亲自审问他,而他却坦然地说道:“我就是为了引起您对我的重视,才故意和别人打架。”王太子初听时诧异,进而又对他十分赏识。见他身材魁梧,力气过人,于是奏报缅王为其加封。

貌意终于开始获得重用。

以后,貌意忠于职守,踏踏实实,逐渐发挥出自身的才能。因其战功卓著而被提升,并受缅王赐封“摩诃班都拉”(伟大的亲朋众多者)称号。从此,貌意就以“摩诃班都拉”作为自己的名字。

在英国殖民者入侵缅甸的时候,热爱祖国的摩诃班都拉将军为捍卫民族的尊严,“宁愿奋战至死,也决不做异族之奴”,表示要用鲜血和生命来保卫“佛祖之圣土”。他带领自己的军队多次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而他也在战斗中为国捐躯。他是缅甸各族人民引以为荣的民族英雄。

为了求得重用,得到赏识,你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可以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加上兢兢业业而得到提升;可以毛遂自荐,以自己的满腹才华获取信任;还可以以出奇不意的惊人之举,引人注目而获得重用。

为士兵解围

在滑铁卢之役大败拿破仑的英军总司令威灵顿公爵凯旋返回伦敦时,举办了一个相当隆重而盛大的庆祝晚宴,不但参战的所有士兵都参加,还有许多名流和各阶层的淑女、绅士到场。

晚宴的菜肴非常丰富。末了,在每一个人面前都摆了一碗清水。其中一名士兵竟大大方方地端起来喝了一口,这个时候,在场的贵宾都窃笑不已,原来这碗水是在吃点心前洗手用的。这个农家出身的士兵不懂这种礼节,闹了这个笑话,当时羞得满脸通红。

就在这个时候,威灵顿公爵端起这碗洗手水站了起来:

“各位女士、先生们,让我们共同举杯和这位英勇的战士干一杯吧!”一阵热烈的掌声后,大家举杯同饮。

不但那位士兵,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威灵顿公爵的人品、作风所感动。

机智地利用好话替人解围,是一个人高尚品质的体现,这样的人不能不让人钦佩,不能不让人感动。

巧妙平息事端

唐朝李景让在浙西担任观察使期间,有一次军队内部群情激愤,气氛紧张,眼看就要发生事变。

李景让一筹莫展地叹着气,坐等事态的发展。

这件事被他的母亲郑氏知道了,走出内室一看,士兵们一个个瞪着眼睛,说话粗声粗气的,憋着一肚子的怨恨。她把一个士兵叫到身边,友善地和他说话。士兵看着李母十分诚恳的样子,就告诉她士兵的情绪都是对着她儿子来的。原来,李景让性格暴戾,不懂得爱护士兵,军中多有怨言。有一位副将当面顶撞了他,李景让竟然命令卫士用刑杖将副将活活打死。此事激起公愤,还不知怎样收场呢。

郑氏在军中生活多年,知道一旦发生兵变,不仅儿子的生命和前程丢了,而且还会给国家带来灾难。这可怎么办呢?事情都是自己的儿子乱打乱杀引起的,这账首先要算到李景让身上。她拿定主意,命人将儿子叫到庭前,当着诸位将土的面大声斥责道:“皇上把浙西托付给你,你理应把这块地方治理好。可是,你却滥杀无辜,激怒将士,万一由此发生动乱,你如何对得起朝廷和浙西的老百姓呢?”

李母越说越生气,禁不住声泪俱下:“你在任上发生了如此不光彩的事,叫我怎么还有脸面活下去呢?你不是想活活气死我吗?你这样不忠不孝的人,留着又有何用呢?”说毕,命人剥掉李景让的上衣,狠抽其背,直打得鲜血淋淋,伤痕累累。将士们看到李母这样责罚儿子,气消了大半,纷纷上前求情。

最后,李母饶了儿子,军中的不满情绪由此平息,李景让也从此吸取了教训。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问题出在谁的身上,就要试着在谁身上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真心亦可贵

在日本,丰臣秀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是他统一了日本,结束了日本长期藩镇割据的形势,成了日本的英雄。但他在未出名前的表现,却十足像个无赖汉。

丰臣秀吉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543年,他的父亲去世时,丰臣秀吉才8岁。迫于生计,他母亲送他去当小和尚。

不到一年,他因把寺院正殿的大香炉弄裂,而被退回家中。他的母亲无可奈何,又把他送到染布店做学徒,但不到一月就遭辞退。母亲只好把他送到其他店里当学徒,连换几个地方,总共没干够三个月。

当他在一家碗具店做工时,把陶器摔得粉碎。他的无能使得他只有四处流浪。

丰臣秀吉16岁时,被一个武士收留当马夫。有一次,他被逼与人比武,望着比他强壮的对手,他故意仰天“呀”了一声,对方也随之抬头看,被他趁势刺翻。

比武胜利后,他说自己身材矮小,不可能成为使剑高手;但若为大将,却能指挥剑手作战。他的狂言,引起对方剑手及同伴的愤怒和耻笑。收留他的武士怕有意外,让他离开了。

丰臣秀吉又开始了流浪生涯,他没有一技之长,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找不到工作,只有如乞丐一样东游西荡。

直到1558年,他在路上遇到名古屋的领主纪田信长,情况才有改变。他对着信长大喊,信长勒马问:“你有什么事相求?”

他说道:“想请你让我做你的家臣!”

“什么理由呢?”

“我想跟随能称雄天下的贤主。”

“你的武艺如何?”

“低劣。”

“学问呢?”

“没有。”

“才智呢?”

