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一个很有智慧的国王,名叫“镜面”。在他的国家里,除了他一个人信奉佛法的真理之外,其他的臣民信仰着别的旁门左道,影响着他的统治。因此,这位国王时常感到很郁闷,心想:“我做哪些事情可以统一整个国家的信仰呢?”终于灵光乍现,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有一天,国王突然召集臣子:“你们去把国境内所有生下来就瞎了眼睛的人,找到宫里来!”于是臣子们四处寻找,几天之后,几个盲人就进了宫。镜面国王很高兴:“好极了,快去牵一头象,送到那些瞎子面前!”臣民们很好奇,纷纷赶来围观。镜面国王暗喜:“太棒了!到了培训你们的时候了!”于是,他叫那些盲人去摸大象的身体:有摸象腿的,有摸象尾的,有摸象牙的……
国王问他们:“你们看到大象了吗?”
盲人们争着说:“看到了!看到了!”
国王又问:“那你们所看到的大象是个什么样子呢?”
摸着象腿的盲人说:“大象像一根柱子!”
摸着象尾的盲人说:“大象像一根绳子!”
摸着象牙的盲人说:“大象像一个萝卜!”
摸着象鼻的盲人说:“大象像一根管子!”
摸着象耳的盲人说:“大象像一把扇子!”
摸着象身的盲人说:“大象像一堵高墙!”
盲人们生来就没有看见过、听说过这样一个从印度而来的动物,但是依然各执一词地在国王面前争执不休。
镜面国王哈哈大笑:“盲人啊,盲人!何必争论是非呢?仅仅执着于自己感受到的那一点就觉得看到了全部?你们没有看到大象的全身,就自以为得到了大象的全貌。”接着,他转过身,对着自己的臣民说:“就好比没有见过佛法真理的人,沉迷于旁门左道的邪念中,自以为获得了真理,却不知道了解一下整体的佛法真理。和那些盲人有什么两样?只知道摸眼前的那一点点,却不愿意去摸摸整个大象的身体!”
臣民们信服了,从此整个国家开始信仰起了佛法,镜面国王的国家也越来越昌盛了。
不同的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传承着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认识让我们对相同的事物产生了不同的定义。当我们执着于自己的理解时,就如同开着车子飞速疾驶,眼睛只能看到前面的那段路,而已经模糊了路边的风景。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没能看到的事物仍然存在于我们的世界里。
实事求是
“成功的人”遵从于客观的自然规律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当抓住事物本质的时候,也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地从容淡定了;当掌握客观规律的时候,操作方法的是否有效也就有个参照了。
到底怎么去运用规律呢?那就是:验证和修正!而验证与修正的过程要扎根于实践。
如果让孩子读了很多关于狼的书,却不让他接触到真正的狼,那么当他某天和狼走对面的时候都不一定会躲避,因为书本上对于吃肉的描述并不像现实中那么血淋淋。
虽然孩子学会了写“火”这个字,但如果没有经历过灼热的温度、乱窜的火苗、窒息的浓烟,他也许不会意识到“火”这个字代表哪个场景,以及场景的全部。
1753年,俄国著名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闪电实验,不幸被雷电击死,成为做雷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
实事求是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运用了规律之后,又会大大地降低我们的代价。
在避雷针最初发明与推广的初期,教会曾经视之为不祥之物,说是装上了富兰克林的这个东西,不但不能避雷,反而会引发上帝的震怒而遭到雷击。在费城等地,拒绝安装避雷针的一些高大教堂在大雷雨中相继遭到雷击,而比教堂更高的建筑物由于已经装上了避雷针而在大雷雨中安然无恙。
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对谁都是那个样子,而主观意志却随着人的不同千变万化着。针对着千变万化来排兵布阵的时候,内心是紊乱的、身体是忙乱的、结果是杂乱的;依循着一定之规来沙场点兵的时候,内心是平和的、身体是平衡的、结果是和平的。
“成功的人”依靠自己身体力行、更依靠规律快速前进。他们身体力行的时候,去莠存菁;他们快速前进的时候,势如破竹。当主观无限接近客观的时候,他们的梦想也将逼真得如同现实。
“成功的人”因人而异地变化工作、因时制宜地变换步调、因地制宜地变通原则。随着外在条件的变化,他们不断地调整着自己表达规律的方式,在万变不离其宗的从容中顺遂天意。
“成功的人”也从别人的教训中总结经验,并在自己的实践中绽放出最大的价值。他们不盲从于权威的号令,而遵从于内心的声音,循着它的节奏,汹涌澎湃地前进着……
自以为是
“失败的人”执着于主观的所谓经验
古时候,有个人扛着根又粗又长的毛竹进城去卖。到了城门口,他把毛竹横起来拿,被城门两边的城墙给卡住了;他又把毛竹竖起来拿,又被城门给卡住了。他折腾了半天,累得气喘吁吁,还是进不了城。
旁边有个老头一边看一边笑:“你可真是个大草包!脑袋瓜里就是那么一根筋!我这一大把年纪,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怎么就不请教请教我呢?”
