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两条后腿跌伤了,动弹不得,老头子躺在车轮中间,也难以爬起。这一跤摔得可不轻,整个车子的重量都压在他的胸口上。车上的东西相当重。福舍勒旺伯伯疼得惨叫。有人试图拖他出来,但是不成功。如果帮助不得法,胡乱来一阵,还可能会送了他的命。除非把车子撑起来,否则好像没有别的办法。
沙威出事后赶到了这里,并派人去找千斤顶。
马德兰先生赶到了。大家都恭恭敬敬地给他让出一条路。
“救命呀!”福舍勒旺老头喊着,“哪个是好孩子?来救救老┤恕…”
马德兰先生转身对众人说:
“能找到千斤顶吗?”
“已有人去找了。”一个农民回答说。
“得等多久?”
“得到钉马蹄铁的工人福拉肖家取,早也得一刻钟。”
“一刻钟!”马德兰大叫了一声。
昨天晚上下了一场雨,地浸湿了,那车子正在下陷,这把那老车夫的胸口压得更紧了。不出五分钟他的肋骨一定会被压断的。
“那么长时间,肯定不行!”马德兰向在场的那些农民说。
“没有别的办法了。”
“恐怕来不及了,你们瞧,车子在继续下陷!”
“圣母!”
“听我讲,”马德兰又说,“那车子下面还有处空地方,可以爬进一个人去,用背把车子顶起。这样,不用半分钟就可以把这个可怜的人救出来了。谁既有良心又有力气,他可以得到5个路易路易,金币名,每枚合20法郎。!”
没人出头。
“10路易。”马德兰说。
在场的人都低下了眼睛,其中有一个低声说:
“谁有这么大的力量?弄不好,救不成反而把自己搭进去。”
“谁来!”马德兰又说,“20路易!”
仍旧没人吭声。
“大家并非没有心肝。”一个人喊道。
马德兰先生转过身,认出了说话的人——沙威。他刚才没有注意到沙威也在现场。
沙威继续说:
“他们缺少力气。把这样一辆车子扛在背上,非有一个特别有劲的人不可。”
随后,他眼睛盯住马德兰先生,一字一字地说着:
“马德兰先生,我生来只碰见一个人,能够照你说的这样去做。”
马德兰大吃一惊。
沙威眼睛仍然盯着马德兰,用一种不在意的口气说:
“从前的一个苦役犯。”
“呀!”马德兰更是大吃一惊。
“土伦监牢里的一个苦役犯。”
马德兰惊得面如土色。
车子依旧慢慢地向下陷着。福舍勒旺伯伯喘着气,吼起来:
“憋死我了!我的肋骨要断了,我快不行了,快些找千斤顶或是别的东西,快!哎哟!”
马德兰四下张望,喊道:
“没有一个人愿意为救这可怜的老人一命得20路易吗?”
在场的没有一个人动,此时,沙威说:
“我认为只有那个苦役犯才能代替千斤顶。”
“哎呀!压死我了!”那老人喊着。
马德兰抬起头来,朝沙威望去。他的目光正好迎上沙威那双鹰眼的眼神。马德兰先生又看着那些呆着不动的农民,苦苦地笑了一下。随后,他不再说什么,双膝跪在地下,在场的人还没来得及叫喊,他已经到了车子的下面。
往后人们经历的,是一阵惊心动魄的静候的时光。
马德兰几乎仰面躺在那一堆可怕的东西下面,两次打算弯下胳膊去够他的膝头,但都没有成功。大家见此光景喊起来:“马德兰伯伯,快出来!”那年老的福舍勒旺本人也对他说:“马德兰先生!请快别白费力气了,是活该我死啦,您就让我死好了,别再搭上你了。”马德兰没有吭声。
周围的人惊慌至极。眼见车轮又陷下去了许多。马德兰似乎已经很难从车底下出来了。
忽然,大家看见那一大堆东西抖动起来,车子慢慢地升起了,车轮从泥坑里拔起一半。随后,大家听到一种几乎气绝的声音:“赶快帮忙!”
