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自入关后,以一个被传统的大汉族思想视为“蛮族”的名分来统治整个中国,面对着明的和暗的“反清复明”的潜流,除了依靠比明朝更正确、更高明的统治艺术外,只能以特务组织驾驭各级官吏。这是整个清朝期间一直沿用的统治手段。慈禧太后专政,特务组织更是其须臾不可离的控制文武大臣的工具。所以,当时曾国藩的日记与家书,尽写一些养猪农作的家务琐事,与其说是给家人子弟看的,不如说是写给西太后看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消除她的疑心,表示自己不过是一个求田问舍、怀无大志的乡巴佬。
曾国藩的处世哲学,始终是以“内用黄老,外用儒术”为其总则,亦即“能柔能刚,能弱能强。舒之弥四海,卷之不盈杯”。在他率兵第一次攻陷太平军据守的武汉,消息传到北京后,咸丰大为高兴,情不自禁赞扬了曾国藩几句,当时身边的近臣就说:“如此一个白面书生,竟能一呼百应,未必是国家之福吧!”咸丰听了,脸上的笑容马上消失,久久沉默不语。
面对这种大祸即将临头的险恶局面,曾国藩立即又打了一套漂亮的“太极拳”。他首先用“御”劲退出一部分军权,并裁减四万湘军;又用“封”劲把南京的防务让给旗兵,由他发全饷;用抢来的钱财建筑贡院,提拔江南士人,一下子就封住了朝野的铄金之口。此计一出,果然朝廷上下交口称誉。曾国藩不但没招致祸患,反而更加取得了清廷的信任,赐一等侯爵,双眼花翎。至此,曾国藩荣宠一时。
曾国藩善用黄老之术以柔制刚,从他给弟弟曾国荃的一首诗中也可以看出来。其诗云: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诗中的屠羊说是一个帮助被伍子胥打败逃亡在外的楚昭王复国的隐士。昭王回国后再三请他出来做官,他坚辞不受,宁肯继续过他摆摊卖肉的清贫日子。曾国藩借用这一典故,告诉弟弟:“你知道我为什么在办公桌的左边挂满了朝廷的奖状,右边放了一大堆告发我们、咒骂我们的传单吗?人世间的事本来就如天平一样,这头高了那头就低,既不应有了功就忘乎所以,也不能被人骂就垂头丧气。只要效法屠羊说的做法,把一切都看开了,荣誉也罢,毁谤也罢,都不过是蓝天上的一片浮云,一会儿就会被风吹散,成为往事。那时,蓝天依然是蓝天,只剩虚空无垠,碧海无边。”
这倒不是曾国藩故作清雅,他无论是在京做官还是行军打仗,一生中都十分注意修身养性。他的生活起居极有规律:早起,静坐,养气;然后处理公务;每天坚持写日记,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给家里写信。对人对己,他都非常强调立志、求知、敬恕、忠信、反省、慎独、谨言、有恒、勤俭、谦虚。他一直认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以耕为本,以读为先。他反复告诫子弟,只有占住耕、读这两条,方能进可攻,退可守,家族长保富贵,个人立于不败之地。
事实就是这样,在很多情况下,刚并不意味着强,柔也不意味着弱。有时候问题“冷处理”比“热处理”效果要好得多,“柔”常常能起到“刚”不能起到的作用,问题就在于我们怎样运用。
真正的“刚强”之人是刚与柔的结合体,既有勇猛斗士的威力,也有沉静柔弱的平和。他们处变不惊,刚柔相济,行动时干练、迅速,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他们的柔弱,是面对挫折与逆境积蓄力量的柔弱,是冲破暂时的黑暗、换取日后扬眉吐气的潇洒人生的柔弱。
老子说过:“最柔弱的东西,往往能挤进最坚硬的东西之中,因为无形的力量能够存在于有形的事物之中。”而道家的另一位著名人物列子也曾说:“常胜的方法有,不常胜的方法也有,常用的方法是柔弱,不常胜的方法是刚强。”这说明了柔能克刚、柔能胜刚的道理。厚黑学认为,人生在世,不能至刚不柔,至刚则易折;也不能至柔不刚,至柔则难立,而应该当柔则柔,当刚则刚;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相得益彰。
如果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只有刚,那么它就会断裂。没有人世的韧性和圆滑,没有了通融和婉转,一条道路走到黑是最不明智的执著。当我们在面临前途障碍时,就应该学习迂回,以柔制刚,与其直撞到南墙头破血流还不如绕个大圈,那样的话虽然会耽误一些时间,但是毕竟还能到达目的地。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该强硬的时候就强硬,该忍气吞声的时候就忍气吞声,亦刚亦柔、刚柔相济才是王道,才是最佳的处世原则。
处世满意而不得意
