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错误
2085300000011

第11章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最易犯的错误(3)

人人都不愿告诉别人自己的隐私。个人隐私应得到尊重,法律也规定保护个人隐私不许侵犯。成人的隐私权且不说,孩子的隐私权受侵犯是常见的事。侵犯者常是父母、老师。人的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婴幼儿时期,孩子一切依赖父母;在少年时期,孩子也许仍把父母当做学习、模仿的第一榜样;但是进入青春期后,情况就会发生了变化。随着成人意识的出现,他们要在更广的范围内接触社会和人生,于是,隐私内容发生了变化而且范围逐渐扩大。

隐私可以是具体得失,也可以是个人的理想、观念、人际关系、身体状况等等。隐私权是公民对以个人生活秘密和以个人生活自由为内容的禁止他人干涉的人格权。对隐私权的重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懂得个人隐私的保护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很难想象,如果人们之间没有隐私,社会将是什么样子?那样的社会又如何能进步?同样,一个人如果总是不恰当地把属于个人的隐私公之于众,也会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协调,因为这是他心理素质存在问题,心理年龄滞后的标志。

保护个人隐私是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保护隐私就是保护自己。当孩子的隐私意识逐渐增强时,父母应当高兴才对。

迷津指点

1.家长要认识到侵犯孩子隐私的危险性

家长在随意检查孩子的书包,翻孩子的口袋,偷看孩子的日记本之前,要冷静想一下,自己这样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坏的影响。随意侵犯孩子的隐私权,其危害性主要有:

(1)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隐私常常包含个人的缺陷(包括生理、行为等方面)、错误、失算之处,这些是孩子自尊心遭到打击的记录。如果把自尊心比喻为花瓶,隐私就是瓶上的细小裂纹,所以当老师的、做父母的更应细心保护好这个花瓶。随便暴露孩子的隐私,甚至当众宣扬,这无异于敲打这个有裂纹的花瓶,让孩子无地自容,把孩子的自尊心敲碎。

(2)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希望有一定的独立性,希望自己的某一领域不受干预,这正是有自信心的表现。孩子做错了事,想偷偷改;学习落后了,想暗自追上去,这都是不丧失自信心的表现。轻易地破坏他们这种希望,侵犯他们这方面的隐私,就会无意中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

(3)麻痹孩子的羞耻心。孩子因知羞耻才把某些过失、缺陷看作隐私,随便被揭开、公布、宣扬,孩子起初会觉得难堪、痛苦,以后便会麻木了。俗话说“破罐子破摔”就是这个意思。

(4)削弱孩子的自省力。写日记是一种自我反省方式。偷看孩子的日记,又把日记的内容宣扬出去,对于家长来说是绝对不可取的。向父母吐露心事也是一种自省方式,父母听了却又透露给外人,这也是很不对的。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孩子就会不再重视这些自省方式,就会大大削弱自省的欲望和能力。

(5)破坏孩子的人际关系。孩子的一些隐私会涉及他的同学、朋友,比如与朋友一起偷偷出去玩并非不正当,但又不愿被别人知道活动的内容,并约定保密。教师和家长知情后,不分青红皂白将事情公之于众,会招致朋友和同学的怨恨,破坏了孩子与别人的友谊。

(6)削弱亲子关系。孩子的隐私常被侵犯,家长又不善于补救,其结果必定使孩子对父母反感,不信任。一旦双方形成隔阂,再对孩子进行有效教育就困难了。

2.隐私可以转化

父母可以过问孩子的一些事情,但要明确指导思想,讲究方法。应该先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再让孩子自觉自愿地和你谈他的隐私。隐私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自己的私事对一些人是隐私,对另一些人可能不是。隐私可以转化,不信任你时是隐私,信任你了就可以不是隐私。父母要争取孩子信任自己,使孩子主动、自愿地披露心中隐私。

3.与孩子平等地交谈

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也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对孩子的隐私要给予充分的关注,积极的引导。父母应主动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多交谈,谈父母在与他同龄时的一些所思所想、成功和挫折,甚至谈一些当初的隐私,谈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倾听和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成为孩子可以信赖的朋友。一段时间后,孩子会愿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父母,这样就了解和掌握了孩子的隐私,给予他们必要的指点和教育。

4.给孩子一个单间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辟出一个单间专供孩子学习、休息、娱乐用,房间门及抽屉钥匙交由孩子自己保管,父母及外人平时不要随意进出孩子的房间及乱翻孩子的东西,让孩子“心中的秘密”有地方可藏、可锁。

错误6:自以为了解自己的孩子

场景再现

场景1

“女儿是在我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爱中逐渐长大的,看到她一天天在‘变’,我心中说不出有多高兴。有人说女儿是妈的小棉袄。的确,女儿从小便和我最要好,喜欢和我讲悄悄话,喜欢和我去逛街。