卖毛竹的人连忙向着老者作揖:“请您老指教!”
老头儿捋着白胡子说:“这事儿简单!你把毛竹锯成两段,不就进去了吗?”
卖毛竹的人说:“毛竹锯断了就不顶用了。”
白胡子老头生气了:“那总比卡在外面进不去强!”
卖毛竹的人赶紧借了个锯子,把毛竹锯断,拿着进城去了。
当我们想当然地把过去成功的经验运用于当下所面临的挑战时,却没有意识到情境虽然相似,但目的未必相同。
那个叫卖毛竹的人在繁华的集市上又犯愁了,因为没有人觉得一根又短又粗的毛竹能拿来派上什么用场。他没有花精力让人觉得又短又粗的毛竹虽然不能用来挑大梁但可以用来做支撑,而是坐在那里生闷气,埋怨起那个给他出主意锯断毛竹的老头子。
当他最后一个离开集市的时候,手里还拿着那根又短又粗的毛竹,而嘴里却斩钉截铁地说:“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相信任何人的鬼话。”
我们看似解决了一个问题,却又自己制造了一个麻烦。我们过去的所谓经验确实帮助过我们战胜了困难,但又有可能成为我们继续成功的障碍。
“失败的人”在表达成功的过程中,恨不得把“像小偷”的人统统绳之以法,但并未意识到只有“是小偷”的人才有资格被投入监狱。他们莫须有地制造着“冤假错案”,无数的委屈在跟他们关系最密切的人身上蔓延,消耗着自有机体的战斗力与生命力。
“失败的人”沉迷于过去的成功,而忽视了过去之所以成功的条件。他们过去的很多成功不是先创造出能够打赢的条件,然后打则必赢,而是碰巧搭上了顺风车,跟着走了一程。
“失败的人”陶醉于纸上谈兵,在沙盘模拟中推演出虚假的繁荣,而在现实的征战中,他们常常损兵折将、很少凯旋而归。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取得了进步却无法继续前进?他们不知道:已经时过境迁;他们不知道:环境变了,条件变了,结论也应该变了。
三人行有我师
“成功的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一代圣人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我们都是圣人的学生,那么圣人的老师又是谁呢?按照孔子的说法,我们可以推算出:孔子的老师应该就是芸芸众生。
芸芸众生之中,每个人身上多少都有几个特点得以让他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当孔子拱手施礼的时候,也许撩拨出了对方的滔滔不绝;当孔子洗耳恭听的时候,也许激发起了对方的言无不尽;当孔子口称老师的时候,也许对方的膝盖先跪了下来。
那些口若悬河的人可能对谁都是那般说辞,但当孔子转向另一个“口若悬河”的人时,却可以听到更加新鲜的故事。即使听到雷同的部分,也可以相互验证,也算是经过实践的检验了。几番周折之后,孔子的脑海里存储了对于同一客体的N个理解,而那些口若悬河的人依然执着于一念继续满世界的“口若悬河”。让他们自己都深感遗憾的是:这个世界上像孔子这样的人太少了。
当更多人的毕生智慧浓缩到孔子的智囊之中的时候,水涨船高般地提升了他的高度,他也因此像是早生了500年、多活了500年。
当孔子以自己的身份诠释着对于那些道听途说的理解时,给人的感觉真可谓是真知灼见了。谁会不认为有道理?谁会去反驳他们自己曾经说过的话?