“满意”和“得意”这两个词都表示人们对事物一种愉悦的肯定态度,但是两者有程度上的区别,如同一杯水,只要还是在杯子里,多满都可以,一旦流出来,结果就不同了。得意多少常有点贬义色彩,含有讥讽之意。人们常说某某春风得意,自鸣得意,洋洋得意,得意忘形,皆属此类。例如,在某次联谊会上,有位大学中文系教授走到一位浑身上下都是名牌的男士面前,很有礼貌地问道:“先生台甫?”男士不解其意,看着教授发愣。教授只好改口:“大号?”对方回答:“鄙人在某某公司。”教授又进一步追问:“先生怎么称呼?”这位男士回答:“我是经理。”这位男士也许对自己的官阶满意,连自己姓甚名谁竟然忘记了。
人们为什么会得意呢?也许是比别人在人生境遇中顺一些,也许他得到了满足,或者取得一些小小的成功,然而,最为根本的是他的浅薄。因为自己的浅薄竟以为自己通晓了一切,无所不能。曾经有一位俄国青年,写了几首诗,竟忘乎所以地把大诗人普希金也不放在眼里了,居然当众问普希金:“我和太阳有什么共同之处呢?”普希金轻蔑地回答道:“无论是看你还是看太阳,都不得不皱眉头。”
浅薄的人受不得赞许,哪怕是一点点,也会自鸣得意自我膨胀起来。有一位画家画好了一张画后,拿到邻居家去征询意见,这位邻居是位鞋匠,看了看画后,指出画上的靴子少了一个纽扣。画家很感激,马上改正了自己这一疏忽。不料,鞋匠却得意起来,郑重其事地对整个画指指点点,横加指责,弄得这位画家哭笑不得。
得意和尊卑贵贱并没有关系,但在浅薄的人看来,只要我比你有那么一点所谓的尊贵,那也能成为我得意的资本。
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在一个破旧的街区,住着三个女人,经常在一起聊天。一个女人说:“我的丈夫真棒,是火车司机。”另外一个女人赶紧说道:“火车司机算什么,我男人是列车长,专管你男人。”第三个女人不甘示弱,得意地说道:“我男人扳道叉的,让火车朝哪条道上开,就得朝哪条道上开。”一列火车成全了三位女人的虚荣心,使她们在这廉价的得意中快活着。
人一得意,就感觉自己站在了人生的高处,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这是狂妄的表现。其实,真正这个高处就在你的脚下。在老北京城的一条街上住着三个裁缝。甲裁缝在自己的橱窗上挂出一块招牌,上面写道:全北京最好的裁缝。乙裁缝看到了立刻也打出一块招牌,写的内容是“中国最好的裁缝”。丙裁缝看了两个人的招牌,仔细想了一下,也打出一块招牌,上面写道:此街最好的裁缝。
古人云:“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顶点。”盈则亏,满则招损,春风得意之时,不要留下得意忘形之态。
处世协调而不讨好
现实社会不是生活的真空,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权力的较量,利益的纷争,性格差异的摩擦,你即使一点不去争,也有人与你争。甚至还有那么一种得寸进尺,想骑在别人脖子上的人,你退一尺,他就进一丈,你给他吞一个指头,他就要吞到你的手肘。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事业,付出的代价无疑是巨大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融洽的环境氛围有助于一个人脱颖而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此,不同的人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一种是讨好,一种是协调。
协调是着眼于自我调整,主观适应客观,个人适应集体,不断地使自己与周边的环境保持一种动态平衡。而讨好与协调不是一般方式方法上的区别,首先是它的着力点错位,不是强调主观,调整自我来适应客观,而是迁就和迎合他人的需要,来换取别人对自己的宽容或姑息。
讨好者的目的与动机并不是对称的,他不是通过调节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而是为了谋求狭隘的个人利益和需求,去讨好那些与自身利益有关的人,特别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人都有一个弱点,喜欢听恭维话。对人说一些赞誉之辞,如果能言者由衷,恰如其分,而不流于谄媚,将是一种得人欢心的处世方法,听者自然十分高兴。如果不问对象,夸大其词,竭尽阿谀奉承之能事,不仅效果不佳,有时还会被别人称为马屁精,落个坏名声。为了不得罪人,他必须不断地讨好,这不仅加大了成本,而且活得很累,更主要的是毁了自己的前程。