这是马德兰的声音,看来,他的气力已经用尽。
大家一齐拥过来。一个人的努力调动了所有的人的力气和勇敢。车子被20条胳膊抬了起来。福舍勒旺老头得救了。
马德兰站起来,满头大汗,脸色发青。他衣服撕破了,满身污泥。见此情景,每个人都哭了。那个得救的老人吻着马德兰先生的膝头,嘴里不住地喊“慈悲的上帝”。马德兰呢?他脸上的表情既是无比的快慰,又是无限的惨痛。随后,他把恬静自如的目光射在沙威的脸上,沙威也始终盯着他。
七福舍勒旺去巴黎当了园丁
福舍勒旺的膝盖骨被压坏了。马德兰伯伯让人把他抬进他工厂内的疗养室。在疗养室里服务的是两个修女。第二天清早,那老人醒来后,发现床头小桌上有一张1000法郎的票据,还有一张纸,纸上是马德兰伯伯亲笔写的一句话:“我买下了您的车和马。”其实车子已经碎了,马也早已死掉。福舍勒旺的伤医好了,膝关节却不能再弯曲。通过疗养室的修女和本堂神甫的介绍,马德兰先生在巴黎圣安东尼区的一个女修道院里安排那老人当了园丁。
没过多久,马德兰先生被任命为市长。当他披上那条掌握全城命运象征的绶带时,沙威不禁浑身发抖,就像一条趴在主人脚下的狗闻到了狼的气味。此后,他尽可能躲开与市长碰面。到非与市长见面不可的时候,他便恭恭敬敬地说上几句话。
马德兰伯伯为滨海蒙特勒伊的繁荣做的贡献,除了我们已经指出的那些明摆着的事实以外,还有一种影响,那种影响,表面上是不易被看到的,但它的重要性决不亚于那些事实。这样的情况是肯定无疑的:当居民窘困、就业不充分、商业凋敝的时候,纳税人由于手头拮据,必然拖欠税款。到时交不上税来,政府则必催收,而催收又要增加花费;而当纳税人手头宽裕,安居乐业时,税收工作便特别顺利,同时政府也就会节省开支了。可以说收税费用之多寡,是衡量人民贫富程度的一种气温表,而且它准确无误。滨海蒙特勒伊七年之内收税费减了2/3。当时的财政总长维莱尔先生就曾多次提到这一情况,来和其他的县份加以对比。
这便是芳汀回来时她故乡的情形。没有一个人再记得她。所幸的是马德兰先生工厂的大门向她开着,并且露着朋友的面孔。她到那里去找工作被接受并被安置在女工车间。工作对芳汀来说完全是陌生的,她干起来不可能很熟练,一天下来,所得的报酬有限,但维持自己的生活已没有问题。生计的问题看来是解决了。
八维克杜尼昂夫人为时尚花掉了35法郎
芳汀看到自己可以自食其力,感到十分高兴。她从劳动中也享受到了生活的乐趣。她买了一面镜子,她又可以看看自己的青春容貌,尤其是自己那美丽的头发和美丽的牙齿了。她乐以忘忧,惦念的只是她的小珂赛特和可能有的前途。她几乎成了快乐的人了。她租了一间小屋子,用将得的工资担保,添置了些家具。这也许表明她那种轻浮的习气还没有散尽。
她从不对人说她结过婚,这样也就免得谈到她的小女儿。这一层我们已约略提到过。
起初,我们已经知道,她总是按时给德纳第家寄钱。她只会签名,不会写信,写信非得找人代笔不可。
她时常寄信。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车间里,女工们开始窃窃私语,说她“天天寄信”,说她“举动古怪”。
天底下的诸多怪事之中,莫过于有很多人专爱探查一些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比如:“为什么那位先生总是去找那个棕发姑娘呢?”“为什么那位先生每到星期四总不把自己的钥匙挂在钉子上呢?”“为什么那位先生总走小胡同呢?”“为什么那位太太总是不到自家门口就下马车呢?”“为什么那位太太信笺匣满满的,却又派人去买一扎呢?”他们对任何一件小事都不放过。为了揭开所谓谜底,他们不惜花费许多金钱、时间和心血,而这些破费有时会超过做十件善事之所需。他们并不图得到任何报酬,只图痛快一时,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他们可以从早到晚,一连几天地尾随这个男人或那个女人。在街角和胡同里的门洞下面,在黑夜里,冒着寒气,冒着雨淋,他们可以安安静静地窥伺几个钟头。他们买通中间人,灌醉马车夫,收买女招待,串通看门人。这样干究竟为了什么呢?没有什么别的目的。他要看见,要知道,要让自己的消息灵通起来,让自己洞察隐情的欲望得到满足。而一旦隐情被识破,秘密被揭露,疑团被解开,带来的却是决斗、破产、倾家等大祸,而他们对此麻木不仁。他们的兴趣在于“发现一切”、“揭穿一切”。这多么可悲呀!
