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2214500000023

第23章 保持平常心,得快乐之福报(2)

那么如何把握现在呢?首先要有危机意识,树立“以变制变”的思想,思想变了,行动才有原动力。其次,要有开放的心态和思想,勇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感触新生活,掌握第一手的信息。第三,付诸行动。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阶段性计划,并严格实施,以养成习惯。第四,多做总结,这是计划的反馈过程,同时更是自身提高的重要阶段。第五,多与人交流,知识共享和传播是促成大环境形成的很好手段,最终也会给自己带来回报。

珍惜今天,把握现在,为自己想做的有兴趣的事情去立即行动,如此,我们就不会与机会擦肩而过,不会让幸福从指尖溜走,不会让生命从身边流逝。

感悟

佛说,珍惜现在,把握现在,就是在创造未来,就是掌握永恒。只有把握现在,才能在明天驰骋风云;只有把握现在,才能充实虚幻的明天;只有把握现在,才能造就明天的辉煌。

佛陀格言

不及时努力学习,年轻力壮时就懒散不堪,生活没什么目标和思想,怠惰的人永远不能发现智慧之路。

一个人应使用恳切而富有同情心的话语。

拔除贪欲,便可以征服所有的苦恼。

不沉湎于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具有热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获得大安乐。

在充满愤恨的人群中不怀丝毫的恨意,生活才能够快乐。

在勤奋中保持平常心

从前,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我想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可为什么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块盐,交给学僧说:“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开悟了!”

学僧遵照指示去做,没多久,跑回来说道:“我把盐块装进葫芦,可它老不化;葫芦口太小了,伸进筷子也搅不动。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过葫芦倒掉了一些水,然后只摇晃几下,盐块就溶化了。

禅师慈祥地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不解地问:“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仍耐心地解释说:“修行如弹琴,弦太紧会崩断,弦太松不出声音。时刻保持着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学僧终于领悟了其中的道理。

凡事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意气用事,注意冷静处理,注意平常心,注意相应的节奏,细工慢活也能创造出好成绩。很多时候,急于求成不但事与愿违,还会导致可怕的后果。

有两棵大小相同的树苗,同时被主人种下,也被一视同仁地细心照料着,这两棵树的起跑点虽然相同,后续的成长状况却大不相同。

第一棵树拼命地吸收养分,一点一滴储备下来,仔细地滋润身上的每一根枝干,慢慢地累积能量,默默地盘算如何让自己扎扎实实、健康茁壮地成长。

另一棵树也非常努力地吸收营养,不过它追求的目标与第一棵不同,它将养分全部聚集起来,并使劲地将这些养分推至树端,一心想着如何让开花结果的时间提早来到。

第二年,第一棵树开始吐出了嫩芽,也十分积极地让自己的主干长得又高又壮;另一棵树也长出了嫩叶,不过它却迫不及待地挤出了花蕾,似乎随时都可以开花结果。

这个景象让农夫非常吃惊,因为第二棵树的成长状况非常惊人。只是,当果实结成时,由于这棵树尚未长成,却提早承担了开花结果的责任,因此一时间吃不消,把自己折腾得累弯了腰,至于所结的果实更是因为无法充分吸收养分,比起一般正常的果实来很酸涩。再加上它的体型矮小,许多孩子们都喜欢攀上树端嬉戏玩乐,并且拿那些还未成熟的果实游戏,时日一久,在身心受创的情况下,这棵树逐渐失去了生长的活力。

第一棵树的情况却完全相反,原本不被看好的它,反而越来越茁壮,在经年累月地耐心等待之后,终于花蕾绽放。由于养分充足、根基稳固,结成的果子也比其他的树更大更甜,而那急于开花结果的第二棵树却日渐枯萎。

感悟

其实,无论是参禅悟道还是做其他事情,只勤奋用功往往收效不大,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过于急功近利而忘却了平常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去待人接物,以平常心去对待成功与失败。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处理好各种事情。

佛心故事

佛死后去哪里了

人们总是问佛陀:“佛死后去哪里了?”佛陀总是微笑着,保持沉默,什么话也不说。但是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出来,看来人们还是对这个问题比较关心的。

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佛陀对他的弟子说:“拿一支小蜡烛来,我会让你们知道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了。”

弟子急忙去拿来了蜡烛,佛陀说:“把蜡烛点亮,然后拿过来靠近我,让我看见蜡烛的光。”

弟子把蜡烛拿到佛陀的面前,还用手遮掩着,生怕风把蜡烛吹灭了。但是佛陀训斥他的弟子说:“为什么要遮掩呢?该灭的自然会灭,遮掩是没有用的。就像死,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就吹灭了蜡烛,说:“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它的火焰到什么地方去了?”弟子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说不上来。

佛陀说:“佛死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了。和火焰熄灭是一样的道理,佛陀死了,他就消灭了。他是整体的一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火焰是个性,个性存在于整体之中,火焰熄灭了,个性就消失了,但是整体依然存在。”

