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著名交响曲欣赏
1775100000019

第19章 图画展览会

(俄)穆索尔斯基

创作背景

用一种艺术形式去解读另一种艺术形式是非常困难的事,比如用文学去解读音乐,用音乐去解读绘画。但也有非常成功的例子,比如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用诗歌去解读描写音乐,非常精妙。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是用音乐解读或描写绘画的经典之作。

《图画展览会》的创作灵感来自一次美术展览会,这个展览会是俄国画家和建筑家哈特曼的遗作展。

哈特曼1861年从美术学院毕业以后,到国外去深造,带回了许多描写国外生活的素描、水彩画和速写,但更主要的,是他带回了在国外学到的新的思想和创作理念。他开始研究新的俄罗斯建筑风格,想把古老的农村建筑和现代要求结合起来。正如斯塔索夫所说:“他从外国带回来的,不是复兴一些什么古典的浴室和剧院以及一些柱子、屋檐和宫殿,而是一种信心,就是相信自己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创造者,而不是古老东西的复写者,他确信新建筑风格的时代到来了。”但是,他的这些新的思想和观点受到当时社会的排挤。他和斯塔索夫、穆索尔斯基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因为生活的困苦和精神的折磨,哈特曼三十九岁就去世了。为了表示对亡友的悼念,在斯塔索夫的努力下,在哈特曼去世后不久,在美术学院举行了哈特曼的遗作展,展出了哈特曼的速写、水彩画和舞台设计。穆索尔斯基参观了亡友的展览以后,从中选出了十幅作品,创作了这一套钢琴组曲。

穆索尔斯基在作品中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写作的时候乐思汩汩而来,他在给斯塔索夫的信中说:“我正好像写《鲍里斯·戈杜诺夫》的时候一样,现在我正在起劲地写作哈特曼的音乐,乐思和音调源源而来,连写在纸上都来不及,我现在正在写第四个乐曲,联系这些乐思的纽带是很多的‘漫步’,我想把它们完成得更快和更妥帖一些,在那些间奏部分中可以看见我的面貌出现,一直到现在,我都认为作品是成功的。我拥抱你,而且我知道你会祝福我的——请你祝福我吧!”

这是一套钢琴组曲,但现在演出得比较多的,则是管弦乐曲。它的改编本至少有五个之多,不过现在大家认可而且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出的,是法国作曲家拉威尔改编的版本。

作者风采

穆捷斯特·彼得洛维奇·穆索尔斯基(Modest Petrovich Mussorgsky,1839-1881),俄国作曲家。1839年3月21日生于托罗别茨县卡列沃村的一个地主家庭。乡村的生活,农奴保姆给他讲的民间故事,对童年时的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五岁的时候,他开始学习钢琴,但1852年当他十三岁的时候,他前往禁卫军士官学校学习,毕业以后,他成了一名禁卫军军官。

由于对音乐的喜爱,他最终放弃了军职,从事音乐创作。他是“强力集团”的成员之一。但是,生活的压力使他不得不到政府机关供职,因此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他十分苦恼。穆索尔斯基和其他许多进步青年一样,热衷于政治和社会问题,他主张音乐必须反映现实,表现人民的精神面貌。其作品具有民族性和独创性。1863年返回圣彼得堡后,他进一步受到了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进步的世界观与艺术观。他的民主思想倾向和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充分体现在其作品中。他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均产生在这个时期。

19世纪60年代以后,穆索尔斯基的创作主要在歌剧上,他创作了根据福楼拜、果戈理、普希金等人的作品改编的歌剧。70年代,他的创作进入高峰期,但贫穷、嗜酒等原因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健康,1881年3月28日病逝于圣彼得堡士兵医院。

穆索尔斯基留下的作品不是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交响音画《荒山之夜》、歌曲《跳蚤之歌》等。

作品欣赏

这个组曲一共有十段,每一段描写一个特定的景物,而整个作品则由一个叫“漫步”的主题贯串在一起。这个“漫步”主题,代表的是一个参观者,他也许是穆索尔斯基,也许是斯塔索夫,也许就是一个普通的参观者。它在展厅中东游西逛,把十首本不相关的乐曲连在了一起。