某些人刻薄待人仅仅是为了饶舌的需要。与人的会晤,客厅内的促膝谈心,候见室里的飞短流长,对这些人来说皆是耗柴的壁炉,那里需要许许多多的燃料,那燃料不是别的,而是他们的街坊四邻。
芳汀成了这些人打探的对象。另外,很多女人还忌妒芳汀美丽的金发和漂亮的牙齿。
不错,有人看到了,芳汀在车间里和大家一道干活时,常常转过头去,悄悄擦掉眼泪。那是她思念自己的孩子,也许,还想起了她爱过的那个人。
摆脱旧恨是需要一个痛苦的过程的。
不错,有人看到了,她每个月至少要寄两封信,同一个地址,信上还要贴上邮票。有人竟把那地址找来了:“孟费梅客店主人德纳第先生。”那个替芳汀写信的人,是个喝了酒便能把一切告诉别人的家伙。于是,有人就把他请到酒店去。这样,他们打探到芳汀有个女儿。据此,他们推断芳汀肯定是“那种女人”。有个长舌妇竟到孟费梅跑了一趟,并且找到了德纳第夫妇。回来时她说:“我花掉了35法郎,可我心里畅快了。我见到了那个孩子。”
这个长舌妇是维克杜尼昂夫人,一个母夜叉。她称得上人间贞操的守护者。她现年56岁,既老又丑。声音颤抖,性情诡谲。这种人也年轻过,真是怪事。九三年,那时她正值芳龄,她嫁给了一个修士。那修士原是圣伯尔纳的信徒,当时戴上红帽子,变成了雅各宾派。他让她受了不少折磨。这未亡人想念着亡夫,但无情的本性难改。她粗野、泼辣、锋利、多刺而且几乎带毒。这是一棵被僧人践踏过的荨麻。到复辟时代,她变得很虔诚,对上帝的信仰非常强烈,这样,神甫们不再追究她那当修士的亡夫并原谅了她。她有一份不大的财产,早已大吹大擂地捐给了一个宗教团体。她因此受到阿拉斯主教教区的尊敬。这位维克杜尼昂夫人去了一趟孟费梅,回来时说:“我见到了那孩子。”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到这时,芳汀在厂里已经干了一年多。忽然有一天,车间女管理员找到芳汀,交给她50法郎,说是市长先生交过来的。这位管理员还通知芳汀,她已被解雇,并说按着市长的命令,她需离开她的家乡。
这正是德纳第婆子要求她由6法郎增加到12法郎后,又提出由12法郎增加到15法郎的那个月。
芳汀窘极了。她还欠着房租和家具的钱,50法郎远远不够,所以她无法离开。她向管理员提出请求让她继续留在车间,但女管理员却叫她立刻离开。芳汀毕竟只是一个手艺平常的女工,工厂不是非有她不成。对她来说,那种侮辱让她无法忍耐,失业还在其次。但她也毫无办法,只得离开车间,回到自己的住处。她的过失,如今已众所周知了。
她感到自己没有勇气说一个字。有人给她出主意,要她去见市长先生,她不敢。市长先生给了她50法郎,这说明他为人厚道,撵她走,说明他为人正直。在这项决定下,她屈服了。
九维克杜尼昂夫人心满意足
不难看出,那位修士的未亡人在这一事件中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马德兰先生对此一无所知。因为马德兰先生从不涉足女工车间。他委托一个老姑娘全面照顾车间。那老姑娘是由本堂神甫介绍给他的,他对她完全信任。她为人也确实可敬:稳重、公平、廉洁、满腔慈悲。但是,她的慈悲只限于施舍,至于理解他人、容忍他人,这她就不大容易做到了。马德兰先生把一切事都委托给她。世间再善良的人也常有不得不把自己的权力托付给别人、从而导出非善良举动的时候。
现在的情形正是这样。
那女管理员利用了那种全权委托,另加上她自以为是的见解,便定了芳汀的罪。
至于那50法郎,那是她自作主张挪用的——她手里掌握一笔救济工人的款子,马德兰先生有交代,这笔钱是不必报销的。
芳汀只好挨家挨户问人家是否需要仆人。但她失望了。她也不能远离此地,因为向她索要家具欠款的商贩告诉她:“如果您要离开,我会叫人逮捕你。”房主对她说:“你年轻、漂亮,应该有办法才对。”无奈,芳汀把50法郎分给房主和商贩,把家具的3/4退还给那商人,只留下了必要的那一部分。她一无工作,二无地位,除了一张床,别无他物,另外她有的,是大约100法郎的欠债。
她去兵营为士兵们缝补布衫,每天得12个苏。12个苏中,必须给她女儿留下10个。这时她已无法按时如数付钱给德纳第夫妇了。
有一个老妇人,平时,在芳汀夜晚回家时替芳汀点上蜡烛,这时,便教芳汀怎样过苦日子。贫苦是一种生活;一无所有是另一种生活。那好像是两间屋子,第一间是暗的,第二间是黑的。芳汀就同时拥有这样的两间屋子。
芳汀学会了怎样在冬天不生火,怎样每两天吃一文钱的粟米,使小鸟不再成为宠物,怎样拿裙当被,怎样拿被当裙,怎样利用从对面窗子射来的光而节省蜡烛。我们无法知道一个终身潦倒的弱者,一个一贫如洗又洁身自爱的人怎样在一个苏上想办法。久而久之,那种方法变成了一种技能。芳汀掌握了这种高超的技能,胆子也随着大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