佛陀接着说:“不要总关心佛死后去哪里了,他去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成为佛。等到你们顿悟的时候,你们就不再会问这样的问题了。”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有一位年轻人,听说深山寺庙里有一位高僧会移山之术,于是前往求教。

高僧带着年轻人朝身体左侧的一座高山走去,翻过了高山来到山下以后,高僧说:“年轻人,这座山刚才在我们的左侧,现在移到了我们的右侧,这就是我的移山之术。”

年轻人迷惑不解。

高僧进一步说道:“客观环境是不可改变的,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

“客观环境是不可改变的,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高僧一语道破玄机。既然客观环境与他人难以改变,或是不可改变,那我们为何不从自身开始,改变自己?

境由心生,心由境造。心凉了,太阳也不再温暖;心暖了,冰川也会被融化。

“人生之不如意十常八九”,关键在于改变环境还是改变自己。

在这纷繁芜杂、喧嚣吵嚷的世界里,人们一味地追名逐利、勾心斗角;一味地改变别人,改变客观世界,以便更好地适应自己。殊不知,别人难以掌握,客观世界难以改变,而我们自己却容易调整,也许有时一个个小小的变化便能使我们受益无穷。

佛说,不要去奢求世界为你而改变,踏踏实实地去改变自己吧。世界不因一个人而存在,无论这个人有多么的强大,多么光芒万丈,也无论这个人有多么的弱小,多么穷困潦倒,世界都是公平的,他给予每个人以同样的东西、时间和生命。不同的是我们如何在生命的土地上播种、耕耘。

佛说,人是应该改变的,改变那些让自己痛苦的固执与桀骜不驯。我们往往要求改变别人的情况较多,改变自己的却很少,那是因为我们的心在作祟。我们不能改变太阳的东升西落,不能改变狂风暴雨,也不能改变四季的更替,但是,我们能改变自己!

聪明的人总是在不断地改变自己,他们努力地去适应社会但又不舍弃自己的棱角,就像杯中的水一样,透明晶莹,能够根据杯子的不同而适时改变自己的形状,但又能在坚持固守之中滴水穿石。

感悟

月有阴晴圆缺,我们无法改变,那么何不换种心态——月有缺陷也是一种美。人有悲欢离合,我们无能为力,那么何不改变自己思维角度——正是悲欢离合组成了五味的人生。无须奢求改变他人,能够改变的只有你自己。

佛陀格言

到老年还一直保持良好品德的人是快乐的,信心坚固的人也是快乐的。得到智慧的人快乐,不做恶的人也快乐。

幸福在于愿望的实现,而且在于只存着高尚的愿望。

人是他自己命运的主人。

健康是最佳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富。守信的朋友是最好的亲戚;没有烦恼是最大的幸福。

慷慨地施舍,举止合乎时宜,帮助亲戚,没有羞耻的行为——这是最大的幸福。

远离嫉妒的伤害

嫉妒是一种完全自然产生的情感,古今中外,没有哪个社会和国家的居民完全没有嫉妒心。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一旦看到别人比自己幸运,心里就“别有一番滋味”。这“滋味”是什么呢?就是嫉妒心理的情绪体验。

嫉妒是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包括忧虑和恐惧、羡慕和憎恶、愤怒和怨恨、猜疑和失望、屈辱和虚荣。从本质上说,嫉妒就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有些人做梦都想发财,是因为有着贪图的心理;而有的人之所以要毁掉某些东西,则是因为嫉妒心理太强。

小王与小张是某艺术院校大三的学生,同在一个宿舍生活。入学不久,两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小王活泼开朗,小张性格内项,沉默寡言,小张逐渐觉得自己像一只丑小鸭,而小王却像一位美丽的公主,心理很不是滋味,她认为小王处处都比自己强,把风头占尽,时常以冷眼对小王。大学三年级,小王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服装设计大赛,并得了一等奖,小张得知这一消息先是痛不欲生,而后妒火中烧,趁小王不在宿舍之机将小王的参赛作品撕成碎片,扔在小王的床上。小王发现后,不知道怎样对待小张,更想不通为什么她要遭受这样的对待?