习惯于讨好的人,是不讲究做人原则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人前讲人话,在人后讲胡话,为个人私利所左右,为讨好他人而失去做人的原则。大凡有正义感的人,对两面三刀的家伙是非常反感的。
我们说要善于协调,并不是要人处世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也不是要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着张三说李四,碰到李四又说张三。其实,这种人是可鄙的。但一个人如果能在坚持大原则的情况下适当对一些无关大局的事作一点让步也是可以的,如果你能做到大家都喜欢你,那么世界就会以你为中心,你并没失去什么,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且,你生活的环境气氛融洽,自己心中也快乐得多。
善于协调的人,一般人际关系都十分融洽。在生活中也常常看到这样一种人,他既不拉帮结派,又不是独来独往,他是介于两者之间,既与这派有联系,又与另一派有瓜葛,你很难将他划为哪一派,而且,很奇怪的是,这种人往往能同时为两派接受。所以,办起事来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提高效率。因此,要谋求生存和成功,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讨好不是良策,协调才是好办法。
处世不逞匹夫之勇
康熙在八岁当了皇帝,那时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他的父亲顺治帝临死前,命四个满族大臣辅佐他处理国家大事。鳌拜虽位居四大臣之末,但掌握着兵权,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而且特别凶残霸道,他有权有势,如日中天,皇帝简直成了他的附属品。
在康熙十四岁亲自执政后,鳌拜还是专横地把持着朝政,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小皇帝对他十分痛恨,众大臣敢怒却不敢言。
康熙想除掉鳌拜,但慑于他的权势,只好先装模作样。他用一切时间学习政治,用一切机会实践政治。同时,他还要做出依然不懂事的样子,傻玩傻闹,绝不让鳌拜看出他的真实想法。
有一次,鳌拜和另一位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发生争执,他就诬告苏克萨哈心有异志,应该处死。这时,好歹康熙名义上已经是亲政的皇帝,鳌拜先要向他请示。康熙明知道这是鳌拜诬告,就没有批准。这下可不得了,鳌拜在朝堂上大吵大嚷,卷着袖子,挥舞拳头,闹得天翻地覆,一点臣下的礼节都不讲了,最后,还是擅自把苏克萨哈和他的家属杀了。
从此以后,康熙更是下决心要整顿朝政。为了擒拿鳌拜,他想出一条计策。
康熙在少年侍卫中挑了一群体壮力大的留在宫内,叫他们天天练习扑击、摔跤等拳脚功夫。空闲时,他常常亲自督促他们练功、比武,而且消息一点都没有走露出去。
有一天鳌拜进宫奏事,康熙正在观看少年侍卫练武,只见少年侍卫正在捉对儿演习,一个个生龙活虎,皇帝还在场外指指点点。
康熙看见鳌拜来了,大吃一惊,心想坏了,如果被鳌拜看出破绽,那别说皇位坐不安稳,就连命也要丢掉。他灵机一动,故意站起身走进场去,笑着夸奖这个勇敢,奚落那个功夫不到家,说:“来,你和我打一架,看看我的功夫。”一派贪玩的少年形象。
鳌拜一看皇帝如此胡闹,心中暗笑,看来这大清的江山,永远是我鳌拜的了。鳌拜走近康熙,刚要奏事,康熙却摆摆手说:“今天玩得痛快!有事先不要说,等我……”
鳌拜连忙说:“皇上,外庭有要事奏告。皇上下次再玩吧。”康熙这才恋恋不舍地和鳌拜进殿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少年侍卫们的武艺练习得有了长进,鳌拜的疑心也全消除了,这时,康熙决定动手除奸。这天,他借着一件紧急公事,召鳌拜单独进宫。鳌拜哪里有什么防备,就大摇大摆地进宫来了。
康熙早已站在殿前,一见鳌拜走来,便威武地喝道:“把鳌拜拿下。”只听得一阵脚步响,两边拥出一大群少年侍卫,一齐扑向鳌拜。
鳌拜不一会儿就被众少年掀翻在地,捆缚起来,关进大牢。
康熙用隐忍之法,除掉了这个朝廷祸害,显示了少年康熙有勇有谋的皇帝风范。
人生漫漫长路,风云变幻,难免危机四伏,为保全自己,打击对手,还是要做做样子,装装糊涂,麻痹对手,伺机而动才能咸鱼翻身。
当忍则忍。不要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不考虑后果,甚至忘记自己是谁。留得青山在,才有东山再起的资本。
处世应当懂得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