“可是,最近我却发现女儿与我的交谈逐渐少了。有时候,我问她学校的事,她也不愿意多说,只一句‘你不要问这么多’就打发了我。让她好好学习,她偏迷恋言情剧和上网,有时我多说她几句,她就不耐烦,发脾气,口口声声说:‘我长大了,我的事我自己心里有数。”’

场景2

“人们都说: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从女儿一出生,我就一直在她的身边,所以女儿的每一个成长点滴我是一清二楚。从她慢慢能冲我笑到牙牙学语,都让初为人母的我感觉有无尽乐趣,只要我转身到另一间房子就能听到女儿急切地叫‘妈妈’。那时的叫声是那么温馨,让我至今想起仍觉得甜蜜。

“自打女儿学会说话,能够和我交流的时候,我就养成了习惯,每天睡觉之前我都会问一句:‘女儿,今天过得开心吗?有没有不开心的事情?最开心的又是什么呢?’因为我想让她在明天之前把今天的烦恼都说出来,抛弃那些烦恼;把快乐收集起来,装满她小小的心房。这些年来,我陪着女儿玩了许多游戏,我们母女俩总是笑得一起倒在沙发上。可是,随着女儿的青春期悄无声息地到来,原来和我那么亲密无间的她已经开始冷落、排斥我了。女儿也不再粘在我的怀抱了,更不喜欢我随便进入她的房间,她那双关丽的大眼睛里常常充满着许多难以言说的惆怅与不安。

“当女儿蹲在电视屏前看电视,恨不得把自己的脑袋都钻进去时,我告诉她离电视远一点,不然就会伤害眼睛的。说第一遍的时候,她就和没听见一样;说第二遍的时候,她漫不经心地‘哼’一声;等我说第三遍的时候,她就会斜着眼睛瞪我一眼,‘然后‘噌’的一声跑进自己的房间,进门之前留下一句:‘真能磨唧!’

“女儿在小学的时候位居学校“四大美女”之首,自10岁开始就收到情书无数,以前她总是和我津津乐道地讨论着她们“四大美女”的故事。可是最近,回家后的她不再唧唧喳喳说个不停。不知哪个男孩子在我家的楼门口写了四个大大的粉笔字:‘我爱李洋!’我问她那是谁,她生气地说:‘你问我,我问谁?’

“面对着青春期的女儿,我茫然而不知所措,原来,我真的对女儿的了解很不够。”

深度诠释

父母和孩子出生在不同的时代,这就使得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何教育好孩子便成了许多父母生活中最大的难题。着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曾说过:“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这是教育最基本的原则,不了解孩子就没有办法教育孩子。”的确,要想教育好孩子,做父母的就必须先了解自己的孩子。

有些孩子较文静、稳重、细心,同时又任性、胆小。他们大多不会主动与人交流,总是被动地与人交流。

有些孩子性情温和,善解人意,因此能较好地处理人际交往中的难题,不会去打架、惹祸。但他们有内向的一面,有些东西会藏在心里,如果对父母有不满,他们可能会保持沉默。因此父母要多留意孩子的表情:小嘴唇是否撅起来了,小眉头是否皱成一团……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交流,易消除心灵的隔阂。

有些孩子具有任性的一面,孩子任性的时候,可能会蛮不讲理。父母对孩子的任性可以视而不见,因为有时候他们会在没人搭理的情况下又变得通情达理了。孩子任性的时候,父母不要故意同他们较劲,这样他们会更加任性。有时,任性中带有一点撒娇的味道,也是孩子的天性。

迷津指点

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来说,世界上一切事物似乎都改变了面孔,失去了和谐性,青春期女孩子的身体也在一段相当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因此,她们对自己在现实中的形象地位和将来要变成什么样都不得而知,她们的内心世界会出现焦躁不安。

由于身体的奇妙变化,这一时期的少女会表现出抵触与困惑的情绪。青春期少女十分需要情感慰藉,表面上她们虚张声势,而内心里还是害怕一个人独处。不管她们多么趾高气扬,在情感上和物质上还是非常依赖于父母。

除了身体上的变化,青春期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极端地看世界的方式经常扭曲青春期孩子的视线,使他变得很过激。这时,父母要以恰当的、科学的方式,让孩子了解相关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常识;协助孩子儿建立正常的异性交往关系,并建议他们与异性交往时,尽可能少单独接触,但群体性的正常交往要支持;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引导孩子进行正常的沟通,增强其生活责任感和成人感,确立人生奋斗目标,不为眼前小事左右。