小王与小张从形影不离到反目为仇的变化令人十分惋惜。引起这场悲剧的根源,关键是个字——嫉妒。

嫉妒总会在我们不在意的情况下,擅自闯入我们的生活,影响我们的一切。嫉妒心理之所以普遍,是因为人的情感世界是错综复杂的。嫉妒的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既有正当的理由,也有不正当的理由。

如果嫉妒给你造成了情绪上的停滞,你就应该制定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除这种有害无利的想法。不妨试试以下的方法:

1.自我认知法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别人。明确谁都不可能样样比别人好,时时走在别人前面。当嫉妒给自己带来烦恼与不安时,不妨冷静地分析一下嫉妒的不良作用,同时正确地评价自己,从而找出差距,做到“自知之明”,使嫉妒的锋芒在正确的认识中钝化。

2.位置互换法

在生活中,很少有人去嫉恨自己爱人、父母、儿女的成就。为什么呢?因为一般人认为这是自己人,他们的“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而对他人产生嫉妒心理就是因为把自己和别人对立了起来,没有摆正自己和他人的位置。如果将心比心,凡事替别人想一想,从情感的体验上加以抑制,许多杂念、邪念、恶念就会离我们而去。

3.自我奋斗法

一位哲人说:“每一个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工夫去嫉妒别人的。”给自己订立一个目标,然后,孜孜不倦地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不为别人的成功而烦扰,你就不容易分心,嫉妒也就很难再占据你的内心,阻碍你的前进了。

4.相互接近法

嫉妒常常产生于相互之间缺乏帮助,彼此又缺少感情的人中间。大凡嫉妒心强的人,社交范围都很小,视野也不开阔,不知天外有天。只有投入到人际关系的海洋里,才能消除自私、狭隘的嫉妒心理。因此,相互主动接近,多加帮助和协作,增进双方的感情,就会逐渐消除嫉妒。

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事业,便尽量地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佛说,为了能让你和他人一样拥有伟大,千万别做嫉妒的俘虏。

感悟

佛说,与其羡慕与嫉妒别人得到的,不如珍惜自己拥有的。嫉妒是痛苦的制造者。嫉妒心强的人,缺乏正确的竞争心理,只关注别人的成绩,同时内心产生严重的怨恨,时间一久心中的压抑聚集就会形成问题心理,对健康也会造成极大伤害。要去除嫉妒之心,就要学会欣赏别人。欣赏别人是一种豁达的风度和胸怀。随时发现别人的进步,随时为别人的成绩而喝彩,这对于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合作能力、发展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禅机妙语

一次,有人问大珠禅师:“如何才能算大呢?”

禅师答曰:“大。”

那人又问:“多么大?”

禅师曰:“无边际。”

那人又问:“如何才能算小?”

禅师答曰:“小。”

那人问:“多么小?”

禅师曰:“看不见。”

那人便又问:“大无边际,小又看不见,究竟何处是?”

大珠禅师反问道:“何处不是?”

惧怕死亡最可怕

有个人很不幸。

在他童年的时候,母亲就因为想不开而自杀身亡。母亲自杀的时候,他正好看见了,于是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就留下了阴影,这种阴影一直无法从他心里抹去。

在他15岁的时候,弟弟也自杀了。亲人们接连不断的死亡给了他一种错觉:“死亡才是人的最终去处。”于是他也尝试死亡,但是屡次得救。

报恩寺的住持看他可怜,将他收容在寺中。但是他认为自己没有任何用处,留在人间只能是痛苦,还不如一死了之。

一天,住持去看望他,见他神情萎靡,便对他说:“我不能救你,你要自救!你可以每日坐禅,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坐禅其实是没有用的。”

那人疑惑地问道:“既然没有用,那为什么还要坐禅呢?”

住持回答说:“就是因为没有用,所以才要坐禅啊!”

那人顿悟了:“人活着不是为了用处,而是为了生存。”

生死是很自然的事,不应该刻意去追求,更不应该去寻死。人活着不是为了用处,不是为了寻找最终去处,而是为了生存。为了生存而活着,活着就这么简单。像上面故事中的那个尝试死亡的人不多,更多的人是恐惧死亡。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出生是生命的第一站,给人带来欣慰和喜悦;死亡是生命的最后一站,给人带来的却是痛苦和悲伤。自古以来,人们诅咒死亡,恐惧死亡,逃避死亡,然而最终都无一幸免地走向死亡。因此,死亡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的不可回避的现实。

有一位老太太明显地感觉到自己体力不足,听力下降,记忆力衰退。她不禁私下嘀咕:“我真的不行了吗?我真的老了吗?”

73岁生日时,女儿给她做了一套红衣衫让她穿,她推让不穿,并说“我不信那些事,那些事都是老迷信”。可不知为什么从那以后她整天焦躁不安,茶饭不思。在她的潜意识中,令人恐惧的“73”或许真是个“坎”。

老太太顺利地走过了73岁,转眼到了74岁,她觉得自己有些不适。儿子就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查出患有膀胱癌,并已到了晚期。为了给她看病,子女不得不请假四处奔波求医,在医院里日夜倒班伺候杜老太。年届中年的子女不仅为此丢下了工作,还由于连急带累,一起得了高血压。除此之外,医药费也花掉两万多元。老太太一想到自己给子女们带来的沉重的负担,她就黯然神伤,她开始拒绝看病和吃药,只是一心等死,好为儿女减轻负担,“病榻常伴泪水流”,无论她的子女怎么求她,她都不吃药。