海纳百川是因为有容乃大。成长的过程是个吸收的过程。借着别人的眼睛看世界也可以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我们也将被碰撞出属于自己的声音。真正的成长就是当我们发出自己声音的时候,匹配的是成功的特质。
厚积薄发才能持续波澜壮阔。成功的瞬间是个释放的过程。集众家所长的自我完善逐渐提炼出了所向披靡的实战智慧,让我们越来越接近那个宣布胜利的时刻。虽然名字不叫做孔子,但所做的事情让我们不断地充满力量。
“读万卷书”让我们见识了别人的思想结晶;“行万里路”让我们体验了世间的酸甜苦辣;“阅人无数”让我们看破了红尘的人情冷暖;“名师点悟”让我们升华了自己的精神力量。
一字之师只是只言片语的短暂胜利,而老师的知识体系及运营模式却可以推动着我们再度辉煌。当“主观认识”无限接近“客观真实”的时候,我们的成长也就可以改叫成功了。
好为他人之师
“失败的人”揭人之短晒己之长
为什么孔子有那么多的学生而孔子的老师却只有孔子这一个学生?为什么孔子的老师不被孔子的学生称之为老师?为什么孔子的学生在“三人行”的时候,却发现只有孔子才配当自己的老师?
“失败的人”不考虑这些问题,反而满世界地炫耀自己是孔子的老师。当看着别人羡慕的表情时,他们感觉好极了;当陶醉于自我良好的感觉时,他们容不得别人惊讶的表情:“是真的吗?”;当他们据理力争时,却找不到孔子来为他们出庭作证,因为孔子已经离开他们去拜见另外一个老师了。
孔子的老师们热衷于辩论谁是孔子真正的老师。他们不知道:自己只是让孔子见识了几个“但手熟尔”的动作,而非有意识地教会了孔子某一门学问;他们不知道:孔子把每个老师的不同动作串联成了一门功课;他们不知道:孔子把不同的功课并联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他们只是里面的点点滴滴,并非是全部。
“失败的人”热衷于指点江山,因为技压群雄才能高人一等!因为不评价一下别人怎么显得出自己有水平?他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身怀绝技,彼此指教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旗鼓相当。怎么才能稳操胜券呢?就是找到对方的软肋,狠狠地插上一刀。这样的话,对方的缺点就会不断被放大,而自己的优点也将逐渐变成优势。这就是他们的思维方式!这是他们追求成功的习惯动作!老师们的工作就是不断地证明自己是老师吗?这就是老师们传道、授业、解惑的风范吗?
孔子的学生们跟孔子一问一答的交流中,不断乍现茅塞顿开的感悟,这让他们觉得“我有收获”、这让他们觉得“我有水平”、这让他们觉得“我也可以”。而此时的孔子也在教学相长中感受到了学生也是自己的老师。
“失败的人”越证明自己“有东西”,让人看到的却是“没有货”或者只是“有那么一点点”。他们陶醉于讲,而不屑于做;他们教别人知识,却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他们抢夺别人有价值的感觉,而不去修炼自己的自我价值感。
他们不知道:真正的大师是讲他所做的、做他所讲的;他们不知道:真正的大师是启发别人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照本宣科证明自己知道多少道理;他们不知道:我们无法给到别人连自己都没有的东西。
他们也想提高,但遗憾的是:他们很少能辨认出站在自己面前的就是圣人,即使近在咫尺也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