这个主题最初作为引子出现,然后在每两段乐曲之间出现,最后,甚至渗透到乐曲之中。

这个带有俄罗斯民间歌曲特色的主题先由小号奏出,然后是管乐器来支持它。当乐曲转入bD大调时,由弦乐器的合奏奏出。

1.《侏 儒》

侏儒,是身材极为矮小的人。在古代,他们往往作为王宫中供皇室贵族取笑的小丑弄臣。这幅画是哈特曼1869年为圣彼得堡音乐家俱乐部的圣诞树所画的设计稿,是一个用胡桃夹子制作的侏儒,他身材矮小,模样可笑,两只八字脚,十分丑陋。他艰难地行走,内心充满孤独和痛苦。乐曲开始时急剧跳跃的音型,就像他跳跃着趔趄前行的姿态。

另一个主题从连续的十一度、十二度、十六度的大跳开始,有一点怪诞的感觉,让人仿佛看到侏儒更加怪诞的步伐。

突然,侏儒一下子直立起来,不知窜到什么地方去了。

2.《古城堡》

原画是哈特曼1864年到1867年在意大利时画的一幅水彩画,画中是意大利中世纪时的一座城堡,暮色中,有一个吟游诗人在吟唱着。

这一段乐曲最迷人的地方是穆索尔斯基采用了中音萨克斯管作为主奏乐器。萨克斯管在爵士乐中是最重要的乐器之一,但却很少用在交响曲中,但这里用它来表现吟游诗人的吟唱,却是非常恰当的。它奏出的主题非常高贵浪漫。

这个主题有时也有大管和加弱音器的弦乐加入。它的伴奏非常简单,但却更增加了充满诗意的迷人色彩,仿佛听到吟游诗人吟唱的一首悲歌。

3.《杜伊勒里花园》

杜伊勒里花园是法国巴黎塞纳河附近的一个旧王宫花园,但哈特曼画的不是花园,而是在花园中玩耍的一群孩子。

乐曲一开始的旋律,就像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欢乐的嬉闹。

这段旋律主要是由木管乐器奏出,中间也曾一度交给小提琴。整段音乐轻巧而又调皮,活泼而又有节制,孩子们的天真活泼中又透出优雅。

4.《牛车》

哈特曼的画是一幅风俗画,画面上是两头牛,拉着一辆车轮很大的牛车,在乡间的道路上慢慢走着,这是波兰农村最常见的景色。

乐曲开始的时候,乐队在中低声部沉重地进行,仿佛可以听到两头牛不堪重负地一步一步地拖着车在走着。乐曲从极弱的音量开始,然后逐渐加强,仿佛大车渐渐走近。这时,大号奏出一段悲伤压抑的民歌风主题。

这是一支农民的歌,一支驾车人的歌。

音乐渐渐增强,在急促的小军鼓奏响的喧闹的气氛中,乐队奏出坚定而饱满的乐声,音乐情绪略为开朗,发展到高潮。开始的民歌风格主题再次出现,不过加上了带弱音器的圆号和低音单簧管。

车声和歌声越来越弱,仿佛牛车渐行渐远,最后,消逝在萧瑟的远方。

5.《未出壳的雀雏的芭蕾舞》

哈特曼的原画,他1870年曾为彼得堡玛林斯基剧院设计了舞剧《托里路比》的布景设计,设计图上是一些刚刚出壳、已经长出尖尖的小嘴和绒绒的羽毛的小金丝雀。

这一段音乐欢快跳跃,具有儿童音乐的特色:旋律基本上在高音区行进,小提琴的颤音又带有十分幽默的特点。

6.《撒母耳·戈登堡和什缪耶尔》

撒母耳·戈登堡和什缪耶尔是两个波兰籍的犹太人,哈特曼在旅行的时候,曾为他们画过像。

撒母耳·戈登堡是一个富人,肥头大耳、妄自尊大,粗暴而又傲慢,愚蠢而自负。穆索尔斯基用一个节奏变化、强弱分明的旋律来表现。

什缪耶尔是一个穷人,瘦弱而自卑、胆小而畏缩。穆索尔斯基用加弱音器的小号奏出基本上是同音反复的旋律来表现:两个主题独立出现,然后又交织在一起,就像两个人在交流。

一富一贫,一胖一瘦,一傲慢一自卑,形成鲜明对比。

7.《里摩日市场》

哈特曼画的是法国中部的里摩日小城的市集,该城盛产陶器,远近闻名,市场上商贩卖商品,一群饶舌的妇人和女贩吵嚷闲谈。乐曲由法国号开始,然后小提琴奏出基本主题。

这段乐曲也是在高音区进行,一连串十六分音符的急促音型,连续不断地从头响到结尾。它们集中于管弦乐器的高中音区,唱出了这个喧闹烦人妇女们的大合唱,一片骚乱淹没了旋律。喧腾的音响刻画出她们叽叽喳喳的议论与疯狂尖利的争吵,木管乐器和小号不断地穿插,更增添了市场的喧闹气氛。狂乱的声浪达到高潮时,音响戛然而止。