“自以为并不比别人强。”

“那么,你究竟有什么专长呢?”

“并没有专长。”

“哦!很老实嘛!那你凭什么追随我呢?”

“真心。”

信长于是收留了他。

丰臣秀吉在信长手下,从最低级的士兵做起,信长因为喜欢他聪明,加以重用,后来他终于成了统一日本的英雄。

在求职的时候,如果自己的能力的确有限,与其弄虚作假,不如实事求是,保留一颗诚挚的心。

将军的靴子

有个将军性情十分暴躁,而且很粗鲁;他有位部下则是个虔诚的基督徒。

有一次,他们在野地扎营,晚上临睡前,这个部下仍像往常一要跪在睡袋边祷告。将军看见他的行为时,脸上挂着轻视的笑容,顺手将肮脏的靴子向他丢过去,他略受惊吓,但是仍然继续祷告,祷告完了,就躺入睡袋。

第二天早上,将军赫然发现他肮脏的靴子被抹得闪闪发光,并且放在他的床边。这一件事使将军终生难忘,也彻底改变了他对人的态度。

面对那些待我们不友善的人,最好的回应方法就是友善,当你如此做的时候,你已是最大的赢家了。

巧治马屁精

冯玉祥从入伍当小兵一直升任国民军总司令,是名副其实的平民将军。他一生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他最恼恨那些溜须拍马的势利之徒。

有一次,冯玉祥参加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常委会。会上,有个蒋介石的亲信为了拍蒋介石的马屁,在会上提议,今后不管谁说到“蒋委员长”时,在场的人都要起身立正。这个马屁意见虽然在会上遭到不少人反对,但在表决时,却居然以过半数而获得了通过。

这下子可把冯玉祥给气坏了。下午开会,冯玉祥脸绷得紧紧的,毫无笑意。会议一开始,冯玉祥便抢先发言。他走至讲台前,先咳嗽了一声便大声说道:

“诸位!蒋委员长告诉我们!”

说到这里,冯玉祥“啪”地一个立正,停止了讲话。台上台下坐在椅子上的委员们这才想起了上午刚刚通过的那个决议,只得一个个站了起来。

“请坐下!”冯玉祥用手做了个手势,按了按。

等委员们刚刚坐定,冯玉祥又大声说:“蒋委员长告诉我们!”又是一个立正。委员们只得又一齐站了起来。

冯玉祥就这样在一个并不太长的发言中左一个“蒋委员长”,右一个“蒋委员长”,弄得那些马屁精们站起来又坐下,坐下又站起来,反反复复有十多次。一个个上气不接下气,弄得腰酸背痛。

马屁精们虽然吃了苦头,却又不好明说,因为这是他们自作自受,冯玉祥不过借此小小戏弄他们一下而已。冯玉祥巧治马屁精的这一策略就是古人们曾采用过的“请君入瓮”法,即你们提出的方案,请你们自己去体验一下。

对仇人言而有信

宋朝时,有个军校向朝廷诬告西山巡检使郭进不按军法从事,乱施淫威。太祖盘问后,知其诬告,便把这个军校交给郭进,让郭进杀他。

当时,正有北汉国的军队前来侵犯,郭进便对那个军校说:“你竟敢到朝廷上议论我的过失,确实胆子不小,今天饶你不死,你若能杀败眼前这股敌兵,我可以向朝廷保举你做官。”那个军校听罢,立即着甲上马,奋勇杀敌,大捷而归。郭进把这件事写成奏折上奏朝廷,请求赏给这个军校官职。

太祖看罢奏折说:“他陷害我忠良之臣,仅凭这点功就能赎罪吗?”于是没有答应。

郭进又一次请求说:“如果皇帝使我失信于人,那么我就不能再用人为将了。”太祖听后,答应了郭进的请求。

对朋友言而有信是一种基本的品德;对仇人能做到言而有信则是一种高尚品德。

拿破仑的答非所问

1797年,年轻的拿破仑·波拿巴将军在意大利战场取得全胜,凯旋而归。从此,他在巴黎社交界身价百倍,成为众多贵妇人追逐青睐的对象。然而,拿破仑不喜欢这一套,并且有些讨厌。可是,有些人硬是紧追不放,纠缠不休。当时的才女、文学家斯达尔夫人,几个月中一直在给拿破仑写信,想结识拿破仑。一天晚上的舞会上,斯达尔夫人头上缠着宽大的包头布,手上拿着桂枝,穿过人群,迎着拿破仑走来。拿破仑实在无法避开,当斯达尔夫人把一束桂枝送给他时,他说:“应该把桂枝留给缪斯(即文艺之神)。”斯达尔夫人认为这是一句俏皮话,并不感到尴尬。她继续没话找话地与拿破仑纠缠,拿破仑出于礼貌也不好生硬地中断双方的谈话。

“将军,您最喜欢的女人是谁?”

“是我的妻子。”

“这太简单了,您最器重的女人是谁呢?”

“是最会料理家务的女人。”

“这我想到了,那么,您认为谁是女中豪杰呢?”

“是孩子生得最多的女人,夫人。”

他们这样一问一答,愈谈愈没趣。斯达尔夫人感到局促不安,也不想再自讨没趣,只得作罢。

摆在面前的请求,如果是强人所难,一般人的办法是拒绝了事。然而,针对不同对象,拒绝方式不能只有一种,有时需要直截了当,有时需要婉转隐讳。拿破仑心中不愿意,又不便公开拒绝,而采取不冷不热、答非所问的办法,使斯达尔夫人自感无趣而告退。这虽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可见拿破仑为人处事的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