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就必须了解孩子;但如果要想了解孩子,就必须真正地走进他们的世界。许多父母在遇到孩子叛逆的时候,大都会摇头大吐苦水: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他们的心事为什么都不肯告诉我?这时候,父母需要打开孩子的心门,探一探他们的内心世界。譬如,父母可以在空闲的时候,多陪孩子聊聊天,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多听孩子说话,鼓励他们,再告诉他们道理,而不要过多地责难他们、呵斥他们;要尊重孩子的决定,并且支持他们的选择,使他们知道父母的关心和理解。

父母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找到与孩子交流的共同语言,做孩子的老师;要多抽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玩,一起看电视,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等,只有做到真正地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错误7:忽视了对孩子青春期的性教育

场景再现

有个女孩,她从小学时就开始参加学校的运动队,身体发育早,小学毕业时已经长到一米六高。初一时认识一位16岁的男孩,开始正式交男朋友。后来在高一时,白天父母上班去了,俩孩子就模仿电影里的举动,懵懵懂懂地发生了性行为。此后她感到头晕乏力,最终在厕所里产下一女婴。邻居听到孩子的啼哭声打电话给医院,医生才给放在鞋盒里的婴儿剪断了脐带。女孩非常后悔,后悔不该在十几岁就发生了这样的事。

深度诠释

孩子进入青春期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身体逐渐发育和成熟,如女孩子的月经初潮、乳房的发育;男孩子的遗精现象等。对这样一些前所未有的变化,如果孩子事前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往往会感到紧张、困惑,甚至焦虑不安。所以做家长的最好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出现这些变化时,及时地把这一时期他们应该懂得的一些生理知识告诉他们,这是非常必要的。

有些家长往往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吃穿住行,却不大注意孩子生理及心理的变化。当孩子成绩下降,不是责骂就是严加管教,有时越管越糟,更有甚者任之发展。至于对孩子的青春期性教育,还有不少家长持反对态度,认为堵都堵不住还要对孩子说?

虽然现在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相关的教育课,家长也逐渐接受了性教育,但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多数家长都赞成学校对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但又感到在家庭中面对面的与孩子谈“性”,十分难为情。

而孩子在这方面的态度几乎与父母相反。有调查显示,中学生对早恋现象表示“赞同”和“理解”的占半数,而表示反对的还不到两成。

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性发育成熟时期,这时的孩子,不仅身高、体重迅速变化,同时性特征也逐渐发育起来。现在又是性信息十分开放的时代,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互联网等关于爱与性的表现十分普遍。孩子会对异性产生爱慕,表现出对性的好奇,并产生性的要求和试探的愿望,这是正常的。需要家长和老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他们安全度过人生的“危险多发期”,使他们从性无知、性神秘、性躁动的困惑中走出来,在性心理上得到正常发展。

迷津指点

家长无论利用什么时机,采取什么具体方式,让自己的孩子懂得性知识是必须的。因为孩子想知道,也必须知道,所以家长的循循善诱要比让孩子自己去向书刊、电视、网络等媒体找答案更合理、更安全。

1.多关心孩子

一般来说,两类孩子比较容易早恋:一是班干部或者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因为工作需要有更多的机会和异性接触,而表现优秀也容易吸引异性的注意和追求;二是学习成绩差或者家庭不健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容易移情与两性交往,再加上缺乏父爱或母爱,容易寻求来自同龄人的关怀。因此,父母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要注意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2.多尊重孩子

有的家长无法接受孩子的早恋,在家长的观念里早恋与道德败坏是等同的,因此对孩子采取强制、大骂的极端方式。其实家长要认识到,真正的有效的教育是尊重孩子的感情,要耐心说服,真心帮助孩子认清问题。

3.多信任孩子

如果遇到问题,家长要用适当的方式把自己的担心告诉孩子,交谈要平静,充满信任,不表露出任何怀疑和猜忌。这样孩子才能意识到父母的关怀和爱护是真诚的,并最终听从忠告。

4.多引导孩子

以自己的经验或教训来引导孩子,是与孩子平等交流的有效方法之一。因为,孩子对父母的亲身经历大都是好奇的,也是信服的。家长如果在这方面客观一些,善意一些,真实一些,诚恳一些,父母的经历也许会成为孩子难得的经验。

5.告诉孩子危害性

中学生盲目发展性关系,可能会造成女生怀孕甚至感染性病等后果。有些女孩稀里糊涂地发生性行为后,后悔莫及,直到步入成年还无法释怀,容易使她们的性格和心理发生不同程度的质变。

6.告诉孩子相关知识

孩子上了中学后就要接受生理知识教育。无论是对男孩还是女孩,家长都不要忌讳,在关键的知识点上不要躲躲闪闪。躲闪的结果只能是导致孩子糊里糊涂地受到伤害。虽然我们不赞成孩子过早发生性行为,但当无法劝阻时,告诉他们采取必要的措施还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