8.《墓穴》

在哈特曼的画布上,描绘的是画家本人提灯参观阴湿晦暗的卡达科姆地下墓窟。法国文学家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描写过这个巴黎地下陵墓,里面埋葬着早期基督徒的遗骸。这里也是早期基督教举行仪式的神秘场所。幽暗的石头拱门和阴森的气氛让穆索尔斯基印象深刻。看到这些,穆索尔斯基想到了死去的朋友,他在乐谱上写着:“亡友哈特曼创造的灵魂,领我到骷髅的面前,向骷髅们呼唤,于是骷髅寂静地发出了光辉。”

这段乐曲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广板。低沉的长音伴随着不定的不协和弦,造成的一种阴森而神秘的气氛,像是作曲家在亡友墓地徘徊。

第二部分,行板。标题为“用冥界的语言同死者谈话”。代表作曲家的“漫步”主题,表示他在同亡友的灵魂对话:弦乐颤音不安的背景下,缓缓响起的“漫步”主题,沉痛、忧郁,像是一首神圣的悼念性的圣歌。

9.《鸡脚上的小屋》

画家哈特曼为一个钟表设计了奇异的图案,那是用鸡脚撑起的一个钟表,钟表的字盘是窗户,钟面的数字采用斯拉夫字母,整个钟表是俄罗斯风格的小屋。看到这个有趣的小屋,穆索尔斯基联想到俄罗斯童话中的小屋主人——妖婆巴巴耶卡。

一个七度下行的动机,表示妖婆已经坐进石臼,开始启动了。弦乐器的半音行进好似石臼快速地飞行,而木琴的声响模拟着石臼在林中疾驰时撞断枯树枝的声音。

中段,长笛从低音区奏出延绵不绝的十六分音符,织出迷幻的背景;低音提琴和大管奏出妖婆的丑陋音调,给人以怪诞、恐怖之感。

10.《基辅大门》

画家兼建筑师哈特曼为俄罗斯古都基辅设计的纪念门图样,雄伟的城门具有古俄罗斯风格。

气势壮伟的铜管乐合奏,像一首庄严的颂歌,这是辉煌的城门主题。

在全奏的浩瀚音潮中,许多乐器忽然悄然退隐,只剩下单簧管和大管合奏出管风琴一般的音响,这是乐曲的第二主题。

旋律单调刻板,信徒们面向门庭,虔敬地祷告。据说,在哈特曼的“基辅大门”设计稿中,大门内还有一所教堂。因此,作曲家写出这个富有宗教气氛的乐段。

教堂的钟声响起,钟声与“漫步”主题交织,仿佛是作曲家迈着缓慢步伐,向教堂走去,为自己的亡友祈求灵魂的安息。

基辅大门外,人山人海,钟声伴着管弦的巨大音响奏出雄壮的颂歌,全曲在磅礴的气势中结束。

版本推荐

《图画展览会》有两种版本,一种是钢琴版,一种是管弦乐版。我们在这里主要介绍管弦乐版。

莱纳指挥演奏芝加哥交响乐团版,RCA公司,片号:RCA09026-61958-2

这是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1957年12月的录音。莱纳指挥棒下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其管弦乐录音的音乐性与音响性在上世纪50年代创造了许多佳话,他的这张唱片也是管弦乐版的《图画展览会》中最精彩的。充分展现莱纳对处理管弦乐色彩时兼顾细腻与稳重有气势等特质,莱纳对乐团控制力的高人一筹,在《里摩日市场》这种强调各乐器音色变化与之间衔接、剧烈动态对比的段落就能感受得到,莱纳以咄咄逼人的姿态驾驭着音乐的行进。转换到《墓穴》时,莱纳再以坚固的和弦行进,把阴森凄凉的空气送进听者的脑海中。

马泽尔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版,Telarc公司,片号:Telarc80042

此版效果奇佳,各段中的音响均有强烈的表现,而且录音效果也非常好,获《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